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洪荒养鱼专业户 第二一七章 不可或忘

《洪荒养鱼专业户》第二一七章 不可或忘

作者:景元上人 字数:2851 书籍:洪荒养鱼专业户

  

  缤纷多彩的舞台,哪个少男少『女』们不心驰神往?

  小『玉』今夜要初次登台亮相了,这在桑家坞不算小事。

  鱼庄的大堂里聚集许多人,其中多数是员工,还有是些住客。

  据说这是一个百姓的舞台,很受百姓们欢迎,而且这电视综艺频道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颇大,能站到这个舞台上也相当不容易。

  “小『玉』上台了”

  “快看真有『女』歌星的气质。”

  一身山里妹子的装扮,带着少数民族的特异风情,让众人眼前一亮。

  一班“丫头们”本来叽叽喳喳象一群麻雀,此时都安静下来,眼睛紧盯着电视画面。谭虹、林静等人特意扫来一瞥,皆意味深长地抿笑。

  丁文身旁坐着的丁母和李若琳,也在不时攀谈。

  当音乐旋律响起后,这只山里的“百灵鸟”开始展『露』其清丽而婉转歌喉。

  “『春』天的风吹绿山岗,你离乡的背影,我站在村口久久凝望,那时我好孤单,多想『插』上风的翅膀,陪你一起闯『荡』;阿郎,你何时能归返?请不要让我盼眼『欲』穿,我的心早被牵挂装满。

  冬天的雪白了山川,你熟悉的名字,我伫立窗前声声呼唤,这时我好盼望,多想捎去久违口信,让你早日回乡;阿郎,你何时能归返?请不要让我魂牵梦萦,我的梦已被思念填满...归来吧,远方的阿郎。”

  小『玉』此曲唱毕,员工们立刻鼓掌喝采,尔后轰笑一堂。

  “小『玉』唱出心声,咱们老板应该闻歌知雅意。”

  “小『玉』,好深的情怀哦,柔情似水。”

  “老板,快组织亲友团去京城。”

  丁母侧头扫了儿子一眼,心想顺其自然吧。

  在数十双眼睛注视下,某人接了个电话起身,走出鱼庄大堂,身后还是一阵嬉笑。

  “阿哥,我真想回去。”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啜泣声。

  “小『玉』,你一定要坚持住,这是你儿时的梦想,不要轻言放弃。”

  “那阿哥可得等我归来。”

  丁文不知该如何应答,在电话这头缄默了许久,直到电话里传出忙音。

  也许琼琼说得对,咱不是个果断的年轻人。

  在蓝子离开快百日里,时光宛如一百年那么漫长。

  即使如此,蓝子仍令人难以淡忘。

  仰望着满天星辰,心里弥漫起淡淡的哀愁。

  “后天就要进行桑家坞小学揭牌仪式了,这也许是蓝子最大的心愿。”

  虽然当时曾考虑过把小学提名为木兰小学,却又得一番麻烦的变更手续,其实这是蓝子一片真心意,不为留虚名,最后只好作罢。

  路灯把新村照得一片明亮,可新村没有都市那样喧闹,偶尔有趁凉的家庭主『妇』们聊到兴处,广场那边传来几声惬意欢笑。

  小狼最近也移窝到鱼庄,一见咱出来便跟了上来,它许是感到孤单,时不时带着各家的土狗四处疯跑,不过晚上的时候总会回来,深夜见到陌生人还会吠叫几声。

  一路溜达到大桥上,不想桥上有人纳凉,可装束不对呀。待看清楚这五六人,他们竟不是本村人,他们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

  原来他们听说“『摸』海”甚有收入,便在桥上候着退『潮』。

  这些人都认识丁文,主动地打起招呼,对新村的赞美溢满言词。丁文问他们“一水头”可有多少收入?他们倒坦诚,若『摸』到红鲟、网到大鱼,一两千有可能,少的时候也有百来块,主要『摸』海要赶在前,跟在别人背后的收获就不好。

  丁文小时候常跟舅舅们到芦苇『荡』里“『摸』海”,有时晚上也跟去。

  红鲟有足迹,鱼儿困水潭,最喜欢的就是抓章鱼和虾菇,用脚丫在一个泥『洞』口使劲地踩,水和烂泥从另一个『洞』口涌出,它们也跟着顺溜出来。

  不过这些东西在那年代净不值钱,一斤虾菇只有几『毛』钱,舅舅他们连捡都不愿弯下腰去捡,因为有时拉网渔场收了几担,全倒进田里当『肥』料。现在时代不同了,一斤虾菇在海边现卖价得20~30元,即使当时没人瞧上一眼的跳跳鱼,现在也成一盘名贵的菜。

  “跟『潮』水”其实是件『挺』危险的事儿,尤其在夜晚有大雾笼罩时候,会『蒙』得不知方向。但现在不同,新村有路灯指引,而且有了手机联系,“跟『潮』水”自然有机会网得大鱼。

  一位板渡的村民们说起一桩奇事,前几天夜晚“跟『潮』水”,手电筒照看一条长鱼,估『摸』十几米长,原以为是条海带,但海带怎么会是银白『色』呢?这事说了同伴们都不信。

  “皇带鱼?”

