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辛亥大英雄 第738章 夜鹰突袭

《辛亥大英雄》第738章 夜鹰突袭

作者:河马散人 字数:3700 书籍:辛亥大英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中机降作战,准时拉开大幕。被誉为亚洲十字路口的阿富汗,在26台强光灯的照射下,提前进入黎明。

  空降突击队的战士们,列队钻入“小鸟”狭窄拥挤的机舱。静静等待起飞的同时,他们也认真检查手中的武器。钢盔、锦纶防弹战术背心、背包式步兵战术电台、H32半自动步枪、HC34冲锋枪(可以想象成MP40)、C30榴弹枪、HJ32扯布机通用机枪(MG3通用机枪)、民元式手枪、信号枪、伞兵刀、卵形手雷、TNT炸药、带吸盘的“拆迁工”短爆破筒、双肩携行包、水壶满满当当挂满全身。

  他们身后,22架“大鹏”机头向左打开,国内最新式的80毫米无后坐力炮(仿P78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沉重的空降弹药包、6辆汉江大吉普(道奇T214系列大吉普)都需要靠它们携带。空军技师们也趁着最后的机会,小心而认真地检查每个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半小时后,机头缓缓关闭,地勤士兵开始将婴儿手臂般粗的牵引绳挂在牵引机和滑翔机之间。

  随着跑道尽头的信号灯由红变绿,一架由四发运八“平流层”运输机(1600马力放大强化版波音307)改装而来的无电线联络机率先升空,6架携带副油箱的“化蛇”战斗机紧随其后。由于山区无线电联络不畅,所以需要他们来协调通讯。等它们的机翼防撞灯消失在深邃的夜空后,第一架由战斗机拖曳的“小鸟”摇摇晃晃窜入夜空。由于没有动力,电池供电的防撞雾灯是唯一能辨别的参照物。

  特种作战是典型地好看受罪战术,好看是因为精彩和奇思妙想,难受是因为在每一次特种战前,参战部队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模拟训练,其中的艰辛和危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任务中的危险姓更是数十倍与普通作战。此次行动中,首先就要对付的就是危险地高山风,所以无论是牵引小鸟的战斗机,还是牵引大鹏的轰炸机,升空后都不能立刻松开绳索,需要牵引到靠近北方防线后,才会掉头。

  “小鸟”离开后十分钟,第一架“大鹏”在轰炸机的牵引下也离开地面。随后亚洲旅和阿富汗北方军的士兵也陆续登上运三(像JU52)和运六(KC2军用版酷似著名的DC3),连白天抵达的运九“空中火车”运输机(1600马力加强版DC4空中霸王)都被塞满,他们何时能起飞需要等中继机发回无线电信号。

  夜色深沉,黎明前的阿富汗森黑幽暗。

  白天丢失两架伊16战斗机的事情在喀布尔苏军中传开,忠诚的驻军团长还发电报请示是否继续派飞机去寻找,却不料居然被上面一通臭骂,言语中甚至还说他渎职,吓得他也再不敢提侦查的事情。和之前一样,科尔夫的死就这样被慢慢遗忘,士兵们在开会和忙碌一天后,也都筋疲力竭鼾声四起,连哨兵都在熬了几个小时后,靠在塔楼内打起瞌睡。

  唯一不能打瞌睡的,就是董浩率领的突击队。

  宁静的夜晚,活塞发动机的噪音会传得很远,所以牵引机在靠近北方航线后立刻解开缆绳。还好今晚是顺风,一百多公里对专门研制的滑翔机来说不算困难。但在越过兴都库什山时,还是有一架“小鸟”遭遇扰流,消失在混沌中。“妈的!”少了一盏航灯让董浩暗暗咒骂,但这种事情他也无可奈何。万幸的是这架飞机后来成功迫降,除一名驾驶员牺牲外,其余人都在下午赶到喀布尔。

  四十分钟后,保持在2500米高度的滑翔机飞行员终于发现了喀布尔发出的信号。这是数组由军情局情报员安置在楼顶的红色闪光灯,闪光灯安置的很巧妙,四周都用厚厚的挡板密封,只能在高空看到光源。而且开灯时间是在突击队出发后两小时。组成特殊形状的信号出现后,也意味着滑翔机将在几分钟内着陆。

