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寻三国记 第15章

《寻三国记》第15章

作者:白虎天将赵云 字数:2771 书籍:寻三国记

  歌曰:“天地反复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刘备听到歌曲,暗思:“此人莫非水镜所言伏龙、凤雏乎?”遂与赵云下马相见,问其姓名,其人答曰:“某乃颍上人也,姓单,名福。久闻使君纳士招贤,欲来投托,未敢乱来;故行歌于山野之中,以动使君尊耳听之。”

  刘备大喜,邀请单福一齐回城。刚要上马,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刘备曰:“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

  刘备曰:“愿闻禳法。”福曰:“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

  刘备闻言,脸色大变,说:“初见公,以为好人!但却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刘备不敢闻教。请先生自去寻找明主吧。”

  福大笑,说到:“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今日见使君,果真世人所说,单幅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

  刘备亦改容,大喜:“备安能有仁德及人,惟先生教之。”

  福曰:“吾自颍上来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刘备大喜,乃拜单福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引著单福与赵云首先相见!却不料赵云识出自己的身份,说到:“徐军师又何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呢?”

  刘备和单福大惊,特别是单幅,对赵云视之,问到:“汝乃何人,怎知我真实身份?”

  刘备不解的看着两人,只见赵云回答到:“小将乃常山赵子龙。很早之前便听闻颍川一正直之士,为友人报仇而杀人,后逃走他方,改名单幅,真实性命则乃徐庶,字元直!敢问先生,云所言有何差错否?”

  单福看了看赵云,又看了看刘备,笑到:“原来面前小将便是名满天下的常山赵子龙,今见将军,真乃幸事!主公,子龙将军所言不虚,我正乃徐庶,徐元直。刚欺瞒主公,还望见谅!”

  刘备看了看两人,笑到:“这没什么!还望元直与我一齐回城,当备的军师,为备谋划天下啊!”说著,三个人笑了笑,徐庶看了看赵云,赵云也看了看徐庶,各自欢喜,与刘备回新野城去!

  自此,刘备身边真正有了一名军师,实力在不断的壮大!

  第二十四章——徐庶初建功,赵云…

  自从徐庶来到新野后,新野在徐庶的调整下,重新以新的方式发展,新野得到新的改观,发展越发壮大,手下之人对徐庶的才能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连一向尊大的关羽也不得不对徐庶投以赞许的目光!却说曹操自平定冀州后回到许都,常有取荆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三万,屯樊城,虎视荆襄,就探看虚实。

  不时吕旷、吕翔禀告曹仁曰:“今刘备屯兵新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图之。吾二人自降丞相之后,未建有寸功,愿请精兵五千,取刘备之头,以献丞相。”曹仁大喜,与二吕精兵五千,前往新野厮杀。斋

  此事传出后,探马飞报玄德。刘备请徐庶商议。徐庶曰:“既有敌兵,不可令其入新野境内。否则难以抵挡。可使云长引一军从左而出,以敌来军中路;翼德引一军从右而出,以敌来军后路;公自引赵云出兵前路相迎:敌可破矣。”刘备从徐庶言,即差关、张二人去讫;然后与徐庶、赵云,云禄等,共引二千人马出关相迎。斋

  行不数里,只见山后尘头大起,吕旷、吕翔引军来到。两边各止住阵角。刘备出马于旗门下,大呼曰:“来者何人,敢犯吾境?”吕旷出马曰:“吾乃大将吕旷也。奉丞相命,特来擒汝!”刘备大怒,使赵云出马。二将交战,不数合,赵云一枪刺吕旷于马下。曹军见主将落马,纷纷退后,刘备麾军掩杀,吕翔抵敌不住,引军便走。正行间,路傍一军突出,为首大将,乃关羽也;冲杀一阵,吕翔折兵大半,夺路走脱。行不到十里,又一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挺矛大叫:“燕人张翼德在此!还不落马受降!”直取吕翔。翔措手不及,被张飞一矛刺中,翻身落马而死。余众四散奔走。刘备合军追赶,曹军大半多被擒获。刘备班师回县,重待徐庶,稿赏三军。斋

  却说败军回见曹仁,报说:“二吕被杀,军士多被活捉。”曹仁大惊,与李典商议。典曰:“二将欺敌而亡,今只宜按兵不动,申报丞相,起大兵来征剿,乃为上策。”仁曰:“不可。今二将阵亡,死折许多军马,此仇不可不急报。我量新野弹丸之地,有何难取!何劳丞相大军?”李典曰:“刘备乃当世人杰也,不可轻视。”仁曰:“曼成何怯也!”李典曰:“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某非怯战,但恐不能必胜耳。”仁怒曰:“公怀二心耶?吾必欲生擒刘备!”典曰:“将军若去,某守樊城。”曹仁曰:“汝若不同去,真怀二心矣!莫非真想叛乱?”李典不得已,只得与曹仁点起二万五千军马,渡河投新野而来。扬言踏平新野!

