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 第二百五十五节 意外的敌人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第二百五十五节 意外的敌人

作者:左手拿烟 字数:3113 书籍:三国之疯将军传奇

  宁羽又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自己从“西夏一品堂”获取西夏的诡计,到拜访马大元得知真相,再到和玄慈等人商议,最后萧远山出现。

  然后萧远山又把当年雁门关之事,重新讲了一遍,包括自己坠崖之后没有死,潜伏在少林偷学武功的事情,也一并讲了出来。

  玄慈也是无奈,少林对不起人家,人家学几门绝技怎么了,长了半天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萧远山冷笑一声,“玄慈和尚,你放心,这武功我最多就传给峰儿。”

  但萧远山一直没有提和他一起在藏经阁“进修”的灰衣老者慕容博,大概是萧远山觉得他武功不错,就没有出卖他,宁羽这边也不敢问。

  乔峰听得是“如醉如痴”,一时间没有回过神。

  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少室山下一个普通佃户的孩子,遇到野狼幸好有恩师玄苦相救,然后又被玄苦收归门下,成为少林的俗家弟子,后来又拜入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剑髥汪剑通门下,后来成为了丐帮帮主。

  却不曾想,原来自己的一生都是安排好的。

  又想到,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的生母,被所谓的中原豪杰不分青红皂白的击杀,顿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一股杀气直冲天灵。

  以至于后面宁羽补充说眼前要务是寻找慕容博,防止他再生事端的话,他是一句也没听到。

  玄苦第一时间发现了不对,见乔峰心神失守,运起佛门禅功,当头棒喝,“痴儿,还不速速醒来。”

  萧远山也很是着急,推了推宁羽,“宁小子,你再试试你的真气。”

  宁羽苦笑一声,“萧伯父,前提是乔兄不会反抗,不然就要诸位帮我制服乔兄了。”

  宁羽来到乔峰身边,伸出右手,以四象掌中“惊蛰”的法门,去捉乔峰的左手。

  春雷一响万物生,“惊蛰”乃是四象掌中生机最强的一招,无半点杀气,宁羽怕用别的招式会激起乔峰的战斗本能。

  但乔峰终究是乔峰,顶级的战斗本能,宁羽一掌探出,乔峰左手手腕一翻,躲过了宁羽的右掌,宁羽朝着众人使了个眼色,玄慈、玄苦、萧远山三人一拥而上。

  若是单纯打败或者杀了乔峰,宁羽和萧远山出手勉强可以完成,但若是想要不伤乔峰的前提下制服他,那就很难了。

  四人一同出手,和心神失守的乔峰还是斗了三十余回合,才将乔峰拿下。

  玄苦感慨,“峰儿这次竟然因祸得福,悟到了‘无我’之境,老衲当年果然没看错,峰儿当真是个武学天才。”

  宁羽运转黄庭真气,梳理乔峰周身经脉,以此来平复乔峰的心神,而智光大师则在一旁诵读《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玄慈和玄苦看着智光和尚念道经是说不出来的尴尬,但也没办法,如果他二人诵读佛经,怕是会起到反效果。

  半个时辰后,乔峰从入魔之中醒了过来,只觉得周身酸痛,仿佛被群殴了一样。

  父子连心,萧远山先看出了乔峰的疑惑,“峰儿,你这武功了不得,我和你师父还有宁小子和玄慈和尚,集我们四人之力,才将你无伤制服。”

  “我刚才?”乔峰试图回忆刚才的情景,却发现脑海中一片空白。

  “峰儿,你方才心神失守,外魔入体,但福祸相依,你进入了‘无我’之境,二者相加,你才会失去了刚才的记忆。”

  “原来如此,我母亲?”乔峰双目湿润,看向萧远山。

  “虽说当年雁门关一战,出手的是玄慈老和尚一行人,其中包括你过世的恩师汪剑通,但他们却也不过是那大恶人手中的刀罢了,先找到那个大恶人,我们再做计较。”

  “那大恶人,究竟是谁?”

  玄慈口诵佛号,“就是那姑苏慕容。”

  “慕容复?此人与我齐名,年岁比我还小,怎会是那大恶人?”

