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空英豪 第70章

《长空英豪》第70章

作者:第101次退稿 字数:3023 书籍:长空英豪

  纸片上方的圆圈处有一个小表格,里面写有各种数据,那便是着陆机场的所有资料。

  “老甘,你真行,有你这张纸,不要地图也能飞到,快借给我画一画。”

  杨大队长和李中队长听到陈大壮的话,也过来看了看张志宏准备的东西,确实很详细,很使用,也简单明了,便拿去向其他人推广。自此,张志宏关于转场飞行的准备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在领导的头脑中深深的挂了号,也为他以后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经过一周时间的准备,空中转场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地勤人员由于坐火车走,已经先走了,因为按照常规,空中飞行要比地面的火车要快,他们要在飞机到达之前到达目的地。空中转场的人员就只等好天气了。

  说起空中转场飞行的好天气,那真是很难遇到。古人讲,十里不同风,十里不同雨。就是说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天气的阴晴就不一样,何况相距上千公里的两地呢?

  空中转场不像在本场飞行,很小的范围里天气好就可以飞行,它要求起飞机场天气要好,降落机场天气也要好,沿途备降机场的天气同样要好,甚至航线上的天气也要符合条件。在那么大的范围内,天气同时好的情况是不多的。

  往往是,起飞机场天气好,降落机场天气不好,等到降落机场天气变好了,起飞机场的天气又变坏了。起飞机场和降落机场的天气都很好,航线上有危险天气,也不行。

  而天气的好与坏,远在他地的人员是不知道的,这就靠气象部门的联系。在通讯不太发达的年代,这种联系要费很大的周折。起飞机场的气象台把本场的天气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再报告上级,一级一级往上报,直到空军,空军再一级一级向下询问降落机场、备降机场、航线上的天气。等到天气搞明白了,还有个航行调度的问题。航行调度也像联系天气一样,逐级联系,往往返返,等全部都联系好了,才能决定能不能起飞。有时光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电话就有好几十次。

  第一百零三章:入闽轮战(二)

  一个飞行团兵力的转移,是要通过空军直接调动的,所以,对于D团的空中转场,在空军都是挂了号的。在各个机场之间的天气联系和飞行调度,都是优先考虑的,只要天气许可,一路都会开绿灯。

  11月份,对于中国大地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季节,夏天的雷雨季节已经过去,冬天北方的风雪天气还没有来到,全国的天气形势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压控制,可供飞行的天气比较多。

  D团空中转场的计划上去没有几天,就遇到了能够空中转场的好天气。

  早晨起来,气象台首先通知D团,今天可以走,让做好飞行准备。接到气象台的通知后,全团像准备飞行训练一样,地勤人员立刻准备飞机,飞行员也带上简单的飞行装具,到机场计算飞行数据。

  空中转场的飞行,航线上的预计飞航向和预计到达时间,他们在地图作业时就已经量好了,但是在实际飞行时,还要根据当时航行调度部门批准的高度和气象台预报的该高度的风向、风速,计算出实际应飞的航向和实际应该到达的时间。

  因为是大部队行动,只要有一个人算出一个数据,其他人都可以按照他算出来的数据去飞,这个工作一般由地面领航员去完成。但是为了锻炼每个人独立外出执行空中转场的能力,也为了防止一个计算的数据出现误差,所以每一个飞行员都要亲自计算一下数据,再相互对一下数据。

  航行调度部门批给他们的高度是11000米,第一站降落的机场是河北的杨村。第一梯队,由D团团长赵俊生带领的四机,在八点钟的时候准时起飞,其余的梯队按照前后间隔时间10分钟也相继起飞。

  张志宏和陈大壮所在的第四梯队也起飞了。

  双机起飞,四机编队对于张志宏他们来说,不是什么新东西。尽管如此,张志宏还是有些兴奋和不安。兴奋的是,这是他们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自己又是有幸被选中的一个。这是领导的信任,说明领导看中了自己的技术和能力。不安的是,这毕竟是第一次,到外场落地到底是什么滋味,过去从来没有体会过。到那里能不能顺利的找到机场,能不能顺利的降落下去,会不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都是未知数。好在有人在前面带队,自己跟好队就可以了。

  一路上的飞行都很顺利,张志宏一边跟随长机编队,一边观察航线两边的地标,检查飞行的航迹是不是正确。机身下的地标全是陌生的,好多地标都认不出来是什么地方,只能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地标,在预计到达时间时往下看一下,是不是该地标会出现。

  “京都3号,001要航向。”

