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争论第二卷 第2章

《战争论第二卷》第2章

作者:克劳塞维茨 字数:2871 书籍:战争论第二卷

  对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还必须再进行一些研究。

  如果我们不抱偏见地研究现代战史,那就必须承认,数量上的优势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这个原则,在现在必须提到比过去更高的地位。

  军队的勇气和士气在过去各个时期都曾使军队的物质力量成倍地增强,今后仍会这样。但是,在历史上也有过一个时期,军队在组织和装备上的巨大优势造成了精神上显著的优势。在另一个时期,军队机动性方面的巨大优势造成了精神上显著的优势。有时,新的战术体系造成了精神上显著的优势。有时,军事艺术又极力主张根据概括一切的大原则巧妙地利用地形94,有的统帅在这方面还常常能够从对方得到很大的好处,但是这种作法现在已经过时,不得不让位给自然而简单的作战方法了。如果我们毫无偏见地考察最近几次战争的经验,那就必须承认,无论是在整个战局中还是在决定性的战斗中,特别是在主力会战中,这些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关于这一点可以参阅前一篇的第二章。

  -- 11

  战争论 第二卷7

  在今天,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都很接近,以致最好的军队和最差的军队在这方面已经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别了。当然,科学水平可能还有显著的差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别只表现为一些国家先发明和运用军事上较好的成就,而另一些国家模仿它们并很快地赶上它们。甚至象军长和师长这样一级的指挥官,在军事活动中也都抱着彼此大致相同的见解和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以致除了最高统帅的才能以外(统帅的才能很难说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军队的教育程度有什么固定的关系,它的产生完全是偶然的)

  ,只有军队的战争锻炼还能造成显著的优势。因此,交战双方在上述各方面越是处于均势,兵力的对比就越起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会战的特点就是由上述均势造成的。让我们用公正的态度读一读博罗迪诺会战史吧!在这次会战中,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法国军队同组织装备以及部队的训练等方面都远远落后的俄国军队进行较量。在整个会战中没有表现出任何高超的技巧和智谋。这是双方力量的一次单纯的较量,由于双方力量几乎相等,结果,优势只能象天平一样渐渐倾向指挥官毅力较大和军队战争锻炼较多的一方。我们所以举这次会战为例,是因为在这次会战中双方兵力处于均势状态,而在其他会战中很少有这种情况①称为军团时,却没有任何人感虽然这部分军。

  我们不是说所有的会战都是这样,但是,大多数会战基本上是这样的。

  ①见注26(第一卷第331页)。——译者

  -- 12

  8战争论 第二卷

  在一次会战中,如果双方缓慢而有步骤地进行较量,那么兵力多的一方获得胜利的把握一定要大得多。事实上,要想在现代战史中找到过去常见的那种战胜兵力多一倍的敌人的会战,那是徒劳的。拿破仑这位现代最伟大的统帅,除了1813年的德累斯顿会战以外,在历次胜利的主力会战中,总是巧妙地集中了优势兵力,或者至少集中的兵力不比敌人少很多。每当他做不到这一点时,如在来比锡、布里昂、郎城和滑铁卢会战中,他就失败了93。

  不过,兵力的绝对数量在战略上大多是一个既定数,它是统帅无法改变的。我们研究的结果并不是要说明在兵力比敌人显著少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进行战争了。政治对战争的决定并不每次都是出于自愿的,特别在双方力量相差悬殊时更是这样。因此,在战争中任何兵力对比都是可能的,一种战争理论如果在最需要它起作用的时候却不能起作用,那恐怕只能是一种令人奇怪的战争理论。

  因此,尽管理论十分希望双方兵力对比相当,但决不能说兵力对比很不相当时理论就用不上了,在这个问题上是定不出界限来的。

  兵力越小,目的就应该越小。此外,兵力越小,战争的持续时间也应该越短。因此,兵力较小的一方在这两方面就有回旋的余地(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在作战时兵力的大小到底会引起哪些变化,我们只能在以后遇到这类问题时逐步说明。在这里只要说明总的观点就够了。但是,为了使这个总的观点更为完整,我们还想作如下的一点补充。

