当前位置 首页 清末洋流 第一百七十章 列强与清断交(60万字)

《清末洋流》第一百七十章 列强与清断交(60万字)

作者:王小郎 字数:2652 书籍:清末洋流

  陈世杰心思沉重,皱着眉头,看向曾国藩,又看向众将领,气愤道:“我之所以加入湘军,是因为大家能把对方当成一家人,有话可以开诚布公的谈论,正确的事,大家争相学习,错误的事,大家一起吸取教训,可是现在呢,有话藏在心里,难道王錱投降,大家也要跟着投降?我陈世杰虽然只是一介书生,但绝不会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

  见陈世杰的话,对大家很有触动,曾国藩趁热打铁:“这是曾某人的错,自从湘军壮大,与各位谈心的时间减少了许多,今天大家在这里把话说出来,如果大家一致认为投降可以解决问题,曾某无话可说。”

  李续宜憋了许久的问题,终于说了出来:“大帅,不是卑职有意冒犯,卑职有几话不吐不快,官文害死家兄是人尽皆知,为何大帅不为家兄讨个公道,反而巴结那官文,这是在让我能等寒心。”

  鲍超附和道:“西庵说的没错,俺最佩服曾公,可是官文、多隆阿等满人实在太坏,数次算计湘军,就说那多隆阿,上次打荆州的时候,他就让俺率军打前锋,打胜了,还不让俺回营,让俺宿在野外,那天下着大雨,不少受伤的弟兄就永远躺在那里,俺找胡公主持公道,他让俺忍让,俺也没说二话,可是忍让,换来的是什么?克惠老兄又被他们害死,这仇还可以忍吗?大帅卑躬屈膝,整天谄媚官文,俺,俺看的难受!”

  曾国藩暗骂自己大意,怎么没把讨好官文的原因说给他们听?让湘军众将领发生如此误会,实在不该,这鲍超一向看中恩德,就连他都埋怨自己,就不用说其他人了。

  刘蓉见下面嗡嗡响,显然是相互埋怨曾国藩。急忙大声喊道:“大家静一静,我相信曾公绝不是那种小人,他这样做一定有所考虑。”

  彭玉麟马上附和:“刘先生说的不错,曾公的为人大家都了解,绝不会因为外人而伤了大家的心,当初在长沙的时候,曾大人因为维护湘军,被鲍起豹等人逼出长沙,就这样曾公也不愿向这帮贪官低头。”

  见又有人出来为自己辩解,曾国藩摆了摆手。感动的说道:“这件事是我唐突了。当初与润芝商议完之后。没来得及告诉大家,我与众位一样,李克惠之死是我心中永远的遗憾,我也想过弹劾官文见死不救。召集官员与他对着干,可是这样有用吗?朝廷会怎么看待我们,我们湘军体质本来就让朝廷大臣警惕,他们怎会为我们主持公道,只怕皇上会更加信任官文,不但扳不倒他,反而让官文与湘军结下死仇。”

  刘蓉连连点头,见有人露出不以为然之色,想了想。用浅显的道理解释:“官文是湖广总督,管理湖南、湖北二省军政事务,大家都明白湘军的根基就在这两省,官文与我们为难,大家寸步难行。下面官员最会揣摩上官的意思,恐怕到时湖广难有我们容身之地。”

  杨载福骂道:“这官文真是可恶,非得逼着我们讨好他,如今胡公丁忧,这湖北就是他一个人说的算,怪不得最近把军饷发的足足的,我还以为他转性了,没想到全是曾公委曲求全的结果,是卑职误会曾公了,我在这里给您赔不是。”

  “曾公大义,卑职等惭愧!”鲍超等人面有愧色,纷纷对曾国藩抱拳认错。

  曾国藩放下一件心事,笑道:“既然把话说开了,就没有错不错的,如果我蒙在鼓里,一样会这样做,现在湘军在湖广如鱼得水,这全是官文默许的结果,我希望大家与他冰释前嫌,一同效忠朝廷。”

  李续宜低头认错:“是卑职误会了大帅的一番苦心,家兄在天之灵也会赞同大帅这么做,卑职回去就为手下解释,不会再让他们闹事。”

  陈世杰欣慰而笑,以前的湘军又回来了。

  南京

  李云中自从发出北伐的命令,就一直关注前线战况。

  杨开林指着地图,为众人分析北伐局势:“罗大纲第一集团军正在攻打沂州府,兖州知府开城投降,罗大纲将主力开往青州一线,打算一举攻占沂州、青州两府。按照最新的情报显示,清军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济南府南部,靠近泰安府一带,看来山东巡抚张亮基有意在济南与我军决战。”

