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革命的结构 第17章

《科学革命的结构》第17章

作者:托马斯·库恩 字数:3016 书籍:科学革命的结构

  最后,这几个事例还共同具有另一个特点,使它们对危机的作用更为重要:每一次危机的解决在有关科学未发生危机时至少可以部分预见得到;但在没有危机的情况下却又总是忽视了这样的预见。

  有一个唯一完整的也是最有名的预见,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阿利斯塔克(Aristarehus)对哥白尼日心说的预见。人们常说,如果希腊科学的演绎性不那么厉害,不那么受教条的束缚,日心说天文学就可能早在实际提出的十七个世纪以前就开始提出了。①但这就忽视了全部历史的前后关系。当阿利斯塔克提出他的学说时,更为合理得多的地心系统并不需要日心说来满足它所能满足的任何需要。托勒密天文学的全部发展,它的成功和衰败,都发生在阿利斯塔克学说以后几个世纪里。而且,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理由要特别重视阿利斯塔克。即使是哥白尼更为精致的学说,比托勒密系统既不更简单,也不更精确。有效的观察试验,如我们下面将看得更清楚的,并没有这二者之间提供什么选择的根据。在这些情况下,使天文学家们趋向哥白尼的因素之一(也是使他们不能趋向阿利斯塔克的因素之一)就是人们认识到了危机,首先是由于危机,才有新的创造。托勒密天文学未能解决问题,时间为一个竞争者提供了机会。我们另外的二个事例没有提供这样完整的预见。但可以肯定,吸收大气的燃烧理论——十七世纪由雷(Rey)、胡克(Hooke)和梅约(Mayow)所提出的理论——之所以未能使人们全力倾听,原因在于这种理论没有触及常规科学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的难点。@十八~十九世纪的科学家们长期忽视从相对性观点对牛顿的批评,主要是由于它在竞争之中也未能取胜。

  科学哲学家们曾一再证明,根据同样一套材料总可以提出一种以上的理论构造。科学史表明,特别是在一种新规范的初期发展阶段上,发明这样一种替代的理论并不是很困难。但是,除非是在有关科学发展的前规范时期和后来进化中非常特殊的时机中,这种发明却正好是科学家所很少进行的。只要规范所提供的工具还能够解决它所规定的问题,科学就进展得最快,可以最深入地合理利用这些工具。理由是清楚的,科学象制造业一样——更换工具是一种浪费,只能留到需要的时候进行。危机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指示更换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

  ①关于阿利斯塔克的工作,见T.L.希思(Health):《萨莫斯岛(Samos)的阿利斯塔克:古代的哥白尼》(牛津,1913年,第II部。关于对忽视阿利斯塔克成就的传统地位的极端说法,见阿瑟·郭斯特勒:《梦游者:人类对宇宙不断变化的认识历史》(伦敦,1959年),第50页。

  ②帕亭顿,同上书,第78~85页。

  VIII 对危机的反应

  于是,让我们假定,危机是新理论出现所必需的前提条件,然后问科学家们对危机的存在怎样反应。首先要注意,当科学家们面临甚至很严重而长期的反常情况时所决不去做的事情,就能发现一部分回答,这是很重要的,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他们会开始失去信心,然后去考虑另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但他们并没有抛弃把他们引进危机的规范。那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把反常情况看成是逆事例,不过在科学哲学的词汇里,这就是逆事例。这种概括在某种程度上只不过是一种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陈述,其基础就是象上面提出的和下面更广泛地提出的那些事例。这些事例暗示,以后我们对规范的考查、抛弃将更加充分地表示什么?一个科学理论一旦达到了规范的地位,只有当一个更迭的候补者适合于取代它的位置时,才被宣布为站不住脚的。然而,科学发展的历史研究根本没有揭示变化过程,正象直接与自然界比较不足以证明这种方法论框框无根据一样。那种议论并不意味着科学家们不抛弃科学理论,或者说经验和实验在他们这样做的过程中是不必要的。但是它确实意味着,那种把科学家们引向抛弃一种以前接受了的理论的判断行为,始终不止是以那种理论同这个世界相比较为依据的,这最终将成为一个核心论点。抛弃一个规范的决定,始终是同接受另一个规范的决定同时发生的,导致那种决定的判断,既包括规范同自然界,又包括相互间的比较。

