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浮沉 第44章

《浮沉》第44章

作者:李鑫 字数:3022 书籍:浮沉

  从跟这两个人打过交道的印象看,他们基本都属于实在人,不大可能会有什么猫腻。反正为报社拉到赞助也是好事,石何就决定去一趟。

  然而,出差报告到了社里,社里只批了何文涛的假,而没有同意石天然外出。当时两个人都挺纳闷。何文涛想,石天然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竟然不让他外出?不过不会呀,石天然那种品格、那种处事态度,不要说不会犯错误,就是犯错误,一般也逮不住他呀。

  社里不批准石天然离开金都,自然有个说法。而此时的石天然,已经隐隐约约感受到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了。

  果然没出几天,社里一位领导因调到市委宣传部任职,腾出了报社一个副总编辑的空缺,石天然他们部的郭主编竟然当了社里的副总编辑,而石天然没有什么异议地就被提升为副刊编辑部的主编。此时何文涛还在隆湖市玩得正是开心,当然不知道石天然当了主编。那天他在电话上对石天然说:“你不来真是太遗憾了!隆湖市有不少好玩的地方,老郭老周他们真叫哥们,一到就陪着我,昨天敬酒我可是替你喝了不少,所以,弄得酩酊大醉也没有给你打上电话。”

  石天然问他:“赞助的事怎样了?”

  何文涛说:“一到就定了,12万。老周真是个爽快人,说连发票都不用要。我感觉他像是在暗示我们,这是送给咱们两个兄弟的。”

  石天然听后,马上严肃地告诉何文涛:“要不要发票收据是他们的事,但你是以报社的名义出去的,你做事不能犯糊涂。”

  “我就知道你会是这种态度,你想想我是那种人吗?我是那种人能成为你的朋友吗?老周只是有这种想法,我们怎么做当然要有我们的道德底线。你对我都不放心,你到底对谁放心?”何文涛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些窝火。但不过也是一瞬间的感觉。

  两人说完赞助的事儿,何文涛又问起编辑部有什么新闻没有,并特地询问社里为什么不让石天然出差。

  石天然本来想说等何文涛回来再告诉他,但又觉得何文涛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要是等他回来再说,肯定会对自己有意见,于是,便把报社人事调整的事说了。

  何文涛一听,马上说:“完了完了,你这一当主编,真是要把我害惨了!”

  石天然不解,问:“此话怎么讲啊?”

  “还怎么讲,你不想想,这事我知道了,肯定老郭、老周还有其他人都要知道,只要他们知道了,还有不喝酒之理?而你又不在,这酒最后还不都灌进我的肚子里?命运真惨啊,人家当官,自己却灌一肚子酒精受苦受罪,你说,这是什么世道?”

  石天然说:“那你就别告诉他们。”

  何文涛说:“你看本人有那种城府吗?”

  石天然听得出,何文涛惨兮兮的声音里隐藏的全是乐字。果然,这小子终于憋不住地像母鸡下蛋般咯咯地狂笑起来,快笑到没有气的时候,他竟然爆发出了电视台幸运52节目中常见的那种无知傻缺的声音“Ye——”石天然听着何文涛那疯狂的声音,也止不住笑了:这小子终于显现出他的本性了。当然,石天然也能够理解,何文涛到底是自家兄弟,自家人有了喜事,总是由衷地高兴。

  两个人笑了一阵子,石天然突然想起赞助的事情,有些细节毕竟不太清楚,于是,便又问起了何文涛在隆湖的情况。

  何文涛说:“现在钱是到手了,就看我们以什么名目拿这个钱。刚才给你讲的可不是开玩笑,人家不要发票,其实就是想将这份钱送给我们两个人,当然现在你当官了,我也不能害你,你说怎么办吧?”

  怎么办?确实给石天然出了一道难题,因为石天然非常清楚,最近编辑部“打杯挂牌”的活动特别多,能说出名目的都已排满了,而且所有的活动赞助费都已经到位,像“奋进者之歌报告文学征文”、“‘我与祖国’散文征文”、“‘脚气灵杯’杂文征文”、“治脱发杯诗歌征文”、“保湿不漏杯”特写征文,等等,可以说所有文体和能够设置的栏目都占全了。版上的征文太多,可见副刊部的财气多旺。对此,社里领导已有感觉,读者也有反应了。石天然心里明白,越是这个时候,赞助问题就越要做得特别谨慎,最好有说得过去的名目,凡事名正言顺才不至于翻船。

  石天然当然希望找出个恰当的名目来,但一时又黔驴技穷实在想不出来好点子来。何文涛借机挖苦他道:“看来人家说领导与群众是天敌,一点也不假,我现在就开始看不惯你的做派了,你怎么这么谨慎,他们都不要你的发票,你怕什么?要我说,钱先拿回来再说。”

