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我真不是皇长子 第435章

  照夕笑道:“孩儿早已读熟了,吕祖谦的东西,差不多我都看过了!”

  将军不由一怔道:“啊!你都读过了?我看你整天玩,怕没有许多工夫念书吧?”

  说着看了太太一眼,转过目来,笑道:“这我倒要考考你了!我问你所谓‘东南三贤’那时候是指的哪三人?吕伯恭先生生平有些什么成名之作?你说说看!”

  照夕想了想道:“所谓东南三贤,是指宋朝当时的大理学家朱熹、张栻和吕祖谦。”

  将军点了点头,照夕看了母亲一眼,遂又道:

  “祖谦先生晚年在金华城中的泽春院广会文友,著有《东莱集》四十卷,又作《古周易》、《春秋左氏传说》、《东莱左氏博议》、《大事记》、《历代制度详说》、《少仪外传》、《古文关键》等。”

  管将军连连点头,心中不禁暗惊道:“这孩子学问不错啊!”

  当时含笑道:“你以为吕先生生平为人如何?”

  照夕想了想遂道:“要说这个人,孩儿以为他少时个性过于偏急,易喜怒,不免失交于人!”

  将军方自摇头,照夕却道:“不过据其小传自言,一日读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平时愤怒疾然冰释,总而论之,此人不失为一可敬的博学之人!”

  管将军不禁拍了一下手道:“一点不错,你和我看法完全一样!”

  说着连连点头道:“你这孩子,平日不见你多读书,你倒有些鬼聪明,倒是难得!”

  又笑了笑道:“我请的这位池先生,是进士出身,我好不容易礼聘来的,你要好好敬重他。昨天听他说,你文思敏慧,只是厌于文章,有这回事么?”

  照夕脸红了一下,太太却在一边摆手,可是照夕点了点头道:

  “是的……”

  将军一怔,不悦道:“这是为什么?”

  照夕喃喃道:“孩子以为文章随兴而发,若强而为之,似乎失去为文之意……”

  将军吐气道:“简直胡说八道,你莫非没有读过颜之推家训:‘文章陶冶性灵,从容讽谏,人其滋味,亦乐事也!’难道颜之推见解还不如你?”

  照夕看了父亲一眼,讷讷道:“可是韩愈也曾说‘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得自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孩子并非厌于为文,只是不喜日日强而为之,昨夜因走马近郊,适过寒涧,归后因作《冷泉心曲》,池先生亦赞为上好之作,爹爹如喜看,孩子可呈上请阅!”

  管将军不由一怔,心中虽不以照夕之意为意,只是一时却想不出辩白之词,当时眨了一下眼睛,闷哼了一声道:“好!过两天你送来给我看看!”又道:“你的见解也并非不对,只是文学之特质,我以为实可慰人、可亲人、可感人,我儿如仔细玩味其间,自得其乐也。至于韩愈之言,亦未尝不对,他是说在上者,肥甘足于口,轻暖足于体,采色足于目,声弦于耳,无往而不快,是无所用其慰,即或鞅掌有隙,亦为被丽弦歌,取媚泉石,其能寄情于翰墨,染意于松烟者,盖千百中之一二耳!”

  老将军文兴大发,挥了一下芭蕉扇又道:

  “你既知道这道理,所以要特别约束自己,万不可养成腐朽之躯,懒于行有为之业也!”

  照夕颇有所感,连连点头称是,二人这一掉文道典,一旁可苦了陈氏和思云,陈氏倒幼读诗书,书香门第,听来尚能会意,那小丫鬟听得直翻白眼儿,小声问太太道:

  “太太,将军和少爷说些什么啊?我一句也不懂!”

  陈氏笑道:“你自然不懂罗,老爷子又在掉文呢!”

  思云吐了一下舌头,太太却大声笑道:

  “好了!好了!有完没有?我只一叫他来,你就给他来这一套,真烦死人了!”

  将军笑着上下看着照夕,得意地对陈氏道:

  “这孩子是不错,很有见解,差一点儿把我考住了!”

  正说话间,忽然一个小丫鬟跑上来,对太太请了个安道:

  “对门儿江夫人和小姐来访,要见太太!”

  将军忙站起道:“快!快!你下去,我到里面去!”

  照夕遂也向二老行了个礼,匆匆而去,小丫鬟思云跟在他后面嘻嘻笑道:

  “少爷!江小姐来了,你不去看看呀!”

  照夕脸一红道:“江小姐来了怎么样?又不是找我来的!”

  思云笑转着一双大眼睛道:“那可说不定!”

  照夕回身瞪了她一眼道:“你不要胡说八道……”

  思云小嘴含着指尖,娇声笑道:“哟!少爷!我又胡说八道了!前天打猎时,不是碰着她来着,今儿个就来访了,真快!”

  照夕正要喝斥她几句,却见念雪远远从后面跑来,一面叫道:

  “别走别走!太太叫你呢!”

  照夕怔了一下道:“叫我?”

  思云抵嘴一笑道:“你看怎么样?我猜的没错!”

  念雪已跑了过来,笑着对照夕道:“太太在客厅里,叫我来请少爷!”

