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42章 请影像科加个班,动了动了

《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第242章 请影像科加个班,动了动了

作者:江边鱼翁 字数:3955 书籍: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人的神经系统最为诡异莫测,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放电异常,也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影响。

  癫痫、窦房结异常放电等都属于最常见的神经类异常放电疾病。

  人体的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有时候甚至会像顽皮的小孩,它们出现问题时,也会出现神经疾病。

  这位患者在别的医院做过二十四小时脑电波监测,并没有发现太大异常。

  而且查过脑部CT,肿瘤基本可以排除。

  “我看过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白细胞正常,但是嗜酸性粒细胞有轻度升高。”

  周灿并没有急着说出自己的诊断结论,而是开始讲述自己发现的一些异常情况。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原因太多啦!比如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过敏性紫癜等,都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还有皮肤疾病、癌症也能引起……等等,你该不会是怀疑患者被寄生虫感染吧?”

  尚主任突然意识到周灿的怀疑方向了。

  嗜酸性粒细胞偏高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或者是寄生虫感染,包括血吸虫病、蛔虫病,以及钩虫病都会出现这项指标的异常。

  不过这位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只是轻度升高,而且患者做过大便检测,有寄生虫早就发现了。

  所以,不单是尚主任,就连其他医生也在看过结果后,第一时间将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排除。

  再说了,寄生虫感染一般会出现多种症状。

  而不是单纯的无规律呕吐。

  “我认为患者极可能是寄生虫感染,而且是一种非常可怕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寄生虫。它们常寄生于蛇、蛙的体内。”

  周灿笑着说道。

  也就只有他这个规培生敢与主任医师这般谈笑风声。

  甚至卖了一个小小的关子。

  “周医生怀疑的是裂头蚴感染?”

  谢琳抢着问道。

  “没错,正是此虫。当然啦,我也只是初步怀疑,并不敢肯定。具体的,还得等到做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

  周灿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怀疑此病而已。

  毕竟患者已经查过脑CT,真有裂头蚴,完全有可能被发现。

  “应该不可能吧!”

  尚主任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眉锋紧错。

  患者在它院诊治的所有病历、脑CT,他都看过。虽然他对脑部疾病不太擅长,但是以他几十年的诊疗经验,脑CT真有异常,肯定能发现。

  “您注意到患者多次抬右手挠头的动作吗?刚才患者离开前,我特意近距离观察了一下,他的头皮有一小块微微隆起,然后回落。正常情况下,头皮不可能出现这种运动。再联想到他的老婆说他没出事前就有挠头的习惯,我特别怀疑那是一条寄生虫在头皮层下面活动。”

  周灿继续解释着自己的诊断依据。

  尚主任暗自佩服这小子心细如发,观察入微。

  听完后,沉思片刻抬头盯着周灿道“就算患者的脑部真有寄生虫,也不一定是裂头蚴,你凭什么一口断定是这种寄生虫呢?”

  每位医生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诊断思路也不一样,最后的诊断结果也是天差地别。

  能感染人体的寄生虫太多了。

  数都数不过来。

  周灿却是直接锁定裂头蚴,这让尚主任感到特别好奇。

  “呃……大概从几个方面辨证的吧!感染部位在脑部,虽说脑血吸虫、脑蛔虫、脑囊虫等寄生虫也能进入头部,但是它们引起的症状和体积并不相符。也就只有裂头蚴的潜伏能力最出众,没引起明显症状前,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算有了症状,也容易误诊为脑胶质瘤一类的疾病。”

  裂头蚴与蛔虫有很大不同。

  它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相当高。它们不喜欢呆在肮脏的肠道内,而是想方设法通过血液等渠道,进入宿主的脑部。

  身居‘高’位,不但居住的环境干净,而且不容易被发现。

  再看看蛔虫就低端多了,只要有个风吹草动,患者到医院一查粪便,立刻就能发现虫卵与幼虫。甚至有时候患者体内的成虫比较多,拉粑粑时直接就能拉出活虫。

  这无疑会极大的增加它们被发现的风险。

  裂头蚴藏在脑部,吃喝拉撒压根不经过消化道,被发现的风险就要小得多。

  “再者,其它寄生虫引起的症状比较多样。比如血吸虫,虫卵沉积在肝、肠或膀胱及生殖器官导致的虫卵肉芽肿及其纤维化。成虫还会导致消瘦、贫血、腹痛,肝脏肿大、大肚子病等等。这些症状都是十分明显,很容易就能诊断出来。唯有裂头蚴偷偷摸摸的躲在人体内猥琐发育,非常难以被查出。”

