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跟你借的幸福 一场关于幸福的错觉(13,14)

《跟你借的幸福》一场关于幸福的错觉(13,14)

作者:陌墨 字数:2464 书籍:跟你借的幸福

  她是落落大方的,这年月男女一道出游,同乘同坐都是常事,没有那么多避讳。

  见凌溯脚下踟蹰,她甚至暗笑了一声,觉得他过于拘谨了。可当他真的在她身旁坐下,拘谨的反而变成了她,这小小的车厢内,转瞬便填满了他的味道,简直是移动的香炉啊。

  不过那味道很好闻,带着清冽的,初秋的气息,也没有属于武将的汗腥气。只是两个人都有些放不开手脚,双眼直视着前方,正襟危坐着,反倒无话可说了。

  还是居上先迈出一步,和气地说:“今日能出来,多谢郎君啦。你不知道,进了行辕后行动多受限制,我想回家,都不敢和傅母说。

  凌溯则觉得女郎太恋家了,“小娘子进行辕,满打满算也才四五日,这四五日有这么难熬吗?为什么想回家?”

  居上没好直说,如果邻居善些,对她客气些,她也不至于想爷娘。还不是因为在他这里受了委屈,吃了瘪吗。

  不过他这回愿意带她去赴宴,也算将功补过,便不与他计较了。

  偏过身,撩起窗上垂帘,即将宵禁的长街。长安城有规定,落日前七刻打鼓,鼓声分好几轮,待七百下敲完,各处坊院就要关闭坊门了。

  街头行人行色匆匆,都着急往家赶,那些出摊的小买卖也都收拾干净了。临夜,热闹的街头渐次冷落下来,居上喃喃道:“家里有爷娘嘛虽然他们很啰嗦,但与他们在一起,心里不慌张。”

  一旁的凌溯沉默下来,暗想男人和女人眼中的家,其实不一样。

  他生于北地豪族,又是长子,自小被寄予太多厚望,若是哪里做得不好,只会觉得愧对爷娘。或许年幼的时候,还有祖母和母亲的关,但渐渐长大,他已经不需要妇人的庇佑,可以做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了。

  他成为父亲的前锋,为了完成父亲心中的大业,出生入死奋战沙场。每一次取胜,都会换来父亲欣喜的夸赞,父亲满意的目光,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所谓的家,大概就是战后暂时休憩的地方,吃些好的,换一身干净的衣裳,停留上十日日,然后再入军中,重投入下一次征战。至于她口中唠叨的父母,他也领教过,无非是催婚时的喋喋不休。认真说,长大后的家,对他来说有些像驿站,因为在外太久,眷恋得越来越少,时至今日,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思念的了。

  居上见他沉默,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他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想什么。

  放下垂帘后转回身,偏头说:“郎君,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武陵郡侯,你可认得?”

  凌溯见又一个男人的名号从她口中蹦出来,不由心生疑窦,侧目她,“你与武陵郡侯又有交情?”

  居上从他的眼神中,出了他的所思所想,忙道:“别误会,并没有什么交情。

  是我家阿妹,上月在西明寺结识了他,彼此有些好感,也常信来往。但不知为什么,这位郡侯屡屡失去音讯,弄得我家阿妹不明所以,因此我想托你打探,他是不是死了。”

  凌溯心道女子真狠,买卖不成就咒人家死,来自己轻易不能得罪她。既然求到门上,那就替她分析一下,便道:“人还活着,没了音讯,必定是有了更好的姻缘,不欲与辛家结亲了。”

  “就算不欲结亲,也该有个交代。居上说完,忽然发现这种情况似曾相识,当初陆观楼不也是这样不了了之的吗。心下又不平起来,如今这年月,男人反倒不像女郎那么有担当。明明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做了结,偏要玩这种神隐把戏。

  反正不管那武陵郡侯到底怎么样,先从凌溯这里开始深挖。居上道:他身上有爵,说不定与你沾亲带故,你可知道他为人究竟怎么样?”

