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学 第329章

《美学》第329章

作者:黑格尔 字数:2738 书籍:美学

  ① 所以对黑格尔 《美学》 的批判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观点与黑格尔 《美学》渊源关系的清理工作仍有待于今后的马克思主义者。 希望这部《美学》的中译本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

  译者在本书第一卷译文出版后,即着手编写《西方美学 史》,其中第十五章专门介绍了黑格尔的美学基本观点,也试 图进行一些粗浅的不完全正确的批判。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

  ① 普列汉诺夫对《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作过注释。李夫习兹 编过《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与文学》,有中译本。多列斯编选过法文本《马克思恩 格斯论文艺》,附有长篇序文。路卡契写过长文评介黑格尔的《美学》,作为东德 出的一卷本《美学》全书的序论。柯赫著有《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五十年代柏林 出版。

  -----------------------------------------------

  6 6 3 美学 第三卷

  这方面的问题,日益认识到这项批判工作的迫切必要性和艰 巨性。但自量思想水平和暮年精力,都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在这篇译后记中,为一般读者方便起见,只能提供一些掌握 黑格尔美学概要的线索。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和 历史辩证发展的矛盾

  《美学》和黑格尔的其它著作一样,最突出的一点是历 史发展观点,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给以高度评价的一 点。《反杜林论》里有一段评语说:

  黑格尔第一次—— 这是他的巨大功绩—— 把整个自然的、历

  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

  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

  系。

  较晚的更为人所熟知的论断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 的终结》里:

  ……精神哲学又分成各个历史部门来研究,如历史哲学、法

  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 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

  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求找出并指出贯串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

  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

  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贯串这些领域的

  -----------------------------------------------

  译 后 记

  7 6 3

  发展线索”就是辩证法的线索。黑格尔辩证法的出发点是任 何事物都含有本身的对立面或内在矛盾,就是这种内在矛盾 在推动事物的发展。这个出发点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用黑格尔的逻辑术语来说,事 物本身和它所含的对立面是“正”“反”的关系。由于正和反 各有片面性,有片面性就不真实。正本身含着反,要为反所 否定,反也有片面性,不能静止于反,也要为正所否定。否 定不等于消灭,只有消除两对立面的片面性,使正与反统一 于较高一级的肯定,这种“否定的否定”就是“合”,又叫做 “对立面的统一”,这比原来各有片面性的正与反就较为真实, 就有了发展。但是发展还不静止于此,这低一级的合又变为 高一级的正,又有它的内在矛盾或对立面,又要经过否定和 否定的否定,上升到更高一层的统一,这种由低级到高级的 发展过程是理应不断地进行下去的。

  这种辩证法主要有四个优点。第一,它否定了形而上学 的静止观点和永恒不变观点,肯定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其次, 它肯定了发展的推动力是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亦即内因,明 确地提出了有矛盾就有斗争,有斗争才有发展。第三,它肯 定了“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 就是说,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灭都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因为都是符合辩证规律的。这也就是肯定了凡是合理的就必 然变成现实,不合理的现实也必然终归灭亡。第四,它肯定 了世界历史发展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上升,永远是在向上前 进的。这种乐观的看法实际上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以前的 社会进化论。

  -----------------------------------------------

  8 6 3 美学 第三卷

  不过黑格尔在哲学思思上是个承先启后的人物,他虽然 有进步的甚至革命的一面,旧时代的保守思想在他身上毕竟 留下很深的烙印。这两对立面在他思想上经常在互相矛盾而 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单就他的辩证法来说,就有很多这样 没有解决的矛盾。第一,他虽承认矛盾冲突斗争是历史发展 的推动力,却特别强调妥协调和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他从 来不承认两对立面斗争中有甲消灭乙或乙消灭甲的可能,而 是认为甲和乙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截长补短才有上升的发 展。他所谓“否定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各有片面性的两对立 面各打五十大板。各有所“弃”,各有所“扬”,然后才能达 到较高一级的统一或较高一级的真理。他明确地说过矛盾的 解决就是调和,他在悲剧论里曾不厌其烦地企图说明这个道 理。所以他的辩证法是以“一分为二”(事物本身包含否定自 己的对立面)开始,以“合二而一”(两对立面由互相否定而 达到妥协性的统一)告终的。其次,他既肯定事物不断发展, 却又承认有所谓“永恒正义”和“普遍人性”。第三,他既强 调一切现实事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却在这个借口之下歌颂 当时普鲁士君主专制。这一切矛盾都是由黑格尔的市民阶级 地位和政治态度决定的。他热情地赞扬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实际上他的思想从这次革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是到了雅 各宾专政时期他就忍受不住了,表现出绝望和彷徨。这个事 实就足以说明他的市民阶级的摇摆性和不彻底性。象马克思 和恩格斯关于歌德所说的一样,黑格尔还没有摆脱当时德国 “庸俗市民”的习气。

  黑格尔辩证法的最大矛盾还在于他在肯定事物不断向前

  -----------------------------------------------

  译 后 记

  9 6 3

  发展这个基本原则上发生了摇摆。这个基本原则本是黑格尔 辩证法的基本合理内核。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里曾这样肯定了它: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

  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

  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

  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

  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

  这是不断发展这个大前提所应得出的结论,这也是马克思主 义所得出的结论。但是黑格尔本人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在 他的著作中 (包括《美学》在内)到处讲的正是所谓“绝对 真理”或“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他一方面肯定事物的 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发展达到“绝对”便算达到 止境,因为“绝对”就不再有和它相对的对立面,就不能再 有辩证发展了。在他的思想体系里,人类精神的发展终止于 哲学所认识到的涵盖一切的“绝对”,也就是终止于他本人的 哲学体系;在绝对精神表现于艺术的发展终止于浪漫型艺术, 也就是终止于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中所流行的那种艺术; 在绝对精神表现于社会政治的发展终止于启蒙运动所吹嘘的 “理性王国”,也就是终止于德国威廉二世的“开明专制”。一 句话,世界历史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在黑格尔时代的德国就已 达到了顶峰和终点。

  黑格尔何以得出这样荒谬的结论呢?这是理解乃至批判

  -----------------------------------------------

  0 7 3 美学 第三卷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关键要害所在。一语道破这个关键要害所 在的还是恩格斯,他的话是这样说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

  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

  这就是说,黑格尔哲学体系要求一种涵盖一切的“绝对”作 为认识的最高峰和终止点,也就是作为历史发展的终止点,就 是这个“绝对”或终止点扼杀了黑格尔辩证法本来应有的革 命因素,这就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与辩证法之间不可调和的矛 盾。

  所谓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黑格尔所特有的一种客观唯心 主义体系。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亦即精神与 物质或思维主体上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于:这两个对立 面,究竟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 还是存在产生思维呢?对这个基本问题过去有各种不同的答 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派别。最主要的派别实际上就 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家,前者认为“心”或“精神”是 第一性的,而后者则认为“物”,“存在”或客观世界是第一 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