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第213章

  整个岛呈长条形,东西走向,长约2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5.5公里,中部最狭窄处仅3 公里,两头大中间小,因而有哑铃、纺锤之喻。其东部多山,最高的北太武山纵横3 至6 公里,最高处海拔247 米,西部渐低,多丘陵,沿海地势北岸琼林至古宁头一带是平坦台地,海边多为沙质硬滩,礁石较少,易于登陆。尚义菽蒿沿海一带多断崖,为丘陵被侵蚀解体地形。

  金门全岛当时居民约4 万人,多为华侨家属,居民多靠农、渔业为生。

  金门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战略上非常重要。有关史料曾说:“台湾扼东南四省之要,二岛(金、厦)又扼台湾之要地。”“金厦两岛为泉漳屏障,金尤为厦咽喉,踞上流是控制台、澎,而与海坛、铜山、南澳各水师,互相犄角。”正因为金门特殊,所以蒋介石决心不惜一307

  切代价守住这弹丸之地。

  蒋介石深知金门的重要。这一点,可从蒋经国10月22日的日记中看出:“金门岛离共军大陆阵地,不过一衣带水,国军退守此地之后,父亲以其对军事和政治,均具极大意义,必须防守。固于午间急电驻守该阵地作战之汤恩伯将军告以:”金门不能再失,必须就地督战,负责尽职,不能请辞易将‘。“

  1955年蒋介石曾说过:“无金门,便无台、澎,有台、澎,便有大陆。”

  其时,守备金门的是李良荣的二十二兵团。该兵团是8 月初从厦门移驻的。在此之前,金门岛驻军很少,仅有少数从吴淞要塞撤退下来的部分官兵。

  第二十二兵团所辖第五军一六六师已在厦门基本被歼,剩下的军部和二○○师约3000守小金门。9 月3 日,二十五军军长沈向奎率第四十师、四十五师,由泉州进驻金门,归属二十二兵团司令官李良荣指挥。第二十五军的老军长是黄伯韬,此人是在淮海战役中以战死沙场为蒋效忠的高级将领。黄不是黄埔学生,但蒋介石十分器重他。为此黄对蒋忠心耿耿。黄生前是可以不用通报,直接进入蒋介石官邪的少数幕僚之一。在淮海战役陈官庄一役,黄的第二十五军被人民解放军全歼。蒋介石念及黄伯韬的忠心,决定在福建重建该军。不久该军在福州一役中再度被解放军基本歼灭,残部逃至金门缩编成第一一八团。此后国民党空军又将机场警卫部队改编成两个师即四十、四十五筛,从台湾调到金门。同一日,八十军二○一师师部和六○一团、六○二团也到达金门,归属二十五军指挥。此师是蒋经国的“青年军”,是抗日战争末期一部分知识青年响应蒋介石“十万青年十万兵”而组建起来的。此师文化素质较高,军政素质较差,被戏称为“好看不好用”的部队。

  此外在金门还有一支装甲部队,即国民党军战车第三营、第一营的两个连,近400 人。该营初建于1949年初,其成员主要是从双堆集包围圈和华北战场上逃回的装甲兵人员。该营组建后曾在台湾训练了半年,9 月中旬运抵金门,是一支担负反登陆作战的重要力量。

  担任此次攻打金门任务的是第十兵团第二十八军和第二十九军八十五师。

  厦门解放以后,我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应厦门市委的请求,率兵团部由同安渡海进驻厦门,协助厦门市委主持接管工作。当时厦门粮食、燃料十分缺乏,叶飞进驻厦门后,立即责成兵团后勤部在10月底以前,筹措大米400 万斤,柴草600万斤,以保证部队和厦门市民的生活供应,攻击金门的战斗于是交给第二十八军前指执行。

  这一计划或许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事后表明,这一决定是金门之战失利的原因之一。素有“常胜将军”、“小叶挺”之称的叶飞,正是由于被繁杂的地方工作牵制了大部分精力,没能像过去历次战役一样,亲自分析、检查、准备金门之战,而且此时被一连串的胜利激励着的叶飞,也同整个兵团一样,轻视金门之战。叶飞认为:厦门是敌人有永久性设防工事的要塞,守军是汤恩伯集团,兵力充足,又有海空支援,已被我军攻克了;而金门不过弹丸之地,又没什么坚固工事,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际上只不过是两万残兵败将,我以一个主力军和二十九军两个主力团攻打金门,绰绰有余了。在轻敌思想支配下,叶飞对金门之战准备工作过问不够详细。

  由第二十八军主攻金门早在预定作战方案中就定下来的。第二十八军的前身是1947年4 月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该军是山东部队,没有海岛登陆作战经验。