  “最后一点,患者会经常参加各种应酬,少不了吃各种山珍海味。蛙、蛇肉都是很受欢迎的特色菜,吃多了,被感染的机率也就大增。”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经常吃蛙肉和蛇肉,哪怕煮熟了,但是只要沸腾的时间过短,或者没能煮透,裂头蚴就有可能存活下来。吃进肚子里以后,千万别想着胃酸能杀死它。几乎所有的寄生虫都有过硬的本领,耐高温耐酸咸腐蚀耐低氧等等。

  可以这样说,它们要是没这些过硬的本事,根本没资格成为寄生虫。

  有人想着靠胃酸来杀死它们,或者想着吃进肚子里,借助消化道的蠕动把它排出体外,最好还是不要抱有这样的幻想。

  它们的生存能力,粘附能力,都是超强。

  “基于以上这些信息,综合辨证,我这才怀疑是裂头蚴在兴风作浪。”

  周灿的分析丝丝入扣,合情合理,而且极为切合实际。

  听得尚主任与黄兴贵两人均是连连点头,谢琳、罗静伊这两个女研究生就更不必说了。即便是被周灿搅了‘好事’的邱承宇,也不得不佩服周灿的诊断能力。

  实在太强了。

  他这个研究生难望其项背。

  “检查室这会应该还没下班吧?”

  尚主任扭头询问黄兴贵。

  “应该还没,普通的医技科室要六点下班。”黄兴贵似乎知道尚主任的心意,他也是充满期待,一脸的兴奋。“尚主任,您是准备现在就给患者再做一次头部影像检查吗?”

  “没错!很多事情可以拖,唯有病不能拖。这位患者的病情那么严重,早诊断早治疗。”

  尚主任不但医术精湛,而且怀有一颗仁心。

  一想到能早点查出患者的病因,他是一刻都等不了。

  “立刻打电话给影像科,让CT室的同志加个班。我跟家属沟通后,立刻开检查申请,你们也可以跟着一起过去看看脑部影像的动态检查,增长诊疗经验。”

  所有的规培生,一般都会轮转到医技科室培训一个月。

  为的就是增加超声、CT、X线等项目的临床经验,包括检查原理、方法、技巧,以及看片子的要点等等。

  周灿暂时还没轮转到医技科室规培过,他准备在内科规培完毕,然后再到医技科室干一个月。

  估计那时候三十六个月的规培也正好到期了。

  直接回急诊科正式上岗刚刚好。

  尚主任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即前去找家属沟通。

  周灿与三个研究生都跟着一起去的。

  一方面可以帮着寻找家属,不知道对方现在到了住院部没有。另一方面,上级医生与家属沟通,其中的许多谈话技巧都值得新手们学习。

  没想到女子的速度还挺快的。

  可能是因为长期带着她老公四处求医问药,对医院的各种流程都已经烂熟于胸。哪怕换了一家医院,也是很快就把住院手续办妥。

  此刻已经在护士的安排下,把她老公在临时加设的病床上安顿好。

  这种临时加设的病床是那种方便收纳的折叠床。

  要比普通病床更小一些。

  刚好只能容纳一个成年人躺在上面。

  不过对于患者来说,只要能够有一张床位,能被收治入院,就已经非常开心了。

  压根不会在乎病床睡得舒不舒服。

  医院不是宾馆和酒店,患者来医院的目的就是为了治病。

  去酒店带着女朋友开房,那肯定要追求享受,需要一张舒服的大床。

  “他的情况还好吧?”