  “慕容复之父,慕容博。”玄慈把宁羽的推断,和慕容家的来由又讲了一遍,还补充了一个证据,那就是当年慕容家立国“后燕”,期初定都中山,后来迁都龙城,这也坐实了慕容博就是大燕之后。

  听到这,乔峰心中的愤怒不减反增,杀意冲天,但双目澄澈,没有丝毫入魔的迹象。

  “宋辽之间不断纷争,两边最惨的却是边关百姓”,由于乔峰,应该说是萧峰了,身份变成了契丹人,他的心中装下的就不只是大宋百姓,还有大辽的百姓,“而这慕容博竟然妄图以我萧家之事激化宋辽矛盾,当真是歹毒心肠。”BIqupai.c0m

  “峰儿,你是如何看待宋辽之争的”,萧远山终究还是问出了这个藏在心里的问题,他深知乔峰从小在大宋长大,虽然是契丹人,但骨子里也是宋人,若是两国开战,他怕萧峰无地自处。

  “这”,萧峰陷入了沉思。

  宁羽心说不好,这帝释天怎么又走回了老路,又要天人五衰最后跳崖自杀是吧,合着我这白忙活,脑子光速转动,思考对策。

  “萧兄、萧伯父,宁某有一问题请教,不知可否赐教。”

  “宁小子,有话直说,别卖关子。”

  “昔年五胡乱华,如今宋辽夏三国对峙,究竟是当年的五胡更像蛮夷,还是如今的辽夏更似汉人?”

  “自然是如今的辽夏更似汉人,不说西夏,单说我大辽,昔年圣宗皇帝与德让公光推汉学,也讲礼法。”萧远山回答道,“你小子不可能不知道此事,因何明知故问?”

  宁羽也不接萧远山的话,继续问,“那大辽祖上出自哪里?”

  “耶律氏与萧氏皆是出自鲜卑宇文部,小子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萧伯父别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契丹人多还是汉人多?”

  “自然是汉人多,大辽才有多少人口。”萧峰抢答道。

  “小子之所问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的是‘华夷之辩’,在宁某看来,如果抛开家国立场,辽其实也遵循华夏之学,承华夏之魂;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契丹出处,鲜卑宇文部,上溯到东汉,是檀石槐麾下,再不济,到了唐朝也是太宗皇帝治下,本为汉民;第三个问题就更简单了,日后若是宋辽起刀兵,真要打个你死我亡,宋若胜,讲礼法,断然不会夷族,只会教化,若是辽胜,偌大江山,不还是要靠汉人治理,自然也不会残害百姓。”

  “所以,萧兄和萧伯父可懂小子的意思?”

  宁羽心说,这也就是在宋朝,放到明朝我这套逻辑讲出来,狗都不听。

  宁羽的这套逻辑,最关键的就是第三个问题,宋辽不论谁胜出,都不会出现大肆屠杀平民的现象。

  这个问题,放到过往的历朝历代,哪怕是五胡乱华之时,后期胡族立国,也没有再对汉人竖起屠刀。

  但是,这个简单的问题,几十年后,元朝给出了一个最离谱的答案。

  萧远山点点头,虽然他有三十余年不曾接触庙堂,但基本的政治嗅觉还是存在的,“所以你的意思就是,峰儿两不相帮?”

  “错!”,宁羽慨然说道,“我幼年曾听一位游方道士唱过一首曲儿,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萧峰口中喃喃自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好词啊!”

  “萧兄生平志愿,若是为国立战功,那干脆直接投军,博个拜将封侯也是可以的。但萧兄,你扪心自问,你为的到底是国还是民。孟子曾说过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心中到底是天下百姓,还是那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和天子。”

  萧峰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冲着宁羽躬身施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萧某受教了。”

  萧峰转头看向萧远山,“父亲,孩儿既是汉人又是契丹人,若是有人欺辱汉人百姓,孩儿会出手,若是有人欺辱契丹百姓,孩儿同样还会出手,这就是孩儿的答案。”

  萧远山挠挠头,想了想,“宁小子,还是你有主意,这法子不错,耶律家也有不少不是人的混蛋,我也看不惯,你说的有道理。”

  宁羽心说,“还耶律家、萧家,如今是崇宁元年,也就是1102年,再过25年,靖康之耻就来了,那时候别说耶律家和萧家快死绝了,赵家都快死没了。能拖一阵是一阵,那时候,还哪有辽宋之争啊。”

  心结打开,萧远山和萧峰父子也是面带喜色,玄慈也不再愁眉苦脸,玄苦更是由衷的开心,自家徒弟这个亲爹,真是个人物。

  至于智光大师,人家心境佛法修为极高,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境地,宁羽四人合力制服萧峰的时候,他就带着马大元去了少林的后厨,吩咐后厨做饭了。

  等到这几个人聊完,智光和马大元拎着四大盒素斋进来,智光和尚笑着说,“宁小友不负老僧所望,果然处理的明明白白,先吃饭吧。”

