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兵野史 第177章

《小兵野史》第177章

作者:累中游 字数:2912 书籍:小兵野史

  那是因为书生四兄弟收门人弟子,太以谨慎,要求得太高,寻常一点的人,他四位是不屑一顾!

  那倒非禀赋绝佳,质姿上乘不可,还要看那个人的人品、心性如何,要是个铁铮铮的血性人,就是块石头,他兄弟也会点上一点。

  而如今,他不但有幸挤入“神州四奇”门墙,而且是被四奇之最,当今宇内第一奇才的书生收在了身边。

  这来得太容易,太突然!

  那倒不是他福缘厚于常人,而是他幡然悔悟,毅然回头,放下屠刀所应得的报偿而已!

  起来之后,他没敢惊动书生,一个人轻轻地出了屋。

  出了屋,人目是一片微透晨曦,千万颗晶莹朝露,朱栏小桥,飞檐凉亭,碧波水榭,满眼翠绿青葱的宁静庭院。

  昨日今日大不同,在他的感觉里,这如今的一切,都是无限美好的,都是无限温馨的。

  脸上挂着难以言喻的笑容,仰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晨间那清凉新鲜的空气,踢着满地露珠,他迈动了步。

  刚走了几步,蓦地里,一声轻咳入耳,他收步停身,抬眼投汪,不由一怔,敢情有人比他起得还要早。

  那卧波朱栏小桥之上,向东负手站立着一个须发俱霜的青衫老人,老人清癯,兹眉善目,飘逸若仙,有出尘之概!

  君玄清可早听到了镖局里的纷纷议论,只一眼,立刻会意到了这位青衫老人是谁!

  这类奇士高人,大都喜欢清静,不然世间便不会有所谓隐士,既喜欢清静,那便不被人打扰。

  君玄清他连忙转身,要回避。

  适时,一声轻笑划破了庭院中的宁静,接着是一个慈祥、轻柔,却不失中气十足的苍劲话声:“难得有人同起早,何妨庭院共散步,老弟,早啊。”

  这一来,君玄清倒不好再走了,忙回身,恭谨一礼:“独孤先生早。”

  桥上青衫老人,正是当今宇内的奇人高士“百巧先生”独孤承,只见他老脸上神色微微一愕,旋即笑问:“老弟认得独孤承?”

  君玄清忙道:“早听局里弟兄们谈过独孤先生神采风范,不料今早得能亲睹,而且打扰了老先生清兴。”

  看来君玄清胸蕴不差,居然谈吐不俗。

  独孤承老眼投注,陡现异采,笑道:“这是什么话?普天之下,人人可起早,这晨间庭院又不是老朽一个人的,说什么打扰清兴……”

  顿了顿,接道:“看来老弟也是个同有起早之好的雅人,老朽一个人在此,正感无聊,何妨请过来谈谈?”

  能亲近这种高士奇人,一辈子无憾,足慰生平,可是难得的很,平日里就是想见也想不到。

  君玄清略一迟疑,毅然点头:“老先生既有所谕,敢不从命。”

  立即快步走了过去。

  上了桥,君玄清恭恭敬敬又是一礼:“见过独孤先生。”

  独孤承连忙还了一礼,老眼深注,道:“老弟高姓大名?”

  君玄清恭谨答道:“姓君,双名玄清。”

  独孤承一怔,目闪奇光,道:“老弟就是二弟由‘朱仙镇’带来的那位昔日‘汴梁世家’‘朱仙镇’分支护法的君玄清老弟?”

  君玄清面有羞愧色,点了点头,道:“昨死今生,如今只是君玄清。”

  独孤承目中奇光一阵闪动,叹道:“汴梁世家何来老弟这种人才?明珠不常埋于污泥,老弟,你令老朽敬佩已久,老朽也早想见见老弟,不料今早不期而遇,今儿个老朽总算没白早起。”

  君玄清道;“老先生这话,足令玄清汗颜无地,难以自容。”

  “这是什么话?”独孤承正色说道:“老弟,有道是声色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看人只看后半截,老弟,老朽我敬的就是你这后半截。”

  “神州四奇”周身,果然俱是侠义人,君玄清私心欣慰之余,满脸激动,低下了头,道:“多谢独孤先生明教,也多谢独孤先生不以出身邪途见薄。”

  独孤承老眼深注,点了点头:“老弟进‘汴梁世家’有多久了。”

  君玄清道:“五年。”

  独孤承道:“老弟未进‘汴梁世家’之前,是……”

  君玄清道:“先父在日,曾任襄阳太守,玄清独子,但不肖,生情好友,终日三五结伙闲荡,不走正路,至文武两无所成,终因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如今想来,悔恨不能死……”

  敢情是黄堂子嗣,官宦后人,难怪谈吐不俗。

  独孤承一怔,老脸一片讶然,瞪目说道:“老弟,老朽我打听个人,一位爱民如子的廉洁好官,襄阳的前任太守姓君名天奉。”

  君玄清黯然落泪,道:“正是先父。”

  独孤承瞿然说道:“老弟,如此说来,那更不是外人,令尊与老朽昔年曾有一面之缘,唉!可惜好人不长寿,令尊守正不阿,廉洁—生,湖北一带至今户户膜拜,有口皆颂,不想竟落得个如此下场。”

  话落,更摇头叹息不已。

  君玄清唇边抽搐,无限悲痛,万般懊恨:“那都是玄清不肖,将先父活活气死……”

  “老弟,”独孤承道:“人死不能复生,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老弟既有今日之猛回头,令尊泉下有知,也应含泪瞑目了。”

  听,这那像冒牌“百巧”假独孤?

