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琅玡惜 第49章

《琅玡惜》第49章

作者:雪衣无双 字数:2778 书籍:琅玡惜

  前面派出的先期部队已经到了北汉国境,大军再不跟上,只会误事,就怕延误最好的战机。胤有点心急了。终于,赶到了汾河桥。

  汾河,有七百多公里长,在太原境内横贯南北,足有一百多公里,汾河桥就是当年出入太原的重要通道。对于第二次攻打北汉的宋军来说,太原城应该不陌生,赵匡胤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大军刚到汾河桥,太原的大军就出城蜂拥而来……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我亲眼看到了,汾河桥变成了血红色!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太原这支兵力精良但人数不够的军队,很快就被大宋的勇饶之师挫得血流成河。

  战场的厮杀,残酷而真实,如果说太原大军死伤上千,大宋的勇士们也失去八百。

  眼下,太原城虽然被宋军团团围住,已成孤岛般独自矗立,但,刘继元誓死不降。

  夜幕降临,赵匡胤手持那把片刻不离身的玉斧,登上高地,眺望远处的太原城,高地甚高,太原城内的景象一目了然,清晰在眼前。

  随行在身后,我知道他观察敌情后,一定会计划出破城良策。

  “蜜儿,你来看,”胤回身拉过我,手中玉斧指向太原城方向,“太原城虽然有护城河保护,但是,正因为如此,使得其成了一座孤城!朕要围绕护城河的外围挖一条壕沟,在壕沟之外,东,西,南,北四面建立四座兵营,守住地盘,困住城内之兵,时日既长,城内无外界资源,自然不攻自破……”

  胤的意思我明白了,他要以围城,困城的方式,让城中人最终因物资缺乏活活饿死!

  尽管我不懂战争,更不懂打战,但胤的计策,还是令人深深战栗!多少性命啊,死于战争之中,在你争我夺的斗争里,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人们,似乎已经麻木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接二连三,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是万幸,此刻,谁还能想到,天下若能和平共处就好了!天下一家,若只有一个家长,哪里还有侵犯?这个道理,谁敢想?

  可是胤就想到了,他见我沉思不语,明白刚才的计策带给我什么样的思绪,不得不承认,这世间最了解我的人,是他。

  “蜜儿,朕的今天所为,正是为了今后杀戮更少的出现,只有一统天下,汉人之间才能真正和平共处,否则,永无休止的争强,掠夺,不会停止……”他轻叹着,怎能不理解他的心情啊,从来,胤就不是嗜杀的君王,宽容和善良是他的本质,这世间,不管别人怎么评判,我不能怀疑……紧紧握住他的手,将头靠他臂膀上。

  “

  天定

  开封城里。晋王府。

  “知道本王召你来为何……?”赵光义沉脸书桌旁,目光里,露出一抹凶狠。

  “札木不知,请王爷明示。”黑衣人鹰鼻凹眼,模样像是塞外人氏。

  “王妃虽故,但你我之间,仍如兄弟,今密令你出手,希望能不辱使命。”赵光义拿起玉石镇纸,在手掌里把玩着。

  “王爷对札木的恩情,就算搭上性命,也不足为报,请王爷下令!”札木半跪下,低头发誓。

  “好,本王命你……”晋王突然放低声音,走近札木身边,耳语似的吩咐着。

  札木沉着的脸突然变了色,随即镇静下来。

  “王爷,只怕小的……”札木似乎有些为难。

  “怎么,难道你忘了对本王的承诺?”赵光义压低嗓门,恶狠狠盯着他的脸。

  “不敢,札木尽力而为,若有不测,请王爷善待小的家人。”札木似乎抱定主意,完成艰巨的任务。

  赵光义哈哈笑起来,伸手将半跪的札木扶起,“这个你尽可放心,本王爷亏待不了的。”

  札木起身行礼,低头道:“为避人耳目,札木先告退,一有佳音,即有信鸽回来。”说完,抱拳,匆匆离去。赵光义满意的看着札木的背影,露出诡秘的笑容。

  此刻,房顶上,一双眼睛早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待札木身影消失,房上身影也消失了。

  太原城外。大宋皇帝赵匡胤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尽管他不露声色,谁也没有发现,身为近侍的我,却一眼看出了他心中的焦虑。

  虽然出征在外,每天依然有快马送来开封城内的公文,等着胤亲自批阅。胤辛苦操持着两边的情况。这天黄昏,胤批阅完奏章,想放松一下,牵过马,唤我随同跟上,我们来到那块高地,能远眺到太原城景的高地。

  “陛下,围困之计虽然不错,但是拖延时日过长,我军物资的损耗也很大,于战事不利。”

