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科技新贵 第276章 做好增员扩产的准备(4/4)

《重生之科技新贵》第276章 做好增员扩产的准备(4/4)

作者:奶味小布丁 字数:2569 书籍:重生之科技新贵

  除了内存和硬盘之外,叶子书也准备了一份闪存的技术资料,这块业务也准备交给玄武科技公司来做。

  闪存出现的时间很早,但是发展速度却是不快,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在使用软盘作为数据存储介质。

  他既然想要直接跳过光盘,那么就必须要拿出重量级的替代产品出来,相对廉价且容量很大的闪存就显得非常必要。

  而且青龙科技公司的很多产品,都是需要这种闪存作为数据存储介质,相比起微硬盘,闪存的抗撞击能力要强得多。

  叶子书这边想好这些事情之后,就立即给武超强打了个电话,让他为这三个项目,成立相关的研发团队。

  人员先准备好,等到他这边的资料整理完成后,拿回去就可以立即开始将资料上的技术变成现实。

  武超强听到老板又给他们增加了新的业务,自然是非常欣喜,没有哪个企业甘心做代工产业,当然想拥有更多自主科技产品。

  自主科技产品,不仅代表着拥有更多的利润,更是具备掌控行业的能力,会让企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除非像半导体芯片制造这种高端代工产业,一般的制造业代工,其实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人家想要换掉代工厂商,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是当玄武科技公司手里掌控了很多先进电子产业相关的业务,情况就会截然不同,能够惠及他们的普通代工产业。

  试想一下,同样是代工产业,其他企业只是做代工,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品牌厂家根本就不需要看代工厂的脸色。

  但是如果代工企业本身就掌握了行业核心产品,那么在更换代工厂商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一下这么做带来的后果。

  而且这样的代工企业,拥有更多议价权,能够拿到比普通代工企业更到的代工费用,因为有很多办法可以迫使对方同意这一点。

  例如说自己的核心产品,只会优先供应给找自己代工的产品,对外留出的产品数量规模有限,对方就不得不选择他们代工。

  加上玄武科技公司这种具备一定上下游产业整合的能力,比仅有代工业务的企业,更加节约成本,就算是同样的代工价格,利润率也比其他企业要高。

  除此之外,就是让玄武科技公司继续加大力度招聘员工,提前对员工做好培训工作,这方面可以和新东方教育集团进行合作。

  按照叶子书的预计,等到半导体产业全部铺开之后,以及青龙科技公司的个人计算机产品问世后,可能会迎来订单的爆发式增长。

  目前玄武科技公司由于订单不足,招聘的员工并不算特别多,5万人的员工规模,已经是他们能够维持的极限了。

  毕竟目前收入有限,都是他们自己拿钱来补贴这些员工,甚至为了能让这些员工有活干,不得不做一些半成品。

  但是半成品毕竟不是最终交付产品,想要拿到全额的订单费用,是很难的,所以目前的人员规模,只能说是勉强维持。

  当叶子书让他们准备将员工人数增加到50万人的时候,武超强整个人都傻了,这不是50万人那么简单的事情。

  人员的增加不仅是人员成本的增加,还需要容纳这么多人的产业,这就意味着需要扩产,这里面的投资规模就更大了。

  目前国内的人工还是非常便宜的,就算是维持50万人的规模,纯消耗玄武科技公司也不是特别怕。

  就怕产能扩大之后,结果没有足够的订单,投资回本周期就会拉长,而且这么多员工,到时候也不好随便解散。

  因为这些都是经过培训的员工,解散后只会便宜别人,想要再召集起来,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和精力。

  “武总,你要相信青龙科技公司的能力,到时候这50万人,都不一定够用,只是为了谨慎起见,才建议你们提前准备到这个程度。

  当然,如果你们害怕出现意外,那就尽快将内存、闪存、硬盘和屏幕的生产线给搭建起来。

  你们越早搭建起来,青龙科技公司的产品也会越早和消费者见面,你们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

