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12章

  戴维森后来回忆道:

  在我们谈了15分钟以后,我意识到我在同一个不寻常的人谈话。他问的问题犀利而且富于智慧。GEICO是什么?它做生意的方法是什么?他的形象如何?它成长的潜力如何?

  他所问的问题是一个优秀的证券分析家才会提出的问题。我是财务副总裁,而他努力想搞清我知道些什么?

  戴维森对GEICO和格雷厄姆非常了解。 GEICO是于1936年由利奥。古德温创办起来,此人独创性地想出通过直接邮购的方式出售汽车保险,从而取消了通常的代理商网络。同时GEICO的销售政策只对政府雇员,这个群体比申请赔偿的份额要少一些。低廉的销售成本和超乎一般的被保险人使它成为成功的企业。1947年,主要持有人想将股票变现,于是雇用了戴维森——当时他是个投资经纪人——来出售它。起初股票无人问津,后来到了 1948

  年,他把它卖给了格雷厄姆,格雷厄姆认准了这是个金矿。于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马上筹资72万美元——数目达到了其资产的1/4,获得GEICO的一半所有权八五八书房。不久以后,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将它的GEICO股份剥离给自己的股东,于是GEICO股票开始公开上市交易。同时,戴维森此次的销售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因此便说服自己开始为GEICO来效力。

  巴菲特带着对GEICO的无比迷恋来到纽约。稍作研究之后,他便发现它的毛利是保险行业平均水平的5倍。它的赢利和利润都非常之高,于是便去找保险业的专家——也就是当时的B、C、D,每个人都告诉他GEICO的股票价格高估了。巴菲特对事实的了解却恰恰相反,但他觉得他们让他很泄气,他们是专家,而他不过只在B类学校念过书而已。

  每个尽职尽责的择股者都会置身于这样的交叉路口。要在一桩貌似荒唐的交易中投入自己的资金的确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正是为何格雷厄姆的观点是无价之宝的原因。他总喜欢说,“你既没有对也没有错,因为别人本来就不赞同你。”选择一种股票靠的不是人们的突发奇想,而是事实。巴菲特将此语铭记在心,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把格雷厄姆看成一种理想的形象——就像一个“英雄”,如同他父亲一样。

  格雷厄姆对其他人也有同样的影响。尽管总体而言他很沉默,他对自己的学生有一种像父母般的疼爱之情。杰克。亚历山大心目中的格雷厄姆“几乎像一个父亲的形象”。这种形容很不寻常,因为这多半是由他的学生而不是由他的子女表达出来的。

  在自己家里,格雷厄姆很冷淡,他飘忽不定的目光更使人加重了这种感觉。他离开了第一个妻子想找一个更年轻的伴侣,当巴菲特未遇见他时,他已经和第三个妻子,他的前任秘书埃斯特尔在一起了。有关格雷厄姆摒弃传统观念的一个传闻这样说:有天早晨当一个刚结婚的年轻妇女来拜访他时,教授和埃斯特尔正躺在床上,格雷厄姆建议她上来一起玩。

  格雷厄姆的孩子们觉得他拒人三尺,尤其是在他失去了9岁的儿子之后更是如此。他们只能通过他的思想,以及他戴着帽子,手执拐杖在中央公园里漫步的情景来了解他。有一次他的儿子本杰明。Jr.问他一个关于高中拉丁文的简单问题,他父亲凭记忆背诵了西塞罗(罗马演说家)的一篇演讲来作为回答,就好像在做一个讲座。他对小型的会谈缺乏耐心,常常会在他自己的餐宴晚会中间溜出去读书。

  但是在50年代如果谁能成为格雷厄姆的学生,他就能置身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华尔街排满了“雪茄烟蒂”,一个人所要做的只是运用工具,开动脑筋去甄别它们。在未来的金钱管理者们看来,格雷厄姆和多德在哥伦比亚大学里掀起了一阵广阔的热浪,就像20世纪的年轻作家在巴黎的业余爱好者咖啡馆里坐在距海明威不远的桌子边所感受到的震撼一样。

  巴菲特很快就和一帮坚决拥护格雷厄姆的核心人物走到了一起。他曾和弗雷德。斯坦贝克,一个沉默的北卡罗来纳同学一起回家。弗雷德跟他母亲说巴菲特“只吃点汉堡包喝些百事可乐”,因此不必太麻烦。然后巴菲特和斯坦贝克去泽西城参加马歇尔。韦尔斯的年度会议。在那儿他们遇到了一个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的名叫沃尔特。施洛斯的热心人。他们三人一起去吃午饭,然后热烈地谈论起股票,最后三个人都筋疲力竭了。

