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学 第114章

《美学》第114章

作者:黑格尔 字数:2801 书籍:美学

  在所谓《奥森的诗》里 也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意象和比喻,尽管其中用作比喻的那 些对象的范围是贫乏的,往往只限于云雾,暴风雨,树木,河 流,泉水,荆棘,太阳,草之类事物。例如他说:“芬格尔呀, 现在你是快乐的,就象克罗姆拉山上的太阳,猎人一整年没 有见到它了,在惋惜它的离别,现在它却从云端里迸射出来。” 在另外一段里他说,“奥森刚才不曾听见一个声音么?那就是 已往岁月的声音。往时的记忆往往象落日一样来到我的灵魂 里。”奥森还叙述道,“库西宁说,歌词是美妙的,往时的故 事对人心是亲爱的。它们就象鹿山上早晨的清露,当时太阳 微弱的晨光正在山腰震颤,而出谷里一池蔚蓝的清水纹风不 动地在躺着。”在这类故事里,对同样的感情和比譬的流连眷 恋表达了老年人饱经忧患,心中有许多酸辛的记忆的心情。惆 怅哀伤的情调特别容易产生比喻。这种情调的主人所想望怀 念的都是辽远的过去东西,所以他一般不是提起勇气做人,而 是要沉浸到外界事物里去忘去自己。奥森的许多显喻所以既 符合他的这种主体的心情,也符合他的大部分是哀伤的观念 以及他跳不出去的那种窄狭天地。

  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情·欲尽管动荡不宁,因为集中到 一个内容上,可以表达于许多意象和比喻,这些意象和比喻 其实只是关于同一对象的幻想;这种情欲可以左右徘徊,在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5 5 1

  四周外在世界中替它的内在生活找出一种反映。例如朱丽叶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向夜所说的一段独白:

  来,夜啊,来,罗密欧,你这夜里的白昼; 你要是栖息在黑夜的翅膀上,

  会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更洁白:

  来,温柔的夜,来,黑眉额的多情的夜, 把我的罗密欧给我,假如他会死,

  请把他砍成许多晶亮的小星星,

  他就会使老天的面孔漂亮起来,

  那么,全世界人都会钟情于夜,

  不去再崇拜那俗艳的太阳。

  2b)和这种起于感情沉浸到内容里去的纯然抒情诗的显 喻相对立的是·史·诗的显喻,例如我们在荷马史诗中所常看到 的。在史诗里,诗人在进行比譬时如果流连眷恋于某一种对 象,不外有两种旨趣或目的。一方面他要把我们对于主角的 某些个别的情境和动作的后果所抱的实践性的好奇心,期待 希望和恐惧都转移掉,使我们不再追问原因、影响和结果的 联系,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他只为提供认识性的观照而塑造的 那种造形艺术式的静穆形象。这种静穆,这种从纯然实践性 的兴趣转移到对眼前形象的凝神观照,会发挥更大的效力,如 果用来比拟对象的一切事物是从另一个领域里采取来的。另 一方面,对显喻的流连眷恋还有一层意义,通过这种仿佛是 双重的描绘,一个对象就显得更重要,更突出,不至被诗词 和事变的急流匆促地卷去。例如荷马写阿喀琉斯急于要投入

  -----------------------------------------------

  6 5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战斗时向伊尼阿斯进攻的情况(《伊利亚特》,卷二十,164— 175行)如下:“他冲上去,象一只吃人的雄狮将被人猎杀,一 大群人都围上来了,他先带着藐视的神色,大踏步走上来,这 时一位年青的斗士用矛来戳它,它就转过身来,张着大嘴,满 口喷泡沫,心在胸膛里激烈地跳动,用拳打着自己的腰和臀, 要准备战斗。他眼睛里冒怒火,勇敢地前进,心里盘算着在 这第一回合中是否能杀死一个人还是要被人杀死;就象这样, 阿喀琉斯鼓起膂力和勇气,冲向勇敢的英雄伊尼阿斯。”荷马 还以同样的方式叙述潘边罗斯正要射中麦涅劳斯时,巴拉斯 女神把他的箭转偏方向的情况 (《伊利亚特》,卷二十,第 130—131行):“她没有忘记他,替他挡去了箭,就象母亲从 熟睡的婴儿面上赶走一只苍蝇一样。”但是那只箭终于使麦涅 劳斯带了伤,荷马接着说 (141—146行):“就象麦阿尼或卡 因的妇女用朱红去染象牙,做马蹄铁的装饰,她把它藏在闺 房里,有多少骑士都想得到它,但是她把它留给国王去装饰 他的马,使马和骑马的人都由于这些珍品而博得荣名;麦涅 劳斯大腿上流的血也就象这样。”

