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年匪王 第32章

《百年匪王》第32章

作者:王金年 字数:2858 书籍:百年匪王

  一阵对射后,小鬼倒下了三个,而来顺一伙只有年龄稍大,行动迟缓,且耳朵背的老赖疤被打中负伤(事后才知道他又犯了烟瘾)。

  让来顺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这被当场打死的小鬼子里,居然有一个是宪兵中队长。他是专程从济南来视察“治安”的。须知,日本宪兵是有着至高权力的,他有权统辖和惩戒一般的日本军人和伪军,在整个抗战时期,一般的县城里最多驻着三五个日本宪兵。这次一下死了一个中队长,驻山东的日军宪兵司令部的恼怒可想而知。他们发誓要荡平老鹰崮。鬼子怕兵力不足,又紧急从安丘和昌乐调来了两个小队的日军,外加驻在临朐的吴化文的“和平建国军”的一个营。

  (至于老赖疤,死得够可怜,日本人对他来了个“以毒攻毒”。他们用大烟壳子熬了整整一大锅水,一点一点地给他灌,直灌得他七窍慢慢渗血,折腾了一天一夜才死。我爷爷知道后,哀叹一声,说他到底还是死在了大烟上。)

  第三部分

  第30章

  穆陵关遭遇战(2)

  最先得到情报的是共产党设在城里的情报点。关庆民立刻派那四上山,并建议我爷爷他们连夜向山里撤退,实行八路军的办法,坚壁清野,一根鸡毛也不留下,这样做起来虽然麻烦,但却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老百姓的财产。杆子们虽然也不太乐意,但还是照着做了。那四一直忙前忙后进行指导。

  就在队伍和乡亲们朝穆陵关方向撤的时候,死神已慢慢地接近了我小姑……

  ......

  在这里我需要交代一下当年的“无人区”和由此产生的狼害了。

  1941年至1942年应该是整个沂蒙县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日寇加强了对整个沂蒙山区的残酷统治。所有的武装力量。无论是共产党的八路军,还是国民党的正规军、地方军以及我爷爷那样的民间武装,统统地被日寇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更糟的是原属国民党军的吴化文公开投降了日寇。被改编为“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一切听命于汪系南京政府。为了表示对“大东亚圣战”的支持,吴化文对占领区内的中国老百姓实行了残酷统治和血腥镇压,使得老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散。一时间,临朐、沂蒙、沂水、蒙阴的部分地区成了“无人区”。无人区内几十里不见人烟,所有的村落均是断壁残垣。院内的蒿草足有半人高,院落都成了狼窝,狼群随处可见了。多的几十只,少的十几只。

  我那位可爱的小姑就是被狼叼跑的……

  悲剧发生在队伍撤到穆陵关下的时候,时值黑夜。我小姑突然说,她要“拉”(即解大便)。当时,带着她的恰好是她的母亲。若是我奶奶带她就好说了,就会对她说,拉吧,她也就原地拉了。可我三奶奶比较讲卫生,就对她说:“走远一点,臭哩……”

  我那小姑就蹒跚着脚步最多走了十几步。但就这十几步,要了她的命。那些饿极了的狼一下扑了上来。

  当一声凄惨的叫声传来时,已为时太晚。一条像小牛似的大灰狼叼起我小姑遁入夜色。我三奶奶当场就晕死过去。我爷爷则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半天说不出话。

  来顺急忙组织人去追,可哪里追得到。人没追上,还引出了一大批狼来,围着队伍吼叫。一枪准要开枪,但被我爷爷制止了:“不能开枪,一开枪狼会越来越多……”

  因为我小姑的缘故,队伍撤得慢了些。等到天麻麻亮时,他们同鬼子遭遇了。事后才知道,这是汉奸皮二带着鬼子来抄他们的近道的。最先发现敌情的是眼睛特准的一枪准:“大掌柜的,前边树林里有人……”

  六指的耳朵则特别尖:“是鬼子,说的话咱听不懂!”

  对面显然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于是,有人喊话了:“老鹰崮的弟兄们,你们跑不了了,还是归顺皇军吧,天天吃白面哩……”是汉奸皮二的声音。

  来顺照着声音处打了一梭子快慢机:“我你奶奶皮二,你欠的血债还没还呢,让我逮着了非活剥了你不可……”

  皮二毫不示弱,也向这边打了几枪:“母蝎子,你听着,咱还说不准谁逮谁哩。”

  这一仗就在穆陵关下打的,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1987年重新编写县史志时将其称为“穆陵关遭遇战”。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爷爷的弟兄们早已憋足了一口气,他们又是投弹,又是开枪,又是大刀片,和小鬼子们打了个翻江倒海……

  ......

