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生菩提树 第7章

《心生菩提树》第7章

作者:智缘 字数:2674 书籍:心生菩提树

  有一天,老和尚不幸病倒了,这一躺就是半个月起不了床。庙里失去了生活来源,眼看就要断炊了。小和尚没办法,终于主动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天不亮,他就学着师父的样子上山砍柴,然后挑着去集市卖,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徒儿,别累坏了身子!”老和尚怜爱地看着小和尚忙碌的身影说。

  这时,小和尚停下手中的活儿,对老和尚说:“师父,真是奇怪,刚开始你叫我挑柴火那两天,我挑那么轻的担子都觉得特别累,可是现在我挑的越来越重,相反倒觉得担子越来越轻了呢?”

  老和尚赞许地点点头,说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你的身体承受能力练出来了,更多的是你心理成熟的缘故啊!成熟使你产生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当然就觉得担子轻了!”

  菩提心语:

  不断锻炼,就能不断成熟。成熟的结果就是可以让人更有力量,更能承担重任。当你能够勇挑重担时,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你。

  意志坚定是安身立命的前提

  弟子问禅师:“师父,该如何使身心清静呢?”

  禅师回答说:“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眉头泛光,当天就能变成富翁,于是他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金铺里,当着别人的面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被人抓住送进了衙门。县太爷问他:‘你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别人的钱财?’那个人回答道:‘我只看到了钱,没有看到人呀!’”

  禅师紧接着说道:“有禅心的人,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尘埃!”

  弟子又问:“怎样才能成佛?”

  禅师厉声喝道:“你外出云游,在庙宇与丛林之间奔走,可曾找到你们的安身之处?如果只会跋山涉水来来去去,那只是白白踏破草鞋,等着阎王爷向你收草鞋钱吧!”

  弟子又问:“怎样才能成佛?”

  禅师拊掌大笑:“好!意志坚定的人,会将踏破的草鞋扔掉,光着脚向前走,没有了任何束缚,也就没有了任何烦恼,不用为草鞋破了担心,也不用为草鞋钱担心;意志不坚定的人,心里挂念太多,忧虑太多,心都装满了,千门万户都封锁了,还安什么身,立什么命!”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灵光一闪,顿悟了。

  菩提心语:

  只有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修炼,才能让自己的身心获得宁静,除却诸多烦恼,让自己真正拥有一颗纯净的心。

  心存一颗包容的心

  侍者问禅师:“禅心在何处?”

  禅师说:“在广大虚空中。”

  侍者说:“我怎么看不见呢?”

  禅师说:“因为它广布虚空,所以无形。”

  侍者又问:“何时才能有形呢?”

  禅师说:“执著妄想时。”

  侍者说:“我还是不明白。”

  禅师说:“请拿来一些盐和一杯清水。”

  侍者就拿来了盐和清水。

  禅师说:“取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了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你尝一尝,看看味道如何?”

  侍者尝了尝说:“咸。”

  禅师又说:“再取来一盆清水。”

  侍者又端来一盆清水。

  禅师说:“再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侍者于是取来一匙盐放入水中。

  禅师说:“再尝一尝。”

  侍者尝了尝说:“感觉不到咸味。”

  禅师说:“同样是一匙盐,放入一杯清水中和放入一盆清水中的变化就这么大,如果投放在更大更广的空间呢?”

  侍者恍然大悟。

  菩提心语:

  有一颗博大的、能包容的心,就不会感觉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像那一匙盐,放在不同容积的水里,就有着不同的味觉感受。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此,人们都很讨厌他。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清心禅师在讲佛法。他听完之后感到非常懊悔,决定痛改前非。他对清心禅师说:“师父!今后我再也不与别人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也会忍耐着把它拭去,学会默默地承受!”

  “就让唾沫自干吧,别去拂拭!”清心禅师轻声说道。

  年轻人听完,又不解地问道:“如果拳头打过来,又该怎么办呢?”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清心禅师微笑着答道。

  这时,那个年轻人实在无法忍耐了,便举起拳头朝清心禅师的头打去,然后问道:“现在你感觉怎么样呢?”

  清心禅师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地说道:“我的头硬如石头,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轻人无言以对,似乎对禅师的言行有所领悟。

  菩提心语:

  生活之中,大度包容的心不可缺少。如果气度狭小,遇事斤斤计较,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烦恼也会越来越多。但如果能以实际行动来理解、宽容别人,那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一天,慧远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可那位撞人的大汉,不但毫无羞愧之色,反倒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慧远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你怎么不生气呀?”

  慧远法师借机开示说:“我为什么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如果我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如果我早一分钟或晚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我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这业障呢。”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若有所悟地离开了。

  事情过了很久之后,有一天,慧远法师接到一封信。原来,大汉以前不知勤奋努力,工作之后,在事业上又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文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

  不料,当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大汉想起了慧远法师的教诲,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的过错。

  现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慧远法师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慧远法师为他们祈福消业。

  菩提心语: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法师的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宽容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能用真切的言行给人以启迪。生活中,要时刻怀有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宽容是最好的教育法则

  盘珪禅师是备受大家尊崇的禅师。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为行窃被人抓住,众人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是盘珪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大家认为他旧习难改,要求将他重罚,但盘珪禅师还是没有处罚他。其他学生很是不服,他们联合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珪看了他们的联合上书,然后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的不对,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学生,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来教他,那谁来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因为他需要我的教诲。”

  那位偷窃者听了盘珪禅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灵因此而得到了净化,从此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菩提心语: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面对犯错的人,我们要以真心来感化他,排斥和嫌弃都是不明智的做法。我们要用宽厚仁慈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情。

  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有一天,仪山禅师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加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禅师很不高兴,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世间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价值不同而已,可你却那么轻易地将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不仅花草树木喜欢,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价值,为什么要白白地浪费呢?虽然是一滴水,但是价值也无限地大。”

  弟子听后若有所悟,于是将自己的法名改为“滴水”,这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来弘法传道,有人问他:“请问世间上什么功德最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