  被卷入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的一方,越是缺乏兵力,就

  -- 13

  战争论 第二卷9

  越应该在危险的压力下提高精神上的紧张和努力程度。如果情况相反,不是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是丧失了勇气,那么,任何军事艺术当然都是无济于事的。

  如果能把确定目的时的明智和节制同军队的这种努力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出现既有谨慎和节制又有辉煌的打击的行动,这就是腓特烈大帝在几次战争中令人钦佩的地方。

  但是,节制和谨慎所能起的作用越小,紧张和努力就必然越重要。如果兵力的对比相差极为悬殊,以致无论怎样限制自己的目的也不能保证免于毁灭,或者危险可能持续的时间很长,以致最节省地使用兵力也不能达到目的,那么,就应该把力量尽量集中到一次殊死的战斗中去。一个陷入绝境的人,当他几乎不可能获得任何援助时,就会把他全部的和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精神力量的优势上,因为精神力量的优势可以使每个勇敢的人奋不顾身。于是他就把无比的大胆看作是最高的智慧,在必要时,还会求助于冒险的诡诈。

  最后,即使这些努力都不能奏效,在光荣的毁灭中,也还能获得将来复兴的权利。

  -- 14

  01战争论 第二卷

  第四章 各兵种的比例

  我们只谈三个主要兵种:步兵、骑兵和炮兵。

  我们在下面所作的分析基本上属于战术范围,这要请大家原谅,因为要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明确,这种分析是必要的。

  战斗是由两个根本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火力战和白刃战(或单个战斗)。后者可能是进攻也可能是防御(进攻和防御在这里作为两个要素提出来,应该理解为完全绝对的进攻和防御)。

  炮兵显然只通过火力战发挥作用,骑兵只通过单个战斗发挥作用,步兵则通过上述两个途径发挥作用。

  在进行单个战斗时,防御的实质是象扎了根一样固守原地,进攻的实质是运动。骑兵完全没有前一种性能,但充分具备后一种性能,因而骑兵只适用于进攻。步兵主要具备固守原地的性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运动的能力。

  从各兵种所具备的基本战斗性能上可以看出,步兵比其他两个兵种优越而又全面,因为步兵是唯一兼备三种基本战斗性能①称为军团时,却没有任何人感虽然这部分军的兵种。

  其次还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个兵种的联合在战争中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力量,因为人们通过各兵种的联合可以根据需要来

  ①指火力战、固守和运动。——译者

  -- 15

  战争论 第二卷11

  加强步兵所固有的这种或那种战斗性能。

  在现代战争中,火力战显然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同样明显的是应该把个人对个人的单个战斗看作是构成战斗的真正的独立的基础。因此,在战争中整个军队仅仅由炮兵组成是不可思议的。一支仅仅由骑兵组成的军队虽然是可以想象的,但它的作战力量很小。仅仅由步兵组成一支军队,不仅是可以想象的,而且作战力量也很强。因此,就单独作战的能力来说,三个兵种的次序应该是:步兵、骑兵、炮兵。

  然而,当三个兵种联合的时候,每个兵种的重要性的次序就不是这样了。火力比运动起的作用更大,所以一支军队完全没有骑兵,并不会象完全没有炮兵那样削弱力量。

  一支只由步兵和炮兵组成的军队,同一支由三个兵种组成的军队作战,虽然会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如果有相当数量的步兵代替缺少的骑兵,并在作战方法上稍作改变,仍然可以完成自己的战术任务。当然,它在前哨勤务方面会有相当多的困难,在进攻时永远不能猛烈地追击溃败的敌人,退却时则更为艰苦。但是,仅仅这些困难还不致使这支军队完全退出战场。相反,这样的一支军队,在同只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军队作战时,却能起很好的作用。而后者要抵抗住三个兵种组成的军队,却是难以想象的。

  上面关于每个兵种的重要性的考察,不言而喻,是从战争中所有彼此相似的一般情况中抽象出来的,而且我们并不打算把这个真理运用于各个战斗的每一具体情况。一个担任前哨或正在退却的步兵营,也许宁愿配属有一个骑兵连,而不愿意带几门火炮。在迅速追击或迂回溃逃的敌人时,骑兵

  -- 16

  21战争论 第二卷

  和骑炮兵可以完全不需要步兵,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