  君玄清黯然摇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存,一时不肖,落得无穷遗恨,虽如今知回头,也是太晚了……”

  独孤承不欲再添人悲痛,沉默了一下,改了话题:“老弟,你可知现在襄阳太守是谁?”

  君玄清道:“先父过世时,玄清曾返襄阳奔丧,适逢今任太守接任,依稀记得,他似乎复姓司空……”

  独孤承点头笑道:“老弟记得不错,正是复姓司空,单名一个奇,此人也是位守正不阿的廉洁好官。”

  君玄清道:“莫非老先生认得此人?”

  “何止认得?”独孤承道:“说起来,他也是令尊的同年,老弟恐怕还不知道,他有位掌上明珠,是老朽那闻人四弟的……”

  蓦地里远远有人接口说道:“恩兄,怎么大清早背地里说人闲话。”

  独孤承一怔住口,旋即哈哈大笑,抬手遥指:“正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四弟,你来得正好,来、来、来,一起谈谈,且听听愚兄说段才子佳人故事。”

  话落,书生已到身边,一张玉面红潮犹未尽退,道:“恩兄今早那来这么好兴致,不是我数落恩兄,大清早背地说人闲话,恩兄可是大不该。”

  独孤承说道;“该不该且按下,若问愚兄今早何来好兴致,那皆因幸遇早起同好雅人,又是故人之子,双喜并临,那得不称心欣慰,喜笑颜开。”

  书生一怔说道:“恩兄指玄清?”

  独孤承点了点头:“眼前唯愚兄与他,不是他又是谁?”

  书生投注君玄清,尚未开口。

  君玄清连忙躬下了身:“怎么您也起来了?”

  书生笑道:“准你不寐,就不许他人早起?”

  敢情,书生是知道他一夜没睡。

  独孤承哈哈一笑,接口说道:“四弟,你知道他是何人?”

  书生笑了笑道:“知道,昨夜仲夫副手,今日我的书童。”

  独孤承一怔,道:“怎么?书童?”

  书生点了点头笑道:“不错,等于我一个记名弟子。”

  独孤承又复一怔,旋即转向君玄清,笑道:“恭喜老弟,贺喜老弟,要知道,放眼天下,能被我这位四弟收为记名弟子的,那可是绝无仅有,唯老弟一人。”

  君玄清道:“这个玄清知道,本来是玄清无上荣宠。”

  独孤承又转向书生:“四弟,你这个弟子没收错,你可还记得,襄阳前任太守,君天奉君黄堂此人?”

  书生道:“此人是位难得的好官,记得,怎么?”

  独孤承一指君玄清道:“这位老弟就是他的后人。”

  书生一震,目注君玄清,道:“玄清,是真?”

  君玄清点了点头。

  书生沉声说道:“你怎不早说,我昔年与令尊曾有过一面之缘,蒙他不以江湖见薄,折节相交,使我甚感钦佩,至今怀念,从即刻起,书童二字免用,当着独孤先生的面,我收你为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弟子……”

  独孤承面有异容,八成是替君玄清高兴,适时喝道:“老弟,你还不叩头?”

  君玄清激动泪下,连忙跪了下去。

  书生这回没拦,结结实实地受了。

  拜毕,君玄清垂手侍立一旁。

  独孤承哈哈笑道:“四弟收徒弟,这可是破天荒的大喜事,愚兄我今儿个好不高兴,待会儿等大弟他们起来,好商量商量庆贺一下。”

  说话间,画廊彼端传来了一阵豪笑:“大清早,是什么事值得庆贺一下。”

  ----------

  第二十一章 豪杰血

  随着话声,画廊上,并着肩大步走来了几个人,是皇甫敬、算卦的、老驼子、赵振秋夫妇、小明。敢情,该来的全来了。

  独孤承哈哈大笑,遂将诸事说了一遍。

  这一来,免不了又是一团高兴,见礼声中,赵振秋夫妇跟小明,连忙向君玄清道贺。

  其中,只有皇甫敬一人儿明白,自己这位四弟,并不是单因君玄清是故人之后收徒。

  他有意凑热闹,当下笑道:“好事要成双,择日不如撞日,小明,叫小秋去,索性如今也让他行那拜师大礼,也好了却一桩心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