  都是江湖中人,如今也算得上都是自己人,七个人都不客气,在这禅房之中就开动了。

  玄慈还觉得有些对佛祖不敬,智光打趣道,“佛祖没心思管这些,再者说,佛祖要的也不是我们尊敬他,他老人家首先希望我们向善,其次希望我们能开悟,最后希望我帮着普度众人,哪有这些破规矩。”

  玄苦听得此言,眼中一亮,“智光师兄所言极是,师兄你着相了。”

  吃完饭,玄慈被萧远山叫到了隔壁屋子。

  一进屋,萧远山就说,“老和尚,老夫给你面子了,没提你儿子和你姘头的事情。这事儿,老夫做的不地道,你做的也不干净。老夫把你的孩子偷走,制造出了叶二娘,你作为她丈夫,却也是不管,用你们佛门的话说,咱俩都是波旬。”

  玄慈也是无话可说,嘴里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

  “如今事情也讲开了,而且老夫也父子相认,叶二娘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老夫索性就告诉你,当年你儿子没被我杀了,就放在少林寺了,你自己去找吧,我记得当时你儿子背后有二十七个香疤。”

  说完,萧远山转身离开,回去找宁羽。

  玄慈失魂落魄,把后面的事情交托给了玄苦,就自行回了居住的禅房。

  最终,大家商议出来的结果就是,先不要打草惊蛇,丐帮和少林一同出力,安排信得过的人手,搜寻慕容博的消息。

  少林俗家弟子遍布天下,丐帮也是天下第一大帮,慕容博只有露出一丝破绽,就能被抓住。

  现在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萧远山怎么办。

  萧峰本来想带着萧远山,但被萧远山拒绝了,理由就是儿子在办大事,自己没必要拖累儿子。

  然后萧远山转过头看着宁羽,“小子,你不是说和我儿子神交已久吗,那不如你俩磕个头拜把子吧。这样老夫也有理由去你家了,你还得给我调养身体呢?我这内伤,你得负责吧。”

  宁羽一想留在宁家也是好事,一来自己和萧峰结拜确实不错,二来萧远山也的确没地方待着,三来萧远山在宁家也能当个定海神针,就应了下来。

  不仅如此,宁远索性把乔三槐夫妇也接到了宁家庄,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在宁家也安全些,防止慕容博搞事。

  就这样,宁羽带着萧远山、萧峰和乔氏夫妇,赶回了长安县。

  等到了宁家庄之后,在宁理和宁恒的操作下,宁羽和萧峰在宁家庄结拜,广发英雄帖,宴请江湖豪杰,自此之后“西宁羽”的名头也算彻底打响。

  萧远山的身份本来是不方便露面的,但宁羽给他安排了一个自己义父的身份,和宁理、乔氏夫妇一样坐在主位,也算是全了萧远山的心愿。

  值得一提的是,段延庆,现在的本空和尚,正是大理天龙寺代表出席的人物。

  等到送走各路豪杰,宁家庄恢复了平静,萧峰由于丐帮事务繁杂,只能暂别萧远山和乔氏夫妇,而宁羽则托二叔宁远去搜集三教经典,拿给萧远山炼心。

  平日里,宁羽帮这萧远山调养身体,萧远山给宁羽喂喂招,日子过的倒也算是安稳,只可惜慕容博还是杳无音讯,反倒是玄悲大师在大理被人用“大韦陀杵”杀死,宁羽断定是慕容博出手,但发现尸体已是三日之后,慕容博再次销声匿迹。

  倒是丐帮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丐帮有名的“十方秀才”,大智分舵的舵主全冠清被小人谋害。

  顺嘴提一句,玄慈终于找到了虚竹,考教了一番佛法,将虚竹收归自己门下。

  要说虚竹是个愚笨之人,宁羽是不同意的。

  虽然虚竹在原剧情中开挂开的有点狠,一个人身负逍遥三老的内力,但武学招式是不会骗人的。

  单纯拿天山折梅手来说,这套武功对天赋的要求,不亚于独孤九剑,武学奥义就是一个“破”字,虚竹能够短时间融会贯通,不得不说虚竹其实是一个内秀之人,只不过天赋被掩盖了。

  得知这个消息只有,宁羽也是感慨,也许回归少林,一辈子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对虚竹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

  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天气也变得热了起来,而一封从大理的来信,打破了宁家庄的平静。

  --------------------------------

  新书幼苗不容易,觉得写得不错,读者大大就点个收藏,有空余的推荐票也投一投,一念谢谢大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