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杨家将评书(刘兰芳版) 第14章

  万不能大材小用。”“什么用兵如神?朕随他亲征,被困幽州,险些丧命。”“胜败乃军家常事。幽州之事,不能怪潘元帅无能。还是潘太师挂帅带兵,我一家愿在帐前听”赵光义听完这番话,从心里赞成令公办事。“老爱卿仁义过天,以国事为重,朕佩服。来人,叫潘仁美进来磕头!”“谢万岁不杀之恩。”“哼!非朕不杀,乃是令公与你苦苦求情。你要将恩报德,愿你们潘、杨两家从此和好,将帅齐心合力,杀退辽军。”“臣遵旨!”潘仁美又谢令公。然后,皇上退朝,潘仁美升帐,把杨家功劳记在功劳簿上,又派人打扫战场,拣了不少北国扔下的锣鼓帐篷、粮食、马匹、兵刃。将帅庆贺,犒劳三军。又开粥棚,救济城内百姓。几天以后,城中军兵身体复原,城里百姓也得活命,人人感激杨家父子的恩德。

  又过了几日,皇上赵光义和八王赵德芳来到帅帐,正与潘仁美商量军情,忽然,中军官进帐报:“元帅!城外来了员番将,是大辽国派来的使臣,奉韩昌之命特来下书,请定夺。”潘仁美说:“放他进来见。”有顿饭工夫,从外边走进位辽国的使臣,到里边行过中原大礼,然后将书信呈上。潘仁美接过信一看,紧皱双眉没吱声,又递给八王千岁。八王看完说:“先叫他退下。”然后把信交皇上。赵光义一看,龙颜大悦:“妙哉,妙哉!想不到大得全胜也。”

  大伙发愣,信上写的什么呀?信是用韩昌口气写的。大概意思是这样:我辽国进兵中原,冒犯天威,损兵折将,我主天庆梁王追悔莫及,梁王千岁愿拿降书顺表。为使两国永结盟好,百姓安居乐业,特在金沙滩设下双龙会,摆酒宴,聘请宋王天子前去赴会。我主天庆梁王在金沙滩恭候,请定日期,我主敬听佳音。赵光义一看挺高兴,和八王说:“皇侄!北国认罪服输了。”八王说:“自古北国酒无好酒,宴无好宴。此事关系重大,要和大家好好商量。”说完,又叫潘仁美和众将商量。老令公说:“万岁,去不得!自古君不入险地。什么金沙滩、双龙会,依我看是鸿门宴,杀人的战场。大辽国韩昌乃当代豪杰。他带三十万兵马攻打大宋,虽然在。幽州失败但,并没伤元气,今日韩昌派人下请帖,一定有诈。依为臣之见,不去为妙。”潘仁美说:“中原天子为君,天庆梁王是老祖爷封的,他为臣,中原为大,他为小。如果他下请帖,我们不去,岂不叫人耻笑?有失天朝国体天威。”杨继业又说:“如果席前有变,该当如何?”潘仁美说:“那有什么?我们多带将官,到金沙滩真若有变,你杨家父子一口刀、八杆枪,哪怕敌兵千军万马?”杨继业说:“到了金沙滩就怕由不得你我了。”潘仁美一阵冷笑:“如令公和千岁惧怕北国,可以在家坐守城池,本帅愿保驾赴会。”令公听了这话,象扎心一样:“老夫怕什么!不过为我主龙体安然,不得不拦,如果万岁执意要去,老臣愿保驾相随。”赵光义高兴地点头:“老爱卿真是保国忠良。”八玉说:“北国攻打中原,来势挺猛。只幽州一战,就认输议和吗?”潘仁美说:“我们一到,就是不打,也得把韩昌兵马吓走。万岁御驾亲征,我主洪福齐天,辽国望而生畏,这叫邪不侵正呀!再说我主乃马上皇帝,能征贯战,怕什么?”赵光义一听,觉得言之有理,把书信翻个个儿上写:八月十五日朕前去赴会,届时准到。写完,交给辽国使臣,又赏了二十两银子。这个使臣乐呵呵地走了。

  潘仁美手拈胡须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心说:赵光义,你是死催的。此去金沙滩,如进阎罗殿,再别想回来了,杨家父子有天大能耐也跑不了。这样一来,不但借北国刀杀杨家,替我儿子报了仇,而且我若和韩昌讲和,大宋朝天下也能落到我手。现在离八月十五还有半个多月,开始准备到金沙滩去要带的兵马和东西。

  这几天,杨继业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宁,生怕安排不好出错。他告诉潘仁美多派兵马,防止生变。潘仁美说:“咱们潘、杨两家同去保驾,不会出错。为防万一,再把城中兵权交给铁鞭王呼延赞,叫他准备兵马,去打接应。里边一打起来,我就派人送信,定会万无一失。”

  转眼来到八月十五,下半晌君臣去赴会了。潘仁美带两个儿子和护卫的禁军五百人,在头前开道,左右是杨家哥八个,七郎八虎一边四个,后边督队的是金刀令公杨继业,带五百御林军。这一千人是人里拔人挑出来的,武艺好、力气大,打仗一个顶十个。中间是龙辇,上边坐着皇上赵光义。八王骑着逍遥马,在旁边相随。龙辇旁打着全副执事,金瓜、俄斧、朝天锤、执扇、掌扇、龙凤扇。赵光义坐车辇,前呼后拥,众星捧月一样,直奔金沙滩。