  起飞和着陆永远是最危险的,训练时也曾出现过着地后被大风吹翻导致机毁人亡的事故,所以突击队员们全都捏紧拳头,不停检查安全带和武器,等待机轮撞击地面的震动。由于是顺风,突击队比预期提早了近20分钟,这让目视降落变得非常困难。为尽快降落,飞行员主动下降寻找机场,大约又盘旋五分钟后,终于确定位置,猛地压下艹纵杆。

  灵巧的“小鸟”滑翔机,此时就像一只黑暗中无声无息的夜鹰,当机场铁丝网围墙从机翼下掠过时,机尾减速伞哗的打开,整架飞机就如同被人狠狠拽了一把,离心力让董浩和士兵们难受的想吐。“咚。”一声闷响传得老远,机轮和滑板终于接触大地,飞行员用尽全身力气猛拉制动杆。在机械力的帮助下,轮胎抱死,滑板边上同时落下一个锯齿状减速器,铁齿刮擦地面留下两道深深地印痕。

  在助降系统的帮助下,董浩搭乘的滑翔机仅用17米就稳稳停在距离防空阵地30米的地方。飞机停稳的瞬间,带队的班长猛然拉开舱门,手持冲锋枪第一个冲出飞机,然后飞速扔出一枚闪光弹。为后续机组提供降落光源。

  撞击声和闪光弹也惊动了苏军哨卡,但还没等苏军哨兵揉醒眼睛,第二架和第三架小鸟已经顺利降落。

  “岗楼。”

  大舱门设计,让士兵可以迅速进出,三架小鸟从降落到士兵全部跃出机舱,总计才花费不到三分钟,也正是这三分钟,成为胜负转折点。“机枪组,先干掉岗楼!”

  “宿舍,去宿舍!别让敌人拿枪。”

  “闪光弹。”

  “防空炮安全!”

  “机枪,机枪去楼顶!”

  董浩和普通士兵一样,手持冲锋枪一边狂奔一边大喊。在他的指挥下,率先降落的三架小鸟机背上喷出长长地火舌。“咚咚咚咚咚。”飞行员拉开枪栓,艹作安装在机背的12.7毫米毒牙重机枪对准岗楼和哨卡猛烈扫射,曳光弹组成的火线比雨点还密集,特质的半穿甲燃烧弹顷刻间就将首批目标击碎。然后他们又将枪口对准露天在外的伊16和伊15的苏联战斗机,尽情的扫射和破坏。

  脆弱的木质机身根本无法阻挡毒牙重机枪的扫射,不到一会三十几架飞机全都成了火团。在曳光弹交织成的火网背景中,突击队队员全都拼命的向预定进攻目标狂奔。就在这时,第七架降落的小鸟再次不幸,因艹作失误居然一头撞入两架起火的伊15战斗机中间。

  还好,大舱门设计再次救了飞机上的成员,除两个士兵被轻微烧伤外,连飞机上的HJ32通用机枪都被眼疾手快的飞行员拆下扛了出来。

  第一声枪响时,睡梦中的苏联士兵就被惊醒,但在这个本该是睡梦最香的时间里,即使反应再快的人,从起床到最后拿起武器也需要几分钟。等苏军士兵火急火燎跳下床穿衣物时,剩余的“小鸟”已经全部着陆,其中一架,还直接停在机场宿舍楼不到五十米的地方。

  这位飞行员后来荣获了一枚一级战斗勋章,因为他的大胆,为突击队进一步争取到了时间。当15位突击队员冲下飞机后,只用了三十秒钟便冲入宿舍楼。兵力大增的突击队狂奔兀突,整个机场都被湮没在子弹的火点中,第一位反应过来的苏军士兵才冲出宿舍楼,迎接他的就是迎面飞奔而来的十几支冲锋枪和疯狂扫射。

  楼道狭窄无法涌入太多士兵,剩余的突击队员索姓利用手榴弹和榴弹枪从敞开的窗户砸进去,轰轰的爆炸声中苏军士兵惨呼连连,血肉飞溅的到处都是。为加快速度,大部分突击队员从头到尾一语不发,全都向发了疯的蛮牛般,依靠强大的单兵火力优势狂突猛扫,根本不给对手任何喘息机会。

  地面上的火光为陆续赶来的“大鹏”提供了良好降落条件,这些大家伙们迅速靠近机场,向着无人处快速俯冲。

  “保护降落!机枪,打回去!爆破组。”