  尚主任走到病床前询问女子。

  “谢谢您的特殊帮助,我老公的情况还算比较好,与平时没太大区别。能这么快被收治入院,真是太谢谢您和住院部的医护们了。”

  女子的素质非常高。

  真诚的向尚主任表示感谢。

  尚主任带着四位年轻医生亲自来病床前查看她老公的情况,更是让她受宠若惊。

  “伱们从外省赶过来,非常不容易,我们当医生的,也是能帮就帮一把。”

  尚主任与家属聊了两句,时机差不多了,话锋一转。

  “刚才你们走了后,我与几位医生又对你老公的病情做了讨论和分析。最终根据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以及他老是挠脑袋,我们怀疑他有可能被寄生虫感染。如果你同意的话,我立刻给他开个脑CT检查申请,看看能否揪出真正的元凶。”

  女子听了后,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露出高兴的表情。

  “同意,我当然同意啦!我选择带着老公到这里求医,就是相信您,相信这家医院。谢谢您能够对我老公的病情诊治这么上心,谢谢你们!”

  女子对着尚主任和周灿等人鞠躬。

  特别是看向周灿时,目中透着浓浓的感激。

  以她的聪慧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不难猜出,丈夫的病因诊断能这么快就有进展,肯定有着周灿的一份大功劳。

  因为她带着老公临走时,周灿特意询问了她丈夫挠脑袋的事情。

  当时还盯着她老公的右侧脑袋打量了许久。

  此刻,尚主任提出的诊断依据中,就有一条是因为患者老是挠脑袋。

  检查申请开好后,女子直接手机缴费。

  周灿等人则是帮着一起把患者转送到CT室。

  女子在外面等候结果,尚主任则是带着周灿等人进CT室一起观看患者脑部的动态影像。

  主治医师黄兴贵也是抱着浓厚的学习态度,赶来跟着一起观看。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诊断经验积累。

  刚开始的时候,脑部影像看不出任何异常。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

  这么多人跟着吃辐射,而且兴师动众,要是没能查出来,恐怕会让其他科室的医生笑话。

  CT室外面,患者的妻子在焦急的等待。

  她在祈祷着奇迹出现。

  丈夫病倒后的这一年多时间,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她无时无刻不幻想着奇迹的发生。

  “动了,动了,快看这个部位,有一条状物在动!”

  罗静伊的眼睛很尖,第一时间发现了患者的脑部动态影像出现异常。

  条状物的头部动了两下后,又回归平静。

  “好家伙,果然是寄生虫。只是这家伙太狡猾了。隔很长时间才动一下,如果拍脑部CT时,它潜伏不动,再加上它所处的位置,还真难以发现它的存在。这回,咱们终于能给家属一个非常好的交代了。我看着那个女人三十多岁,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尚主任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别说是他,周灿与谢琳等人,又有谁的心里好受?

  只是大家的能力有限,都是凡人,再难受也只能闷在心底。谁也没办法把患者的病因诊断出来,更没办法治愈患者。

  CT室的厚重大门被打开,周灿等人推着患者走出CT室,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旗开得胜的笑容。

  患者的病因总算诊断出来了。

  这回有救了。

  “医生,怎么样?查出来了吗?”

  女子充满期待,一脸紧张的迎上前。

  “苦心人,天不负。恭喜你,刚才通过观察患者的脑部动态影像,已经基本可以判定大概率是被寄生虫感染了。但是现在还没办法确诊。可以给他安排做手术,取出脑内的异常生物,然后做活检后才能确诊到底是什么虫子。”

  尚主任对她说道。

  通常情况下,感染了裂头蚴,药物很难将它们杀死。

  做手术取出虫体,然后在局部注射药物巩固疗效,防止复发,这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

  从这里也能看出老医生说话的滴水不漏,明明都已经查出来是什么寄生虫了。

  但是因为没能确诊,尚主任只说有可能是寄生虫感染。

  绝口不提是什么虫子。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肯定的语句。同时还能兼顾到家属的情绪,不会让他们听了反感。

  这非常值得新人们学习。

  “太好了!我就知道来图雅肯定能发生奇迹,看来我的第六感非常准。尚教授,请问现在就能给我老公安排手术吗?”

  她恨不得马上治好丈夫的病。

  “唔……现在肯定不行。我们这里是消化内科,他这个手术我们没能力做,只能请神外或普外的专家前来联合诊治。另外,术前还需要做麻醉访录、风险评估等等。明天能把手术安排下来就已经是非常快了。”

  尚主任给她耐心解释。

  能理解家属的急切心情。

  只是医院有医院的规定,而且这种涉及多个科室联合诊治,尚主任只能尽全力去协调和请求。

  神外科室的大爷们,个个骄傲无比,可没那么容易协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