  由于第二十八军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均因病留在福州治疗休养,因此,攻打金门的指挥官便是第二十八军副军长萧锋和军政治部主任李曼村。

  309 萧锋,时年仅33岁,作为我军的优秀指挥员,萧锋堪称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勇将,足智多谋的儒将。在土地革命时期,萧锋担任过江西省万太县游击队分队长,太和县游击大队队长,万太独立团团长,少共信丰、南康、南雄地委工委组织部长兼代理书记,红军总政治部组织干事,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总支书记、政治委员。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第一期列宁团校,随后即转中央马克思主义大学第一期高级班学习。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中及红军战略转移,进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作为一名红军团级指挥员,跟随红军军部行军,肩负着保卫中央机关安全的重任。在攻克吉安城的战斗中,他一马当先,采用“火牛阵”战法,智取吉安城,活捉敌师长张辉瓒,受到朱德军长的赞扬并亲自奖励他一把盒子枪。在瑞金保卫战、突破乌江以及飞渡泸定桥等举世瞩目的战斗中,他抢关夺隘当先锋,屡受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等中央首长的赞誉,曾荣获三等红星奖章。

  1935年7 月,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奉中央命令,单骑探险穴,只身和国民党军骑兵六师师长白凤翔谈判,达成互不侵犯条约,对当时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抗战期间,萧锋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团政治委员、第五团团长、军分区副参谋长。他率部创造的“猫耳洞”、“麻雀战”等因地制宜、群策群力的战法,在开展敌后游击战中使日寇闻之丧胆。在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的战役战斗中,都可见萧锋的身影。解放战争开始以来,萧锋担任渤海军区警六旅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作为解放军第二十八军的创始人之一,在敌我拉锯的严酷岁月,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渤海地区及至齐鲁大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这期间,他先后任山东军区第七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纵第十一师、第二十九师师长,直至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其间,他参加过莱芜、孟良崮、皖东、皖西、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和这次的漳厦金战役。淮海战役中,率部担任萧县、永城地区攻击杜聿明集团的作战任务,配合友军击毙国民党军上将兵团司令员邱清泉,俘虏了包括杜聿明在内的多名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上海战役中,他率部歼灭国民党驻吴淞的守军,切断了国民党经吴淞向海上逃跑的退路。根据多次战斗实践的检验,经与赵明奎等同志通过一百多天的反复试验,研究创造了“迫击炮发射筒送炸药法”,在淮海战役、上海战役中大显神威,多次受到三野前委和纵队首长的表彰,向二野和其他纵队普遍推广,给予在美帝的支援下武装到牙齿的蒋介石军队以有力的打击。

  可以说,萧锋是当面之敌——金门守军为老对手,真可谓冤家路窄。

  自9 月19日,在晋江接受南下攻金任务后,第二十八军即开始着手攻金准备。

  9 月21日,萧锋随军部指挥所进驻金门北岸隔海相望的莲河。同一日,八十四师第二五一团进驻白头、珩厝,团部指挥所设在珩厝;八十二师师部驻菊江,各团驻溪东、下园、芦青;军炮团驻西福,军后勤部医院驻沙美。

  要打金门,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渡海的船只问题,然而很难解决。国民党从大陆沿海撤退时,对渔民的船只大肆进行破坏,有的烧毁,有的被强行拉走。再者,当地渔民不了解人民解放军的政策,以为和国民党一样拉船拉夫,

  所以,当第十兵团到达后,许多渔民把船隐藏起来。

  关于征集船只的困难,萧锋曾于日记中这样写道:“攻金船只征集极困难,自9 月20日至10月22日,30天时间里,3 个团派出4 个连兵力到晋江湾等地找船,共征集到320 只木船,两艘火轮,勉强可载8 个营。二五三团还缺一个营的船,全部船只最多只能装载5200人。有的有船无帆,有45只木船无船老大。现有船只分给八十二师171 只,八十四师65只,八十五师以二五三团为主45只,该团还缺一个营的船,其余的船分给军机关和军直分队。征有二只火轮(每只可载600 余人),一只分给八十二师指挥所,另一只做机动。”“现有木船停泊在董水前、白头、菊江、溪来、老港等处。几乎每天都有蒋机来扫射轰炸,船只损失颇大。各师、团组织了1100多名修船木工,忙着修船。自训水手每夜出海预演。北方人不懂水性,很难学会。自解放战争近4 年来,没有哪次备船像攻金门这样难。”

  直到10月24日,攻金部队才搜集到一次可航渡约3 个团的船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