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有种雷锋在美国的错觉。他带着我坐着他的车走了。
从攀谈中得知,他是加纳籍后裔。他的父辈从非洲土地上迁徒过来,在这片美洲土地上奋斗着。
美国对于Mikel而言,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生于这片土地,一直在这里成长着。对这里的一切相对我来说比较熟悉。
于是,听着他叙说着他的成长史,从中感受着着不一样的美国文化。就这样在交谈中,不知不觉来到了G校的门口。
我顿时惊呆了。与我那边的学校不同的是,这里完全是开放式的学校,没有围墙围着,中间就一个校牌说明了G大学的地标。
然后门口又没有保安警卫这样的人戒严。确切地说连校门都没看到,就看到一条路从外部直达学校内部。
我还没来得及惊讶,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一转弯就进了一个超现代的校区。我在心里嘀咕着这还是学校吗?感觉就像是那么大的公园里嵌着带有现代化图案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物给我的感觉,层高空间很大,挺有LOFT的感觉,大多数人都喜欢两层当一层用,有多大的空间,就自己想象了。尽管外观上看起来还有些年头了。但是我还来不及欣赏,被车子带进了宿舍区。
来到了一个学生宿舍楼前。当我从Mikel嘴里得知里面没有男生楼女生楼这个概念,一想到旁边很有可能住的是女生,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在美国留学生涯里,守身如玉基本上是没戏了。
我还没来得及惊叹,Mikel找好位置停车,帮我把行李拿下来,带进去一看,果然有种非常震撼的感觉。
在进来之前,我就这样在暖洋洋的华盛顿的阳光照耀下,顿觉自己熠熠生辉。据说是80年代的建筑,看上去有点破旧,说真话,看看宿舍楼几乎与老旧的公房无异。第一眼看上去就感到有点失望。
但是,走到里面看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当我走进去的时候,便忍不住称赞起来了,里面的设施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完整的中央空调体系不说,里面的设备完整,要什么有什么,感觉与宾馆无异。
所以什么叫反差?这就是反差,很多人喜欢看表面的东西,殊不知到里面的才是重点。谁会喜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东西啊?人总是会被表象所迷惑。美国人把功夫都下在内部了。内与外构成极为强烈的反差,我开始不再计较那外表破旧的宿舍了。
于是,我对我的房间多了一份期待,希望到自己的房间看一下,会有不一样的惊喜,与其说是学生宿舍,倒不如说是学生公寓。至少挺有家的感觉。
在Mikel的带领下我办理了入住手续。最后来到了3楼的B房间里。打开了门之后发现,在这之前有人比我早一步到达房间了。鞋柜上多了一个拖鞋。
于是我略带困惑的眼神投向Mikel。Mikel向我解释道,每个宿舍都是二室一厅的配置,也就是说,每个宿舍两个人。我顿时恍然大悟。
可能我开门的声音惊动了正在房间里做事情的室友。于是他跑出来的时候,我差点有种老乡见老乡,泪汪汪的冲动。
与我同一个房间的是俊美的东方男子,长得比较矮。不过他的穿的衣服相当的新潮,让我看起来更像是他的陪衬。我这片绿叶来衬托他这朵红花。顿时感到有点忿忿不平。
Mikel告退,说他还有接待新生任务,但对于接待我的任务已经告一段落了,对于Mikel的热情,我表示感激,连声道谢之后,很遗憾与这个非常健谈的Mikel告别。
我想,我和他一定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可是,他不是我这边的人,也就是说我很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Mikel了。为此我难过了一阵子。
我放下行李,向那东方俊男展示迷人的微笑以示友好。他也报以微笑。
我开始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男孩子,穿着沙滩裤,暴露出来的部分皮肤甚是雪白。让我惊叹的是,他的上衣穿得相当的另类,明明个子长得不大,非要穿大一号的衣服。感觉有些怪异。衣服下摆都到膝盖附近。就象一个矮子穿姚明的衣服一样滑稽。我憋住了笑,我知道我这样笑是很不礼貌的事。这些年头流行穿大一号的衣服。可惜我不走这个潮流。
我伸出手,不管在什么地方,与室友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事。于是用中文做了开场白。
“你好,你什么时候到的。”我问。
“……”他双手一摊,表示听不懂,然后理解性地握住了我的手,用英语说着“你能说英文吗?”
