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策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三十一章 军售案

《国策》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三十一章 军售案

作者:闪烁 字数:4730 书籍:国策

  3月8日,共和国全体代表大会的军事委员会将经过小范围修改的《2037年第五号军火贸易审核文件(审议)》提交审议。因为按照在2028年通过的代表审议法。为了确保立法过程的透明度,除了得到国家元首特别批准,所有提交全体代表大会审议的提案与议案都要在提交后的24小时之内公布于众,所以军事委员会将“第五号文件”提交全体代表大会审议后,对阿军售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毫无疑问,没人怀疑这个时候公布的消息。

  也直到此时,共和国对阿军售的详细内容才公布于众。让之前那些预测阿根廷将花费上千亿元从共和国采购大批先进武器装备的西方新闻媒体尴尬不已的是,此次军售的总规模确实只有300多亿,主要涉及旧有武器装备的维护与保养、以及在训练与演习中大量消耗的弹药,用来采购新式武器装备的费用不到20亿元,而且大部分都用来购买单兵武器,阿根廷并没从共和国采购先进作战平台。

  虽然部分西方媒体宣称军事委员会公布的不是真正的军售合同,真正的军售合同已经按照共和国元首的要求进行了秘秘密处理,并且将在全体代表大会上进行秘密表决,但是按照国际管理、以及共和国在近20年内销售军火的一惯做法,因为先进武器装备设计到大量保密技术,所以在涉及到军售问题的时候,不管是军事委员会、还是共和国元首都不会随意隐瞒合同内容,更不会轻易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也就是说,公布的军售合同确实是真正的军售合同,并无造假之嫌。

  果真如此的话。问题就复杂了。

  也就是说,阿根廷没有大规模采购先进武器装备,表明阿根廷很有可能不会在马岛主权问题上采取过激行动。

  当天,各大新闻媒体就对此做了重点报道与全面分析。

  与以往一样,半岛电视台保持了比较“克制”的立场,在对南大西洋局势感到担忧的同时,对刚出现的转机持谨慎乐观态度。按照半岛电视台聘请的评论员的话来说:如果此次军购行动宣告持续20年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正式结束,阿根廷基本国家战略发生转变,那么高度紧张的南大西洋局势很可能出现根本性转变,虽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马岛争端的希望依然非常渺茫,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阿根廷不会主动挑起冲突,更不会进行毫无胜算的军事冒险。

  从这番评论就能看出,半岛电视台保持了中立。

  与半岛电视台相比,西方新闻媒体就没有任何中立性可言了。

  消息公布后不到1个小时,cnn就调整了新闻节目,以重点报道的方式对“阿根廷军购案”的前因后果从头到尾的梳理了一遍,还聘请负责拉美事务的前任助理国务卿与中央战区司令部(覆盖拉美地区)的退役军官对由“军购案”引发的问题,以及近几年来持续升温的马岛局势做了重点点评。

  必须承认,新闻是“制造”出来的。

  不管事实如何,cnn不可能在数个小时之内掌握真相,因为根据军情局掌握的确切情报,直到战争爆发之前,cia都没能搞清楚阿根廷的战略意图。正是如此,直到战争爆发后数个小时,住在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才相信战争已经爆发了,mi5在此之前发出的战争警告并非空穴来风。

  的任何评论都是在制造新闻。

  按照cnn的报道,阿根廷没有大规模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是放弃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也不是放慢了换装速度,而是阿根廷正在为战争做准备,把原本用来采购先进武器装备的经费用来购买了武器弹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cnn在报道中引用了大量数据,比如在阿根廷的军购合同中,近三分之一的款项用来购买弹药,另外还有数十亿元与弹药保养维护有关。虽然用cnn的话来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阿根廷采购了大量先进弹药,但是签署的几个弹药采购协议涉及到的都是非常成熟,有着巨大改进潜力的弹药,更重要的是,这些弹药几乎都能在阿根廷进行生产组装。也就是说,阿根廷购买的很有可能是改进型号,并且在战争爆发后以准盟国身份要求共和国提供技术援助,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国产化。因为英国本土距离南大西洋上万千米,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远征舰队也需要25天才能到达马岛海域,所以在此期间。阿根廷很有可能利用已经签署的协议,生产出一批能够对英国远征舰队构成致命威胁的先进弹药。根据cnn做出的估计,如果共和国全体代表大会立即审议军售案,并且一次性通过,阿根廷将在4月之前获得第一批弹药,最快能在5月底之前发起军事行动。

