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朝的另类史 第5章

《大明朝的另类史》第5章

作者:梅毅 字数:2843 书籍:大明朝的另类史

  不久,定远人冯国用、冯国胜(又名冯胜)兄弟也率众来投。与其他苦大仇深穷棒子不同,冯氏兄弟地主出身,读过书,特别是冯国用,很有政治头脑,向朱元璋建议道:“金陵虎踞龙盘,帝王之都。您应该先拔金陵,定鼎之后,命将四出,救生灵于水火,施仁义于远近,切勿贪妇子玉帛之小利,如此,天下不难定也!”

  朱元璋闻言大悦。

  继冯氏兄弟之后,定远儒生李善长也来投靠。此人与朱元璋一见倾心,气味相投,马上就被任命为“掌书记”,军政大事,皆咨之而后行。

  红红火火之际,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也来归。当时李文忠年才十二,牵着二舅的衣服不放,朱元璋感动:“外甥见舅如见母呵。”就把他和沐英等少年兵皆“赐”姓朱,养为义子。每逢大乱之世,诸将皆喜养“义子”自固。日后,朱元璋有“义子”二十余人,有名的除李文忠、沐英外,还有朱文刚、平保儿等人。这些“义子”并非只是充任朱元璋保镖那么简单,日后老朱“生意”做大,义子们又兼“监军”之用,监视诸将。

  朱元璋庄稼汉出身,统驭人才很有一手。除“义子”外,他攻下金陵后又实施主将留家眷当“人质”的作法,逐渐成为制度,以防将领叛变。而且,冯氏兄弟、李善长等“知识分子”给予他很大启发,为防止手下大将身边也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朱元璋严禁诸将手下置儒生,只允设办事员一类的“吏”来处理公务。

  濠州方面,彭大、赵均用二人裹挟郭子兴等人,窜往泗州。其间,彭、赵二人争权,士卒内斗,彭大本人竟中箭而死,没牺牲于“革命”阵上,竟亡于自己人之手。由此,赵均用一支独大,兼并彭大手下部伍,狼戾益甚,开始又打郭子兴算盘,时刻想整死他。

  在外掠地的朱元璋闻之,遣人劝解:“赵王您当年落魄趋濠州,倘若郭公闭门不纳,必死无疑。入城后,赵王您又踞位其上,以势凌之。郭公乃无大略之人,容易对付,所可虑者,乃郭公手下驻滁州将领。”

  赵均用思之,甚觉有理,加上收受朱元璋大笔金宝孝敬,便放郭子兴去滁州。

  郭子兴人到滁州,朱元璋立刻率两三万人马来归。老郭感觉很好,也想过下当王爷的瘾,想立刻称王。

  朱元璋劝阻:“滁州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求安立国之地。”

  郭子兴悻悻,但不得不听。

  老郭的为人,枭悍善斗,本性刚强不容人,待人寡恩。每俟事急,老郭总召朱元璋谋议,亲信如左右手一样;事解,则马上轻信人言,戒备这位屡立大功的朱女婿。

  入滁州才一个多月,老郭听信谗言,剥夺朱元璋一切兵权,并要召朱女婿的文胆李善长为自己做事。老李厚道人,涕泣不行,依旧呆在朱元璋身边。

  在这种危险情势下,朱元璋发挥其天性中的“大奸似忠”品质,对老丈人“事之愈恭”。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妻子马氏从家中拿出大把金银珠宝往自己干妈那里送。

  枕边风最硬,郭子兴老婆天天在老公面前说干女儿、干女婿的好话,终究使得朱元璋免于被杀的命运。

  至正十四年(1354年)冬,元朝丞相脱脱率大军进攻高邮的张士诚,分兵围六合。六合守将心慌,遣人来求郭子兴出手相援。

  张士诚本人不是“红军”系出身,郭子兴与六合守将大有旧怨,根本不愿发兵。

  朱元璋劝说:“唇亡齿寒,六合一破,滁州不能独完,奈何因小而忘大事!”郭子兴醒过味,连连称是,询问诸将谁愿领兵救六合。

  当时,元军号称百万,众人皆畏,无一人愿往。

  朱元璋自告奋勇,提数千人东去,坚守瓦梁垒。元军势大,不久攻下六合,直逼滁州,朱元璋赶忙回防。

  其间,朱元璋用计,命部将耿再成佯败,引元兵来攻。元兵追击,朱元璋忽然掉头反击,埋伏的兵马四起,滁州兵又冲出,大败了元军一仗。

  得胜后,朱元璋忙派人把缴获的马匹悉数还与元军,送酒送牛慰劳,表示说滁州城内皆是大元良民,目的是完城自保,对官军没有恶意。

  元军有了面子,又攻不下滁州,就上报说“招安”了滁州,径直参与高邮围城战,放了郭子兴、朱元璋一马。

  可笑的是,高邮城内张士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元廷内讧,顺帝一张诏书解除丞相脱脱兵权,散罢其兵。一时间,高邮围解。

  朱元璋方面,此时得到虹县壮士胡大海入伙,此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立即被任命为先锋将。