  凭借着我给你们的技术资料,产品的性能你应该很清楚,这样的产品出来,足够吊打全世界的电子半导体产业。

  我们既然有如此厉害的产品,就不能给别人反应过来的机会,必须趁着他们产品远远落后我们的空隙,尽可能占领市场。

  就算将来他们反应很快,也需要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有这个时间,我们前期的投资就收回来了,并且会获利丰厚。

  别看现在投资扩产,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只要撑过去了,我们的未来将会是晴空万里,如何权衡,武总应该明白。”叶子书笑着说道。

  这话倒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他旗下的企业真的占领了全球电子半导体产业的绝大部分份额,别说是50万的员工了,就是100万员工都不够。

  按照他的计算,就算他提供的电子半导体设备相对先进很多,但是围绕着电子半导体产业制造的就业岗位,会达到300万以上。

  所以他口中所说的50万员工,只是针对今年可能的需求,只是满足市场初期发展的需要,等到青龙科技公司的产品占有率越来越高,提供的就业岗位会更多。

  不过以玄武科技公司目前的实力,维持50万的人员规模,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多不仅是资金的问题,管理也会跟不上。

  这些员工会先从新东方的学校进行职业培训,培训周期大概在3到4个月左右,然后进厂以老带新,让他们熟悉具体的业务。

  以目前5万名员工为基础,对进来的近50万新人进行指导,管理上虽然同样紧张,但是至少不会过于混乱。

  “叶总,如果按照你的规划来,玄武科技公司还需要进行大笔的投资,希望叶总能够解决资金上的问题。”武超强说道。

  叶子书既然提出来了,肯定有这方面的觉悟,以玄武科技公司目前的实力,是无力承担如此的庞大的扩产计划。

  实际上他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会一直处于扩产当中,只是那时候他们已经有不错的营收能力,不再需要外部继续投资。

  “武总,你们评估一下扩大产能需要多少资金,到时候交给我,我批就是了。”叶子书说道。

  听到叶子书这么说,武超强只能说道:“好的,我们马上制定相关的计划和预算。”

  武超强见劝说无效,也只能答应下来,虽然他对于如此迅速扩大产能还有疑虑,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信心。

  正如叶子书所说,以青龙科技公司产品的性能,加上价格也合适,没道理不会大片的市场,只是他对于市场占有速度,还是存在一些怀疑。

  毕竟青龙科技公司是完全的新人,而且其他的企业,则是在电子半导体领域经营了那么长时间,品牌效应非常高。

  要不是性能超出太多了,他真没有信心觉得青龙科技公司能够胜出,只是如果开始僵持一段时间,对老板旗下产业还是有很大的损害。

  挂断了武超强的电话,叶子书决定这笔资金还是从太极集团那边出,因为只有他们能够拿出大额的资金来支持。

  至于万城基业,暂时只能维持一下,让他们先将房地产产业链搭建起来,至于买地扩张,需要等到下半年开有可能。

  玄武科技公司的任务非常重,一方面要构建屏幕、硬盘、内存、闪存的产业链,虽然有很多现成的设备,但是投资金额同样不少。

  其实按照内部采购价的话,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叶子书不会这么干,一开始就是按照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避免出现内部运转紊乱。

  另一方面扩产的投资同样不小,建设一条芯片生产线,价格就是几十上百亿元,更何况屏幕、内存、硬盘、闪存产线,哪一个都不便宜。

  所以他估算了一下,需要给玄武科技公司500亿元以上的投资,才能够玩得转他定下的目标。

  最高投资规模可能会高达1000亿元,因为玄武科技公司不仅需要在产线上面投资,还要进行员工住宅等福利设施投资。

  因此他必须要为此多准备一点钱,一旦青龙科技公司这边需求旺盛的话,玄武科技公司就有资金立即扩大产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