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庸不平庸 第15章

《中庸不平庸》第15章

作者:段易良 字数:912 书籍:中庸不平庸

  这里的“穷”,不是贫穷的意思,而是“山穷水尽”的“穷”,说的是人在处于困境当中的表现。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是一如既往,坚持不懈,还是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又或者是破罐破摔,一蹶不振,甚至苟且偷生,放弃原则,反映出不同的个性和品质。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灵芝和兰花生在深山老林,不因为没人看到就不发出芳香;君子修养自己的道德,不因为穷困就改变志向。

  林肯在当上美国总统之前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光是参选议员就失败了四次,但他依然执着,终于在最后一次失败的两年之后成功当选;泰国前总理他信当年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曾在餐厅里端盘子,因为是亚洲人而受到歧视,不能走餐厅正门,只能从后门过,|奇+_+书*_*网|他信把这些羞辱当作通往成功的阶梯,终于坚持下来。

  轻型商用喷气机之父比尔·利尔屡败屡战,先后4次积聚财产又失去了财产,最后东山再起;比萨饼创新之王汤姆·莫纳汉先后4次面临破产的危险,还是挺了过来;亨利·福特曾两次破产,但随后推出T型汽车并获得重大成功。

  南宋末年的胡三省,毕生研究《资治通鉴》,花费20年心血撰写了《资治通鉴广注》97卷。不料元军入侵南宋,南下追捕南逃的宋皇室,他为了避难,逃到外地,临走的时候把书稿埋藏在村旁的荒山中。战乱过后,却发现书稿已经荡然无存。胡三省重整旗鼓,又花了10年时间,重新撰写了此书,而且形式更完善、内容更丰富,终于给我们留下研读《资治通鉴》最重要的参考书。

  这些政界、商界、学界的例子,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一个人在困境中的表现,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界和成功潜质。

  贫视其所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即使是在贫困之中,也不苟得,这样的人才可以信任、可以托付。

  曾子在鲁国的时候,生活很贫困,经常穿着破衣烂衫在地里耕作。鲁国的国君听说了,想封给曾子一个小城,曾子坚决不肯接受。有人说:“这又不是您向国君求来的,是大王自己要送给您的,为什么推辞得这样坚决呢?”

  曾子说:“受了别人的施舍就会害怕别人,施舍给人的也常常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即使国君不对我产生骄傲的情绪,我自己难道能不觉得害怕吗?”

  人穷志不短,不能无功受禄,更不能用尊严来换取钱财,曾子的拒绝,体现了独立的人格,这样的人,才是可靠的。

  当然,辨人、识人是很复杂的,以上所说的,只是一个很小的侧面,其他的识人方法还有很多。总之,应该尽量避免“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全面、冷静地看待别人,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同时避免来自身边人的伤害。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文学库--Www.WenXueKu.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