  想想修挖壕沟工程,将太原城分四个方位把守,也是相当消耗兵力的,本来将士长途跋涉已很疲劳,如今加上挖沟,虽然征得民夫数万,但工程浩大,终究是个难题。

  赵匡吟凝视着太原城,脑海里想起的是自己二十一年前和十一年前随郭威、柴荣攻打河中城、寿州城时的情景,当时用来攻城之计也是围困,不过从根本上不同的是,河中城、寿州城不过是一方重镇,而眼前的太原城,却是一国之都!国力,兵力先不说悬殊之大,就是城市的大小,都不能同等而论的!到底有多少的胜算,他也不能肯定。

  他凝视着太原城,久久未语……

  握紧他的手,凉风习习,他粗糙的手掌仍旧温暖厚实,手心里的老茧硬硬咯着我的掌心,那不是农活出来的茧,那是常年握兵器留下的痕迹。

  胤要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真的很艰难!如今,大宋确实疆土广阔,荆、湖、蜀,还有与南唐,南汉的交界处,哪一处不得派重兵把守?就连国内,都要保持一定的禁军部队,以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叛乱。说到倾国力出兵征北汉,实际上,眼下全部的兵力加起来不过二十多万,面对太原的顽固死守,以及他们身后时刻不能放松的契丹军队,这二十万人马,真的不多。

  “唉……”胤长叹口气,“老天,难道不助我……”

  天边一片晚霞,红彤彤的落日将天空染成一片辉煌。

  似海洋一般的云彩无边无际,又似万马奔腾的波涛,翻卷而来……

  望着护城河围绕保护的太原城,就像一条玉带围绕着大山,夕阳下,玉带被落日反射的光芒照得金光闪闪,晃得眼前发晕,那要命的护城河啊,就像保护神……不知为何,想起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这保护神一般的护城河既然是救命的稻草,保护着太原城池的安危,那么,同样,只要施得其法,它就有可能成为吊在太原城脖子上的绞索,只需轻轻一拉,这根绞索就能要了主人的命!……

  水啊,水……有了!良策,突然像电光火石般炸响在我脑海里!

  情不自禁,蹦了起来!前面远眺的胤吓了一跳,回头嗔道∶“喔,怎么了这是?”

  “啊,皇上不必忧虑了,蜜儿想出一招破城之计!保证无往不胜……”压抑着喜悦,骄傲的说道。

  胤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接着却是不屑的摇摇头,“又是什么古怪精灵的想法?行得通吗?”

  “当然!老天助我们!”诡秘的笑笑,伸臂搂住他的脖子,示意要他亲一下,胤下意识抱住我,又赶紧松手四顾周围,连忙道:“蜜儿快说,若是好计策,朕大大的有赏。”

  赏?才不稀罕呢,什么珍奇宝贝我没有,不过,暂不计较奖赏的事,战事为先!

  “皇上,你看,那宽宽的护城河,保护着太原城池,任我军兵强马悍也无法近前,对否?”成竹在胸,指着远方那条玉带问他。

  “这是自然,就算舟船渡河,也不是办法,将士们只怕还在河中时,就被居高临下的太原军利箭射死……唉……”胤担忧道。

  “可是你看,如果咱们将河水炸开一个大缺口,河水必定顺地势流进城内,水到之处,蔓延摧毁,这不比千军万马更厉害?……而我军,目前只需加紧筑堤,待河水泛滥之时,我军皆在高处,损伤全无,而城内受灾后的兵力,自是不堪一击!……”注视着他,我侃侃而谈,他的眼里闪现出火般耀眼的光芒,对视我的眼睛时,我们都在对方的瞳孔里,看到了火苗闪动时的星光……

  “哈哈哈……”身子被他一把举起,原地转圈,“好计策,好计策啊!哈哈哈……”

  “陛下……头要晕了!……”真的被他转到头晕了。

  他停下来,不顾远处神情诧异的侍卫,抱住我脚步发飘、站立不稳的身子,俯在耳边细声道:“好蜜儿,是不是老天派你来助朕的……”

  当然是了,要不我怎么会穿越千年来到你身边?如果不是未了情缘感动上苍,老天又怎会让我魂魄不散陪伴你……

  汾河,就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终于在赵匡胤久攻未了之际,一声令下,破开一个大缺口,卷着致命的浪花,向太原城内咆哮而去……

  自古引水灌城,威力何止千军万马,可以说,水力所到之处,无不一败涂地!……然而,胜利的喜悦尚未维持多久,太原城内竟然用巨大的草垛将冲垮的城墙堵上了!……面对这水上漂浮的巨大草垛,我们目瞪口呆!

  太原城,难道就攻不下么?

  赵匡胤将玉斧劈在地图上,“朕就不信,这是一座攻不下的堡垒!”

  草垛之巨大,难以想象,真不知他们是如何扎成的,不过,这确是堵住了泛滥的河水,望着那巨大的草垛胤又惊又怒,历史证明,最伟大最善战的君王非他莫属。

  沉思片刻,赵匡胤拔起桌上玉斧,大喝一声:“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