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末洋流 第一百五十二章 相互劝降

《清末洋流》第一百五十二章 相互劝降

作者:王小郎 字数:2852 书籍:清末洋流

  “璞山,年轻的时候,你的思想最为激进,当时我还担心你会走进歧路,没想到事情竟然截然相反,我知道你不是那种迂腐之辈,中国大势你也瞧的很清楚,汉国带甲四十余万,加上民兵、警察等超过百万,个个都能舞的大刀,使得长枪,随时都能征召上阵杀敌,不出三年就能统一天下,你为何螳臂当车,你不为自己想想,你也要为仲岳的家人、弟子这些无辜之人着想,他们将来顶着叛逆之名,如何过得下去,再说,皇上最恨的就是汉人帮助满清打仗,湘军骨干皇上知之甚详,到时就算我想帮你们,也无能为力。”

  湖南南部的一条小道上,行走着两百多汉军。

  “大帅,前面就是金乡镇,要我说,何必理那王錱,这小子一肚子坏水,肯定是害怕大帅征发,这才使了缓兵之计,约见大帅!”李玄在前面开路,看着弯弯曲曲的河流,对王錱生出一肚子怨气。

  这王錱真不是好歹,汉军刚至临武县,他就埋伏在路旁偷袭,幸亏前营机警,这才让他无功而返,没想到第二天王錱就恬不知耻的派人前来劝降,你来我往,平白耽误了三天时间,一计不成,又施一计,竟然学着古人鲁肃,相约在江中会面。

  左宗棠微微一笑,解释道:”我之所以对璞山忍让,是因为他比较务实,对待大清并不向曾国藩那样死忠,当初我与璞山结交,就知道他善于应变,常常对大清现状表示不满,如果能将璞山劝降,那么李克惠,刘霞仙(刘蓉),李西庵这些同门师兄弟就必然有所动摇,湘军从内部分裂,就大大减轻士卒伤亡。”

  李玄深吸口气,叹道:“就怕王璞山不识好人心,辜负了大帅一番美意,以末将愚见,还是趁机将他擒住,慢慢诱降为上!”

  虽然领兵打仗,左宗棠变得狡猾许多,但还不至于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摇头拒绝:“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如果贸然扣押璞山,璞山刚烈,恐怕再无一丝诱降的可能,还是到金乡镇聊聊的好。”

  两百多护卫围着左宗棠、李玄二人,慢慢接近金乡镇。

  金乡镇外面有一条河流穿过,水面只有三十几米宽。

  “大帅,坐在船上的那人不就是璞山吗!”李玄指着孤身一人坐在船上垂钓的蓑笠翁惊道。

  见左宗棠走向岸边的小船。李玄指着黄麒英、王隐林道:“大帅带他们两个吧,以防有诈。末将在前方守候,如果王錱敢有所异动,末将就拦住他的去路。”

  左宗棠也不好拒绝李玄的一番好意,只有带着黄麒英、王隐林二人上船。

  “季高兄,没想到湘乡一别,竟在此相见,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同意你去劝降短毛!”王錱有太多的话语想问左宗棠,奈何见到真人。却变成了兴师问罪。

  左宗棠跳上王錱的小船,示意黄麒英在外等候,来到王錱面前,有感而发:“造化弄人,没想到你我二人竟有兵戎相见的一天,遥想当初醉酒当歌,真是让人怀念。”

  听着左宗棠肺腑之言,王錱差点落泪,使劲的咳嗽几声。吐出一口血痰,赶紧往口中吃一粒药丸,脸色反而变得红润起来。

  左宗棠大惊失色,扶着王錱问道:“璞山你这是……这是肺痨。你为何患上如此之顽疾,不在家修养,跑到这深山恶水。你不想活了吗!”

  王錱苦笑:“自从领兵作战,这个毛病就落下了。有时也挺害怕的吗,不过前些日子恩师殉国。我反而看开了些,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就应该活的轰轰烈烈吗,季高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要再我面前露出小女儿之态,平白让我看轻!”

  左宗棠仰头,将泪水逼回眼眶,听说罗泽南亡故,再也忍不住,颤声问道:“仲岳先生他真的……真的……”

  他与罗泽南是知交,正巧的是罗泽南与他都是满腹学问,却都迟迟考不上功名,两人经常在一起互相安慰,借酒消愁,渐渐地就成了知交。

  王錱神色微苦,涩声回道:“攻打武昌的时候死的,季高,这个问题憋在我心中好久了,不问个明白,我死不瞑目!”

