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第302章

  而兵团主力两个纵队,则从晋中平原的太岳山区秘密地向晋中开进。

  徐向前一连串迷魂计果然见效。阎锡山见我部队出现在孝义以西,灵石又被我攻击,而我主力又“远走晋南”,觉得有便宜可占,是一个“很好战机”。即令高淖之率三十四军等部共13个团的兵力扑向孝义以西围攻我吕梁部队。吕梁部队坚守阵地牵制敌人,阎锡山又派他的“亲训师”七十二师和“亲训炮兵团”前来增援。敌人出动了,徐向前盼望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他一声令下,我兵团主力突然插入晋中平原,攻碉夺点,向铁路线逼近。

  当我主力出现后,阎锡山发觉中计,立刻急调三十四军仓皇增援平遥,固守点线;另一路亲训师和亲训炮团也经介休北上,但这些部队却在介休、平遥间的张兰镇遭我军截击。当时,亲训师即所谓阎锡山亲自训练出来的部队,也是“闪击兵团”主力,正由少将师长陈震东率领前进,突然遇到我军几十门迫击炮和几十挺轻重机枪的一齐射击。队形大乱,纷纷向汾河湾逃窜。

  河滩里敌我展开激烈战斗,只两小时,阎锡山的这张“王牌”,1.2 万多人全部被歼,几十门山炮,全为我缴获。与此同时,我军在平遥北,歼灭了正在调动的敌四十师。随后,又攻占了交城、祁县。攻祁县时,我军就用缴获的几十门山炮把城墙打开了20多米宽的大缺口,几个小时,即全歼三十四师近4000人。

  晋中之战,我军初战告捷,给阎锡山当头一棒。蒋介石此时为保住山西,牵制住华北我军,连电阎锡山,封官许愿,给阎锡山打气,要他“大胆与

  共军决战,保卫晋中“。

  但徐向前是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的。7 月6 日夜,敌三十三军、三十四军和第十总队,以及赵承缓集团军总部离开铁路,开始向西北方向退逃。我军主力奋力猛追,有的部队赶到敌人前边截击敌人。这时赵承缓集团军被我团团包围于大常镇、小常村、西苑村、南庄一带东西长约20多里、南北不足10里的狭小地区内。

  敌人见退路被断,慌忙构筑工事,负隅顽抗。我军集中兵力火力,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攻歼敌军。我以十三纵主力攻歼敌三十四军,八纵主力攻歼第十总队。敌第十总队以日寇战犯为骨干组成。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丧心病狂地把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数千名日寇留用下来,给以升官晋级、优厚待遇,编成了第十总队(相当师)。12日,残敌退缩于西苑村、小常村,我军展开最后的围歼战。战斗至15日,阎锡山的野战兵团全部被歼,赵承绶、沈瑞被俘,原泉福被击伤后因战败而自杀。原泉福死前对他的参谋主任说:“没想到徐向前这么厉害!”

  我军聚歼赵承绶集团后,晋中各县敌人纷纷弃城溃逃,我乘胜猛追,直追到太原城下。晋中战役,徐向前创我军大兵团作战以少胜多,全歼敌军的范例。中央军委贺电说:“庆祝你们继临汾大捷后,在晋中地区歼灭阎敌1 个集团军总部、5 个军部、5 个师、2 个总队及解放14座县城的伟大胜利”,“我军已临太原城下,最后结束阎锡山的反动统治的时机业已到来”。

  横扫晋中,徐向前以6 万之兵歼敌10万,创造了一个奇迹。

  日后,徐向前在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曾风趣他说:“向前,你来告诉大家,你的6 万人是怎么消灭阎老西10万人的?”

  在此之前的7 月19日,晋中战役刚结束,毛泽东就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电祝贺。电文中说:“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一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电祝贺,足见毛泽东对此战胜利的重视和欢欣。整个解放战争,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电祝贺胜利的电文不少,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则不多见。晋中一战,徐向前宝刀不老,而他那个老乡阎锡山却成了三秋寒蝉。更让阎锡山难以接受的是,徐向前晋中大捷,等于把太原城外围打了个精光。

  太原城岌岌可危。

  阎锡山在山西30多年的“土皇帝”梦似漂浮的泡沫,正一个个地幻灭无踪。

  六、大势平津平津战役竟孕育于西柏坡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运筹帷幄,毛泽东施巧计牵出国民党“常胜军”。闻知东北军入关,傅作义脸色都变了。中央一天三封急电,毛泽东严令杨罗耿坚决堵住三十五军。旅长王昭歪打正着,智取新保安立下大功。林彪不顾中央劝阻,贸然入关。