  照夕剑眉微皱道:“有客人没有?”

  念雪点头道:“对门江夫人还有江小姐!”

  遂又一笑道:“怎么啦?”

  照夕顿了顿,心说娘也是,都是女人,叫我去干什么?但是母命又不能不遵,当时把衣服拉了拉,两个小丫鬟一个为他重新编着辫子,一个用小手巾拂着他紫红缎子坎肩上的尘土,因为方才他在后院骑马来着!

  念雪还在他帽子上哈了口气,又用绸子手巾去擦,却为照夕推开了,他皱了一下眉道:

  “这是干什么?我又不是去攀亲,瞧瞧你们俩!”

  思云、念雪也不禁格格笑了起来,照夕气得脸色通红,径自迈步,直向内客厅中行去!

  还没进门,就听见母亲的声音在与来人道:

  “我把他叫来,江太太你当面问他,看他愿不愿意,这孩子呀……”

  照夕不由怔了一下,厅前有紫红木隔断遮着,他不由把脚步放慢了些,又听见另一个吴依软语口音的女人道:

  “这还有什么话说的!咱们是老街坊了,式威和管将军也是多少年老交情了,你把他叫来,我当面说!”

  照夕靠在隔断边上,心中不由奇怪,忖道:

  “她们要和我商量什么?”心中正在不解,却听见另一娇声小语道:

  “娘!有人来了!”

  管夫人咳了一声道:“谁来了?是照夕不是?”

  管照夕不由吃了一惊,心说这是谁,耳朵真灵,当时脸一红,咳了一声,迈步入内,先向母亲弯腰叫了声:“娘,您是叫我么?”

  管太太笑道:“就是叫你,见见你江伯母,还有江小姐。”

  照夕侧过脸来,见正面檀木太师椅上,坐着一个年约四旬的妇人,珠翠缠头,身着淡白大红两截小袄,手里拿着垂珠团扇,正自望着自己微笑。

  照夕认识她,这位夫人常来家里,只是自己很少和她说话。

  在她身侧,坐着一个少女,约有十七八岁,身材修长,生得蛾眉杏眼,肤色白嫩,正用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看着自己。

  她嘴角微微向里弯着,露出一对浅口酒窝儿,似在微笑。

  这姑娘,照夕在昨天打猎时,才见过她,知悉她是对门儿的三小姐,新近由杭州回家,传说她是学艺回来,有一身好功夫,可是自己并没见过。

  只见她身着浅绿绸子汗衫,袖口儿却微微上挽着,露出半截玉腕,左手腕上带着一只翠镯子,下面穿着折幅马裙,足下是一双鹿皮小马靴,手里还玩着杏黄的小丝鞭子,满头青丝却挽了再挽,一任它半垂着,显得一派青春娇媚之色。

  照夕很少见过这种打扮的少女,因为那时女孩子讲究不出大门的,像江小姐这种走马射箭和随便衣着的姑娘,很是令人惊奇而少见。

  可是她那种落落大方的姿态和浅浅的微笑,确能在首次见面时,给人以特别清新的良好印象。

  照夕只看了她一眼,忙把目光转向一边,同时躬身叫了声:“伯母!”

  他目光转视了一下江姑娘,嘴唇动了一下,却没有说什么。

  江夫人已笑着站起来道:“好孩子,我才给你娘说你呢,快坐下……”

  照夕落坐后,江夫人笑眯眯道:“这孩子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

  丫鬟献上了茶,照夕偶一抬头,那位江小姐,仍然玩着她手上的丝鞭子,一双大眼睛正在看着自己,照夕这一看她,她却笑着把目光转向窗外去了。

  照夕动了一下身子,似显出不自然的样子,管夫人笑道:“你的伯母来说,后天是她女儿雪勤姑娘的生日,他们请了很多年轻的朋友去玩。因为江姑娘新由杭州来,又没见过你,所以想请你也去,人家怕你不去,亲自请来了!”

  照夕浅浅一笑道:“这点小事伯母打发个丫鬟来通知一声就是了,怎能烦劳伯母和姑娘千金之躯!”

  江夫人笑道:“还是你会说话,这么说你是答应了?后天一早就过去……”

  说着用手一指她女儿,笑道:“你们认识吧!”

  江姑娘笑着摇了摇头,江夫人遂向照夕道:“这是你妹妹江雪勤!”

  又一指照夕向女儿道:“这是管公子,他叫管……”

  管夫人接口笑道:“管照夕。”

  二人各自交换了一下目光,俱把对方名字暗暗记在心中,管夫人笑看着雪勤道:

  “听丫鬟说姑娘也会骑马射箭,是真的么?”

  江姑娘笑着看了照夕一眼,微微地点了点头道:“侄女只是玩玩而已。”

  管夫人道:“危险呀……以后可别玩啦,摔着了可不是玩的!”

  雪勤看着照夕,浅浅一笑,遂把目光视向地面,江夫人叹了一声道:

  “谁说不是?可是说她她也得听呀!从杭州回来,还练了一身功夫,她父亲高兴得了不得,我是真为她发愁,一个姑娘家,夫人你说,练这些东西干什么?咱们家还用得着她把门护院是怎么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