  凌溯终于明白过来,难怪今日非要跟他赴宴,原来是有她的打算。

  原本是不想回答她的,奈何她越欺越近,近得能感觉到她身上的热量。

  他往一旁让了让,可惜让不开,只得据实回答:“他母亲是圣上族妹,开国大封功臣时,因他父亲曾有功于朝廷,后来虽然病死,圣上也记着韩家的功劳,赏赐了他爵位。但若说远近,我和他不相熟,不过点头之交而已,他家中什么境况,我也并不清楚。”

  居上一字一句听得仔细,那张小脸上立刻浮起了谄媚之色,“郎君,我托你一件事,好么?”

  凌溯乜斜她,刻意拉出的距离,足以体现他的防备,“你想干什么?”

  居上温情地笑了笑,“莫慌张,我不会让你把他抓来拷打的,只是想借郎君手眼,打探一下他的虚实。”

  这样说来尚可商量,但嘴上习惯性地拒绝,凉着脸道:“旁人的儿女私情,和我不相干。”

  居上闻言,打算好好和他掰扯一番,“你我不是定亲了吗,将来我们成婚,我阿妹就是你阿妹,难道郎君能容忍别人玩弄阿妹的感情吗?再说我已经是半个太子妃了,武陵郡侯居然不重裙带关系,没有立时上辛府提亲,事出反常必有妖,郎君不好奇吗?”

  一连串的反问,问得有理有据。凌溯勉强扯了下嘴角,“小娘子的口才愈发好了。”

  不管他是真服气还是假服气,居上都收下了,自谦道:“多谢夸奖。那你可答应帮我?“见他还不答应,又挪过去一点,一声郎君,叫得凌溯鸡皮疙瘩乱窜。

  “好好好她推过去一些,“等到了那里,我就命人打探。”

  居上终于松了口气,先前派出家中阿兄们,打听来的无非是些皮毛,现在托了凌溯,太子手上暗线遍布长安,别说这点小事,就算武陵郡侯身上长了几根毛,都能打听明白。果然与这样手眼通天的人结交,还是有好处的,必要的时候,人家是真能帮上忙。

  欢欢喜喜道一声谢,“那我就等着你的消息了。”

  说话间到了宣阳坊,公主出降后的府邸就建在这里,正门面向坊道,早已是宾客盈门,人来人往。

  太子是贵客中的贵客,翊卫甫一到,门上立刻就排开了阵仗。家令带领府中的家丞等上前迎接,恭敬道:“殿下驾临,恕人不能亲自待客。府内已辟出幽静之所,以备殿下暂歇。”

  凌溯从车上下来,启唇说不必了,“今日公主大婚,陛下与皇后殿下不能亲来,婚仪由我主持。”一面回身接应车上的人,众目睽睽下伸出手,将他的太子妃引进了府门。

  有人开始感叹,铁腕的太子,终究也还是拜倒在了辛家女的石榴裙下。想当初存意太子内定了辛家长女,那女郎就是长安城中万众瞩目的存在。后来改朝换代,

  家家盼着风水轮流转,许多开国功臣膝下也不是没有女儿,却不知怎么回事,赐婚的圣旨还是送进了辛家,可见是命定的太子妃,不服不行。

  仔细,那辛家大娘子果真好相貌,雍容明媚,光彩照人。她身上不见小家碧玉的婉约,她是扎眼的绝色,用倾国倾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先前曾同赴赵王家宴的女孩子们,相顾无言只有讪笑。当日谁不曾有过吸引太子目光的打算,可惜色不如人,败下阵来了。既然大局已定,反倒天下太平,大家又热闹地围过去,前朝还只是内定太子妃,本朝可是真金白银定夺了的,现在打好关系,将来大家混个脸熟,以便平步青云。

  于是居上被一群女郎众星拱月般簇拥进了公主府,凌溯之前还叮嘱不要离得太远,这话现在根本不可行。刚一进门,就各自被拽开了,郎君们有郎君们的圈子,女郎有女郎们的去处。

  几位昔日交好的贵女向她道贺,“听闻宫中下旨赐婚了,我们也替阿姐高兴。太子殿下是英豪,阿姐是美人,美人配英雄,天造地设的一双。”