  毫无疑问,cnn的预测非常大胆。

  因为cnn与cia的关系一向密切,而cia的能力明显在mi5之上,所以cnn的报道对英国、乃至欧洲的新闻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cnn的反应最快,所以其论调成了西方舆论的风向标。

  随后,西方新闻媒体纷纷引用了cnn的“新闻素材”。

  排除意识形态影响,西方新闻媒体一面倒的态度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

  也就是说,阿根廷的军购行动确实有点露骨。

  前面已经做了分析,按照阿根廷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以及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客观规律,如果阿根廷要想维持现有的军事实力,就得在5年之内大规模采购先进武器装备,替换国防现代化建设初期,也就是2017年左右从共和国购买的大量武器装备。虽然按照装备替换规律,如果不提高整体军事实力,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缩小军队规模,从而减少采购数量、控制军费开支,但是即便如此,因为阿根廷的装备规模巨大,也需要采购足够多的新装备。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的使用期限一般为二十年,经过延寿改进,能够继续使用5到15年。如此算来。就算对现有武器装备做延寿处理,阿根廷也要从2042年开始大规模采购新式武器装备。如果阿根廷打算买到足够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想压低价格,提前5年进行军购谈判不是什么稀奇事。换句话说,也许阿根廷在这个时候提出购买j-16战斗机的请求不会得到共和国的答应,如果阿根廷不在此时提出申请,5年之后肯定会遭到拒绝。也就是说,提前5年提出购买意向,在5年后再次提出来,就会得到答应。当然,用西方新闻媒体的话来说,此次军购中并未涉及到太多的装备延寿合同,所以阿根廷要么眼睁睁的看着军事实力在5年之内降低一半以上,要么在近期再次与共和国签订军购合同,而且是规模上千亿的大合同。

  照此推断,阿根廷确实在准备发动战争。

  与新闻媒体不同的是,在共和国公布了相关消息之后,作为当事一方的英国并未做出过于强烈的反应。

  原因不用多说,就算英国做出强烈反应也不会有多大作用。

  早在2016年,共和国第一次向阿根廷出售先进武器装备的时候,英国就做出了极为强烈的反应,结果仍然没能阻止共和国的武器流入阿根廷。在随后的20年内,每当共和国向阿根廷出售武器装备。英国政府都会有所行动,而抗议的声音自然是越来越低。虽然英国政党都把马岛问题当成主要政治牌,在大选中抨击往届政府在军售问题上的懦弱作风,但是上台之后,都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即不要过分指责共和国,以免吃不了兜着走。可以说,在英国政坛上,只要与共和国对阿军售有关的事情都是政治雷区,除在雷场外的在野党可以无所顾虑的加以利用,而处在雷场内的执政党只能小心谨慎。甚至可以说。英国这些年来政权频繁更迭、三大政党的首相走马灯似的进出唐宁街10号,与共和国的对阿军售行动有很大关系。

  英国政府保持沉默,不等于什么也没做。

  伦敦时间当天下午,也就是共和国公布官方消息后不到2个小时,英国驻美大使就亲自拜会了美国国务卿,随后英国首相召见了美国驻英大使。美国的欧洲战区司令与英国派驻北约集团总指挥则在稍晚一点的时候进行了接触,交换了各自掌握的军事情报,对共和国的军售行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英国与美国需要交换的不仅仅是情报。

  按照军情局提供给裴承毅的消息,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通了热线电话,除了商讨南大西洋局势之外,还约定在3月17日举行的西约集团首脑会晤上进行面谈,商讨两国在马岛问题上的双边立场。

  也就是说,英国已经向美国发出了请求。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美国会公开回应英国的求助信号,但是有足够理由相信,美国不会坐视不管。换句话说,如果英美两国领导人在西约集团首脑峰会上达成一致,认为阿根廷正在为战争做准备,美国就会积极果断的采取行动,为英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在战争爆发前为英国提供一批武器装备,帮助英国收集情报,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外交行动,制造国际舆论等等。

  毫无疑问,局势会如何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不是英国,而是美国。

  事实上,影响南大西洋局势的正是超级大国。

  说得不客气一点,紧张的南大西洋局势就是共和国与美国炮制的。用某份美国小报的话来说,共和国在这个时候公布对阿军售清单,不是为了尽快获得审批通过,因为按照军售清单的内容来看,甚至不需进行太多讨论就能在表决中获得通过,而是想借此试探美国的底气,或者以此引开美国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依据,并且为共和国的国内改革提供帮助。