  3)在上述想象的奔放、沉浸于对象的感情以及突出某一 重要对象之外,显喻的·第·三·个根由主要地要在戏剧体诗里去 找,戏剧的内容是斗争着的情欲、活动、情致、动作以及内 心意志的实现;这些内容不是象在史诗里那样作为过去的事 情而表现出来的,而是把剧中人物本身摆到眼前来,让他们 自己直接流露感情和发出动作,诗人不作为一个中间人插足 进来干预。从这一点来看,戏剧体诗显然要求感情表现很自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7 5 1

  然;哀伤、恐惧和欣喜的激烈表现以及所要求的自然都不容 许运用比喻。如果让剧中人物在发出动作中,在激情的动荡 中,在情节的发展中,用很多的隐喻、意象比譬和显喻来说 话,照常理看,是极不自然的,所以应该看作有害的。因为 这里用比喻,就会使我们抛开当前的情境以及其中发出动作 和感受情感的人物,而把注意力转移到与这情境没有直接关 系的外在的不伦不类的东西上去,特别是使日常谈话的语调 为起防害作用的累赘词句所打断。所以在德国也有一个时期 热情的青年们要设法摆脱法国人爱好词藻的趣味的桎梏,把 一些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都看作单纯的诗匠,因为 他们把自己的·主·观·的幻想、巧智、循规蹈矩的礼节以及漂亮 的词藻放进剧中人物口里,而其实就剧情来说,应该占统治 地位的却只是情感的极端强烈和表现的自然。也就是从这个 自然原则出发,在当时许多剧本里,情感的呼声、惊叹号和 连接符号代替了一种高贵的、提高了的、充满意象和比喻的 文词。就连英国批评家们也往往用这种态度指责莎士比亚把 堆砌的驳杂的比喻分配给正经受极大痛苦的人物,而这种情 感的激烈动荡决不容许人进行比喻所必需的那种冷静的思 索。莎士比亚的意象和比喻诚然有时是累赘的、过分堆砌的; 但是总的来说,比喻在戏剧体诗里毕竟也有一种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

  当感情显得固执,沉浸到它的对象里而不能自拔的时候, 比喻在·实·践范围里就有这样一个目的:就是显示出个别人物 并不完全陷在他的情境、感情和情欲里,而是作为一个具有

  -----------------------------------------------

  8 5 1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高尚品质的人,能超然于这些情境、感情和情欲之士,因而 可以摆脱它们的束缚。情欲把心灵局限住,把它束缚在它自 己上面,使它凝聚在一个狭隘的范围里,因而使它哑口无言, 只发出一些单音字,否则就是激动得象发疯,语无伦次。但 是心情的伟大和心智的坚强却能超越这种狭隘性,超然漂浮 于使它动荡的激情之上,保持一种优美沉默的静穆。比喻首 先要完全从形式上表达出的正是心灵的这种解放,因为只有 镇静和坚强的人才能把他的痛苦和哀伤转化成对象,拿自己 和其它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在异己的对象里观照自己,认识 自己;也才能对自己抱着最可怕的嘲讽态度,泰然自若地看 待自己的毁灭,仿佛事不关己一样。在史诗里我们已经见过, 是诗人自己通过流连眷恋的描绘性的比喻去使听众达到艺术 所要求的宁静观照;而在戏剧体诗里,剧中人物·本·身就成了 ·诗·人和·艺·术·家,他们把自己的内心生活转化为对象,还有足 够的冷静态度去描绘它,表现它,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他们的 识见的高超和心情的坚强。因为这种沉浸到外在事物中的情 况就是使内心从单纯的实践性的兴趣中获得·解·放,或是使直 接感受的情感变成自由的认识性的形象 ① 。因此,我们在上文 第一阶段中所见到的那种单为比喻而进行的比喻,现在可以 以较深化的方式再度出现了,因为它现在是用来克服困境和 破除情欲束缚力的。

  ① 形象引起情欲和行动,就是实践性的,只引起审美的观照,就是认识性

  的。

  -----------------------------------------------

  第三章 比喻的艺术形式:自觉的象征表现

  9 5 1

  这种解放过程中可以分辨出下列要点,在这方面特别是 莎士比亚提供了绝大部分的例证。

  3a)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碰到足以使他神魂错乱的 大灾大难时的心情,而这种不可避免的命运所应引起的苦痛 又是实在感觉到的,如果他当时立即用哀号来发泄他的恐怖、 苦痛和绝望,使自己感到舒畅一点,那么,他就会是一个庸 俗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