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阿呆修仙记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赤龙潭水怪

《阿呆修仙记》第一百一十九章 赤龙潭水怪

作者:紫泉灵液 字数:1945 书籍:阿呆修仙记

  “陛下太过心急了些。”

  朱厚照叹息道:

  “朕也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大胆,只是稍稍试探便有如此大的反应,呵呵...刘瑾一个阉人竟然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还有弓弩甲具实在荒唐。”

  奏折被狠狠的摔在地上,余飞捡起奏折拍了拍,将其放到书桌之上。

  “陛下不必如此,鹰扬军已经能够大用,没人能威胁的了陛下。”

  朱厚照点了点头,有些感激道:

  “委屈先生了,在河南一待便是四年。”

  余飞笑着摇了摇头道:

  “陛下说笑了,能做实事,为天下出力,臣心中只有高兴,却是没有委屈的。”

  朱厚照点点头,说了句“先生国士”,斟酌片刻才道:

  “朕只是引导刘瑾想要稍稍清查军屯,刘瑾便遭到如此反噬,朕思来想去还是朕军中威望不够,朕想御驾亲征。”

  余飞听得此言,想了想后点头问道:

  “不知虎贲军训练的如何?”

  这虎贲军是余飞将鹰扬军训练出结果之后,将其中心得整理成册之后,朱厚照选取一万少年良家子,秘密交给已经卸任指挥使的牟斌训练的。

  到了如今也差不多三年了。

  说起这个朱厚照瞬间便露出了笑容道:

  “先生之法极为有效,已经大有效果了。”

  余飞听了之后,也露出了笑容,鹰扬是骑兵,虎贲是重甲步卒,有这一万五千精锐在手,便是再如何危险的局面,也能让朱厚照稳如泰山。

  “如此,臣也放心了,不知道陛下想对何处用兵?”

  朱厚照听得余飞所问,嘿嘿一笑,拉着余飞来到一副大地图之前,指着漠南和河套地区说道:

  “漠南出了一个叫达延汗的英雄,将漠南诸部统一,如今还染指了河套地区,如果不管其必然做大,朕想打他。”

  余飞看了看地图,点点头道:

  “陛下圣明,这达延汗的确不可不管,不过陛下还是要稍稍忍耐,如今朝局不稳,且这几年钱粮大多都用来治理黄河,朝廷所存钱粮恐怕不足以支撑远征,臣认为既然要打便要大打,只是将其赶出河套,用处不大,既然出兵便要一次将北方草原横扫一遍,让他们几十年内不敢有不臣之心。”

  “如此也好让咱们有安稳的环境,改革军制,陛下认为如何?”

  朱厚照听得此言,哪有不同意的,大笑道:

  “先生看的长远,便暂时放过那小王子一马。”

  ......

  正德六年六月十日。

  刘瑾以“反逆“罪凌迟处死,闹了半年多的倒刘行动,终于落下了帷幕。

  而刘瑾的同党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只有焦芳乖觉不但暗暗将贪污的家财尽数转移到皇帝内库,还丢下了内阁学士的脸面,成了朱厚照的坚定拥护者。

  不但没受到牵连,还保住了内阁大学士的身份,李东阳等人自然不甘心,只是朱厚照死保焦芳,李东阳不想和皇帝正面冲突,只能不了了之。

  而余飞也因为治河之功,迁户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讲。

  如此晋升安排,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余飞是必定要入阁的,所看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对于此次晋升,朝中非议很少,只有几个御史跳出来想要邀名,结果朱厚照还未发话,便被焦芳压了下去。

  李东阳和王鏊也没有意见,毕竟余飞此次晋升乃是有这实打实的功劳,即便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而且李东阳与刘瑾斗了这么多年,心血已经耗费的差不多了,只是如今朝局不稳,这才占着这首辅之位。

  余飞在户部上任还没两月,便揪出了户部十余个大小蛀虫,结果户部尚书孙淑言以为余飞是想上位,加上自身本来也有些不干净,吓得主动上了奏折乞老回乡。

  余飞大名响彻直隶,毕竟才上任两月就把顶头上司赶跑的,国朝以来算的上是头一份了。

  余飞也有些无奈,这弄财政的要么胆子大的能包天,要么和这位孙尚书一般,一有风吹草动便一惊一乍的。

  不过这也算好事了,经过孙尚书这么一遭,整个户部衙门风气为之一肃,办事效率都快了不少。

  而随着孙尚书的离开,余飞这个左侍郎也成了户部的一把手,大明实际上的财政大管家,一场整治贪腐的活动便从京城开始吹向大明各地。

  正德六年十二月初三,从余飞到户部任职也快半年了,整治贪腐的活动也在月余之前正式结束,此次共有七十三位大小官员被贬被杀,弹劾余飞的奏章也是数不甚数。

  只是全部都李东阳和朱厚照压了下来。

  其实大明朝的这些士大夫都很复杂,像李东阳、刘健。包括后来的徐阶、张居正等,你说他们是好人吧?还真不是,这些贪起来是真贪,打击政敌的手段也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这些人都是办事的人,能分得清楚,怎样对这个国家好,特别是李东阳,你要让他来主持变法,他大概是不敢,也不愿的,但如果有其他人来当个出头鸟,他也会乐得其成,还能帮些小忙。

  “今年北方大丰,岁收入粮食合计一千三百万担,布二十万匹,茶叶十五万担,其他杂物大约四十万两,银五百万两,全部折合成银两,大约一千七百余万两,比去年多了四成。”

  文华殿中听着余飞汇报完之后,李东阳抚着花白的胡须笑道:

  “余侍郎做的不错,才短短半年,便有如此成效,真乃国之干城也。咱们明年也能轻松一些咯。”

  余飞笑着拱手谦虚了两句,正在此时,一直安静听着的焦芳开口道:

  “既然钱粮丰足,那陛下明年亲征之事,是不是该议一议了?”

  李东阳听得此言一皱眉头,呵斥道:

  “简直胡闹,为治理黄河已经连续四年大发徭役,百姓已经苦不堪言,如今还要跑到草原上打仗,万一再出英宗之事,大好局面一朝而崩,你居心何在?”

  李东阳虽然是首辅,但焦芳可不怕他,同样喝道:

  “李宾之,陛下英明神武,有太宗皇帝之志,你不尽心辅佐,反倒处处为难,如今还将陛下比作英宗皇帝,你是何居心,是将自家当成于少保吗?”

  看着两人又吵了起来,其余尚书们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在一旁暗暗拱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