  金沙滩离城北不太远,有几十里地,是北国地界,远处是山。据说,几百年前,山前是一道大河,淤沙后河流改'道,前边形成一道沙坝。现在这条河没水了,雨天有水也存不'住。两边淤沙,一马平川,河南面的平阳沙坝就叫金沙滩。滩上一修起内外两道土城,虽然不甚高,却十分牢固。土城中筑了个高台,这个高台并不是新修的,再早是辽国的点将台,现在又重新修建,变成宋辽两国会盟的盟台。这个高台,正中是议和殿,是两国君主订盟书、祭天的场所。两旁还有偏殿,供更衣、摆御馆用的。台子左边是辽国天庆梁王居住的黄罗帐,台右是宋朝皇上的行宫。这个行宫有宫院墙,一丈四尺多高。

  宋朝君臣离金沙滩还有五里地的时候,前边来了一哨兵马,由远而近。到近前,为首的两员大将翻身下马,分战裙,跪倒磕头:“恭迎宋王天子!”车辇停下后,潘仁美问:“你二人姓字名谁?”“我们是韩元帅手下的都督,兀环奴、胡达。奉元帅之命,特来迎接宋王天子。”潘仁美说:“头前带路!”再往前边走,全是黄土垫道。两排番兵每人手中举着彩旗,年龄个头是一样的,垂手站立,迎接宋王。走近金沙滩了,听里边一阵连珠炮响,紧跟着传来吹打弹拉之声,悦耳动听。这时,走出无数辽国兵将,分为东西:左边肖天佐,右边肖天佑,边上是韩昌韩延寿,当中高挑黄罗伞盖,伞盖下有匹高头大马,马上坐一位王爷,年龄在五十多岁,身体微胖,红扑扑的脸膛,黄眼珠,头戴九龙珍珠冠,身穿黄袍,上绣螃翻身、龙摆尾,肋下悬剑,肩搭狐狸尾。这个人就是辽国的天庆梁王,复姓耶律,单字名尚。

  耶律尚设下双龙会是真心议和吗?不是!他以投降为名,把宋朝君臣诓至金沙滩,要把他们置于死地。只因韩昌兵犯中原以来,抢关夺寨,没费吹灰之力,以为宋朝江山唾手可得,没曾想七郎力杀四门,七郎八虎闯幽州,韩昌大败。天庆梁王可为难了:早知失败,当初就不兴兵了,既兴兵,死活也得打呀!可有杨家将保国,一时半时又胜不了。这可怎么办呢?最后他和韩昌商量,才想出这么条毒计:以宴会议和为名,骗宋朝君臣进金沙滩。事先在金沙滩周围布下伏兵,半夜炮响为令,将大宋君臣一网打尽。

  韩昌和肖天佐、肖天佑一切准备就绪。番兵来报:“宋朝皇帝和八王带文武大臣到了。”天庆梁王看看韩昌,两人对视, 哈哈大笑:“来呀!摆队相迎。”天庆梁王亲自出来迎接。宋朝文武官员一闪,将车辈推到前边。天庆梁王抱拳:“万岁,臣有罪。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无故兴兵犯境,请万岁宽恕。”赵光义挺高兴:“爱卿!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错改了就好,何必客套。”“万岁一路劳乏,请先到行宫歇息龙体。明日请万岁到议和殿,再宣谈盟约。来人呀!送圣驾入行宫。”“爱卿,朕至此给你们添麻烦了。”“万岁何出此言。司兀环奴、胡达,给皇上带道!”天庆梁王陪着赵光义,一起进了土城。老令公一看,连连叹息,心里想:金沙滩这儿还有城,虽然土城不高,可也能挡住兵将,一旦城门关上,我们插翅也飞不出去。万岁一时糊涂,不听良言,到此凶多吉少。赵光'义进城门洞,奔行宫,见两边军队,当官的盔明甲亮,当兵的军装号坎整齐。车到会盟台下,宋太宗下了车辇,由天庆梁王陪着上台看了看议和殿。议和殿修得挺好:红墙,琉璃瓦铺顶,上有望天吼、朝天兽、滚龙脊、透瓦'沟;门前两根浮雕龙栓,上边悬挂黑地金字大匾,上写“双龙会”;飞屋内雕梁画柱,香烟缭绕。天庆梁王说话毕恭毕敬,韩昌在下边保护着,真象是有点议和的诚意。看完议和殿,天庆梁王说:“万岁,今天先歇息一夜,有话明日再'说,臣告辞了。”“请便。”

  天庆梁王回到台左边金顶黄罗帐,宋王天子奔右边行'宫。刚到宫门,皇上下了车辇,进行宫一看,修得挺好,别看不大,干净别致,一丈多高院墙,前后两层院子。赵光义被自安排到德麟殿休息。行宫外边派五百御林军把守,另外三百人守卫在行宫头道院里,剩下的军卒守卫内宫。一会儿辽国派人送来中原的酒席,赵光义入上座,陪坐的是八王赵德芳、老令公和潘仁美。酒席前潘仁美高举酒斗:“我主亲自到金沙滩议和,可称有道真主,议和定能成功!”赵光义高兴,一直喝到三更后,才散去睡觉。令公交代大郎延平,让他守在寝宫仪门内:“延平,咱们两个上半夜、下半夜看着,千万别都睡了。”大郎说:“您先睡,我后睡。”令公点头,靠在椅子上迷糊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