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外甥是雍正 274. 封后大典 当好这个内廷良佐的同时,……

《我的外甥是雍正》274. 封后大典 当好这个内廷良佐的同时,……

作者:满汀洲 字数:4496 书籍:我的外甥是雍正

  得到这番答案的雍正微笑颔首:“是为兄想岔了,怎么能让咱们勇冠三军的冠勇郡王去干看门之事?行,既然你志在此,咱们国库也充裕着,军中兵强将广。若真有不开眼的还敢再犯,为兄一定寸步不让,给他们见识见识咱们冠勇郡王的厉害。”

  小小试探,试出来绝大惊喜的虎威笑:“嗯嗯嗯,随时随地,听从哥你差遣。弟弟这就回去好好练兵,随时随地愿为吾皇征战四方,再度开疆拓土。”

  兄弟两个相视一笑,紧紧握手。

  一个真心交付,一个全力支持,用一生,书写一个千古君臣榜样。

  他们两个欢喜,皇后乌拉那拉氏却有些疑惑了:“皇上不是说了吗?大行皇后才宾天没多久,本就不宜多做庆贺。再加上国库虽有钱,但好钢得使在刀刃上。”

  “新疆与李氏之地都需要好生治理开发,海贸想走得更稳更远,也需要研发更大、更牢固的船只,更适合海上作战的武器等。处处花钱之地,实在不必将银子浪费在那些个无用的礼仪身上。”

  别说皇后册封大典了,就是皇上的登基仪式不也堪称简陋吗?

  虽然心中不免有些小小遗憾。

  但是,皇上即位之后并没有大封后宫,最高也就是当年的侧福晋李氏被封为齐妃。余下都是嫔与贵人之流。

  皇上虽以先帝太子两立两废,无数皇子与朝臣能受到牵连为戒。一改以往直接立储的法子,决定秘密建储。将传位圣旨密封于匣,置于正大光明匾后。

  希冀以此来避免因为储位争夺,而带来的那些残酷党争。

  可自家弘晖居嫡居长,受过先帝的表扬与亲自教养。先帝弥留之际,还曾代父去主持冬至祭天大典。除非他日后行差踏错,跟先帝的二阿哥一样,自己先乱了阵脚。

  跟脑瓜子进了水似的,骚·操作不停。否则的话,储君之位不会有丝毫意外。

  如此,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只欣喜于皇上受姨婆婆影响够深,是个重情重义的。说这番话的时候,她也真心真意,没有丝毫勉强。

  看出她这真诚的胤禛微笑:“的确,朕原本是这么想的。可武威弟弟说的也对,仪式或者无用,但仪式很多时候说明了当事人的态度。朕吸取当年二哥教训,没有在登基后便立太子,朝中多多少少都有些微澜,误会朕对大阿哥有什么不满。若皇后这封后大典再简单些,岂不是把这不满给坐实了吗?”

  “皇后与朕少时夫妻,一直相濡以沫。共同诞育三个嫡子,上孝敬皇考跟皇额娘,中和妯娌,下将孩子们都教养的出类拔萃。还将府中管理得井井有条,使朕全无后顾之忧。如此贤妻,朕焉能让你被这般误会?”

  这封后大典不但要办,还要隆重地办。

  乌拉那拉氏:!!!

  果然,姨婆婆一家上下,都是她们娘几个的福星吧。从她大婚到现在,就一直被那一家子造福着。

  因为姨父的殷殷教诲,皇上大婚之初数年未曾入后院。

  不但保养了自己的身体,还给了当时年幼天癸未至的她以成长机会。不然若像废太子府似的,太子妃还未过门,人家就已经有了侧出子,有了心尖尖上的侧福晋。

  如何夺回掌家权,怎么打压侧福晋、制衡后院等就已经足够焦头烂额了,更遑论争宠、养废侧子等等了。

  她就不是那块料。

  后来的救弘晖、救她们爷,夺嫡路上隐秘却至关重要的帮忙……

  凡此种种,只要想起来,乌拉那拉氏便满是感激。

  私下里教自家仨儿子,一定一定要尊敬姨祖母跟姨祖父,与他们一家子真心相交,当成自己嫡亲长辈一样的尊重孝敬着。

  弘晖三个这话打小听到大,早就耳熟能详。

  闻言自然连连点头:“皇额娘放心吧,儿子们省得,且知道也牢记姨祖母对我们的好。把她老人家当成自己亲祖母一般孝敬,拿表叔们当自己的亲叔叔。再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改变,而对亲人们的态度有丝毫转变的。”

