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洪荒养鱼专业户 第九十七章 希系线苗

《洪荒养鱼专业户》第九十七章 希系线苗

作者:景元上人 字数:2719 书籍:洪荒养鱼专业户

  

  第九十七章 希系线苗

  安静的早晨,风特别轻,有点儿冷。

  彤红的阳光从山顶透泄过来,似将晨睡中的桑家坞一下子唤醒,照得薄雾逐渐消散。

  丁文被章守志打茬后,已睡意全消,心想倒不如早起。这不,一大早来到了养鳗场,忙着给原水池和一二级池预留位置放上青石,然后『抽』水养池。

  刚才在空间中,却是认真地点数了下,那积水塘里密密扎扎的,约有五百多万尾柳叶苗,可把丁文惊愣了。相比上次的鲢鱼苗,这数量的级数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若全部放到洪荒湖中,那不啻于蝗早虫过境,遂决定移一部分出来试养。

  一个鱼箱盛二十万余尾,九个鱼箱近两百万。对这些柳叶苗进行特殊锻炼是不可少的,若禁受不了出入空间的压力,自然可以淘汰了。

  但这些嗷嗷待哺的鳗苗,一天还不知道要吃掉多少饵料?现阶段就摄食些细微的漂浮颗粒,丝蚯蚓的饵料还没购回,就用『肥』水池原先那些浮生植物吧,看那浅绿『色』的水至少水质『肥』了些。

  见要『抽』水到预定水位,估计.得一个上午时间,便转悠到池塘。

  说来,最近很少池塘,由于鱼和鱼.种都移进了洪荒湖中,这池塘纯成了摆设,但就是有人偏偏拿池塘说事,着实找错了目标,也找错了人。丁文踢飞一块小石头落入池塘,有点儿在发泄自己的闷气。

  海鸭子嘎嘎的叫食声,从校舍.后的葡萄架那边传来,沙哑而扰人。这些懒货在大舅妈驯养下,居然理直气壮地叫饿了,特别那“一撮白”养得『肥』壮,走起路摇摇摆摆,不知会不会因体重而飞不起来?

  唷,哟哟...大舅**喊声让海鸭子们噤声了,想必她.的面前围满这些懒货,只只伸长脖子、昂着头。

  丁文踩着池岸的碎砂,随步兜了一圈,在『门』口恰好.碰上了桑『春』。

  大清早见到一向懒『床』到日上三杆的丁文,桑『春』.显然有点意外,没有虚礼招呼,却将昨晚走访的情况说了。

  “大伙儿都答应.了,只要政fǔ不征地,原来的租地合约就一直有效。”

  丁文对这事早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只问及今天运苗的事,“舅,到时记得帮我留一些苗。”

  “你也想种殖?”桑『春』疑『惑』地看着丁文,这没有搭竹架、铺网帘,怎个种殖?

  丁文怕桑『春』误会自己想占份儿,连忙解释说:“我想试验一下坛紫菜,也没有你们搭网帘的收成来得稳。”

  桑『春』释然一笑,“试验好了,记得传授给我们,也让我们跟着沾光。听育苗场老板说,坛紫菜那值钱,不过难种殖成。”

  丁文哼哼两声,“哪次少了您的份,就怕你们跟不上,白费我了一番心思。”

  猜是网捕渔场的事吧,桑『春』歪过头说,“那事挨批了,你妈不同意。”

  丁文听了,毫无晚辈的样子笑了。在母亲的眼里,大舅和自己都是未成年的小孩,所以大舅挨她的批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儿。与桑『春』摆了手,拐向自己的宿舍去。

  回到屋内,但闻空气中飘散着菊『花』淡香,金黄的阳光直印在泥青的墙壁上,让满屋生辉。

  没想到蓝子今晨也起了个早,正在卧室里和母亲嘀咕。

  “妈,你们俩个大清早的聊什么起劲呢?”丁文泡了壸白菊『花』,正惬意地坐在会客室的沙发上,喝个自得其乐。

  丁母美滋滋地拿着三块青石『玉』坠儿出来,言不由衷地说:“小文,这些东西哪来的?怪难看的哦。”

  听母亲也嫌青石的成『色』,丁文暗笑,他可不想母亲知道这东西价值后患得患失,便说:“路摊货哈,只是出自一位民间艺术家之手,便有了价值。”

  “你尽糊『弄』我,”丁母拿出那块“盘龙云翔”的『玉』坠,在阳光下透『射』,只见石中似有流动的髓质,暗瞥了正在悠然喝茶水的丁文说,“你妈虽年老却不眼『花』,你外婆那只『玉』镯子戴了多少年才有这样的髓质,就你喜欢口『花』『花』想瞒我。”

  丁文差些呛了口水,不得不说母亲也不好糊『弄』,“这青石,笔架山多得是,没啥稀奇的。”

  “算啦,只要我儿子送的东西,我都会细心藏着。”丁母叫了桑木兰帮她挂上,却是贴身藏得紧,然后坐到丁文对面,“昨天下午和你爸到池塘里捞鱼,结果连一条鱼影子都没见着。这天一冷,估计鱼也躲起来了。昨晚听你大舅说,你又给他出主意建网捕渔场。一样事情没办妥,又接着一茬,就你们甥舅俩净瞎闹!”