  不管这个分析是否准确到位。问题已经交到了美国手上。

  别说那些精明的美国政治家,就连裴承毅都看出了国内此举的意图。因为了解的比美国小报的编辑多得多,所以裴承毅看到得也多得多。在他看来,军事委员会在这个时候将军售合同交给全体代表大会审议,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争取在王元庆离任之前搞定这起军售行动,兑现王元庆的承诺,并且最大限度的维护共和国与阿根廷的关系;二是借此引开国际舆论,帮助国内局势降温;三是为下任政府打开局面,使共和国的政治结构转型不会受到太大的国际压力。要想达到这三个目的,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cnn等西方新闻媒体的预测变成事实。

  也就是说,在裴承毅看来,战争就要爆发了。

  连裴承毅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阿根廷当局自然不会更加乐观。

  3月9日,塞隆召开了阿根廷军政全体会议。

  虽然裴承毅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最高级别的会议,甚至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军情局没有让他成为局外人,非常及时的提供了相关情报。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塞隆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阿根廷的基本战略。

  用刘晓宾在电话中的话来说,战与不战的问题不在塞隆身上,而是包括外长、财长等数名部长在内的部分高级官员坚决反对通过军事行动收复马岛。

  虽然最近几个月,塞隆一直在努力统一内部意见,甚至为此撤换了几名官员,但是在利益无法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只有重组内阁才能统一内部意见。毫无疑问,不管是从阿根廷的国内问题考虑、还是从外界因素考虑,此时的阿根廷最需要的就是内部稳定,重组内阁只能引发政治动荡,不可能起到团结力量的作用。

  当然,情况也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

  因为英国已经采取行动,正在努力获取美国的支持,所以那些反对采取军事行动的政府官员并不反对加强国防建设,并且争取共和国的支持。如此一来,共和国就获得了插手阿根廷内部局势的机会。

  次日,刘晓宾就联系上了裴承毅,要求军事顾问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用刘晓宾提醒,裴承毅都知道军事顾问团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只不过,军事顾问团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要想产生关键影响,还得采取外交行动。甚至可以说,只有适当的外交行动才能使那些反对战争的阿根廷官员“回心转意”。

  不需裴承毅多虑,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

  3月10日,共和国驻阿大使与阿根廷外长进行了正式会晤。

  会晤中,除了交换外交照会之外,阿根廷外长提出尽快举行部长级磋商,共和国大使代表共和国外交部做出了答复,表示在恰当的时候,将与阿根廷进行更高级别的磋商,交换对南大西洋局势的基本观点。

  相对而言,没有曝光的行动更加重要。

  也就在双方外交人员交换意见的时候,军情局的特工按照刘晓宾的安排,与阿根廷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酒吧里交换了情报。虽然阿根廷是共和国的准盟国,双方早就签署了“情报互换协议”,但是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重要情报方面,并没“共享”,也不可能相互开放,只能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交换。

  此次交换的就是“实际需要”的情报。

  到底交换了什么情报?裴承毅不清楚,刘晓宾也不会告诉他。有一点可以肯定,刘晓宾早就向裴承毅保证,阿根廷当局很快就会提高对军事顾问团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军事决策上迈出关键一步。据此,裴承毅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军情局把引发马岛危机、成为双方利益争夺焦点问题的情报透露给了阿根廷当局。也就是说,军情局送出去的是马岛稀有金属矿藏的情报,而且肯定是cia通过民间渠道散发出来的虚假情报。

  果真如此的话,战争再无悬念。

  可以说,事到如今,外长、财长等部分高级政府官员仍然反对采取军事行动,不是说他们担心阿根廷无法在军事行动中获胜,而是觉得战争回报无法抵偿战争损失。如果能够改变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相信马岛上有足够抵偿战争损失、甚至能够改变阿根廷命运的贵重资源,只要他们还是阿根廷的政治家、哪怕是货真价实的和平主义份子,也会在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改变原来的立场。

  既然再无悬念,裴承毅也加快了准备工作。

  3月11日,裴承毅再次召开了顾问团全体会议。介绍了新的情况之后,他对顾问团的工作做出了新的安排。

  可以说,裴承毅在与时间赛跑,必须尽快拿出能够让阿根廷当局信服的作战计划来。

  3月12日,阿根廷当局的态度出现重大转变。

  当天下午,裴承毅接到了阿根廷总统府打来的电话,要求他在当天晚上去总统府,为总统提供军事参考意见。因为明确提到可以带几名随从人员,所以裴承毅断定,塞隆已经摆平了政府内的反对派,正在着手制订战争计划。也就是说,裴承毅等军事顾问人员终于等来了上台表演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