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逻辑 第81章

《小逻辑》第81章

作者:黑格尔 字数:2424 书籍:小逻辑

  不过如果说概念有种类的不同,那就错了,因为概念,虽说是具体的,但就其为概念而言,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概念,而概念所包涵的。。。。

  各个环节也不可认作种类的不同。如果说成是把判断的两边加以联结,也同样是错的。因为一说到联结,就令人误以为那被联结的双方会独立存在于联结之外。这种对于判断的性质的外在的看法,当人们说判断的产生是由于把一个谓词加。

  给主词时,就更明确了。照这种看法,主词便是外在的独立。

  自存之物,而谓词就被认为只是从我们脑子内找出来的东西。

  但是主词与谓词关系的这种看法,却与联系词“是”字相矛盾。当我们说,“这朵玫瑰花是红的”或者说“这幅画是美。。

  的“时,我们这里所表达的,并不是说我们从外面去把红加。。

  给这朵玫瑰花,把美加给这幅画,而只是说红美等是这些对象自身特有的诸规定。形式逻辑对于判断的通常看法还有一个缺点,按照这种逻辑,判断一般好象仅只是一个偶然的东西,而从概念到判断的进展过程也没有得到证明。

  但须知,概念本身并不象知性所假想的那样自身固执不动,没有发展过程,它毋宁是无限的形式,绝对健动,好象是一切生命的源。

  泉(。Punctumsaliens)

  ,因而自己分化其自身。这种由于概念的自身活动而引起的分化作用,把自己区别为它的各环节,

  -- 389

  853第一部 逻辑学

  这就是判断。

  因此判断的意义,就必须理解为概念的特殊化。。。。。。

  无疑的,概念已经是潜在的特殊性。但是在概念本身内,特。。

  殊性还没有显着地发挥出来,而是仍然与普遍性有着明显的。。

  统一。例如前面所说(161附释)

  ,植物的种子诚然业已包C含有根、枝、叶等等特殊部分,但这些特殊的成分最初只是潜在的,直至种子展开其自身时,才得到实现。这种自身的开展也可以看成是植物的判断。这个例子还可用来表明,何以无论概念也好,判断也好,均不单纯是在我们脑子里找出来的,也不单纯是由我们造成的。概念乃是内蕴于事物本身之中的东西;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即由于其中包含概念,因此把握一个对象,即是意识着这对象的概念。当我们进行判断或评判一个对象时,那并不是根据我们的主观活动去加给对象以这个谓词或那个谓词。而是我们在观察由对象的概念自身所发挥出来的规定性。

  167C判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主观意义的意识活动和形式,这。。。。

  种活动和形式仅单纯出现于自我意识的思维之内。但在逻辑。。。。

  原理里,却并没有作出过这种区别。因为按照逻辑原则,判断是被认为极其普遍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判断”

  ,这就是。。。。。。。。。。

  说,一切事物都是个体的,而个体事物又是具有普遍性或内。。。

  在本性于其自身的;或者说是,个体化的普遍性。在这种个。。。。。。。

  体化的普遍性中,普遍性与个体性是区别开了的,但同时又是同一的。

  〔说明〕按照对于判断的单纯的主观解释,好象是由我附。。

  -- 390

  第三篇 概念论953

  加一个谓词给一个主词,但这却正好与判断的客观表述相矛。

  盾:在“玫瑰是红的”

  ,“黄金是金属”等判断里,并不是我首先从外面附加给它们某种东西。——判断与命题是有区别。。

  的;命题对主词有所规定,而这个规定与主词并无普遍关系,只不过表述一个特殊状态,一种个别行动等等类似的东西。

  譬如,凯撒某年生于罗马,在高卢地区进行了十年战争,渡过了鲁比康河等等只能算是命题,而非判断。又如说,“我昨晚睡得很好”

  ,或说,“举枪!”等话,均可转变成判断的形式,也未免空无意义。只有这样一个命题如“一辆马车走过去了”