  在另一次去市中区华尔街俱乐部的路途中,巴菲特遇到了汤姆。克纳普。

  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长岛人。他自从上了戴维德。多德的夜课之后就从化学

  转行到股票上来了。巴菲特和威廉。瑞恩的关系也很密切。威廉是一个为人真诚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他一直在听格雷厄姆的课。每次打完球,这帮学生立即就被各自对格雷厄姆的燃烧的热情所聚拢在一起。正如巴菲特后来所观察到的,人们要么就很快喜欢上格雷厄姆,要么就一点儿都不喜欢他。对于某种特定情绪的人而言,任何规劝都没有作用。巴菲特的新伙伴立即就被吸引住了。他们发现了格雷厄姆的策略,简单地说,就是用50美分来买价值1美元的证券,这种策略有效又极其简单,然而大多数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似乎都喜欢采用掷骰子的方式来做。他们最初是一大群人,后来逐渐被巴菲特吸引过来了,巴菲特机智聪明,讨人喜欢,而且——他们都知道——他总是先人一步。克纳普对他的第一个印象便是:“巴菲特几乎知道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任何一份资产负债表。”

  奇怪的是,在1951年巴菲特毕业时,格雷厄姆和父亲都劝说他不要进入股界。他们在经历大危机之后各自都怀有对第二次灾难的恐惧心态。格雷厄姆指出除了今年以外,道。琼斯指数每年都在某个时刻跌到200点以下。这位人物建议道:为什么不推迟到第二次危机之后再进入华尔街,而且同时在宝洁公司那里找份稳定的工作呢?

  这个建议可不怎么样——它违背了格雷厄姆的不要试图预测市场的信条。事实上,道。琼斯指数再也没跌到200点以下。“我当时有1万美元,”

  巴菲特后来回忆说,“如果我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我现在可能还是只有1万美元。”

  然而,巴菲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干等下去的。他曾经得到了格雷厄姆在

  +哥伦比亚执教22年以来唯一给过的A,他提出了一个似乎令人无法拒绝的意愿:无偿地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

  但是格雷厄姆却婉言拒绝了。这段日子正是犹太人被华尔街的非犹太人①公司拒之门外的时期,格雷厄姆乐意留一些机会给犹太人 .(摩根。斯坦利直到1963年才雇用了第一个犹太人)。没人知道巴菲特是在当时还是在事后知道格雷厄姆这样做的原因,但当他知道之后,他感到很震惊。他的一个朋友说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承受能力的考验。

  巴菲特再也没有到华尔街别的地方找工作——也就是说,去为他不认识的人工作。这一次,他又回到了家里。奥马哈国民银行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但巴菲特谢绝了,他倒乐意去他父亲的交易部巴菲特—福尔克公司那个熟悉的环境。霍华德的一个朋友问他:“你是去巴菲特父子公司工作吗?”“不,”

  沃伦俏皮地说,“是巴菲特及父亲公司。”

  在奥马哈,巴菲特开始追求苏珊。汤普森。她是奥马哈一位著名的部长兼心理学教授的女儿。她的家人是巴菲特家的朋友,她的父亲曾促成了霍华德的一次选举成功。而且,苏茜 (苏珊的昵称)在西北大学念书时还和沃伦的姐姐罗贝塔住一间寝室。

  苏茜有着非常明媚的笑脸,圆圆的下巴,黑黑的头发卷曲着垂在颈旁——略有些像贝蒂。布普的长相。她很活泼外向,第一眼看上去,她给许多人的印象是有点轻浮,甚至有点没有头脑的样子。

  事实却与此相反,在作姑娘的时候,苏茜体弱多病。她曾受过耳痛的折

  ① 在后来的分析评论中,巴菲特为格雷厄姆圆场,他总是开玩笑说:自从他毛遂自荐之后“本习惯性地将

  价值价格比计算了一番,然后说 ‘不’“。

  磨,耳朵常常被刺破;她还因风湿热长期呆在家里。威廉和多丽丝。汤普森努力想通过他们的关怀、呵护以及举止的表露来弥补她的不幸。

  苏茜承认,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一种绝对的爱的包容里成长成人。战胜疾病之后,她体验到了一种自由的激动,她感到的不仅仅是健康,而且还有从痛苦中的彻底摆脱。她说:“免受疼痛折磨真是太好了,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一点。”

  到她成年的时候,苏茜似乎经历了所有沃伦没有经过的情感阅历。她对接触其他人有着不寻常的兴趣——可以说是非常浓厚的兴趣。天生富有同情心的她,总能用平和的方法将人的话题引出来,尤其是在感情这个层次上。

  费恩。斯图尔特—戈登,一个女生联谊会的姐妹,即后来的纽约俄式茶屋的店主这样说道:

  苏茜有超凡的一面。我们一起上了相同的哲学课。后来,她送给我这本关于佛教禅宗的书。她总是力图超越凡俗达到最高的境界。她凝视着我的眼睛然后说:“你还好吗?”

  当苏茜这样问时,她的意思是:“你的生活过得怎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