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阿大又是一声低吼,犹如平地起了一阵旋风,只见池塘中的小荷,一支支地弯腰折背。这股"旋风"在池塘缓缓旋过,就见池塘中间,慢慢地钻出一个满是污泥的人头!
于阿大身形骤起,踏走在一支支小荷之上,便如浑不受力,片刻之间,已然到了池塘中那诡秘的人头旁边,倏地探出手去,自污泥中抓起那个人来,内力透处,那人的穴道已然被封。于阿大手里提着一个人,又是脚踏小荷,却是如履平地,瞬间已然到了岸上。
于阿大将那人扔在韦小宝的面前,道:"韦爵爷,他就是你要找的甚么郑爵爷么?"韦小宝猛地跳了起来,先不回答于阿大的问话,却围着他转了两个圈儿。于阿大除了手上沾了那人身上的污泥,在池塘里走了个来回,身上竟然没有一滴水殊儿!韦小宝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来,半晌才说道:"乖乖隆的冬,三弟,你敢情会妖术么?"于阿大又道:"韦爵爷,你看他可是你要找的人么?"那人被于阿大点了穴道,软瘫在地,动弹不得。头上,污泥浊水渐渐地流了下来,露出花白的发辫,满脸的皱纹也看得清楚了。
韦小宝仔细地端详了半日,才依稀从他的身上,找到了原来的风流倜傥的郑克爽的影子。他笑道:"郑爵爷,你这是练的甚么功夫哪?可是在操练海军,预备着回台湾与朝廷再打一仗么?"郑克爽忽然露齿,嘻嘻一笑,道,"嘻嘻,海军?打仗?那好玩得紧啊。"满口的牙齿却是白森森的,犹如野兽般地吓人。
韦小宝后退一步,就像是怕被咬着一般,问道:"姓郑的,你还认识老子么?"郑克爽道:"认识啊,你老人家可不是甚么老子,是瑶池西王母座下的玉女,对也不对?"韦小宝大乐:"辣块妈妈!西王母的玉女?老子是公的母的?哈哈,哈哈哈哈!……"他纵情大笑,笑着笑着突然打了个寒颤。
虽是艳阳高照,却依然春寒料峭。郑克爽只穿着单薄的衣衫,身上满是污泥浊水,嘴唇冻得乌紫,躺倒在地,索索发抖。三十几岁的富家公子哥儿,一代名将郑成功之后,明朝王爷的后裔、清朝御封的公爵,如今须发皆白,却似一个六十老翁。但那眼里射出的光,分明炽热而又兴奋异常。
韦小宝停止了笑,道:"郑…。郑公子,你在水里做甚么?"郑克爽呵呵傻笑道:"练水军啊,得令得令锵……抓俘虏啊,得令得令锵!"他说着,将一直揣在怀里的手伸了出来,手里,紧紧地攥着一条活蹦乱跳的泥鳅,张口就将泥鳅的头咬了下来。他"咯吱咯吱"地嚼着,鲜血和着污泥自嘴角流下,泥鳅的身子兀自在拼命挣扎。
韦小宝不忍卒睹,又问道:"你的家人呢?佣人呢?"郑克爽使劲将泥鳅的头生吞了下去,将泥鳅的身子扔在一旁,任那无头的泥鳅在地上扑腾,笑道:"都死啦,走啦,飞啦。"韦小宝骂道:"他奶奶的,这些没有良心的东西!郑家做国姓爷的时候,一个个屁颠屁颠的,赶着巴结呢。如今姓郑的倒了霉,便一个个都溜号啦。"他的心头,忽然涌过一阵莫名的哀伤。这种哀伤是他从未有过的,甚至当他还在扬州的妓院里做"小乌龟"的时候、在他的师父死在恩将仇报的郑克爽手里的时候……韦小宝一生遭际非常,常遇坎坷,但都从没有这等自内心的哀伤。
韦小宝稍稍沉默了片刻,一摸怀里,空空如也,竟没有带得-两银子——他原本是来找郑克爽"讨债"的,哪里会带银子来?便伸出手去,对于阿大道:"三弟,那一万两银票,你带来了没有?先借给我使一使。"于阿大宛如没有听见一般,自始至终地盯着死狗一般躺倒在地的郑克爽,忽然冷冷一笑,道:"尊驾的武功高明得紧啊。"韦小宝怒道:"你胡说甚么?这人原先是个绣花忱头,模样儿极俊,武功却是一塌糊涂,比老子强不了多少。如今成了这副尊容,连他妈的绣花枕头的小白脸模样儿也没有啦,疯疯癫癫的,武功?武功你奶奶个熊!"于阿大倏地五指如电,袭向郑克爽的双目。郑克爽露出森森白牙,便咬于阿大的手指。岂知于阿大却是虚招,身形动处,手已缩回,足尖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紧紧地贴在了郑克爽的太阳穴上。
于阿大蓄势待发,只要内力一吐,郑克爽必死无疑。
在人身所有大穴之中,"太阳穴"是最为娇嫩、最易受袭击的死穴。是以即便是初学武功的人,也懂得如何保护太阳穴。
郑克爽却是一动不动,笑道:"你做甚么要踢我?我抓泥鳅给你吃,好么?"于呵大道:"哼哼,你装神弄鬼,混弄别人可以,我于阿大的眼里却是揉不得沙子!"韦小宝怒骂道:"他奶奶的,于阿大,一万银子是你亲爹么?"于阿大脚尖动处,却在郑克爽的后颈连点数下,解了郑克爽的穴道。郑克爽笨手笨脚地站立起来,道:"你的武功高明得紧啊。喂,你教教我,好么?"于阿大"哼"了一声,取出银票,捧给韦小宝,道:"韦爵爷,一万银子,分文不少。"韦小宝道:"给他。"