  如此,乌拉那拉氏才满意点头。

  然后亲自开了私库,好一阵挑挑选选,算了许多姨婆婆跟表妯娌们可能会喜欢的钗环。

  让弘晖亲自走一趟一等公府,代为转达她的谢意。

  虽然皇上没有正式册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若大阿哥能始终如今日,那么正大光明匾后那匣子里的名字绝不会是除他外的任何一个。

  因此上,朝中上下,没有任何一个敢对他有丝毫不敬的。

  闻听他亲自上门,阿灵阿淑宁跟虎威与三胞胎都直接迎到了府门口。知晓他此行目的之后,淑宁更是直接福身行礼:“皇后娘娘若有传召,只管使唤宫人来府中传个话便是。何苦天寒地冻的,还折腾带阿哥走这么一遭呢?”

  弘晖闪身避过,笑着扶起她:“姨祖母如此,可就折煞甥孙儿了。就因为天寒地冻,皇额娘才不忍心您老人家往来奔波。因此才派我走这么一趟,多谢姨祖母跟几位嫂嫂。”

  虎威挑眉:“这不对呀,既然是我的功劳,怎么还就谢额娘、福晋还有几位弟妹了呢?分明皇上私库里,吹毛断发的神兵利器也不少,嫂嫂并非没有选择呀。”

  是的。

  雍正虽然是个极简派,自己登基仪式简单,拟的皇后册封礼也简单到寒酸,还没有怡亲王的册封礼来得隆重呢。

  但因为跟乌拉那拉氏相敬如宾,这么多年下来也是夫妻情浓。

  倒也不分什么彼此。

  直接将自己私库的钥匙都交了,随着皇后娘娘如何处理。因此上,虎威才有这么句打趣,才有前头跟自家兄长那番建议。

  因为他们兄妹几个都受阿玛影响颇深,几对夫妻之间都互相尊重,彼此有商有量。可知道女人看似不在意的外表下,有多在乎那在糙汉子眼中可能不重要的仪式感了。

  他关心自家亲哥,盼着他们就算当了帝后也能如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朱元璋与马皇后、朱棣与徐皇后等一样相守始终,不因身份之变而坏了多年夫妻之情。

  兄长孤苦不算,还势必影响到他跟孩子们的关系,动荡储位传承,甚至影响整个江山社稷。

  弘晖虽知道他在说笑,但也还是耐心解释了两句:“那可能,是皇阿玛虽然把私库钥匙给了皇额娘一份。但皇额娘怕私自乱动,影响到皇阿玛的安排吧?”

  “再者说,神兵利器虽好,可哪有让姨祖母跟大婶婶开心更让大表叔心中欢喜的呢?皇额娘也许就秉持着这个原则,给姨祖母和大婶婶选了首饰。再想着不患寡而患不均,又给其余几位婶婶和晴晴小姑爸爸也都选了些许。”

  并表示虎威若觉得这样不妥,稍后还可以与他进宫。由他去歪缠自家皇阿玛,除了那私库的钥匙。带着大表叔去细细挑选,选中哪个直接拿哪个。

  皇阿玛若有什么怪罪,当侄子的一律承担便是。

  虎威:……

  再没想到,跟他哥仿佛一个饼印儿印出来,脾气秉性也相差无几的弘晖还能说出这么慷他人之慨的话来。

  当时一整个懵住,连说不了不了。

  然后弘晖就亲亲热热地把人抱住:“侄儿就知道,大表叔最疼我,断舍不得我被皇阿玛拎去养心殿揍一顿。”