  1948年的冬天,天寒地冻。这一个冬天对南京来说,显得尤为寒冷、萧瑟。南京总统府内,死气沉沉,毫无生机。

  这些天来,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的脸上更是没了笑容,紧板的脸上,冷漠得近乎残酷。即使披着挪黑色的斗篷,任凭光亮的马靴敲打着地面,也难以在手下的众将面前释放出往日的威严。

  他显得异常烦躁,他的心里比谁都苦。时局的急剧恶化,彻底扰乱了他内心的平静。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会是真的,即使瞑瞑中注定这是要发生的事实,但似乎一个一个的坏消息也来得太快了……

  东北之战结束。长春郑洞国投降,锦州范汉杰全军覆灭,辽西廖耀湘全部人马被歼……47万精锐之师几乎被解放军吃了个净光!这一切想起来就令他揪心。

  淮海战场上呢?情况也不妙。以徐州为中心的南线重兵集团已经被解放军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夹击在中间了。

  原来指望华北战场上的情况可以使他得到安慰,没想到这里的情况更令他揪心。由于东北全境陷落,就使林彪的东北野战军这一上百万人的强大力量成了毛泽东手中的战略总预备队,随时都有可能迅速地开进关内作战。这样,华北战场的国民党守军便首当其冲地处于东北、华北两大共军主力的铁钳合击之中。

  铁钳!又是一把要命的铁钳。

  他仿佛觉得这铁钳夹住了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而头脑似乎都要被这纷纷的思绪搅炸了。他觉得自己最好能得到天助,将蒋家王朝这叶在波涛中即将沉没的破舟拉回到平静的港湾。

  他闭上了眼睛,远处隆隆的炮声震醒了他,他不由得再把眼睛睁开。真是沧桑巨变啊!短短三年,地覆天翻。今日中国的形势己不是他蒋介石能说了算的了。

  在同一时间。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畔,西柏坡。

  昨夜的一场大雪将这里装扮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到处都是那么圣洁。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是白皑皑的。

  滹沱河水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欢快地流淌过枯黄的草地,给这一片土地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

  西柏坡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自从1947年5 月以后,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率领的中央工委来到这里,便很快出了名。这个美丽的小山庄同其它普通山村不同,这里是清一色的瓦房,排列整齐,坐落有序。不少人家的房檐上吊着红得发亮、黄得发光的辣椒串、包谷辫。

  山村没有特殊的标识物,只有一口古老的大钟吊在村头的大树上。每当大风吹来,悠扬的钟声便随风飘扬。

  毛泽东卧室。

  这是一间外表和内里都十分简陋的小平房,屋顶薄薄的,冬天西北风一吹就透,而到了夏天则热气燎人,屋子里只有一扇窗子,空气不流通。

  此刻,屋内正烟雾缭绕。

  周恩来把脸转向了毛泽东:“主席,这些天北平、天津方面的情况有些紧张,好几份电报都报告了傅作义部队的频繁活动,他们是不是要搞点名堂出来?”

  周恩来尊重主席超过了任何人,尽管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他还是把问题巧妙地提到了主席面前。

  毛泽东抽着烟,没有讲话,脸上依旧保持着异常的沉默。

  坐在一旁的朱德不紧不慢地接上一句:“啥子傅作义,那是蒋介石要搞什么名堂了。”

  此时此刻,著名的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就在此开始孕育。一个普通的山庄,贫乏的物质,但由于几位能执掌天下,运筹帷幄的卓越将帅们,使得它不平凡起来,这里发出的每一道命令,每一个信息,都将改变中国大地的命运。

  历史可以作证。

  毛泽东把烟蒂按灭,说:“东北一解放,华北的傅作义就变成了惊弓之鸟。”

  他说着做了个弓的手势。鸟呢?大概要飞了。他笑笑接着说:“如果不抓紧战机,把北平的敌人就地歼灭,他们随时都可能跑掉。华北的蒋、傅军队共有60多万,不管窜到哪里,对我们迅速解放全中国都是不利的,很不利!”

  此时,他的目光盯在地图上的北平、天津处。

  “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时机,将这股敌人就地歼灭,加速敌人在全国的总崩溃。”

  说到这里,他又做了个一张弓的手势。不过,他很快将弓缩小成包围圈,最后成两只拳头。

  “看来,马上发动平津战役,已成为当前华北战场上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说毕,他又抽起烟。

  听完主席的话,周恩来说:“傅作义集团目前正处于我华北、东北两野战军的夹击之中,是坚守还是撤退,他们举棋不定。我们乘这机会,就地包围歼灭为最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