  天大亮的时候,双方还在僵持着,就在这时,一件谁也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从不会骑马的我三奶奶,猛地跨上了那匹六指缴来的日本大洋马,向着敌人的阵地冲去:“杀鬼子呀,杀鬼子……”

  “拦住三嫂子……”来顺大声地吼着。

  “拦住呀……”大伙齐声喊道。

  离得最近的是那个小头目枣孩。他一跃而起,就去抓马缰绳,但是没抓着,那匹大洋马箭一般地冲向前去。

  结果可想而知,鬼子的机枪一下扫了过来,我三奶奶从马上一头载下。我三奶奶前胸全被机枪子弹打烂了。临死的时候,圆瞪着一双美丽的丹凤眼,像是在永远地呼唤我那可爱的小姑。我爷爷把她抱在怀里,呜咽着说:“你……你和孩子去……去天堂吧。天……天堂里应该更好呀……”

  我三奶奶的死再次激起了弟兄们的杀敌热情,弟兄们红着眼向小鬼子扑去。在这场战斗中,我爷爷破天荒地杀了两个小鬼子。其中一个与九斤刀有关系。

  原来,九斤刀已经抡死了五个小鬼子。前些天,他不知从哪儿得了个“偏方”:往大刀上抹枪油,这样刀砍过的伤口好得慢。所以,他每砍完一个小鬼子就要抹一次枪油。当他第六次抹枪油的时候,一个小鬼子突然窜到了他面前,他动作一慢,大刀竟砍在小鬼子的右膀上拿不下来啦!小鬼子疼得嗷嗷叫,扛着刀就往回跑。九斤刀一下急傻了眼:“我的刀,我的刀,我的祖传宝刀……”

  他越喊,那小鬼子跑得越快。九斤刀就越急:“哪位好兄弟快开枪,抢回了我的刀,我请客……”

  这时,离他最近的就是我爷爷。说实在的,我爷爷真不会打仗,望着满眼的鬼子只知道喊:“打,狠狠地打……”

  九斤刀急了:“大掌柜的,你的小左轮,快开枪……”

  “对……”我爷爷似如梦初醒,“对对对,快开枪。”这才伸直胳膊,六发子弹一口气搂完。结果,六发子弹全部打中,那个背着大刀的小鬼子一头载到了地上。九斤刀一个箭步冲上去,摘下了自己的刀:“大掌柜的,我请您喝酒。”

  第二个被我爷爷打死的小鬼子是真正的小鬼子,最多十五六岁,一张稚气未脱的娃娃脸,在被我爷爷的小左轮打中胸口时,竟不知道喊一声,只是低头看了一眼伤口就倒下了。

  他是在押着两个伪军往上冲时,被我爷爷打死的。他们三个冲到十几米远的时候,我爷爷扔了一颗手榴弹,可惜,皮毛也没炸着。他们又往前冲,我爷爷急了,大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中国人的躲一边。”这一喊,提醒了两个伪军,两个家伙扭头就往后跑。我爷爷一闭眼搂了火,六发子弹全部打出。但这一次可没上回那么准,五发子弹全部打空,只有一发子弹打中了。可就是这一发,正好击中了那位日本小兵的心脏!

  多年以后,我爷爷还一直在想着那个日本娃娃兵,想着他临死前的表情。若他不来中国打仗,兴许会像我父亲和我叔叔那样,呆在学校里念书,家里或许也有一个四岁的小妹妹……

  这次战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天快黑的时候,一枪准终于找到空挡,敲碎了鬼子指挥官小队长横二的脑瓜,这使日军陷入了慌乱,加上天色将晚,鬼子们主动撤离了战场。

  第三部分

  第31章

  “重庆地下分子”及赴日留学梦(1)

  又该说说我父亲及我叔叔了。因为小兄弟俩都大了,到了该做出人生选择的时候了。

  这个时期,正是他们在青岛礼贤中学上学的时期,毫无疑问,这正是日伪时期。

  如此,我们就要不可避免地谈及很少有人涉及的日伪时期的教育。说到日伪教育,我们印象中总是这样一番情景:日本人横行校里,强迫中国孩子学日语,别的都不学了,学不好的皮鞭大大的,师生们不能够表现出一丁点的反日言论,否则,宪兵队的干活。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以这一时期的青岛中学为例,大致情况如下:正校长为中国人,副校长为日本人(多为日方宣抚班成员,亦称辅导员)。一般情况下,还是正校长说了算。学校的教师也以中国人为主,日本教师也有,主要教日文,课程之丰富也是难以想象的,共有语文(国语)、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矿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修身(后改为“公民”)、体育、劳作、美术、音乐、军训、日语、英语共二十门。要求在三年内授完,其中日语课每周为六节。实事求是地说,这六节课并不算多。同时,日本人并不排斥英语。这一点曾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当然,为了鼓励学好日语,校方还实行奖学金制度。学习日语好的学生,每月可以受到一定的奖励。奖品为现金和学习生活用品等。我叔叔就因日语学习好,经常受到表彰,发的奖品用不了,就送给我父亲,我叔叔差点还被选为赴日留学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