  白感了个动的虎威事后与自家兄长吐槽,就再也没想到大阿哥还是个促狭的。

  雍正却很满意皇后对自家姨母的尊重与体贴,想着自从皇考病重至今,他们一家子就再无丝毫闲暇。搬进了宫中之后,除了弘晖这个皇长子与弘旻那个赖在潜邸不肯搬的家伙之外,其余人等还真就没什么自由可言。

  尤其皇后,整日里管理宫中事务,往宁寿宫晨昏定省。

  远不如在雍亲王府自在。

  他也是。

  自打雍正元年开始,先头堆积的大小政务就如小山般压过来。饶是他全权监国数年,有丰富的相关经验。也足足月余每夜只睡三个时辰,才终于将案头清空。

  有时间瞧瞧当年虎威弟弟跟三胞胎花光了他们所有积蓄,精心为他准备,却生生被皇阿玛截胡的金帆船,想想那些回不去的青春时光。

  特惦着以往那些无拘无束,能常往来一等公府,品味姨母亲自手所做美食的快乐。

  只是如今皇考未及百日,他重孝在身,不好过府。

  但可以给姨母多多送些滋补的药材、食材等,御茶坊的御茶也得给姨母多拿些。龙井虾仁、普洱炖排骨、清蒸茶鲫鱼、绿茶佛饼、茶叶粥……

  除了给姨母品味之外,还能让她用于研究各色茶叶为原料的美食。

  是的。

  虽说从巴雅拉氏过世,虎威几个后续成家有了孩子以后,淑宁就成了一等公府的宝塔尖,天下间都再寻不出几个能让她亲自下厨房的。

  但从小学到现在,生存也好,爱好也罢,早就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闲暇时候,淑宁还是会偶尔下厨,琢磨着复制些古法菜或者根据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鼓捣些个新菜品出来。

  雍正知道她爱好所在,也确定不会累着她之外,一直积极配合。

  常帮着收集食材。

  可是……

  虎威挠头苦笑:“太后那边时不时就有赏赐,皇后遣大阿哥亲自送去府中,您再……说句不应当的,奴才真怕……”

  雍正狠狠皱眉,显然是极不喜欢自家弟弟在自己面前称奴才了。

  虎威嘴角微抽,连说叫什么都不过是个称呼罢了。这不重要,只是规矩如此。然后,他哥就改了这规矩。

  还给其套上了一层满汉一体,不应区别对待的外衣。

  日后无论满汉,悉数称臣,让奴才这个自称在朝堂之上彻底成了过去式。

  虎威:……

  过后无语,当时无奈。只能乖巧谢恩,奉命当起搬运工。将整整一马车的滋补药材、食材与各色御茶拿回去给自家额娘。

  他这个车主没地儿坐,都得冒着烈烈寒风骑马归来。

  进府的时候跟晴晴打了个照面,被打趣到底是进宫还是进货啊!这大包小裹的,马车都要装不下了嘿。

  虎威无奈地耸了耸肩:“大抵是专属于额娘的搬运工吧。”

  那些个自家巴特尓都得省着些喝,有银子都没地儿买去的各色极品御茶啊!就那么一大包一大包地,随意摆放在马车里。

  一问好么,竟都是皇帝表哥送来,给自家额娘研究新菜的。

  那人参、鹿茸、极品雪蛤、血燕等,也都是给额娘补养身体的。满满一大车之下,还有皇帝表哥的殷殷嘱咐:尽管用,用着好了,再随时遣人送过来。

  羡慕两个字,晴晴都已经说腻了。

  只怕长此以往,太后娘娘会眼红自家额娘,让自家额娘老了老了,还要面临姐妹阋墙的忧伤戏码。

  呵呵。

  虎威冷笑:“那你是想的有些多,咱们那太后姨母也领着额娘的情儿,且对皇上殷殷教导着。言说额娘不但是皇上姨母,还是救命恩人、救子恩人。没有额娘这么些年明里暗里的照顾与挺身而出,就没有皇上如今云云。让皇上尊着敬着咱们额娘,比孝顺她老人家还要孝顺。”

