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末洋流 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李归心

《清末洋流》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李归心

作者:王小郎 字数:1790 书籍:清末洋流

  林凤祥哭道:“我等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力北伐,九死一生,没想到竟落得如此下场!不公!不公!”

  李开芳心里想的却是东王为什么要把他们当做叛军,难道是做贼心虚?这些是他以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

  西王在长沙城下死的冤!想起当年结义的情景,李开芳涔然泪下,小声念叨:“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东王如此狠心,西王死的冤枉!”

  看着他们绝望的神色,李云中来个火上浇油,为这悲伤的气氛加点调料:“当年朕虽与萧朝贵不善,但也很佩服他的勇猛善战,每遇战事必身先士卒,待麾下士兵犹如手足一般,宁愿自己受伤流血也不愿士卒伤亡,这些都是朕不如他的地方!

  长沙一战,萧兄被小人陷害,临终之际还为部下兄弟着想,劝朕收留你们,可惜只叮嘱朕,还没来得及嘱托你们,就撒手人寰。”

  如果是别人直呼西王名讳,李开芳二人早已翻脸,可是李云中不同,当年西王亲口对他们说过,李云中能征善战,百战百胜,我不如他!

  李开芳补充道:“当年西王殿下受伤的时候就对我们说过,留在汉王殿效力,当时被吉文元、卢贤拔从中作梗,我等也以为西王伤痛错乱,所以没有当真,没想到西王有先见之明,早已看穿东王用心。”

  事实摆在眼前,林凤祥不得不信,他没想过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云中会欺骗他们,想到了这两年耿耿于怀的事,,恍然道:“怪不得北伐的几军全都是西殿人马,当年西殿有五军三万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十不存一,我们对不起西王殿下!”

  李云中心中高兴。安慰道:“杨秀清倒行逆施,迟早会有报应,西王在天之灵也不会让他好过,说不定托个梦给天王洪秀全,杨秀清就引颈就戮。”

  李开芳与林凤祥对望一眼,相互点头,齐声道:“我二人愿意投靠皇上,请皇上接纳!”

  心愿达成,李云中连忙扶起二人,许诺道:“二位放心。总有一天朕必杀了杨秀清为萧兄报仇。为西王殿所有死去的兄弟报仇!只是……我军中还有不少检点、指挥什么的。他们不了解状况,希望二位可以多劝劝他们。”

  林凤祥还没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惨然道:“他们都被东王革职缉拿,无处可去。一定会留下来为皇上效力。”

  ……

  看着依旧倔强不降的李鸿章,陆建瀛开始有点明白皇上为什么那么看重他了,此人明明是胸中有大才、大抱负,却甘愿引颈就戮,这说明李鸿章心志刚毅,不是他们这些降官可以相比的。

  李鸿章越是不肯投降,陆建瀛就越要将他劝降,他竟从李鸿章眼中看到了嘲讽之色,不知是自己错觉。还是李鸿章这个芝麻绿豆官真的在讥讽自己。

  “少荃你还年轻,格局太小,你把自己的忠诚看成小忠,没有升华为大忠!”

  “敢问先生,何为小忠?何为大忠?”对待陆建瀛。李鸿章是尊敬的,刚才常大淳就被他臭骂一顿,羞愧掩面而走。

  陆建瀛自己投降,恨不得全天下读书人一起投降大汉,所以整理出一套投降言论,用在李鸿章身上是第一次,从容言道:“小忠是忠于一家一姓,大忠是忠于天下百姓。”

  李鸿章忍不住刺了陆建瀛一句,笑道:“先生此言差矣,大清皇上就是天下百姓之主,忠于皇上就是忠于天下百姓,何必分为大忠小忠!先生你不必再劝了,我知道投降了即可活命又可富贵,但我已经抱着牺牲的决心,没什么好说的了。”

  陆建瀛不为所动,反而笑道:“少荃此举愚蠢之极,你认为死可以为大清尽忠,熟不知此举让你背着汉奸罪名,永世不得解脱。”

  李鸿章惊道:“荒谬,我为皇上尽忠,怎会是汉奸?我应该名留青史才对。”

  陆建瀛问道:“你我加起来在大清为官几十年,官场上的事你没有我了解的清楚,民间的情况,我没有了解的那么透彻,你认为大清还能保得住吗?大汉每战皆捷,这是历代民军、义军从没有的战绩,就是刘邦、朱元璋也打了好几次败仗,以此推断,大汉迟早有一天会统一天下!”

  李鸿章底气不足,分辩道:“就算大汉一统天下,他也不能否决一名忠臣所做的事,反而应该褒扬我。”

  陆建瀛苦笑摇头:“要是这样的话,我也就不降了,皇上已经命人在南京雨花台打造了一块‘汉奸碑’,凡是为清军卖命的官员,全都碑上有名,上面极尽侮辱之能事,皇上立碑的时候就说过,大汉存在一天,此碑就一天不动,这样看来,恐怕少荃不但不能流芳百世,反而遗臭万年,听说曾国藩名列第一,已经刻在上面,至今我还没有勇气前去一观。”

  李鸿章大怒:“李贼这是何意?曾先生精忠报国,镇压反贼。这有何错?”

  陆建瀛道:“少荃啊,降了吧!皇上对你很看重,说你是向左季高一般的人物,你要珍重啊!”

  李鸿章问道:“左季高?就是林公在湖南收的那个学生,他也降了!”

  陆建瀛露出羡慕的表情:“季高现在为征南大将军,兼闽浙总督,节制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军政事务,可谓深受皇上器重,常常以徐达喻之,徐达被洪武帝封为魏王,这才是流芳百世,少荃千万不要自误。”

  李鸿章又羡慕又是惊讶,左宗棠他是知道的,举人一个,考了半辈子进士都没摸到窍门,对比他二十四岁中进士的战绩差远了,是他一直嘲笑的对象,没想到风水轮流转,一介举人竟当上了封疆大吏,还节制三省军政!

  李鸿章酸溜溜的讽刺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左宗棠一介举人竟然位极人臣……”真想在后面加一句:要是他李某人还差不多。

  ps:

  求推荐票,这个月看来已经没有希望赢得奖金了,大家有推荐票就投吧,月票随意。。。RP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c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