  一米多、两米长的带鱼很常见,但十几米就少见。

  皇带鱼被认为是最长的鱼类,据说有些标本长达17米。这种鱼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20至200米深度之间,以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会搁浅在滩涂。由于皇带鱼身体很长,而且在靠近水面时会摆动身体前进。

  附近有皇带鱼?这倒是新发现,丁文自然不会把这话当真,因为笔架岛下的孔『洞』岩室里见过许多鱼类,着实没见到皇带鱼。

  『潮』水正逐渐退去,又骑车来了七八个外村的,个个把摩托车停在小区外的路边,然后彼此呼喊着下海。

  丁文依旧站在桥上,有人说简单并快乐着,也许诚如斯理。

  八月十日上午十时,桑家坞小学的揭牌仪式开始,由于一切都安排妥当,过程热闹而紧凑,前来凑热闹的乡亲们不少。

  小学的设施齐全、先进,第一任校长姓傅,五十出头的人,是位特级老师,曾在省城师大附小当过三任校长,他多次来实地考察,对小学的硬件设施非常满意,听说他答应出任校长后四处招兵买马,很快搭起一个班子。

  一阵鞭炮声中,揭牌仪式就要开始。

  “且慢”桑三儿从人群里冲了出来,大声直问丁文有什么资格代替桑木兰?

  在众目睽睽之下,桑三儿骤起发难,这是众人始料未及的。

  “您既然想,那么您和傅校长一起去吧。”丁文略微一愣,向傅校长介绍了桑三儿。

  桑三儿毫不推辞,与傅校长一起揭下了红布。

  从这天开始,桑家坞小学全部移『交』到傅校长手里,凡入学于桑家坞小学的学生一律免除所有费用,这是丁文唯一要求。

  傅校长在仪式上表态,桑家坞小学是他所仅见一所大投入小学,也是让他倍感压力一所小学,在任期内尽心竭力把这所小学办成一所好学校。

  学校的生源按照划区的原则,同时根据学生本人意愿,目前区域内六个年段总共有179名学生,跨区域申请转校的已有32名。

  揭牌仪式后,学校开放参观,今日后将实行封闭式管理。好奇的乡亲们和外村村民们观看一遍后,个个都赞叹这里的条件实在太好,有人说比自家的条件还好。

  说来『花』大资金建设小学和完善设施,更多为完成桑木兰的愿望,如今伊人已逝,自己所做的不过如此。

  “这个桑三儿真不知进退,哥你不要心怀愧疚,木兰嫂子她不是你害的。难道你以后事事迁就他?”李若琳琳气愤不过,简直气得语无伦次,但最后一句话问丁文无言以对。

  “小琳,有些事合法不合情理,他有怨恨也正常。也许...”

  也许把老章头搞得呜呼哀哉,才算出了他们『胸』中一口恶气,但错尽在老章头一人身上么?也许错在冥冥之间的天意吧。

  蓝子多次梦兆,自己也有过直觉,依旧逃避不了天意的无形双手。

  小学的揭牌仪式后,一场欢庆宴会摆在桑家鱼庄需要他去主持,暂时撇去任何想法,今日只为实现桑木兰昔日的夙愿而欣慰。

  席后,被喝醉的莫有栋扯住不放。

  “老弟,这种滋味我也尝过,你瞧小芹都怨我二十三年零九十一天。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需面对每天的日出日落,我想这他**的就是生活,晃眼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看开点吧。”醉后的教授不时夹杂着粗话,流『露』出心中仍有不可忘却的过往。

  “爸,你一劲劝他干什么。他呀,现在是名符其实的钻石王老五,安慰他的人正排起长队。”林雪芹唤来林警官,一左一右扶着莫有栋回去。

  丁文回头一望,看到许多关切的眼神,当然全非林雪芹所指的意味。

  “泡泡,咱哥俩一起出去走走。”

  渔澳镇中学,教学楼和『操』场没有多大改变,二人翻着围墙进去,溜进一楼最左边的一间教室。

  “蚊子,你当时是坐在第四排靠墙,蓝子坐在我们前排。晕,现在这两个座位只够我一人坐了。为了考试作弊,我们故意把桌子挖了一个『洞』,把书凑到『洞』眼里,后来被蓝子告密,害得咱们俩被班主任罚站一个星期。”

  “蓝子只想让咱们多用心点读书,结果我一个星期不与她说话。蓝子用了十元零『花』钱请咱们俩搓一顿,这事情才算揭过,这些零『花』钱是她准备积攒起来买自行车的,后来才知道她是准备买辆送给我,因为我很想拥有一部崭新的自行车。自行车没买成,在毕业时候大吃一顿却把钱『花』去一大半。”

  “你还说呢,听说你喜欢那个长头发的『女』同学,蓝子也把头发蓄起来,可你又说这样不象兄弟哥们,结果蓝子又把蓄起的长发剪去。”

  “当时哪有什么想法,整天净想着玩呀乐啊,谁会去细想她的心思,说来还是『女』孩子早熟点。”

  二人无拘无束侃了往事许久。

  罗元忽然嘣出一句话:“蚊子,你想独身到老?”然后瞪起泡泡大眼直望着丁文。

  “随缘吧。‘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