  左宗棠扶着王錱坐下,叹道:“我知道,你是问我为何要辅佐大汉!当初在湘乡的时候,我们几人一起许诺,参军报国,剿灭反贼,中兴大清。”

  “不错,昔日誓言犹如在耳,你怎就背叛了?”王錱大声的‘咳嗽’,眼神犀利。

  ‘唉’,左宗棠叹了口气:“是因为我想通了以前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仲岳兄的问题,可惜仲岳兄亡故,否则应当与我大醉三场。”

  “什么问题?”王錱步步紧逼,仿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左宗棠正色的回道:“中原百姓都是汉人,大汉国是天下正统理所当然,鞑子始终是从关外而来,窃据中华两百余年,昔日洪武皇帝驱除蒙元,今日汉王驱除满清,都是顺应天势、民心之举,璞山兄满腹才华,他日北伐成功,还我河山,丞相一职非你莫属。”

  王錱捂着胸口,强忍不适,同样回道:“我很感激季高你手下留情,但是天下正统万万不能有半点差错,真命天子如今正在北京,乃是正统皇家血脉,天下皆知,万不能乱讲,季高即以救济天下为己任,这军机大臣一职非君莫属。”

  左宗棠扶着王錱,劝道:“王兄请息怒,我们当前大事,就是解决我们两人之间的隔阂,现在你陈兵于桂阳,我两万大军已攻占灵武,也许明天就要兵戎相见,打个你死我活,今天何不和和气气的在一起谈谈呢?”

  “说的也对,汉、清之争,死的人已经够多了,也不差我们两个,此番季高带兵入湖南,你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如果只是牵制湘军,现在你成功了,我带领一万精锐在此,如果你要攻占湖南,那只有对不起了,我王錱虽然一介残躯,但是保卫家乡的事我还担当得起。”

  左宗棠已经隐约猜到了好友的心思,璞山他自知时日无多,也就没想过改换门庭,看来得想个法子才行。

  “璞山,年轻的时候,你的思想最为激进,当时我还担心你会走进歧路,没想到事情竟然截然相反,我知道你不是那种迂腐之辈,中国大势你也瞧的很清楚,汉国带甲四十余万,加上民兵、警察等超过百万,个个都能舞的大刀,使得长枪,随时都能征召上阵杀敌,不出三年就能统一天下,你为何螳臂当车,你不为自己想想,你也要为仲岳的家人、弟子这些无辜之人着想,他们将来顶着叛逆之名,如何过得下去,再说,皇上最恨的就是汉人帮助满清打仗,湘军骨干皇上知之甚详,到时就算我想帮你们,也无能为力。”

  提到别的王錱可以不在乎,可是罗泽南是他的恩师,他今天的一切都是罗泽南教导而来的,如果恩师的后人因此而遭受折磨,九泉之下,他还有什么脸目去见恩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究竟谁是大统,也不是我们一时之间能讲明白的,季高你投了汉国,我们湘军人尽皆知,但是从来没有为难过你的族人,当初曾涤生勒索陶恍,还不知道你已经做了汉国的大官,现在王德榜、杨开林、杨金龙、王开化……他们的亲戚家人也过得好好的,你为何不能?算了,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如果伪汉真要为难他们,就算我投降,又怎能阻止的了呢?”

  左宗棠一见有门,笑道:“璞山说错了,汉王对待敌人残酷,但是对待自己的子民算得上是一位仁君,你不必担心。”

  王錱指着北面提议道:“如今汉军与湘军决战于九江,我们在此约定,如果汉军胜,我投降于汉,帮你攻略湖南,如果湘军胜,你要反正,献福建、广东两省。”

  见天色已晚,左宗棠起身告辞:“好,就这么说定了,皇上命我攻打湖南,忠义不能两全,我就抗命一次,希望璞山你能信守承诺,否则我也只有以死谢罪。”

  王錱感动的拍着左宗棠的胸膛,激动的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告辞。”

  李玄见王錱像个老翁似得独自离去,见到他连个招呼都不打,郁闷道:“这璞山搞什么鬼?神神秘秘的。”

  左宗棠得意一笑:“流天啊,你虽然在湖南长大,还是不懂得湖南人的蛮劲,你率第十一军悄悄的返回广东,与李世贤二人分兵攻打广西,李世贤是广西人,你要配合他,多听听他的意见,皇上的家乡、房屋不能有一丝损耗,明白了吗?”

  李玄嗔目结舌,惊道:“擅改圣旨乃是欺君之罪,大帅三思啊!”

  左宗棠稍感安慰:“你不用担心,我会向皇上解释的,我还会派军支援江西,只要你能攻占广西,就可以从道州进军,我也不算违背承诺,到时皇上论功行赏,我非但无过还有功,再说广西与湖南只有一江之隔,到时攻略湖南也容易些。”

  李玄还是不能放心:“我把十一军主力带走,您这里就只有不到五千人马,万一湘军来攻,大帅岂不危险!”

  “我已经与璞山约定互不攻伐,璞山一生最是守信,你就放心的去吧。”左宗棠以命令的语气解释。

  “末将遵命,请大帅放心,末将一定尽心尽力配合李世贤。”李玄无奈,只有应承,心里暗自打算尽快结束广西战事,从广西攻打湖南,只要他勇猛精进,一定可以让大帅不受皇上的责罚。(未完待续。。)

  ps:星期一,大家看看还有没有票,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c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