  “越是不要你的发票你越要谨慎,我总是有些纳闷,周水金出手如此大方,就一点企图都没有?难道就是为了报答上次我们摆平张副市长的事。” 石天然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何文涛解释道:“那倒不完全是,他的想法本来我要及时告诉你的,这不是因为昨天酒喝多了,没来得及向你汇报吗。今天本来该向你细说,但又突然听说你当了官,只顾高兴就给忘了,真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啊。我给你讲一下他的真正目的吧:最近他们市的张副市长马上就要提市长了,常务副市长的位置空缺,现在本市的十几位竞争对手都在盯这个位置,当然,周水金是重要人选之一,而且极有可能冲刺成功,所以,他希望我们能助他一臂之力,争取拿下这个宝座。”

  石天然听后,终于明白这次赞助的真正目的了。从内心说,石天然对周水金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像这样“厚道实在”的朋友,真能把他扶持起来,日后肯定办个什么事情都很方便,但是要扶这种人并不是没有困难。首先是怎么扶?像提拔这种市级领导,估计要上面的主要领导说话才能管用,但他们地区的主要领导石天然却一个不认识。那么,说起来只有拿自己管的这摊子事情帮助他――那就是在版面上帮周水金抬轿子,吹喇叭。但这“吹抬”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危险,因为他们市毕竟刚刚出了粮食发霉的事件,假如说张副市长没有什么直接责任,粮食局长多多少少还是应该有些干系。

  当然,这是次要的,毕竟老百姓就认白纸黑字,报纸上说谁好,自然也就是谁好。关键是,周水金现在是花钱整稿子,这就有点花钱买版面之嫌。像这种花钱买版面的事,莫说石天然当了领导不敢干,就是没当领导他也不会做的。他觉得这是他做新闻工作者的底线,也是做人的原则。石天然的理念是,要么不拿这个钱,若要拿,必须想个其他理由,绝不能让人感到他们是在卖版面。

  石天然突然想到各大报纸最近都在搞城市形象,这是报纸拉赞助的最新手段,而且这种广告在县市这一级操作起来最容易,也最有成效。很多领导都很认这个。

  一般情况下,城市形象的版面都是这样安排的:把城市的风貌选取一个最佳的角度拍出来,突出地在版面上进行处理,然后再配上该城市市长和市委书记头戴安全帽,手里拿一张地图来规划城市建设的工作图片,接下来,便是用精彩的文字,来介绍这个城市与这个城市的领导班子是如何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

  据说,“城市形象”这栏广告特别唬人,它不仅将一个城市的面孔一下子推向全国,关键是它在广告中,还有其他图片:出了两个重要人物的头像——那就是市长与市委书记。这两个老兄在画面中假模假式地端着架子,一副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派头,那种样子刚好与上面的精神相吻合。领导干部干工作,还有什么与上级精神相吻合更为重要?何况这种吻合是在党报上展示?要知道,党报可是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都看的。

  因城市形象在报纸的眉批上没有标明广告二字,很多人就以为是工作报道。而那些上报的“建设城市”的领导,当然也不认为这是广告,而总是觉得,这是他们的工作成绩。哪个领导做出成绩,不希望上级知道?不希望全国人民知道?

  恰恰城市形象将他们的政绩昭示了全国。这书记、市长哪有不高兴的?书记、市长高兴了,这下面会办事儿的人还能不得到好处?

  所以,具体操办这种事情的人,就像给书记、市长挠到了痒痒。有时候,这玩艺儿可比给市长、书记送红包还灵。

  石天然有次听广告部的端木主任说,现在广告之中,也就是“城市形象”这一款最好拉。端木主任已经摸清了一条路子,现在的干部,开明之人比较多,相当一部分人希望干出政绩,也希望亮出政绩,并非人人都想收红包;收红包的人往往是鼠目寸光,没有高远之志,所以,很多市长、书记都想找契机将自己做的事情宣传出去。而城市形象,可以说最能迎合他们这种心理。

  只要有心理自然就有人去琢磨,何况那是领导的心理。当然这种琢磨最先不仅仅是产生在领导的下级那儿,更多的是产生在报人的智慧里。报纸广告最难拉的时候,端木主任就领着他的广告部的人经常给一些县市的局级干部打电话,当然,这些局级干部大多也都是他们的朋友,说起话来也比较随意:“给你们市整个城市形象吧,花钱也不多,十多万就能弄一个整版。你现在正是提拔的关键时刻,你见过现在提拔哪有不送钱的?人人都明白要送钱,但这钱送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你送,人家收不收还是另外一回事,何况在你心里,送少了你不踏实,送多了你又送不起,再说,送钱总是个不安全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