  此外,对科学家们因为面临反常现象或逆事例而抛弃规范抱怀疑态度还有第二条理由。在发挥这条理由时,我的论据本身将预示这篇论文的另一个主要论点。上述抱怀疑态度的理由纯粹是事实;那就是说,它们本身是一种流行的认识论的逆事例。因此,如果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它们最多只能有助于造成一种危机,或者更准确地说,有助于加强一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危机。它们本身不能也不会证明那种哲学理论是错误的,它的辩护人会去做我们已经看到科学家们在面临反常情况时所做的事情。为了消除任何显而易见的冲突,他们会想出许多衔接方式和对他们的理论的特定限制。事实上,在文献中已经有许多恰当的限制。因此,如果这些认识论上的逆事例是要构成一种比较次要的刺激物,那就会因为他们的帮助而允许有一种新的不同的科学分析出现,在这个范围内,他们就不再是困难的来源。而且,如果有一种典型可以适用于这里,那么这些反常现象就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事实了,我们以后将在科学革命中评述这种典型。在科学知识的一种新理论的范围内,他们似乎很象同义反复,对形势的陈述不能想象有另外的方式。

  例如,人们往往已经注意到,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尽管承受了几个世纪,事实上和理论研究上的困难才达到,但对于那些交给牛顿理论的现象来说,却表现得很象一个纯逻辑的陈述,再多的观察也不能驳倒。①在第X节里,我们将看到,化学上的定比定律,在道尔顿(Dalton)以前,是一种偶然的实验上的发现,很含糊的概括,在道尔顿的工作以后,成了化学化合物的定义的组成部分、靠实验工作本身已不可能推翻了。这种概括很象科学家们面临反常现象或逆事例时不能抛弃规范那样也是会发生的。他们不能这样做,但仍然是科学家。

  虽然历史大概不会记录他们的名字,有些人因为他们不能容忍危机,无疑已经被迫抛弃科学。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象艺术家一样,必须能偶然在混乱的世界里生活,我在别处把这种必要性描述为科学研究中固有的“必要的压力”。②但是,我想,抛弃科学以支持另一种职业,是仅有的一种规范,靠逆事例本身就能导致抛弃这种规范。一旦发现了第一种并用来观察自然界的规范,就再也不会有那种缺乏任何规范的研究工作。抛弃一种规范而不同时以另一种去代替,就是抛弃科学本身。那种行动不仅在规范上,而且在人上都有反映。他不可避免地会被他的同伴着成是“责备他的工具的木匠。”

  ① 详见N.R.汉生(Hanson:《发现的模式》(剑桥,1958);第99~105页中的讨论。

  ② T.S.库恩:《必要的压力;科学研究的传统和创新》,犹太大学第三届(1959年)识别有创造性的科学人才研究会,卡尔文·

  W·泰勒(Calvin W.Taylor)编(盐湖城,1959年),第162~177页。对于艺术家中间的可以比较的现象,见弗蓝克·巴伦(Frank

  Barron):《想象的心理学》,《科学美国人》,第CXCIX卷(1958年9月);第 151~166页;特别是 16O页。

  相反,同样的论点至少可以是等效的;没有逆事例就不会有研究工作。因为把常规科学同处在危机状态中的科学区别开来的是什么?当然不是前者没有面临逆事例。正相反,我们前面所说的构成常规科学的难题,只是因为没有规范才存在,规范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并完备地解决它的全部问题。曾经有很少数似乎是这样做的学科(例如,几何光学),不久就完全不再发生研究问题,而成为工程的工具。除了那些唯一起作用的问题外,常规科学观为难题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从另一种观点一种逆事例,因而是一种危机的来源。哥白尼看成是逆事例的,在托勒密的大多数其他继承者看来则是观察和理论之间相适合的难题。拉瓦锡看成是逆事例的,在普利斯特列看来则是在燃素说中成功地解决了的难题。爱因斯坦看成是逆事例的,在洛伦兹·菲茨杰拉德和其他人看来则是牛顿和麦克斯韦理论中的难题。而且,危机的存在本身并没有把一个难题转化为逆事例。并没有这样鲜明的分界线。而由于规范形式的激增,危机通过最终允许一种新规范的涌现而使正常的解题规则松弛。我认为,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没有一种科学理论曾面临逆事例,或者是所有科学理论一直面临着逆事例。

  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被看成不是那样呢?那问题必然导致对哲学的、历史的和批判的解释,而那些题目在这里是被排斥在外的。但是我们至少能指出两条理由,为什么科学被认为如此易于为这个一般原则提供一种说明,即真理和谬误唯一地和明确地由陈述和事实的对抗决定的。常规科学务必而且必须不断地力求使理论和事实更紧密地一致起来,那种活动很容易被看成是检验,或寻求证实或证明是错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