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策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佯攻

《国策》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佯攻

作者:闪烁 字数:4404 书籍:国策

  对于身在前线的战斗机飞行员来说。转向返航的时候,战斗就结束了。对于其他战场上的军人来说,美军“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覆灭,只是战斗开始的信号。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打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开始后30分钟,共和国与叙利亚空军全体出动,以攻击“缅因”号的方式,迫使美以土联军出动全部空中力量来争夺东地中海的制海权。

  因为打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行动只持续了大约25分钟,所以攻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的行动是在其结束之后开始的。如此一来,这场战役行动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打击美国海军舰队由“阴谋”变成了“阳谋”。

  这是李存勋的主意,而不是裴承毅的想法。

  按照裴承毅最初策划的作战行动,应该首先打击“缅因”号,让美国当局认为共和**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夺取制空权来获得北方战线上的胜利,打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只是一系列打击行动中由叙利亚、伊拉克与伊朗空军联手发起的行动,与共和国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么安排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也正是如此,在安排作战力量的时候,为了使用威力巨大的c-668a与c-666a反舰导弹,裴承毅不但出动了战略轰炸机与远程巡逻机,甚至安排了4架大型充电机协助远程巡逻机群完成了上万千米的长途奔袭行动。还在此之前让叙利亚、伊拉克与伊朗分别以申请援助的方式,要求共和国提供一批远程反舰导弹,其中就有缩短了射程的c-668b(专门的出口型号)、以及性能有所降低的c-666b(也是专门的出口型号)。虽然共和国暂时没有向这三个国家提供这两种性能先进、而且可以用来攻击战略目标的大型反舰导弹,但是受战争时期影响,只要共和**队在战争中用这两种导弹攻击了美国舰队,共和国政府肯定会在战争结束前批准出口申请。

  更重要的是,在战术航空兵的安排上,裴承毅也是别有用心。

  因为叙利亚、伊拉克与伊朗都没有j-16c型战斗机,而共和国空军与海军的j-16a的老化问题非常严重,可靠性非常低,所以在安排最后一轮打击的时候,除了出动大批换上了叙利亚空军涂装的j-17a型战斗机之外,还出动了一批j-14s型战斗机。这些j-14s原本都是准备提供给伊拉克的,与当年出售给阿根廷的j-14s相比,由共和国空军在j-14c上改进而来的j-14s没有采用被动探测系统,也没有采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只是对机体结构做了延寿处理,并且采用了新的火控软件系统。总的说来,出售给伊拉克的j-14s更像是一种在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轻型轰炸机。

  共和国空军在印度战争之后封存了不少的j-14系列战斗机(j-14系列战斗机在印度战争中的出动强度远不如j-16a,所以剩余使用寿命反而比j-16a长得多),随着j-16d,以及更新的改进信号陆续服役,共和国空军开始按照计划处理封存的j-14系列战斗机。虽然在处理封存战斗机的时候,共和国会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热点地区的重要盟国所处的局势,将部分状态比较好的战斗机进行小范围升级处理之后,无偿提供给重要盟国(受援国只需要提供改装费用)。但是受2015年到2035年间的数场战争影响,共和国空军与海军的封存战斗机数量非常惊人。拿j-11系列重型战斗机来说,2030年最后一架封存的j-11f被作为废品处理掉之前,共和国空军与海军总共封存了1100多架,其中半数以上的战斗机都是在到达封存期限后被当做废品处理掉了。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浪费的事情。

  早在20年前,也就是j-14系列战斗机陆续服役的时候,共和国空军就成立了一个专门处理封存战机的机构。因为重型战斗机的出口限制比轻型战斗机严格得多,所以封存的战斗机中以重型战斗机为主。在2030年之前,也就是空军开始大批量销毁j-11与j-13系列重型战斗机,并且准备封存部分早期型号的j-14系列战斗机的时候,该机构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即将一些状态比较好的重型战斗机改装成轻型轰炸机,充分利用重型战斗机作为大型空中平台的作用。

