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都里的道士 第41章 用药之道全在一心

《花都里的道士》第41章 用药之道全在一心

作者:腾飞吧鸵鸟 字数:2282 书籍:花都里的道士

  “小帅哥神医,你今天的表现好棒哦!”才刚一下课,王慧便第一个跳到了陈争的身边来,.

  随后丁宁和张美丽两个女生也跑了过来,纷纷说:“你不知道,那个孙教授平常很厉害,以前经常抨击中医,还上过两次电视呢,很有名气的。”

  文黛也跟着说:“大争哥,你这次把孙教授都辩得无话可说,口才真是一级棒。只可惜今天是在课堂里,不是在电视上,要不然所有人都知道中医的厉害了。”

  “是啊是啊,”王慧接着说:“不过虽然没上电视,但孙教授今天竟然当堂承认他对中医有误解,估计他以后也不会再上电视批评中医不科学了。”

  几个女生原本都是学西医的,几天还对中医持怀疑态度,不过认识陈争后这才没几天,竟然都变成了中医的忠实拥护者。

  正当几个女生围着陈争叽叽喳喳的时候,那名作为公开课来宾出席的中医专家王教授,此时也已经走到了陈争的身边。

  “年轻人,了不起啊!我开始还以为你只有药方开得好,原来你的中医理论以及针灸技术都是这么的厉害,你今天可是为我们中医出了一口气啊,表现的太好了,难怪他们都叫你‘小神医’呢。”

  陈争谦虚着连说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的,要我说,就应该敢当!”王教授又说道:“如今中医是没落了,很多人都开始大张旗鼓地排斥中医。可真正懂得中医的高手呢?又都在民间,并且连合法行医都是问题,根本没有话语权,只有我这种没什么真本事的,在这里得一个虚名。你今天辩得好啊,以后也就应该这样,来为中医正名!”

  王教授这是一番谦虚的话,事实上他在国内,也的确算得上是一名中医专家。

  不过就连王教授也自问辩不赢那些西医的教授,因为西医的整个理论系统太严谨了,而中医本身的理论系统的确缺陷很多,往往被人一问,就无法回答。

  可好像陈争这样面对各种质问都辩答入流的,不仅仅是要有个好口才,更要对中医的了解十分深入才行,难怪王教授对陈争完全不吝誉美之词。

  陈争倒也不是什么过分谦虚的人,而且他这次出山,本身就是要完成师父弘扬玄学五术的遗愿,甚至就连他的名字都是以“争”字为名,该争的时候绝不会相让。

  因此陈争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会的,王教授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中医正名!”

  “好!”王教授随后又说:“不过你也不要怪刚刚孙教授在课堂上责难你,因为就连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你的医术有这么神奇。”

  “原来王教授你开始不相信我说的?”文黛奇怪的问:“那你为什么还要这么着急要见我大争哥呢?”

  王教授笑了笑说:“还不是因为你给我看的那几张药方?”

  “药方?那几张药方能有这么神奇?”

  “那是当然,那几张药方可不简单啊,用药老道,显然是对药理药性都掌握到了一定程度否则绝开不出如此让人叫绝的药方!”

  文黛虽然不知道那几个方子有什么奇特之处,不过见王教授夸赞,便连忙趁热打铁,问:“王教授,大争哥的医术这么好,拿中医的执业医师资格证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如果连他这么好的医术,都拿不到行医资格证,那天下就没几个人能拿得到了。来来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们详细谈,另外我还有一点药剂学上的疑问,想要和你交流探讨探讨呢。”

  “王教授,我们也一起去,行不行?”文黛、王慧、张美丽和丁宁几个女生几乎同声说道。

  “好好,大家一起来。”王教授心情十分愉悦,一边说,一边已经拉起了陈争的手,往教室门外走去。

  ……

  出了教学楼,没走多远,就已经来到了办公楼。

  上楼进入王教授的办公室后,王教授并没有先谈执业医师资格证的问题,而是迫不及待地从抽屉中拿出了一张纸来。

  这几张纸,正是前几日陈争为文黛、丁宁等人开过的药方。

  “年轻人,你这几张药方,我越看越是觉得非同凡响啊,这药方似乎不见记载于任何医书之上,也不见有流传,你又是怎么想到如此配药的呢?”

  陈争本不是过分谦虚的人,此时见王教授虚心请教,便笑了笑回答说:“中药种类繁多,因为天下万物都在五行之中,所以一草一木皆能入药,各种药性的搭配,更是变幻万千,无穷无尽。所以说,用药之道,全在一心,并不可完全按照古方。”

  “用药之道,全在一心?”

  “没错,古人有记载的方子未必就是最合适的,而且中医看病最讲究因人而异。同样的病情,同样的药方,却治此人则效,治彼人则不效,何也?那是因为每个人本身体质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不同,所以用药也讲究因人而异,不能一方通行。只有全面了解了药性药理,根据君臣佐使之道,开出最适合病人的药方。”

  “治此人则效,治彼人则不效……”王教授喃喃说道。

  其实这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外乎说的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变通,可对于现代的中医来说,却显得复杂多了。

  西医讲究的是规范化治疗,比如一个人生了病,去几家医院治疗,过程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中医中,这种情况则很难见到。

  就算是同一种病,看十个老中医,很可能就开出十种药方。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这就如陈争所说的,中医治病,讲究根据本个人本身体质、环境等等诸多因素全盘考量,而中医的水平参差不齐,观察得又都不够全面,就导致了各有各的治法。

  不过就是每个中医开出的药方全不一样,却大部分都是依循古人的方剂。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药方究竟有多少?完全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不计其数,只可惜如今中医没落,经过这么多中医历代努力的结果又剩下多少?恐怕十分之一都没剩下。

  如今的大多数中医,不过就是记住了那些还没有失传的药方,治病时略算加减,根据病人的情况,适量增加或减少药量而已。

  这种情况,倒也难怪刚刚课堂上,孙教授在辩论时说中医不思进取了。

  好像陈争这种下药之时这种天马行空的,就连王教授这种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也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不过陈争的药方虽然初看天马行空,但越是仔细研究,却越是发现其中妙用无穷。

  “高!高!果然不愧小神医之名啊!”刚刚王教授只不过是跟着王慧这几个女生随便叫一叫,却也并没有很当真,但此时此刻,他却是发自肺腑,叹道:“君臣佐使这四个字道理虽然简单,说来也容易,可运用自如的能有几人?”

  “君臣佐使?君臣佐使是什么意思?”文黛插言问道。

  陈争解释道:“中医开出的一副药,一般都是由多味中药组成,每一味药各有作用,大体来说,君为主药,臣为辅助,佐或配合或者抑制君臣药的药性,而使则起调和之效。中药组方,都是按照此原则。你才刚学,这些都还太难,以后慢慢也是需要掌握的。”

  “哦。”文黛点了点头。

  “天下如此之多的中药,每种药的药性也多种多样,妙用无穷,用药本是基础,可当针对病情,能用药用得恰到好处,谈何容易啊!没想到我浸淫中医药数十年,水平竟然还远不如你这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惭愧啊,惭愧!”王教授叹息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