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1990之官运亨通 第一章 苏联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重生1990之官运亨通》第一章 苏联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作者:大肥羊 字数:2645 书籍:重生1990之官运亨通

  凌晨两点,北海市宽敞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冬夜的雪花漫天飞舞,将北海市装点的银装素裹。张岩驾驶着马自达漫无目的的游荡。就在一刻钟前,电信的熟人打电话给他,由于各方面原因,电信08系统竞标的最后赢家是富士通公司,而他的公司血本无归,几百万的投入最后化成水漂,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

  “哈哈哈,千金散尽复还来,今朝有酒今朝醉!”张岩抄起一瓶酒,咕嘟咕嘟的喝了下去。站在北海市最高的金融大厦顶楼上,张岩爬上护栏,终身一跳,融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

  等到张岩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眼前一片漆黑,身下硬硬的一张木床,一张薄被盖在身上,屋子里面充斥着一股刺鼻的油漆味。这是在哪里?张岩脑子一片混乱,自己不是跳楼了吗,怎么会跳到这里呢?

  借着门外微弱的灯光,张岩看到靠床的墙上,贴了一张奖状,只能模糊的看到几个字‘第四小学第一’。在张岩的记忆中,这张奖状是他小学二年级年段第一名的奖状,他一直都很看重这张奖状,可是在一次搬家中,这张奖状丢了,张岩记得自己当时哭了一天。

  可是现在,这张奖状有神奇的出现在一堵略微发黄的墙壁上,恍若时光倒转昨日重现。伸手摸了摸奖状,感觉奖状暂新的纸质,张岩心中喜悦的同时充满了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为什么可以见到这张丢失的奖状,而且这奖状还这样的新。

  “玉兰,我要去一趟南京……”熟悉的声音,比印象中的显得更加有力,可是张岩还是听的出来,是爸爸张玉容的声音。却比印象中的更加年轻,更加有力,这是十几年前爸爸的声音!张岩抬起头,只看到一个绿色油漆的木门,屋外的灯光被帘子遮住,一点点昏黄的灯光透过来。

  “你不能去,你在政研室干的好好的,你这一走,马主任怎么看你,你还干不干下去了!”

  妈妈的声音同样年轻,不过话里面的内容让张岩吃惊不小,政研室!全称是银州市政策研究室,是政府的专门政策的研究机构。

  在张岩的印象中,父亲是北海财经学院的高材生,不过运气很差,毕业的时候正赶上上山下乡,等到*结束之后才回到了银州市外贸局工作,十几年前父亲确实在政研室上过班,短短三个月内就由股员当上了科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干的好好的时候离开了政研室,回到了原来的单位外贸局。然后经过了几年风风雨雨,外贸局越来越差,直到最后倒闭。而政研室却越来越好,政研室马自行主任最后升任银州市常任副市长,分管经济方面的工作。如果父亲不离开政研室的话,作为马自行秘书的父亲前途肯定是光明的。

  张岩问过父亲几次,为什么离开政研室,可是父亲都是含糊过去,只是有一次父亲喝得多了,才露出了一点口风,当时父亲拍了拍自己的肩膀,酒气熏天的说道:“臭小子,人活一世当官不是最重要的,家人、朋友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张岩记得很清楚,因为父亲拍的很用力,结果第二天自己右肩疼得要命,书包只能跨在左肩。不过从那以后,父亲就再也没有喝过酒,烟也戒了,脸也没了笑容,整天都是阴沉沉的,那样的父亲,张岩很心疼。

  也许现在就能弄清楚父亲离开政研室的原因。张岩顾不得其它的,竖起耳朵倾听外面的声音:

  “大哥出了点事情,我要马上去一趟,至于单位那边,我跟马主任说好了,已经批下来10天的假期,不会有啥大事情的……。”张岩的耳朵越伸越长,身子也慢慢探了出来,唯恐漏了一个字。自己的记忆中,父亲正是去了一次南京之后,才离开了政研室,随后自己的那个暑假也没有过好。

  一声轻轻的门响,爸爸要去火车站了,张岩猛地跳下床,快步走到院子里。此时正是启明星高悬,天将欲破晓的时候,借着微弱的星光,隐隐约约的可以看清外面的情况。一个小院子,红色的砖墙垒成的墙,十几个箱子贴着墙根放着,里面挤了一堆毛茸茸的鹌鹑,父亲推着那辆老式28自行车,车后座上放了一个大旅行包,母亲正在关门。

  张岩急忙跑过去,对母亲说道:“妈,你今天还要上班,就别送爸爸了。反正我都放假了,还是我去送吧!”说完之后,张岩有点紧张,他并不知道妈妈会说什么,也许自己的记忆是错的呢?

