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第220章

  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但仍可以考虑选派三四人去远方学习6 个月至8 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 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支攻击部队,掩护渡海……”

  这里的“远方”指的是苏联。

  1949年7 月26日,毛泽东电告在莫斯科访问的刘少奇,让他向斯大林提出协助中国建设空军的问题。

  7 月27日,刘少奇即向斯大林转达了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希望购买200 架左右的飞机并请代训飞行员。

  斯大林虽然震惊于中共的魄力,但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说,航校不必设在苏联,可以由苏联派人到中国帮助开办。还说,中国现在建设空军已经晚了,如早一年,即可参加解放中国南部的战役。其实斯大林并不清楚,中共为了拥有空军已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作出了最大努力。

  有了斯大林的承诺,中央军委马上要求预定担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组织人员研究建设空军的规划。

  走马上任的刘亚楼随即拟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一年内建成一支拥有300 至350 架作战飞机的空军。

  空军的特点之一,建军必先建校。没有航校培养不出飞行员,没有飞行员就组建不了空军。

  于是“办好航校”成了压倒一切的重点。

  1949年冬季,人民解放军空军紧急开办了7 所航校,重点技术课程全由苏联专家担任。

  1q49年11月起,从苏联订购的飞机陆续到达。

  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 月至3 月间,苏联派出一个空军师到上海、徐州担负空防任务。

  该师装备有当时比较先进的飞机,抵达上海后,连续击落5 架前来轰炸内地的国民党飞机。此后,国民党空军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进入上海附近地区了。

  经过紧张的准备和训练,1950年5 月,空军各航校速成班第一批学员毕业,空军有了组建航空部队的基本条件。

  与空军相比,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建设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

  1949年以前,中共海军建设完全还是一片空白。1949年初,蒋介石准备逃台以后,最担心的是中共拥有海上力量,所以一旦出现国民党海军起义情况,蒋介石就马上命令空军对起义舰只跟踪轰炸。 1949 年2 月,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起义后,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追踪轰炸,结果这艘5270吨的军舰负伤后为保全舰体,被迫在葫芦岛码头自沉。

  1949年4 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时,被封锁在长江中的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25艘轻型舰艇起义。

  4 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张爱萍担任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建工作。

  张爱萍将军希望利用这批起义舰艇建立海军,但国民党空军不断对起义舰艇进行轰炸。此时,人民解放军没有有效的防空力量,只能眼看着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而无能为力,结果起义舰艇多被炸沉或自沉。

  于是,毛泽东决定在组建海军之前,先组建空军。

  1949年12月,中央军委考虑到今后台湾战役和保卫海防需要,决定立即建立海军司令部,将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部改为海军司令部直属机关,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提任海军司令员。

  萧劲光上任后立即命令上海等地的造船厂抓紧抢修被国民党军破坏或炸坏的船只,以供新建的海军使用。

  1950年4 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一周年之际,华东军区在南京的长江江面举行了舰艇命名仪式,预定担负指挥渡海作战的主要指挥员粟裕、叶飞、宋时轮、王建安、刘道生参加了仪式,共有战斗舰艇51艘、登陆舰艇52艘、辅助船30艘(共4.3 万吨)被命名。尽管在吨位上、性能上比国民党海军差,但人民解放军毕竟拥有了可投入渡海作战的自己的海军。

  蒋介石在大陆失败以后,对舟山群岛的战略地位十分看重。登步岛共军的失利并未减轻他对舟山群岛防守的担忧。 1949 年底,蒋介石又将在金门的第十九军和台湾守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十二军(也是从辽沈战役中唯一整军逃出来的一个军)派驻舟山。

  至此,舟山群岛上的国民党守军已达6 个军,连同海空军共约12万人,驻军数量超过那时防守海南岛的人数。

  蒋介石控制舟山群岛目的很明显,是想把舟山作为他反攻复国的桥梁,作为国民党空军轰炸大陆的中转站,由台湾起飞的作战飞机到舟山的定海机场加油以后,其航程可达到华东乃至武汉一带。

  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2 月,国民党空军利用定海机场作为基地,对我刚解放的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轰炸达26次,同时又对华东沿海、长江下游各港口进行连续轰炸,以破坏我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并阻挠人民解放军向华南沿海集结船只。