  听了母亲后半截的话,丁文却是知道母亲不是心疼他们多干些活,是在意又得掏出一笔钱,而且不是小数目。

  “妈,难不成那菜苗的钱全由咱们先垫上?”

  丁母叹息了,“先垫垫吧,瞧那几家子穷哈哈的,叫他们砸锅卖铁也凑不出四分之一的数。不过,我跟他们讲这是大伙儿的钱,自己也得去想办法。”

  见母亲难得大方一回,丁文也不再多说什么,若提了网捕渔场的事,也是钱的问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吧。

  “儿子啊,早上我和老章说了这件事,没想到他也满口答应。往常还看不出,这个老章还是位热心人啦。”丁母顿了一顿说,“听说老章家三口子以后都常住在岛里,等下和他们商量一下需添置什么东西,趁我还没回县城,今天大家一块儿到镇里购置算了。”

  “嗯,是该和老章一家子谈谈。”丁文点头赞同。

  饭后,两家人凑到一块儿商量,就是养鳗场各人分工,其实一家子管钱,另一家子管帐。当分工好了以后,楚婉『玉』眨着动人的大眼,俏皮地说:“咱们几个人都有事做了,偏丁阿哥一个人落得轻松哩。”

  面对众人的注视,和身旁的桑木兰用手肘轻碰,丁文淡淡一笑,“我专『门』提供苗种,两百万尾,剩下的事『交』给你们啦。”

  两百万!章守志哗地惊呼,恨不得拿出计算器好好计算一番。

  “这一尾能值几个钱?”丁母好奇地问了章守志。

  “我问了一个朋友,养一年后,长到筷子那么大时,一尾能值个十多元。”章守志如实地说。

  丁母听愣了,一番合计后,只觉得满天飞来无数的钱直晃眼,晃得头晕,连话都说得不流利了,“这,这,好多钱!”

  “养殖不是简单的乘法和加减法。”丁文不得不泼了冷水。

  “在你小丁的手里,就是简单的乘法。”虞翠『花』许是为鱼苗的事所折服,但话是也含着恭维之意。

  “老弟,我想看看苗。”章守志提得像孩童一样忸怩。

  丁文见几人都那么急切,心想反正这一两天鳗苗应该可以下池,便出了房间拿来一鱼箱鳗苗,

  鱼箱,放在空地上,打开了绿『色』的盖子,几人都围到鱼箱周围,只见到箱里浅绿『色』的水,却不见鳗苗。

  桑木兰看到水里空无一物,囔着鱼苗呢。

  丁文给他们分说,“这是玻璃苗,身似柳叶,随流而漂,人称线苗,也有叫柳叶苗。所谓玻璃苗,身体透明,几与水同『色』,暂称作和光同尘不为过。”

  用蓝『色』的细网捞出,才让桑木兰睁大眼睛真切看得这细小、纤弱的生命。那细微如柳芽的东西,在细网里蠕动。

  “其实再过几天就能瞧更清楚,线苗长成白苗、白苗成长至黑苗,这些小生命将变得极其活跃了,当然不如银白的鲢鱼苗、黄『色』的草鱼苗那么好看、可人。”

  听了丁文的解释,桑木兰就不再看苗,她的视线望向一脸淡笑的丁文,如受到磁吸一般,久久不能移开。

  “这个鱼箱有二十来万尾吧。”丁文将细网兜里的鳗苗轻放入水中,然后退开鱼箱旁,让几人看个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众人或蹲或俯观察一会儿,便陆续退开了鱼箱旁,就是没人敢用网兜去捞起看看,均觉这鳗苗太幼嫩了,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

  “这个就是能滑上山吃竹笋的『花』鳗鲵?”楚婉『玉』只觉名不符其实。

  “再过两个月,池边想不用拦网都不行了。听说,『花』鳗群体逃逸的事么?一夜之间,全池的『花』鳗逃得一条不剩,也让人无处可寻。”丁文转向章守志问,“红虫料饵该准备好了吧?”

  章守志猛然抬头,却是将这茬给忘了,连忙说这就联系去,一阵风似的跑出会客室。

  “他呀,早把这些鳗苗当祖宗。一大早被折腾够呛。天还没亮就长吁短叹,出了屋一趟后回转,又高兴得直囔。一大把年纪了没个正形,又喜又闹的还象个小孩。”虞翠『花』抿不住笑意说,倒把众人逗乐。

  “翠『花』妹子,‘古稀老头,七岁孩童’这话说得在理,不过,这看不清的东西说是值钱的那『花』鳗,谁信咯?”丁母没见过鳗苗,自是不知道鳗苗的初始形态,瞧那鱼箱的水着实没啥看头。

  但虞翠『花』知道,这貌似不起眼的苗种,却是一场救急的及时雨,是他们的希望。只是养过鱼的人都知道,这苗现在出手就等于贱卖,但养殖的风险在于成活率,收益在一年后就不止翻番。

  丁母和虞翠『花』她们四人去养鳗场的办公楼看看得添置啥东西。丁文则叫来章守志和包品之,为这些分级池搭温棚备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