  “那好,就让小石头送我吧,你也挺忙的,还要上班那别迟到了!”张玉容微笑着摸了摸张岩的头,挥手跟妻子告别,父子两个并排走向火车站。这时街道上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父子两的脚步声在静谧的晨曦中传的很远。

  “爸,我想问你个事情?”

  “啥事?”

  “你不在政研室干了?”张岩眼睛余光瞄着父亲,想从里面看出点端倪来。

  张玉容身子一震,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在这一刹那间,他甚至觉得儿子有点聪明的过了头“你怎么知道的。”

  张岩低下了头,反问道:“爸,是你不想干了吗?”

  “小孩家别问这些。”张玉容有些暴躁的结束了这次谈话,嘴唇闭的紧紧的再也没有说话,直到近火车站的时候才叮嘱张岩:“我还有个稿子放在书房,急着走忘了交代你妈了,你回去把稿子交给马主任,就是去年春节到咱家的那个老马,胖胖的鼻子挺大的那个伯伯,知道了吗。”

  从站台里面走出来,张岩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爸爸并不想离开政研室,可是最后还是离开了。那说明马自行主任一定是对父亲有些不满,所以才让父亲离开政研室。想明白了问题所在是好事,可是张岩对于解开这个疙瘩,却一点把握都没有,这就是坏事了。

  等到了家里,发现妈妈已经上班了,厨房的桌子上摆着做好的饭菜,张岩也拿了碗筷吃了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没有一点不适应。吃完饭之后,张岩推开书房的门,书房只有五六个平方,一张有些斑驳的办公桌,加上靠墙的那个大书柜,就占据了大半个书房。在书桌上整齐的摞着一叠稿纸,稿子上面压着一个的台历,上面的日期是1990年7月1日。张岩苦笑,把台历放倒,仔细的读起稿子来。

  父亲刚劲有力的字迹马上跃入眼帘“苏联的红旗还能打多久”,张岩按住稿纸,慢慢的读了下去,嘴角的不知不觉得翘了起来。父亲的这篇文章,对苏联的境况分析得很到位,对造成苏联危机的愿意分析的也很不错,可是结论却有点保守,认为苏联会在短期内陷入危机,然后通过漫长的整顿中重新崛起。

  其实这也是反映了中国人的心态,既不愿意苏联过于强大,又不愿意苏联倒下,因为苏联一旦倒下,那么中国作为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会遭到美国的全力打击,而中国的实力是远远不如苏联的。

  不过张岩知道,苏联现在的情况,已经糟到不能再糟的地步,距离正式解体最多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而解体之后的国际形势,并不像是中国想象的那样糟糕,美国将目光转到了中东,伊拉克在山姆大叔的忽悠下,出兵吞并了科威特,可最后才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石油,而是美国人铺天盖地的轰炸。

  根据着记忆中的印象,张岩抽出几张稿纸,开始慢慢的写了起来………。虽然脑子里面想得好好的,可是写到纸上就有点拌蒜,一篇三千字的文章,竟然写了有五六个小时,等到写完最后一个字,张岩才发现时间已经快到五点半了,距离政研室下班不过半个小时了。

  “大爷,我是张玉容的儿子,我爸有份资料忘了给马主任了,让我拿过来给马主任看。”在政研室的大门前,张岩苦苦哀求看门的老大爷。看门的老大爷穿着一身草绿色的旧军装,咪着一双浑浊的眼睛,高大的身板站在门口像座山似的,就是一句话:“不行!政研室只有相关人员才能进出,你这小鬼不能进去。”

  看看实在不行,张岩也没招了,就把最后一招拿出来了,爬墙!政研室是个三层红砖楼,外面的围墙也就一人多高,爬起来不算困难。张岩绕墙走到一个僻静处,见左右没有人,先把稿子叠好了,轻松的翻了过去。

  从墙上翻下来,张岩悄悄的贴着墙根走进楼里面,在外面耽搁了这么久,估计也快下班了,得赶快了。想到这里张岩加快了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