  眼见归附人马日多,滁州乏粮,朱元璋就建议郭子兴南攻和州。郭子兴同意。于是,朱元璋派胡大海领兵,一鼓而下和州。郭子兴大喜,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至此,十夫长变成了“总兵官”,朱元璋终于有了发家的大本钱在手。

  为了经营“根据地”,朱元璋整肃军纪,严禁掠人妻女,于是附近百姓大悦,都把他的军队当成人民的队伍。

  刚刚消停了几十天,濠州“五帅”之一的孙德崖率部下涌至和州就食。朱元璋见老上司来,不敢不让他进城,连忙热情招待。

  身在滁州的郭子兴闻讯大怒,率众兵前往和州,想与老对头孙德崖火拼。老孙听说老郭气汹汹而来,心里也惊,忙指挥人马往外撤。

  朱元璋觉得过意不去,亲自送部队出城,并让老孙率军殿后,镇抚己军,免得与老郭的入城先头部队发生冲突。

  不料想,郭子兴怒气冲冲来得快,正赶上孙德崖往城外走。仇人见面,分红眼红,两支友军登时交手,杀得你死我活,孙德崖被郭子兴活捉。

  朱元璋闻变,策马欲逃,被孙德崖手下军将一棍子打落下马,捆个结实,拥之而行。半路,众人遇见孙德崖弟弟,一起商量,准备杀掉朱元璋泄愤。

  彼时,日后的朱皇帝命悬一线,只要有哪位急红眼的孙德崖兵上前给他一刀,日后所有的中国历史会全然改观。

  关键时刻,孙部中有一位张姓将领全力上前阻止杀人,认为现在还不知道孙德崖死活,如果杀掉朱元璋,主帅也必死无疑。

  和州城内,郭子兴正高兴逮住孙德崖,准备千刀万剐了这个“老战友”以泄愤。忽听女婿朱元璋被对方生擒,老郭快乐顿成郁闷,顿感如失左右手,立即派徐达为“人质”换回朱元璋。又是那位张姓将领力争,孙部兵将释放了朱元璋。无奈之下,郭子兴只能放掉了孙德崖,不久汤和也从孙部得归。

  此次遭遇,险过剃头,如无那位张姓将领,老朱早就被砍掉人头。可叹的是,这位张姓将领并未留下名字,日后再无出现于史书之中,一是可能在混战中死亡,二是可能隐姓埋名。否则,老朱就会和他儿子朱棣一样,也有一个“恩张”了。(事见朱棣传)

  值得一表的是,作为堂堂一方统领,郭子兴因放走孙德崖一事郁闷至极,终日咬牙切齿,自己和自己叫劲。三个月后,老哥们酒后越想越气,一下子脑溢血,喀崩一下,死了。

  当时,“红军”中势力最大的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改元“龙凤”。自然,刘福通以“大龙头”自居,行檄天下,也派使者到和州招抚,任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有三子,长子战死;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奇Qīsuu.сom书,以张天佑和朱元璋为副元帅。这个张天佑是郭子兴小舅子。

  《明史》和《实录》等书上讲,太祖(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即拒绝接受刘福通的“任命”,“然念(韩)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这种讲话,完全是日后朱元璋“阔”了翻脸不认人的瞎编排。

  当时接到这种任命,几个人乐得屁颠屁颠。与方国珍、张士诚不同,那些人有与同元朝讲条件受招安的“本钱”,而朱元璋等人当时的身份是“群贼”,翻来翻去想找一条粗腿来抱。他们巴结不上大元,好歹先靠上一个韩林儿这样的“皇帝”,混个名号,心里上也好受些,四处攻掠更有借口和凭恃。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从前在滁州时见干妹夫声名日盛,当时就想以毒酒害死朱元璋。老朱当时不说穿,按期与二人一起赴宴,中途忽然勒马跃起,往复再三,仰头向天空喃喃自语,煞有介事似在与“神人”谈话。而后,朱元璋变脸大骂:“我怎么对不起你们两个人,空中神人告诉我,你俩要用毒酒杀我!”

  这两人智商低,不察是消息泄漏,真以为有神灵佑护干妹夫,骇汗浃背,自此再不敢对朱元璋萌生害意。后来,郭天叙与另一个副元帅张天佑均死于陈野先之叛。郭天爵被韩林儿任为中书右丞。朱元璋得势后,找个借口把这位干小舅子杀掉。由此,他干老丈人郭子兴就成了绝户。不过,郭子兴有一妾生女,后被朱元璋享用,封为“惠妃”,还生下蜀王、谷王、代王三个儿子。这样讲的话,老郭也有幸使血脉得延。洪武三年,朱皇帝追封老上司郭子兴为“滁阳王”,终于了却老郭当王爷的耿耿“宿愿”。

  势之在起,人人从龙。虹县人邓愈、怀远人常遇春两位神勇之将即来投附。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很有政治权谋和驭人手腕。他知道常遇春乃武装头目刘聚手下,便说:“汝因部队无粮来归,然汝故主在,吾安得夺之。”

  常遇春顿首泣诉:“刘聚剽掠盗贼,胸无大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