  ,也许可以算作一判断,但至多也只是一个主观的判断,如果我们怀疑那走过去的东西是否马车,或者我们怀疑究竟是对象在动呢,还是观察者在动。总之,只有当我们的目的是在对一个尚没有适当规定的表象加以规定时,才可说是在下判断。

  168C判断所表示的观点是有限的观点。

  从判断的观点看来,事。。

  物都是有限的,因为事物是一个判断,因为它们的特定存在。。。

  和它们的普遍本性(它们的肉体和它们的灵魂)虽是联合在一起的,(否则事物将为无物)

  ,但它们的这些环节仍然是不同的,而且一般说来又是可以分离的。

  169C在“个体是共体”这一抽象的判断里,主词是否定地自身联系的东西,是直接具体的东西,反之,谓词则是抽象的、。。。。

  -- 391

  063第一部 逻辑学

  无规定性的、普遍的东西。但这两个成分却被一个“是”字联在一起,所以那具有普遍性的谓词也必然包含有主词的规定性,因而是特殊性。而特殊性就是主词与谓词确立了的同。。。。。。。。

  一性。特殊性就其中立于主词、谓词形式上的差别而言,就。。

  是内容。。。

  〔说明〕主词必先通过谓词的规定才具有其明确的规定性和内容,因而孤立的主词本身只是单纯的表象或空洞的名词。

  在类似“上帝是最真实者”或“绝对是自身同一者”等判断。。。。

  里,上帝和绝对只是单纯的名词;主词的内容只有借谓词表。。。。。

  述出来。主词作为一具体的事物在别的方面的内容如何,这。

  一判断毫未涉及(参看31)。。C附释:如果我们说:主词就是对它有所说的某物,谓词就是说出来的东西,那么这个说法未免失之琐屑。因为这种说法对于两者的差别毫未切实道及。按照它的思想来说,主词是个体,谓词是共体。

  在判断的更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主词便不单纯是直接的个体,而谓词也不单纯是抽象的共体。

  于是主词便获得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意义。谓词也获得特殊性和个体性的意义。所以判断的两方面虽有了主词与谓词两个名称,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的意义却有了变换。

  170C现在更进一步讨论主词与谓词的特性。主词,作为否定。。

  的自我关系(参看163及166的说明)

  ,是谓词的稳固基C础。谓词持存于主词里,并理想地包含在主词里。也可以说,谓词内蕴在主词里。再则由于主词一般直接地是具体的,故。。。。。

  -- 392

  第三篇 概念论163

  谓词的某种特殊内容仅表示主词的许多规定性之一,于是主。。。

  词便较谓词更为丰富,更为广大。

  反之,谓词作为共体,它是独立自存的,而且与主词的。。

  存在与否不相干。

  谓词超出主词,使主词从属在它的下面,因。。

  此,就它的这一方面来说,谓词又较主词更为广大。只有谓词的特定内容(169)才构成两者的同一。。。。。C

  171C主词、谓词和特定内容或主客的同一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判断里,最初仍然是被设定为相异的,或彼此相外的。但。。。

  就本质上说,亦即按照概念的观点来看,它们是同一的。由。。。。。

  于主词是一具体的全体,这就是说,主词不是任何某种不确定的杂多性,而只是个体性,即特殊性与普遍性在同一性中。——同样,谓词也是这样的统一性(170)。再则设定C主词与谓词的同一性的联系字,最初也只是用一个抽象的。。。

  “是”字去表述。依这种同一性看来,主词也须设定具有谓词。。。。。

  的特性,从而谓词也获得了主词的特性,而联系字“是”也就充分发挥其效能了。这就是判断通过内容充实的联系字而。。

  进展到推论的过程。判断的进展最初只是对那抽象的感性的。。。。。。。

  普遍性加以全、类、种等等规定,更进而发展到概念式的普。。。。。。。。

  遍性。。。

  〔说明〕有了对判断进一步加以规定的知识,我们便可于通常所列举的判断的种类里,发现一种意义和联系。我们更。。。。。。

  可看出,通常对于判断的种类的列举不但十分偶然,显得肤浅,而且所提出的一些区别也有些杂乱无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