  晴晴瞠目,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苦巴苦业浇灌多年,终得姨甥和睦。淑宁也猜大外甥登基后会对她不错,但做梦也没想过能好到如此程度。

  简直比梦中的十三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梦中的十三爷封爵、赏赐、吉壤,简直无所不有。一生信重无比,不但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还赐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号前,将名字中的允祥改回了胤字。

  让他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处理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参与西北军事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

  后来会考府解散,总理大臣卸任,除了兼职之外,十三还继续兼职,加议政大臣、管营田水利、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办理皇上藩邸、陵寝事物,筹办军需,断案,代行祭祀等。

  因而被后世戏称为常务副皇帝,后人也常以棠棣情深来形容他们二人手足之情。

  十三对他殊死报效,仅四十四就就活活累死了。

  淑宁:……

  深深羡慕他们的手足之情,却不想做十三第二。

  于是,她也跟阿玲阿一样,深深期盼着。盼着大行皇帝百天早过,皇后娘娘册封典礼快些到来。如此,她就能包袱款一款,跟自家阿大人一道山南海北了呀。

  对此,乌拉那拉氏其实也深深期盼着。

  虚十一岁,还是个懵懂孩童的她就带着家人的殷殷嘱咐、万千不舍与担忧嫁进了干西五所,成了四福晋。

  这么多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从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皇子福晋开始。到自家爷被先帝青眼相加,成为继任之君的强有力竞争者。

  到如今先帝宾天,自家爷荣登大宝。这一路数十年,她走得何其辛苦?

  终于可以风光大办一回,以国母身份与皇上并肩,得是多少八旗秀女的生平之愿?而今,梦想变成现实,怎不让她喜极而泣?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盼到了嘉礼举行的那天。

  是日,晴空万里,暖风习习。

  正常礼部、内务府与宗人府官员在清宁宫前设了黄幄,幄内陈黄案,在其东册宝案。

  文武百官奉命在崇政殿聚集,皇帝御崇政殿阅皇后册宝。确定无误之后,由正副二使持节,执事官举着册宝到黄幄前,皇后出迎,使者宣册宝,然后授册宝,皇后接。

  皇后率公主、福晋、命妇往崇政殿御前六肃三跪三叩礼,然后还宫升座,妃率公主等行礼,这皇后册封礼也就得了。

  但雍正前头就说了,自己与皇后少年结缡,夫妻恩重。皇后这么些年上孝敬先帝与太后,下抚育儿女,管理好内宅诸事,让他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政务之中,实乃贤内助也。

  连先帝在时都屡屡夸奖,称其为皇子福晋中的典范。

  又其诞育嫡子三名,有大功于爱新觉罗氏。所以,采当年先帝册孝昭皇后旧例。亲自撰文,亲谒奉先殿告祭天地、太庙,并将地点也定在了太和殿。

  且由他这个当皇帝的,亲自与皇后宣册宝。

  唔,采用他虎威弟弟所说的小浪漫。

  闻听那日,乌拉那拉氏便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说自己何德何能,敢与孝昭皇后比肩?

  雍正只笑,温柔而又坚定:“皇后且莫妄自菲薄,孝昭皇后是皇考的内廷良佐,你又何尝不是朕的?”

  只这一句,就让乌拉那拉氏甜到心里,仿佛这一生的辛苦都有了价值般。

  此时跪在坤宁宫,接过那人亲手递过来的皇后册宝,她只满心激动如山呼海啸。暗暗想着日后一定更加勤勉,更加仔细。

  当好这个内廷良佐的同时,也务必协调好他们父子几个的关系。

  再不让康熙晚年诸皇子之间的内斗在雍正朝上演,更不让自家皇上成为孤家寡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