  居上冠冕堂皇应付了,复又向镇军大将军家的娘子,含笑道:“我也向阿妹道喜,阿妹与商王很相配,那日在赵王府邸时,我就出来了。”

  娘子腼腆地笑着,居上被赐婚的第二日,宫中就降旨把她指给了商王。商王的未婚妻,与太子的未婚妻,将来就是妯娌,因此比旁人更亲近些。待人散开了,娘子悄悄靠在居上耳边说:“那日在赵王官邸,我不曾留意商王,也没想到过了几日,便收到这样的旨意。”

  居上笑道:“不好吗?我商王英姿飒爽,是个好儿郎。”

  娘子说是,“北地的人,个个都是马背上历练出来的,我们家原就是武将世家,我父亲很满意这门亲事。只是商王好像有些害羞,他不怎么与我说话,不知是不是心里有什么想法。阿姐,你与太子殿下怎么样?听说你入行辕了,相处得还好吗?

  居上有苦说不出,难道还能抱怨和太子相处不融洽吗。胳膊断了只能折在袖子里,便硬着头皮道:“很好,那里安排了几位管教的傅母,还能习学宫中的规矩。”

  说罢问娘,“你觉得商王如何?”

  娘子小脸酡红,眼神朝外斜斜飞了一眼,那个方向正站着商王,与兄弟好们侃侃而谈。

  “说不上好不好,既然赐了婚,我也不作他想了,就他吧。”

  居上了然笑了笑,确实,与帝王家联姻,就没有你选择的余地了,认命吧。

  朝外,天色渐渐暗下来,城中暮鼓敲击完毕,昏礼的仪式也终于开始了。

  公主是从大内出,朱雀大街上早就清了道,只等送亲的队伍抵达。仔细听,好像有乐声传来,鹄立在门上等候消息的家丞张望半晌,忽然向内通传:“贵主的卤簿来了!”

  一瞬众人齐齐望向门上。

  居上站在人群中,一眼便见穿着爵弁的郎官,他也正热切地盼望着那个属于他的妇。

  说不上来是种什么感觉,并不难过,就是有些失望,原来那日梨云亭里隐晦的暗示都不算数,尚主才是世家子弟的人生巅峰。

  吹吹打打,送亲的队伍到了门上,公主乘坐的车辇很大,大得如同一间小屋子般,精准地停在大门前。华美的车门打开了,训练有素的傅母上前引领,妇团扇障面环佩叮当,郎官的眼睛都在放光。

  所以真的算是各得其所,人家娶了当朝的公主,可比阿兄还要体面呢。

  居上正兀自思量,隐约感觉有两道视线朝她射来,她随意一瞥,就见了似笑非笑的凌溯。

  做什么,戏吗?居上觉得很没面子,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他倒是一脸安然,转身跟随家令入了正堂,预备代父主婚,送幼妹出降。

  繁琐的礼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娶的是公主,少了那些弄郎的恶俗桥段。

  居上尽量隐于人后,起先还愤愤不平,但真到了这样的环境下,还是不要给人添堵了。

  转头娘,依稀能见公主的侧面,也是一位容貌姣好的女郎呀。婚的夫妇牵着红绸的两端,向坐于上首的太子行礼,礼赞吟诵,说了好长一段祝词,太子起身,将玉笏交到公主手上,和声道:“兄奉阿耶之命,送妹出降,望阿妹谨记爷娘嘱托,戒之慎之,宿寐不忘。”

  公主说是,婚的夫妇向兄长肃拜下去,然后被簇拥着送进洞房,外面的大礼就算圆满完成了。

  凌溯从座上漫步下来,踱到居上身旁,偏身微微低头道:“小娘子果然大人大量。”

  居上最讨厌这种恭维,嘟囔道:“还能怎么样,我可是很要面子的,反正大家是亲戚,来日方长。”

  话里还带着狠劲儿,但能出来,她其实是个心思纯良的女郎。

  凌溯转身朝灯火阑珊处望去,略抬了抬手里的折扇,指向一个穿着葭灰圆领袍的男子,“那人就是武陵郡侯。”

  居上定睛打量了半晌,最后得出一个评价:“长得倒是人模狗样。”

  很快,凌溯派出去的人便回来禀报了,压声道:“武陵郡侯家中没有妻房,两年前死过一个侍妾,后来房里就没人了,眼下正与右相府上女郎来往。”

  居上自然不信,“这是从哪里探来的消息?都已经二十来日不通信了,谁正与他来往!”