  1950年2 月6 日,国民党空军出动17架飞机,分4 批轮番轰炸上海市区电力公司、沪南和阐北水电公司,一次就炸死炸伤上海市民1400人,使上海电力丧失90%,多数工厂停产。

  国民党海军也利用舟山基地封锁长江口,运送武装特务,袭拢江浙沿海地区。

  台湾当局宣称:共产党能攻占上海,但保卫不了上海。

  因此,攻击舟山群岛,拔掉定海基地这颗钉子,成为第三野战军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金门、登步两次登陆作战失利后,粟裕对于舟山作战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粟裕仔细分析了两次登陆作战失利的原因,认为关键是我军没有海空军配合,而敌人却能够以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实施快速增援,从而使我军在决定的地点和时机处于极为悬殊的数量劣势。粟裕由此得出结论,渡海作战是我军战史上所没有过的比较现代化的作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渡海船只和适当优越的装备以及充分的物资供应,是很难成功的。

  粟裕考虑成熟后,于1949年11月22日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舟山既无内应力量,又面临精锐之师,如果死打硬拼,势必造成很大损失。目前蒋军受金门、登步两战的鼓舞,已将台湾兵力移至舟山,看来蒋介石想在此处同我们决一雌雄。建议军委推迟攻击舟山时间,加紧发展海空军。在打法上,主张力求首先以海空力量给舟山之敌海空军以歼灭性打击,然后以陆军优势兵力攻取舟山。

  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多次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影响战争进程的重大建议,都被采纳。这一次,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经认真研究后,再一次接受了粟裕的意见,决定将攻击舟山的时间延至1950年春夏。并从新建的海空军中抽调部分部队配合陆军作战。

  于是,一场陆、海、空三军协同渡海作战的准备在华东地区展开了。

  1950年4 月25日,粟裕在南京召开陆、海、空三军联席会议,研究舟山作战方案。最后决定以七、九两个兵团的6 个军组成南北两个登陆突击集团,由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分别指挥。第七兵团由南向北进攻,第九兵团由西北向东南突击,两个兵团约20万人,在海空军掩护和支援下,力争全歼舟山12万守军。根据军委指示精神,战役发起时间初步定为6 至7 月。

  会议结束以后,各部队迅速开始了紧张的临战准备。

  配合这次渡海登陆作战的空军是1950年5 月空军航校第一批学员毕业后,利用接收苏联的50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在南京组建的空军第四混成旅。海军则是5 月间,华东海军在上海建成的第一支可用于作战的舰艇部队——海军第四舰队,装备大型坦克登陆舰10艘,中型坦克登陆舰9 艘。

  为了确保这次登陆作战的胜利,第三野战军集中了大部分机动力量,原计划渡海攻台的第九兵团也用于舟山作战了。由于海军舰只少,渡海还主要靠木帆船。华东党政机关从山东和苏皖内地征集了大量帆船,由铁路运至浙东、苏南沿海,连同当地原有的船只共达2000余艘,并将其中一部分改装成机帆船。在海军空军的掩护下,这时已有把握一次运载10万人以上的部队登陆。

  5 月1 日,第四野战军胜利解放了海南岛,消息传到浙东前线,积极准备对舟山登陆作战的第三野战军渡海部队为之振奋。

  海南岛的失守引起舟山守军的惊慌。舟山守将石觉尽管得到大批部队增援,仍感到舟山易主不可避免,有心主动撤退,无奈穷途末路的蒋介石像抓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舟山不放,严令坚守,只得作罢。

  5 月10日,石觉奉命飞赴台北,参加紧急最高作战会议。返回舟山后,石觉下令马上关闭通信,封锁交通,控制码头,掌握船舶,对舟山各岛实行全面戒严。此举在舟山引起了不小波动,下级军官和士兵们得到的命令是:“准备对共匪发动攻势作战。”

  其实,所谓的“攻势作战”是蒋介石为了撤走舟山国民党守军所施放的烟幕。

  此时的蒋介石在海南岛失守后,重新考虑了舟山的命运。海南之战解放军是10万人乘木船进行的,而舟山面对的将是20万有备之师,且有海空军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