  赵老七补充道:“根据内线来报,清军已经调集蒙古八旗三万骑兵支援山东,张亮基固守待援,而济南附近便于骑兵施展,他想把第一集团军主力引到济南城下,再以骑兵截断我军退路。”

  林大基讥讽道:“他打的一手好算盘,还真当第一集团军是泥捏的,全军上下四万余人,攻打山东是绰绰有余。”

  提起骑兵,李云中就想起了机枪与手榴弹,手榴弹已经研制出来,正在大规模生产,不知机枪研究的怎么样了?看来有时间得到兵工厂了解一下。

  张遂谋拿出一份文件,略看了一眼,对李云中禀报:“参谋部已经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拟定全歼蒙古骑兵与济南城的守军,请皇上过目。”

  “说说吧!”李云中想看看建立三年的参谋部,合不合格。

  张遂谋照本宣科:“参谋部打算让第一集团军兵分两路,以叶莲骑兵军为主导向西攻打东昌府,对济南形成战略包围,阻击河南方向可能出现的援军,并可牵制蒙古骑兵,待第一集团军主力攻占济南以后,配合步卒将蒙古骑兵拦截包围……”

  李云中失望的打断道:“太笼统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分兵计划还不错,清军在青州、沂州两地集结重兵就是打算拖延时间,那我军何不绕过敌人主力,攻打济南等重要的城池,只要围住他们,就能吸引清军支援,我军在半路设伏,就能将他们各个击破,不要怕打硬仗,要大胆的革新战术,发挥各个兵种的潜力,洋枪队也可以用来打骑兵。”

  张遂谋像是小鸡啄米似得点头,指示参谋副长杨开林记录李云中的意思。

  李云中将目光转向河南,问道:“河南战局可有进展?”

  杨开林起身,继续汇报:“河南方向进展顺利,因为湘军龟缩在湖北,河南绿营一战击溃,我军一直在前进,前锋已经攻占信阳,清军僧格林沁所部三万余人,放弃毫州,已经进驻开封、洛阳一线,僧格林沁离开皖北,安徽已经没有敌踪,全境光复。”

  李云中点了点头,看来河南是乱套了,一个无能的巡抚,对我军的帮助还挺大的。

  杨开林指着南阳说道:“陈将军也已经攻占南阳,兵部已经派人护送官员上任,由此看来,我军在河南省占据上风,清军只有固守几个大城,不敢与我军野战。”

  “河南乃是中原腹地,古都众多,我军攻占河南,在政治上可以取得很大的主动,如果开封、洛阳着实难攻,可令前线将领直驱燕都。”李云中又补充道:“河南民兵要尽快建立起来,凡是参加民兵的百姓,免税五年,其余百姓免税一年,政策要制定的细致,不要让乡间地主钻了空子。”

  见林大基等人离去,傅鸾祥小声提醒道:“皇上,欧洲几国公使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似乎很不耐烦的样子,皇上要不要见他们?”

  李云中摇头苦笑,当皇帝怎么会这么累,伸了个懒腰,起身朝上书房走去,回头瞥见亦步亦趋的傅鸾祥,李云中问道:“那个叫洪仁玕的在不在?他是外交大臣,这些事情理应有他处理。”

  傅鸾祥打开笔记本看了下,上前几步回道:“启禀皇上,洪大人说是很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做不了主,所以才带着几位公使拜见陛下。”

  李云中想了想:“很重要的事情?这些大臣就怕担当责任,芝麻绿豆大点事情,就来请示,他们把朕当成县令还是知府!哎,任重道远啊,这种皇帝当着也太没意思。”

  傅鸾祥没听清楚李云中在嘀咕什么,她低着头也不回话,就这样来到上书房。

  “微臣叩见皇上!”洪仁玕见李云中从侧门进来,立即请安。

  “文翰(布尔布隆、麦莲)向您问好,尊敬的陛下。”

  李云中道:“免礼,坐!几位公使专程从上海赶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洪仁玕示意几位公使随便坐。

  文翰笑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只是对汉国来说,我们几位驻华公使得到本国政府的授权,宣布对清国断绝外交关系,禁止出售任何战略物资给对方,并且承认汉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与您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几位即将搬到南京与您同住。”

  文翰补充道:“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布兰丁先生与荷兰驻南洋总督都派来了特使,现在正在英国领事馆,等待召见。”

  ps:

  快到月末了,终于60万字了RP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c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