  且说徐庶和刘备得胜回城,徐庶对刘备曰:“曹仁屯兵樊城,今知二将被诛,必起大军来战。”刘备曰:“那该何以迎之?”

  徐庶曰:“彼若尽提兵而来,樊城空虚,可乘间夺之。”玄德问计。徐庶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刘备大喜,预先准备已定。

  怎料忽报马报说:“曹仁引大军渡河来了。”徐庶曰:“果不出吾之料。”遂请刘备出军迎敌。两阵对圆,赵云出马唤彼将答话。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赵云纵马追赶,两翼军用弓箭射住,赵云只好罢兵归寨。李典回见曹仁,言:“彼军精锐,不可轻敌,不如回樊城。”曹仁大怒曰:“汝未出军时,已慢吾军心;今又卖阵,罪当斩首!”

  便喝刀斧手推出李典要斩;众将苦告方免。乃调李典领后军,仁自引兵为前部。次日鸣鼓进军,布成一个阵势,使人问刘备曰:“识吾阵势?还请试阵!”刘备让赵云和云禄两人试曹仁的阵。

  自己和徐庶便上高处观看,阵势不停的转动和改变,赵云和云禄所带的兵马大多死与阵中!在阵中,赵云和云禄皆疲劳不堪,都未能突破阵势,一字“赵”,一字“马”,两面大旗一直在阵中回旋,久久不能冲破!

  见赵云和云禄危险,刘备只好鸣金收兵,让二将回来!二将突破甚险,才突出重围,观看二人,皆鲜血染于满身,刘备让二人坐着休息!而徐庶则对刘备曰:“此八门金锁阵也。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们而人则亡。难破矣!”

  刘备大惊:“岂不将我军毁于此阵中!难道真无办法解救!”

  徐庶摇了摇头,说到:“今八门虽布得整齐,只是中间通欠主持。如从东南角上生门击人,往正西景门而出,其阵必乱。”刘备大喜,向下传令,教云禄引军士把住阵角,命赵云引五百军从东南而入,径往西出。赵云得令,挺枪跃马,引兵径投东南角上,呐喊杀入中军。与曹仁交手,曹仁料不敌赵云,便投北走。赵云并不追赶,却突出西门,又从西杀转东南角上来。曹仁军大乱。刘备让云禄麾军冲击,曹兵大败而退。徐庶命大军休去追赶,收军自回。却说曹仁输了一阵,方信李典之言;因复请李典商议,言:“刘备军中必有能者,吾阵竟为所破。”李典曰:“吾虽在此,甚忧樊城。”曹仁曰:“今晚去劫寨。如得胜,再作计议;如不胜,便退军回樊城。”李典曰:“不可。刘备必有准备。”仁曰:“若如此多疑,何以用兵!”遂又不听李典之言。自引军为前队,使李典为后应,当夜二更劫寨。知

  却说刘备正与徐庶在寨中议事,忽信风骤起。徐庶看了看天色,曰:“今夜曹仁必来劫寨。”刘备曰:“何以敌之?”徐庶笑到:“吾已预算定了。”遂密密分拨已毕。

  至二更,曹仁兵将近寨,只见寨中四围火起,烧着寨栅。曹仁知有准备,急令退军。赵云和云禄掩杀将来。曹仁不及收兵回寨,急望北河而走。将到河边,才欲寻船渡河,岸上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曹仁死战,李典保护曹仁下船渡河。曹军大半淹死水中。曹仁渡过河面,上岸奔至樊城,令人叫门。只见城上一声鼓响,一将引军而出,大喝曰:“吾已取樊城多时矣!”众惊视之,乃关羽也。仁大惊,拨马便走。关羽追杀过来。曹仁又折了好些军马,星夜投许昌。于路打听,方知有徐庶为军师,设谋定计。便回许昌报信!

  刘备与徐庶等人来到樊城,见了太守刘泌,那刘泌乃长沙人,亦汉室宗亲,遂请玄德到家,设宴相待。只见一人侍立于侧。刘备视其人器宇轩昂,因问泌曰:“此何人?”泌曰:“此吾之甥寇封,本罗侯寇氏之子也;因父母双亡,故依于此。”刘备爱之,欲嗣为义子。刘泌欣然从之,遂使寇封拜玄德为父,改名刘封。因此刘备又多了一名将领!

  刘备与徐庶计议,令赵云和云禄引五千军守樊城。刘备领众自回新野。

  怎料曹仁回报曹操,对于徐庶的事情,曹操又有了一干计谋来使徐庶离开刘备。徐庶命运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