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570章 婴儿高血压病,近亲结婚的危害

《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第570章 婴儿高血压病,近亲结婚的危害

作者:江边鱼翁 字数:3623 书籍: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病人从小就出现了血管问题吗?这个问题家属也没给我们反应过耶,幸好没有仓促做手术,否则手术风险系数将会成倍增加。”

  几个主任听了后,心中着实有些惊悸。

  做手术前通常会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与基础疾病,这么重要的事情,家属没反应,他们也没问。

  这里面也透露出一个责任心问题。

  甚至可以理解为程序上的一个漏洞。

  心胸外科想着患者本来就是院内收治过的患者,已经由急诊科、心血管科把过关了。有什么病史,那还不是早就问清楚了吗?

  所以压根就没有再往这方面想。

  “几位主任都是心外科方面的专家,你们觉得病人这种全身动脉血管畸形病变的原因是什么?”

  周灿对病因更感兴趣。

  患者想要做心脏手术,肯定要把动脉病变的原因弄清楚。

  这也是医生需要尽到的审慎义务,可以尽可能减少整个围术期的风险,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具体原因不好说,必须经过检查、以及对患者的幼年发病经历、父母和祖父母等是否也有此类疾病进行逐一排查,才有可能找到病因。不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怪病,根本找不到具体原因。”

  “有一点应该可以肯定,与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有关。”

  “对,我也觉得与长期高血压史有关。”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

  现场集结的可是心胸外科的大部分顶尖专家,一个个学识渊博,见识多,临床经验丰富。

  “出生就有高血压病吗?”

  周灿觉得这个结论有点吓人。

  上次与家属闲聊时,张启连的妻子只告诉周灿,张启连从小就存在血管疾病,在国内很难医治。为了治病,这才远赴日本留学。

  既是为了学医,也是为了治病。

  “患者现在的情况很是危急,必须尽快排除障碍,推进手术。不如直接把家属请过来共同参与会诊。”

  雪燕主任提议道。

  她每次看到科室有这种急重症病人,就会特别焦虑。

  也正是因为她有着这份强烈的责任心,科室的死亡率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心胸外科当前的死亡率,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位。

  周灿在其中功不可没,雪燕主任的强烈责任心同样有很大功劳。

  “我看挺好的,把家属请过来,也方便大家当面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

  很快,家属被请进了会诊室。

  平时医生会诊的时候,如果情况特殊,或者患者、家属的身份比较尊贵,都有可能把家属请进来一起讨论。

  当然,家属因为不是专业人士,更多的是旁听,回答医生的提问。

  可以看到张启连的妻子双眼红肿,面容憔悴。

  张启连的病情突然再次恶化,让她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也能看出来,她与张启连的感情很深。

  东洋女子在相夫教子方面,一直深受男人的喜欢。在日本,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人赚钱养家,女人在家全职。

  没有结婚的年轻成年女性则会比较积极的参加工作。

  正常情况下,丈夫回家时,女主人会跪着迎接。

  当然,这种跪是跪坐。

  在日本,跪坐是一种很常见的礼仪。鞠躬就更不必说了,那真的是把礼多人不怪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管怎么说,都能从这些细节方面看出女性对丈夫的依赖和尊敬。

  张启连能够娶到一个这么漂亮,这么深爱他的日本女人,还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各位医生好,我丈夫的病拜托大家了!”

  她对着所有人鞠躬。

  礼仪就是日本标准的行礼。

  “张太太不必客气,您请坐!我们请您过来共同参与讨论,是因为您的丈夫病情危急,有些情况我们还没有掌握。为了节约时间,需要当面向您了解清楚。”

  雪燕主任请她坐在会诊桌的当头。

  这里一般情况下可以坐两人,大多数时候给护士坐,或者家属坐。

  “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只要知道的,都会尽可能详实的提供。”

  她略有些腼腆的坐了下来。

  “刚才我们讨论时,从周医生的口中了解到您的丈夫从小就存在血管疾病,这对心脏手术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您知道具体的病因吗?”

  “知道一些,这事关系着启连的隐私,还请大家代为保密。”

  说完,她又站起身,对着众人鞠了一躬。

  “保护患者隐私是我们应该的,您不用担心。”

  雪燕主任给她做出了承诺。

  “年轻时,启连曾经告诉过我,他生下来还不到三个月,就出现了高血压。那时候他老家的医疗条件还不是很发达,医生只说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因为考虑到婴儿的耐受程度差,医生用药也是极为谨慎。医生还告诉启连的父母,因为孩子还小,血管柔韧性非常好,血压如果不持续升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儿童高血压较为罕见,不过仍然有一些。

  婴儿出现高血压,确实极为稀少。

  大多数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继发性高血压。比如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瘤等等。

  “那时候,启连就没有接受治疗。再后来到了五个月大的时候,他出现烦躁、动不动就哭闹,甚至呕吐,出大汗等明显症状。他的家人再次带着他去看医生,此后一直到十九岁,始终靠着药物维持与治疗。”