  凌溯转头向探子,探子有些慌,咽了口唾沫道:小人是从郡侯近侍口中探得的消息,应当不会有错。郡侯每常会与辛家女郎会面,明日约在西明寺,娘子若是不信,可以前去探。”

  居上被他说得一头雾水,“出妖怪了?我家二娘都快气病了,什么时候和他会过面。”

  探子茫然无措,觑了觑凌溯,俯身道:“殿下那小人再去探。”

  凌溯说不必了,“与他来往的是辛家女郎,但未必是二娘。”

  所以真是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辛家只有三位女郎,不是自己,不是居幽,难道还是那个胆小如鼠的居安吗?

  于是视线一转,又来和凌溯打商量,“郎君,我明日可以告假,去西明寺一趟吗?”

  这回凌溯没有为难她,像这等悬案,当然要彻底弄清楚,晚上才能睡得着。

  他说:“入夜之前必须回到行辕。同长史说一声,派几个仆妇随行,以备不时之需。”

  居上道好,忽然觉得太子殿下还是有些人情味的,遂向他承诺:“等我探得了底细,回来告诉你。”

  凌溯挑着眉,点了点头。

  婚宴的后半部分,大抵以吃席为主,郎官要应酬男客,女客这头,便由其母和家中女眷照应。

  居上作为钦定的太子妃,自然被格外重,安排坐在主桌,陆观楼的母亲也亲自上来敬酒,含笑道:“既入一家,今后就托赖娘子关照了。”

  居上站起身回礼,抿了一口酒后,借着灯光端详陆夫人的脸。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筹备昏礼的缘故,陆夫人有些憔悴,眉眼间也有病容,便道:“听闻夫人前阵子身上不豫,如今好了吗?”

  陆夫人说是,“我固有胃疾,发作起来就疼得钻心。好在遇见一位有德行的游医,给了个方子,仔细照着调理了一段时日,现在已经好了大半,多谢娘子关心。”

  居上她回话的神色,眼神没有闪烁,料想说的都是实情,那么陆观楼回弘农侍疾,也是确有其事。

  就像解开了长久的心结,解开后就穿了。圣上召见应该在他返回长安之后,多日沉淀,那天一时兴起的热情消退了,两下里比较,最后选了通天坦途,好像也无可厚非。

  自己呢,其实也没有那么深的怨念,既然不是借故避而不见,这事就不提了。

  于是转瞬,便把旧恨抛到了脑后。

  后来又与主家和女客们闲谈,夜也渐渐深了。今晚是十,十的月色真好,那么大的银盘挂在天顶,把回去的路都照亮了。

  马车缓缓行至昌坊,下车的时候头重脚轻,居上扶着额,打了个酒嗝。

  凌溯立刻蹙眉她,甚至脚下一蹉,让开了半步。居上“嘁”了声,“郎君晚间没有饮酒吗?你身上酒味很重,我不过顾全你的脸面,没说罢了。”然后招了招药藤,头也不回迈进了门槛。

  台阶前的凌溯听了她的话,不免迟疑,抬起袖子嗅了嗅,并不像她说的那样。

  晚睡对皮肤不好,居上进门便拔了簪环掬水清洗,然后一头栽进了被褥里。真别说,背靠乐游原,晚间的温度就是比城里别处低,到了后半夜需要裹紧小被子。

  大概因为喝酒的缘故,睡着睡着又口渴,懒得唤婢女,自己挣扎起身倒水。走到窗前时,随意往东一瞥,发现灯下人正奋疾。她迟疑了下,回头更漏,已经过子时了,他怎么还没就寝?

  唉,想来当太子也不容易,连觉都睡不饱,难怪日日臭着一张脸。

  打个呵欠,她伸着懒腰又踱开了,搁下水杯后再次跳上床,睡了个人事不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