  无线电里传来了第一梯队赵俊生团长的声音,说明他们快要接近杨村机场了。

  空中转场飞行中,飞行员对自己的航迹有怀疑时或为了验证自己的航向飞的准不准确,都可以呼叫降落机场的定向台。京都就是杨村机场的代号,按照规定,在代号后面不加任何数字,就是机场指挥所,加上1号,就是塔台,3号是定向台。

  “001,航向331。”今天他们向杨村机场飞行的航向就是330度,看来赵团长飞得很准确。

  前两个梯队的飞机已经顺利落地了,无线电里已经出现了赵团长指挥的声音。张志宏检查了一下时间,已经飞过了一半多的时间了,他按照要求,把飞机上导航台的周率调整到杨村机场的导航台,无线电罗盘的指针马上指向了最上方。

  这时他看到飞机下面出现了好大一片房子,有一条河从旁边流过,根据时间判断,这就是天津市,到杨村机场已经不远了,飞机应该下降高度了。要不及时把高度降下来,到了机场上空就会看不到机场。

  前面的带队长机杨大队长也知道这一点,开始操纵飞机下降高度,可是当高度下降到5000多米的时候,他就将飞机改成平飞,不再继续下降。

  一个有经验的飞行员,在外场落地的飞行中,应当在距离机场还剩5分钟的时候,把高度下降到2000以下,这样才便于寻找机场。可是杨大队长虽然是一个老飞行员,这样的飞行他也是第一次,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由于他保持的高度比较高,机场完全被飞机遮盖了。

  飞机在空中遮盖地面的范围是飞机高度的1.5倍,现在杨大队长的飞行高度是5000米,也就是说有将近10公里范围的地面被飞机遮盖了。

  按照预定时间,飞机早已到了机场上空,但杨大队长就是没有看到机场,这时候,他的心里有点发毛。是不是飞偏了,是不是迷航了?一连串的问题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要知道,这不单单是他自己,后面还有三架飞机在跟随着他。要是迷航了,造成的损失可就大了。即便不是迷航,被地面引导回来,作为一个老飞行员,他的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连这点任务都完不成,还能干什么?

  为了减少飞机的遮盖面积,杨大队长开始左右压坡度,使飞机倾斜过来,好找到下面的机场。他这一动不要紧,后面的三架飞机全乱套了。

  人都有一个荣誉感,一个飞行部队到兄弟部队的机场去落地,在通过机场上空的时候,一定会把队形编的很好,让兄弟部队的同志看到,这个部队的飞行技术很好,很过硬。张志宏他们此时正是这种心情。当飞机开始下降高度的时候,李中队长、张志宏、陈大壮三人就自觉的把队形编好,严格按照50乘50的基本队形跟随一号长机。但是这样的小队形是不容许长机有太大的动作量的,否则就会出危险。

  可是,这时的杨大队长,主要任务是找到机场,其他的事情,他都顾不得了。

  前面的长机在左右摇晃,后面的三架飞机也在左右摇晃,在摇晃中,张志宏首先发现了压在机身下的机场,兴奋的告诉长机:

  “004,机场就在下面!”

  这一句话不要紧,却没有想到会带来了后面的一系列麻烦事,几乎发生了严重事故,这是李中队长他们三人谁也没有想到的。

  第一百零四章:入闽轮战(三)

  正当杨大队长因找不到机场而心急火燎的时候,忽然听到张志宏说机场就在下面,他便毫不犹豫的向右作了个急转弯动作。因为按照事先的准备,到机场后,机群要右转弯,在跑道上空通过一圈,再解散加入航线着陆。

  这是作为二号机的张志宏正处于杨大队长的右侧,而且两架飞机的间隔和距离都很近。张志宏看到一号机突然向自己的飞机急速飞来,来不及跟随转弯,再不采取措施,两机就有相撞的可能。张志宏急中生智,立即向下一推驾驶杆,使自己的飞机从一号机的机腹下面冲了过去,到了一号机的左侧。

  杨大队长的飞机像一个庞然大物,擦着张志宏的头皮而过,机身上的每一颗铆钉都清晰可见。好险啊!张志宏顿时像一盆凉水浇顶,从头凉到了脚,头发也好像竖了起来,出了一身冷汗。

  在一号机左侧跟队的李中队长和陈大壮看到二号机突然来到了左侧,插在了他们和一号机的中间,本来和杨大队长距离就很小的李中队长怕二号机和自己相撞,也立刻取好高度差,迅速拉杆向一号机的右侧转去,陈大壮随后紧跟。

  当后面的三架飞机刚刚把杨大队长的突然动作化解的时候,杨大队长也在转弯的时候看到了下面的机场,此时飞机已经飞过了机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