  如果不是印度战争,恐怕这个建议很早就变成了行动。

  印度战争后,j-16a的劳损程度超出预期,加上第三次军事改革的影响,j-14系列战斗机、特别是某些状态良好的后期型号的封存工作放缓。趁此机会,空军正式批准了在j-14系列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轻型轰炸机的改造项目。因为伊拉克当局正好在此时向共和国提出了获得军事援助申请的要求,并且答应为部分装备提供改进费用,所以共和国空军也就利用了这个机会。即用伊拉克提供的资金来推动“j-14轻型轰炸机项目”。可以说,共和国空军这么做很不厚道,毕竟不管是从现实需要、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伊拉克既不需要一种30吨级的重型战斗机,更不需要一种40吨级的轻型轰炸机。当然,对于处于快速发展的伊拉克空军来说,通过j-14s来熟悉与掌握现代化战斗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投资最少的选择。

  当然,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援助项目,迟早会出问题。

  因为是援助项目,规模不是很大,所以空军以垫支的方式完成了48架j-14s的现代化改进工作。在即将交付的时候,伊拉克空军却提出了希望获得j-16a或者j-16c,而不是一种在封存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只能执行对地打击任务,而不是用来执行国土防空任务的重型战斗机。如此一来,这48架战斗机被共和国空军扣留了下来,由部署在共和国西北地区的某战略侦察机部队负责维护。不管怎么说,按照轻型轰炸机标准改进的j-14s都是一种不加油航程超过了5000千米,而且能够在30000米高空以3马赫的速度进行高速巡航飞行的作战飞机。按照空军的安排,如果伊拉克当局违背合同,拿到赔款之后,就把48架j-14s分配给侦察机部队与假想敌部队。

  也就在这个时候,中东战争爆发了。

  有趣的是,因为j-14s被分配给了侦察机部队,所以在战争的前10多天,空军严重缺乏作战力量的时候,竟然没有几个人想到这批作战飞机。直到裴承毅开始策划打击美国舰队的作战行动时。龙宏恩才从空军司令部了解到,空军手里有一批按照伊拉克空军的标准完成了改造工作的重型战斗机,也才把这批战斗机派了出来。

  因为打击行动要求严格保密,所以这48架j-14s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用张孝珑的话来说,就算j-14s在战斗中被击落,美国也只能把矛头对准伊拉克。因为伊拉克也是阿拉伯国家,所以可以用援助叙利亚的名义打击美国舰队,如果美国当局在该问题上向伊拉克发难,等于与整个阿拉伯世界为敌。如此一来,美国政府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肯定会投鼠忌器,不敢过于直接。

  更重要的是,j-14s拥有所有重型战斗机中最远的航程。

  因为在改进的时候就明确为轻型轰炸机,所以j-14s在不加油、不携带副油箱,以最大内部载油量与最大起飞重量(只能携带4吨弹药)起飞时,最大航程达到了惊人的5000千米,如果在一侧弹舱内携带保型副油箱,将载弹量降低到1吨,并且在最佳高度上以最佳速度飞行,最大航程甚至超过了8000千米,作战半径达到3000千米,完全达到了轻型轰炸机的标准。

  也就是说,48架j-14s从共和国本土西北空军基地起飞之后。不但能够飞往波斯湾内的海上平台,还能绕过一些热点地区。因为是载弹出发,所以j-14s到达海上平台后,只需要补充燃油,就能再度起飞,整个作业过程不会超过30分钟。更加重要的是,j-14s在改进的时候都做了全面翻新,状态非常好,所以降落到海上平台之后,不再需要进行额外的维护与检修。

  实战证明,48架j-14s百分之百的完成了作战任务。

  协助j-14s的96架j-17a从伊朗境内的空军基地起飞。跟随大机群飞往土耳其后,全部转向南下。与j-14s一样,这些战斗机都在海上平台上补充了燃油。不同的是,j-17a在j-14s后起飞,并且在到达叙利亚东部上空的时候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不管怎么样,j-17a是轻型战斗机,而不是重型战斗机。

  等到所有战斗机起飞之后,海上平台立即疏散,8艘大型快速运输船按照计划前往伊拉克的巴士拉港。虽然船队到达巴士拉港的时间比预定的晚了大约10个小时,但是在长达数千海里的航向上,受各风向等等因素影响,船队晚10个小时到达不算奇怪事。如果考虑到该船队已经在瓜达尔港与巴士拉港之间跑了好几个来回,从未停歇过,那么晚10个小时到达巴士拉港更算不上什么了。