于阿大将银票塞在郑克爽的手里,道:"你可记清楚了,这是韦爵爷所赐。你若是恩将仇报,姓于的取你性命,易如反掌!"说着,一个"劈空掌"遥遥地击向数丈之外的一株鸡蛋粗细的小树,只听得"喀嚓"一声,那小树折成两节。韦小宝赞道:"好功夫!"郑克爽却依然痴痴地笑,道:"那小树怎么啦?把它弄断了做甚么?"于阿大也不理他,转身走去。韦小宝相跟着,道:"三弟,回去之后,我还你一万银子……"忽然眼前飘过数片纸屑,韦小宝回头一看,只见郑克爽将银票丁丁撕碎,放在掌中,徐徐吹起,便如飘起一阵梨花一般。
韦小宝惊叫道:"你做甚么?"于阿大却是连头也没回。
韦小宝道:"他奶奶的,一万两银子扔水里去啦。"觉得方才骂于阿大是个守财汉,大太小瞧了他,便讪讪道:"三弟,你刚才大吼一声,天摇地动的,那是甚么功夫啊?"于阿大毕恭毕敬,道:"启禀爵爷,那叫'狮子吼',是少林内功的一种。""狮子吼"是佛教用语,原意是对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当头棒喝,使人幡然悔过。后来经历代高憎的努力,创出了一套威力无穷的高深内功,一吼之下。
使敌人心魄俱散,内力惧失。不过这门武功实在太过高深,便连少林寺的高僧,也没有几个习练成功的。可见于阿大的外功、内力,已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韦小宝道:"三弟,你是少林寺秃贼的弟子么?我韦小宝可是少林寺'晦'宇辈的高僧呢。哈哈。"(庸按:韦小宝遵康熙之命,为了保护在五台山出家的老皇帝顺治,曾在少林寺做过年余和尚。他是朝廷高官,少林寺晦聪大住持为不至使少林武功泄露于朝廷,代师收徒,给韦小宝起了个法号晦明,成为少林寺的一代"高僧"。)于阿大含混答道:"机缘巧合,卑职习练得一些少林功夫,倒叫韦爵爷晒笑了。"说话间,只见韦小宝的管家飞奔而来,见了韦小宝当街打了个千道:"哪里都找不到你老人家。爵爷,你请赶紧进宫罢,皇上已是差了多总管,来请你三趟了。"韦小宝心里吃惊,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事情,不敢怠慢,立即上了车,命车夫快马加鞭,直奔皇宫而去。
康熙背负着手,在御书房里等待着韦小宝,见了他,骂道:"他奶奶的韦小宝,又到哪里闲逛去了?"紧接着又道:"杰书今日回来了,他禀报了靳辅的事……"韦小宝忽然心头一惊,暗骂自己:"他妈的,老子只顾吃喝玩乐了,全忘记了脖子上的脑袋长得牢靠不牢靠!应当早些派人在康亲王的府上守着,待他一回来,就先串了口供。这下可好,老子的老盟兄定是将靳辅老小子的事儿,一股脑儿全推在老盟弟的头上了。不过,小玄子张口就骂'他奶奶的',却又像没有甚么恶意。"心里打鼓,却见康熙来回镀步,心事重重的样子。康熙的眼里布满了血丝,不到三十的年纪,鬓角已是现出了几根白发,韦小宝心道:"小玄子这皇帝做得也不快活。"康熙忽然在韦小宝的面前站定,道:"小桂子,我记得你在江湖上好像有个绰号,叫甚幺小白龙是不是啊?"韦小宝为人乖觉,又在康熙身边待了十余年,知道皇宫禁忌极多,而自称"龙",更是大逆不道的死罪——普天之下,只有皇帝才是真龙天子呢!——迟疑了一下,忐忑不安地答道:"那是江湖朋友闹着玩儿,当不得真的。"康熙却又走神,半晌,忽然笑道:"杰书复旨时,对你大加赞赏。你既是靳辅的朋友,又与黄龙大侠有了交往,浑号又是他奶奶的小白龙、小桂子,你便去给老子治水去罢,怎么样啊?"韦小宝一怔道:"治水?皇上,奴才虽说叫小白龙,其实却是一条旱龙…"那"龙"字一出口,韦小宝伸手打了自已一个耳光,骂道:"叫你胡说八道,掌嘴!皇上,奴才其实是一条旱虫,哪里会治甚么水?皇上要是觉得靳辅老头子不中用,便派了别人去罢,奴才就是愿意在宫里伺候皇上,哪儿也不愿意去的。"康熙道:"你别害伯,我派你去做河督,叫靳辅做你的副手。他的治河方略我看了,倒是大可行的。小桂子,咱们俩是打出来的交情,我总不会给你亏吃。黄河治得成功了,你是河督,功劳总是你的;若是治出了毛病,那是靳辅一手操持,罪过便由他一人担当好了。小桂子,这好比你做庄推牌九,先偷得一副至尊宝在手里,不管对手摸了副甚么牌,总压不过至尊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