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入云深处亦沾衣 【玄青五】第1章 映窗丝柳袅烟青

《入云深处亦沾衣》【玄青五】第1章 映窗丝柳袅烟青

作者:落梅如雪乱 字数:2203 书籍:入云深处亦沾衣

  周军自拿下楚州之后,南唐在淮河沿岸的四个战略要地寿州、濠州、泗州、楚州尽数归入后周版图,南唐失去了淮水这条天然屏障,淮南地区再难扼守,周军势如破竹,取雄州,占扬州,拔泰州,陷瓜洲,大军所至,唐城或破或降,荣哥取江北之地真如探囊取物一般,短短数月间,淮右粗平,只有庐、舒、蕲、黄四州未下,不过以目前的形势,这四州早晚也是荣哥的囊中之物。

  转眼已到了八月,荣哥亲至迎銮镇,率军进攻江南,他派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领步骑,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将水军,水陆并进,沿江直下,至东氵布州,大破唐兵,江南大震,而后他命李重进进兵庐州,眼见庐州难保。

  唐主李听到周军已至长江边,他既怕大军南渡,庙社倾覆,又耻于降号称藩,纳贡称臣,就想传位给皇太弟李景遂,让他出面求和,或许他觉得这样自己多少能存些颜面。不过李景遂不愿接这个皇位,他上表请辞,表示以己之才不足扶危,自愿出就外藩。李的另一个弟弟,齐王李景达,就是紫金山战役兵败逃回来的那位,因为出师败还,人望更低,于是南唐储位就落到了燕王李弘冀的身上。

  李弘冀是李的嫡长子,李煜(此时还叫李从嘉)为李第六子,由于李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各个早死,所以李弘冀为皇太子时,李煜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喜欢兄弟远胜过儿子。几乎想要兄终弟及,李弘冀这储位得来实在不易,再加上他“为人猜忌严刻”,属于心理不健康、性格有严重缺陷的那种人,当他坐上太子之位后。一面要防叔叔李景遂。一面要防弟弟李煜,自己过得不开心。也把别人折腾得够呛。

  李煜本无争位地野心,按理这皇位确实也轮不到他。在这种非常时期更是借诗书避祸,甚至被逼到给哥哥太子李弘冀写保证书以明真心的份上,才总算没遭李弘冀的毒手,但皇叔李景遂就没这好运气了,他毕竟当了十年皇太弟。李弘冀忌之颇深,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暗中派人把他毒杀,而黑色幽默的是,李弘冀在毒死亲叔叔后没多久,自己也赶着去阎罗处报到了,这类情节落到史家笔下不免又是冤鬼索命天网恢恢的好例证,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地奔赴黄泉,总之最终皇位落到了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地李煜头上。实在令人忍不住叹一声命运弄人。

  李煜一心只想做富贵闲人。风流名士,后来地事实也证明了他只是吟风弄月的好手。并不是治国安邦地行家,本来淮南产盐区被后周占去就已经使南唐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了,何况向中原的岁贡也是个不小地数目,偏偏他又生活奢靡,不知节俭,为维持“小资情调”对百姓横征暴敛,据说南唐百姓连鹅生双黄蛋、柳树开花都要交税,南唐在他手里越发衰败(当然,南唐衰败的罪魁祸首还是他老爸李),而他的人生在国破之后也迅速转向悲剧的方向,或许,从他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地悲剧便已注定。

  这些都是后话。

  且说李生怕周军南渡,自己连江南的地盘也保不住,赶紧派兵部侍郎陈觉来周营献表,请求传位于太子李弘冀,并表示愿意听命于中原,又献庐、舒、蕲、黄四州之地,画江为境,以求息兵。

  陈觉本就是奸佞小人,南唐五鬼之一,看到后周的军威,战船如林,兵戈如蚁,大有一口吞下江南的气势,想必他暗中对比了一下南唐的军力,不免奴颜婢膝,曲辞媚,胁肩媚悦之态着实可鄙。

  荣哥在人前从来深沉,并不把鄙厌写在脸上,他看了南唐表章,道:“朕本兴师止取江北,今尔主能举国内附,朕复何求!”至于传位一事,荣哥回复“尽可不必”,只让李继续做他的国主。

  唐主李得了回书,乃去帝号,自称国主,“国主”二字,便带出了藩属的意思,又改用周显德年号,一切仪制,皆从降损;又因为周信祖,即郭威高祖,庙讳为,所以特将本名除去偏旁,易名为景;南唐献江北四州,岁输贡物数十万,于是荣哥罢兵,淮南悉平,后周得南唐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共十四州,六十县,人口二十二万户。

  十几日后,周军凯捷班师,王朴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圣驾,城中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满城百姓食壶浆夹道欢迎他们英武的君主还朝。

  我见到了我名义上的舅父,许久未曾露面地王朴。

  此次荣哥亲征,王朴奉命留守京城,掌管朝中大小事务。他从来深得荣哥器重,从我刚穿来,那时还是郭威大叔当政,荣哥任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奉旨镇守澶州,王朴就是他地节度掌书记,随其左右处理一应细故。节度使府掌书记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因为节度使府公务繁重,所谓“文辞之事,皆出书记,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后来荣哥为开封尹,拜王朴右拾遗,为推官,荣哥即位后,迁之为比部郎中,而后一路升迁,历任端明殿学士、左散骑常侍、尚书户部侍郎、枢密副使,都是皇上身边最亲近、最得信任、近水楼台方便说话地位置。在荣哥第一次伐南唐时他营缮京城,规划街道,增筑城墙,为使城墙坚固还专门从虎牢关取土(虎牢关的土质日后给赵宋的皇帝尤其是宋徽宗制造了错觉……),至今他已升为枢密使,这次荣哥南征又是由他留守汴京。

  文武朝臣道旁接驾少不得一番繁文缛节。不过得胜而归,回到久违的京城,我心情愉快,情不自禁就把微笑噙在了嘴角,眼波无意中扫到王朴。正对上他含笑的目光。他微微点头,看一眼荣哥又看看我。眼中含着嘉许之意。

  怎么是这种眼神,真是地……

  不过我对这位名义上的舅父一直颇有好感。这莫名的好感从一见他就有,来自直觉,就如同直觉让我在初见他的老婆女儿时就没好感一样,更何况我知道他是大周的股肱之臣,荣哥地左膀右臂。所谓国家栋梁。

  这些年我们同在京城却并无来往,当初因为澶州软香阁地事,荣哥不许他老婆女儿出现在我跟前(不过王棠还是出现过一次……),而他大约也主动避嫌了,这次实在是难得的见面。

  看他,仪容风度不减当年,仍是蚕眉星目,三绺长髯,端庄儒雅中带着些刚正之气。只是毕竟岁月如刀。鬓边已略略现了霜痕。

  暗叹,操劳国事倒底是累心地。他又是一介文臣,体质也未见得有多好。

  忽然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件事…才到我住的汴河大街地街口,遥遥就见府门前人头攒动,定睛细看,居然是阖府上下迎在门外,吓一跳,干嘛搞得这么隆重,亏得我拒绝了荣哥先随他进宫的提议直接回来了----我承认,我是怕有去无回……咳,否则他们岂不是要一直站下去?

  回到府中,一切如故,干净整洁,所有的东西都在旧位,如我离开前一般无二,据说在我消失的第二天荣哥就吩咐下来,务必一切保持原貌,等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