  可以说,这是整个行动中最关键的一环。

  虽然海上平台在波斯湾的行动算不上秘密,只要美国间谍卫星从波斯湾上空经过,就会发现这座由8艘大型船舶构成的海上平台,但是美国当局并不知道共和国海军已经拥有了能够实战部署的海上平台,而且也不知道海上平台就是一直活跃在战场上的快速战略投送舰队,也就不大可能密切关注这支运输舰队。更重要的是,海上平台是在夜间组装,并且为战斗机提供服务的,所以能够发现海上平台的只有雷达成像与红外成像卫星。受侦察卫星的分辨率,以及船只雷达发射与红外辐射特征影响,美国的情报机构就算能够将6艘连接在一起的大型运输船判断为海上平台,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海上平台的主要意义就是能够为攻击机群提供燃油补给。虽然加油机也能执行这个任务,而且效率比海上平台高得多,但是共和国空军的大型加油机也就100多架,足以同时支持数百架战术战斗机,但是大型加油机属于“战略级别”的作战飞机,不管是其部署地点还是其作战使用,都会受到美国情报机构的严密监视。别说抽调30多架加油机为上百架战斗机提供支持,就算动用几架加油机也会使攻击机群暴露行踪。

  当然,加油机在后面的作战行动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李存勋把攻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的行动押后,让阴谋变成阳谋,就是想借此机会向美国当局传递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战争该结束了。

  换个角度讲,躲在红海的“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都在劫难逃。暴露在东地中海的“缅因”号航母战斗群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或者说,如果美国当局一定要在军事行动上尝到惨败的滋味后才肯接受战败的事实,那么共和国当局很有可能让军队采取更加大胆的行动。如此一来,即便美国海军的第三支航母战斗群能够在7月20日左右到达东地中海,并且参与作战行动,也不大可能改变战局。如果美国海军损失了第二支航母战斗群,那么战败的就不仅仅是土耳其了。

  对美国当局来说,选择只有一个:尽快通过土耳其与以色列与共和国进行停战谈判。

  正是如此,李存勋才会调整了裴承毅的战术部署。

  事实上,在“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遭到打击的时候,美国当局就知道,发起袭击的绝对不是叙利亚、伊拉克与伊朗的空中力量。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俄罗斯与共和国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能够对美国舰队构成威胁,别说迁建一支拥有3艘航母与9艘大型护航战舰的舰队,就算对付1艘航母也很困难。毫无疑问,俄罗斯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来对付美国,也没有能力对付在红海活动的美国舰队。只有共和国才有这个能力与胆量,也只有共和国才有这个需求。

  问题是,美国当局拿不出任何可以指向共和国的证据。

  为了保住“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美国海军与空军没有办法拦截正在返航的j-14s与j-17a组成的攻击机群。事实上,当时美军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攻击了“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机群没有飞往苏丹,而是直接北上,沿苏伊士运河进入东地中海,最后在黎巴嫩西面海域上空与完成了攻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的其他战斗机一同返航,并且在到达叙利亚上空之后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j-14s全部飞往伊拉克,并且按照空军与伊拉克当局达成的秘密协议,正式交付给了伊拉克空军。j-17a机群则直接飞往伊朗,并且按照共和国当局做出的承诺,将这批战斗机全部无偿提供给了伊朗空军。也就是说,就算美国情报机构知道是这两批战斗机在最后关头袭击了“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也只能把矛头对准两伊,最多认为是两伊帮助叙利亚袭击了美国舰队。

  当然,袭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从攻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行动来看,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执行第四轮打击行动的战术航空兵,而是前三轮打击,特别是第三轮导弹袭击。也就是说,真正的功臣是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与海军的远程巡逻机部队。虽然裴承毅不是空军将领,但是他身边有不少的空军参谋。作为空军年轻军官中的后起之秀,龙宏恩不可能不知道,在强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化海战中,战术航空兵的地位正在被削弱。除非新的战术得到了验证,不然战术航空兵很快就将退出海战舞台。

  因为空军与海航不可能再次出动,共和国当局也不可能让裴承毅明目张胆的去干掉美国舰队,所以没有人对攻击“缅因”号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行动抱希望,而且这本来就是掩护北方战线战略总共的佯攻。

  对裴承毅来说,如何将袭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价值发挥到极限,利用好战争结束前的宝贵时间,争取取得最大限度的胜利,才是他必须考虑,而且得好好考虑的关键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