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主观错误,一直以为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都是中国人。感到非常尴尬,只好无奈地搔搔头。改用英语回答。
“不好意思啊,我还以为你会说中国话。”
“你来自中国?”他一脸的惊喜,好像和我们国家有很深的渊源。伸出手要和我握手。
“对!上海,你呢?”我也伸出了手,友好的和他的手握在一起。
“我来自名古屋,叫我Taiki好了。”Taiki显得很激动,握住我的手没放。
“名古屋?”这个时候,我瞬间想不出这个是什么地方,好像是日本。还没等我继续询问下去。
“恩,日本,名古屋。”Taiki见我一副迷茫的样子,进一步解释道。
“哦,你以后叫我于秋。简单点叫秋好了。”我说。
于是,他放开握住我的手,给我来了一个非常热烈的拥抱,这让我非常的不适应。不过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了。
Taiki是个热心人,不光他的房间打扫了下,连同我的房间也一同打扫了,并且还加了很多现代元素。比如,带设计感的镜子放在客厅重要部分,还挂了一张风景画。严格说,在我之前,Taiki就把这里全部弄好了。只等我入住。
我向他投之感激的眼神。
他感觉不好意思,笑对我说“我想给我室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我点了点头,庆幸的是到了新的地方结交了一个新的朋友。而且这个朋友非常好相处,这就意味着我将开始一段幸福的居住生活。
“好!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兄弟。”我说,这一刻,我想起了义结金兰这个事情。
“兄弟?”Taiki显然不明白兄弟在中国的意义。
“在中国里,兄弟!就是朋友的最高级别,不同于哥哥弟弟的那种关系。”我进一步解释道。而且边说边用手比划着,毕竟我不是用母语沟通,所以在表达上有点困难。
我用左手握着右手的动作,表示关系紧密的意思
“好!我们是兄弟。”他明显是看懂了我的动作,表现得比我还激动,于是两个大男孩再次拥抱了一次。不过这次的拥抱没了距离感。
这个时候,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相隔着不是国籍也不是物理距离,而是一个真诚的心。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用心,都能和任何人做朋友的。至少Taiki的所作所为赢得了我的信任和好感。
我们还没继续说下去,Taiki招呼我去我的房间看下。
这个时候,外边的阳光虽然耀眼,由于时差的关系,我抵挡不住强烈的困意袭击。只好顾不上什么了,直接趴在床上昏昏沉沉睡去了,这一刻显得很累。但是睡的也格外踏实。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我在华盛顿的清晨看见了上海的黄昏(2)
(2)上海、名古屋、华盛顿
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房间里昏暗的光线,没有上午那种亮堂堂的感觉。我从床上爬起来,站在卧室窗前。
从卧室窗口向外边望去。夕阳的余晖洒下来,使整个景色镀上了一层金色,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观。
华盛顿不像上海,高楼大厦很少,也就是说,我所住的宿舍楼恐怕是华盛顿特区里比较高的那个楼吧,因为,在这里,我放眼望去,前面没有高楼的阻挡,视野一片宽阔,无限延伸到远方。一直延伸到天际头。
“醒来了?”我循声望去。Taiki在门口问我。
我伸了伸懒腰,点了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他走过来了。
“倒时差很辛苦吧。”Taiki拍了拍我肩膀。
“我没这方面的经验。”我双手一摊,以示无奈。只好做出苦笑的表情。然后叹了一下气,表示自己很累。
“我比你早来了三天,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他叹了口气,随后略带幽默的表情说着,“我们一起吃饭吧,对你来说是早饭,对我来说是中饭,对美国人来说是晚饭吧。”
“走,吃饭去!”这个时候,我突然笑了,同样也拍着他的肩。随后去翻衣服找钱包去了。
“干什么?”他见我这样翻衣服不解地问道。
“吃饭不要钱?”我对Taiki这样问我感到奇怪。
“不要钱,我都做好了。”他做出哭笑不得的表情。然后出去了。回头又补充了句“动作快点,冷了就不好吃了。”
我翻钱包的手突然停下来了。疑惑地看着他的背影。脑子里顿时闪出了一个念头,他做的菜,我喜欢吃吗?不过在这个节骨眼顾不上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