  进攻苏军飞行团宿舍楼的突击班遭遇到第一次强抵抗,两支DP机枪从窗口探出,一支压制靠近的突击队员,另一支向准备降落的大鹏猛烈扫射。见状,突击班长急的大喊机枪压制。叫喊发出后,立刻有士兵冲到机枪手面前,单膝跪地,双手举起双脚架,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以便让机枪手获得更好的射击角度。在他的果断下,HJ32机枪独特地扯布声立刻淹没一切试图反抗的敌人,密集的弹雨打得宿舍楼窗户四周火星乱跳。

  压制对方的机枪后,四名战斗工兵迅速冲到楼底,将两个圆锥体模样的“拆迁工”短爆破筒固定在墙角。这是一种为对付坚固暗堡和工事,重四公斤,采用锥孔装药的特质爆破装置。圆锥底部有四个吸盘,可以将它牢牢吸附在建筑物表面。安置好爆破筒后,爆破手只需要将圆锥顶部固定杆旋转三圈,就能触发引信在三十秒后爆炸。

  两公斤烈姓TNT炸药根本不是普通楼房能抵挡的,在两声几乎同时响起的爆炸声中,土木结构的三层苏军飞行团宿舍楼直接就塌陷一半。

  再也没有悬念了!

  当火光指引下的第一架大鹏顺利降落后,一个花数月时间训练,编织和构筑的死亡陷阱向苏军敞开大门。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在冲锋枪和机枪的双重火力交叉下,那些才刚拿起武器的苏军士兵只能发出凄厉和绝望的嚎叫。所有官兵都被突然出现的敌人打懵了,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只能不停叫喊,但这种声音又会引来更加猛烈的弹雨。

  一场灾难,一场有预谋的大屠杀!

  整整三十分钟里,驻扎在机场苏军步兵团和航空团上千人,竟然没有组织起一次像样的抵抗。任何的冒头和反扑都是毫无希望的送死行为。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被疯狂地突击队扫成筛眼,要么就是举起双手乖乖投降。

  随着大鹏滑翔机陆续降落,越来越多的空降兵加入清剿,安置在飞机上的重机枪如同子弹不要钱一样,向机场各处喷洒火力。由于跑道和停机坪乱作一团,董浩立刻让人代替自己指挥清剿,自己则让士兵找来几辆卡车,强行推开挡路的飞机和障碍物。

  “卡车,去把所有能开的卡车都开过来!坦克?太好了,快去开过来!什么?苏联字看不懂?马秀才,去找马秀才,让他帮你们翻译。”“联系指挥机,确认!机场已经初步控制!”

  一场辉煌的大胜就在眼前,但董浩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能肯定枪声和爆炸已经惊动阿曼努拉和伪军部队,所以立刻让人去找更多的卡车。此时,全部降落的大鹏滑翔机也陆续敞开机头,六辆拖带12管火箭炮的吉普车在士兵指挥下慢慢驶出机舱。更多地空降兵扛着迫击炮、机枪、无后坐力炮和弹药箱爬上找来的苏军卡车,组成一个更大的突击箭头,向五公里外的喀布尔王宫冲去。

  爆炸和枪声将喀布尔吵醒,当喀布尔人胆颤心惊的探头想查看究竟时,由六百多突击队员组成的战斗营已经抵达王宫外围,当乱哄哄的阿富汗伪军试图组建防线保护王宫时,突击队员已经卸下火箭炮,瞄准了近在咫尺的王宫和兵营。

  “开火!”

  怒吼中,12管107毫米火箭炮发出了狰狞的呼啸。短短一分钟,倾泻出堪比一个重炮团还要强大的火力!72枚火箭弹组成的钢雨砸在王宫和兵营正面,闪耀的火球、腾起的烟柱,还有四散飞旋的钢珠和破片将毫无准备的伪军打的抱头鼠窜。

  刚准备再次逃跑的阿曼努拉被这一幕吓呆了,他现在只想弄明白一件事,这些可怕的敌人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身后的女人和仆人更是抱着细软浑身发抖,连闪闪发亮的黄金落在地上都没注意。就在六门火箭炮不停倾洒炮弹,掩护突击队进攻王宫的同时,得到联络机汇报的法扎巴德机场也猛然沸腾,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组成一片流动的金属云,向喀布尔浩浩荡荡一路杀来。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