  她把张启连的幼年病史,第一次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在场的医生。

  生下来就有高血压,这种婴儿特别难带。

  有时候,家长因为不懂医学,孩子又不会说话。家长还会对旁人抱怨,我家的孩子不知道怎么那么难伺候,特别容易哭闹。

  一点点小惊动,就会吵醒,然后哭闹个不停。

  其实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多对孩子多一份耐心与细心。

  因为婴儿身体有不舒服,不能够像成年人一样准确的表述出来。

  哭闹是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

  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哭也不闹了,那才更加可怕。

  张启连从小就得了这种怪病,确实也怪可怜的。也许正是从小带着病痛成长的经历,让他的性格变得有些怪异。周灿那次在车上与张启连打交道,第一感觉就是觉得此人有些阴冷。

  也许用阴鸷来形容还不足以表述。

  用阴冷这个词更形象一点。

  除此之外,他行事也是极为偏执、狠辣。

  都说从小承受了太多痛苦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心狠手辣。这个应该有一定道理。

  国内在几十年前的医疗水平,一直比较落后。

  现在算是比较先进,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

  遇到一些比较难治的疾病时,更多的是发挥本国的医学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来治疗。

  首先有一点要说明,提出中西医结合这个口号,既是出于国情考虑,也是一种无奈。

  中医没落,中医大家几乎已经绝迹。

  就算有少数具备较高水平的老中医,也因为行医资质的限制,没办法继续行医。

  总体来说,还是中医严重没落,治疗效果差。

  这才造成老百姓对中医失去信心,转而优先选择西医方法治疗。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会进一步导致中医衰落。

  因为没有市场,中医需要吃饭,需要养家糊口,干不下去。

  无奈之下只能转行。

  这基本就是国内中医目前的现状。

  当然,现在好一点了。一些有智慧的人士提出了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宣传口号。这个很管用,中医治疗的副作用小,已经基本深入人心。

  这是中医拼命搏杀出来的一丝生存空间。

  说完了中医,再说说国内的西医现状。医疗仪器与器械、药品,这是西医的两大治病法宝。

  因为我国当年很落后,也很贫穷,西医的发展起步很晚,再加上国外的技术封锁,导致西医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严重代差。

  当然,现在正在努力追赶中,成效还蛮不错。

  不过仍然在多个领域有很大差距。

  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早年学习西医,基本上都是英语原籍。这就要求学医前必须学会英语。

  无形中增加了医学生的学医难度。

  到现在,一些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仍然要求是全英文的。包括最为人熟知的SCI,SSCI。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仍然可以克服。

  可是仪器、器械、药品上的技术封锁,这是个硬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硬条件不能解决,想提升医疗水平也提不起来呀。

  曝一个残酷一点的医疗现状。

  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医生首先考虑的永远是进口药物与器材。因为国产的效果差了不少,用上去,可能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严重的负作用。

  比如同样一种药物,成份都一样。

  以现在的技术,药品成份想要检测出来根本不是难事。

  不过你要以为药品成份都一样,大家的效果也是一样的,那还真是大错特错。

  进口药掌握着先进的缓释技术,可以精准控制病人对这种药物吸收的时长。国产的在这一点上,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技术壁垒。

  想想也是,人家两百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这个想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达到与人家同等的高度,实在太难了。

  综上所述,咱们的西医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实属正常。

  中医没落,西医又没能追赶上人家的先进水平,这就造成了治疗疑难病症时会显得捉襟见肘。

  那怎么办呢?

  总不能看着病人就这样死亡吧?

  这难不倒咱们国家一些有智慧的人。

  中西医结合的口号也就顺势而出。取两家之长,用来对抗病魔。

  尽管现在还没得到广泛认可,不过相信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深耕,总有一天会达到很高水平。

  “您的丈夫从出生就有高血压病,那是遗传的吗?他的父母、祖父母是否有这种类似的病症?”

  雪燕主任问道。

  “没有,他们都没有这种病。导致我丈夫得这种病的原因,有可能是……他的父母近亲结婚。”

  说到引起的具体原因时,她犹豫了一下。

  最终还是病不讳医,说出了真正的原因。

  近亲结婚的危害很大,所以很多国家都不提倡近亲结婚。

  这有违人伦,也对后代不利。

  近亲结婚的畸形儿出生率非常高,还有就是各种罕见疾病,怪病的出现率同样极高。

  “病因现在基本了解清楚了。因为患者从小患有高血压,这才引起全身动脉病变。我们会对您的丈夫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以明确是否符合手术标准。”

  “拜托各位了!”

  她很聪明,站起身鞠躬,然后离开。

  因为把她叫进来,也就是了解这个问题。

  “周灿,我知道伱在急诊那边的工作也很忙。不过这位病人的情况很危急,你帮着一起诊断清楚,然后拟定手术方案。如果有需要,恐怕还得让你帮着一起做完手术再走。”

  雪燕主任对他提出要求。

  “没问题。抢救患者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我愿意全力配合。”

  周灿欣然同意。

  “考虑到患者已经有着五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体内的血管情况极为糟糕,建议做心脏手术为先。移植心脏只能作为一个备用手段。”

  他几乎可以预见,给患者做手术存在的最大挑战,将会来自动脉血管。

  ……

  一个多小时后,张启连该做的检查都已经做完了。

  麻醉医生由图雅医院最高的酆主任担任,共同参与手术讨论,以及对患者的评估。

  风险非常高。

  家属愿意承担风险,并且十分配合,这也使得这台手术得以推进。

  雪燕主任亲自担任主刀,周灿则为实际上的第二主刀,调集心外科最强的骨干力量,全力以赴做好这台手术。

  邺副院长与行政白副院长对这台手术都是十分重视。

  因为这关乎图雅医院的一个重要宣传。

  医院准备拿这个病例大肆宣传一波,把第三医院踩进烂泥坑,帮助图雅的心胸外科与心血管科两个科室树起金字招牌。

  这是医院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所以院领导们非常重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