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科技新贵 第235章 采取合作种植模式(1/4)

《重生之科技新贵》第235章 采取合作种植模式(1/4)

作者:奶味小布丁 字数:2793 书籍:重生之科技新贵

  现在想要承包大片可耕种的土地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全国有那么多的农民依赖土地生存,他们尚且不够,怎么可能有大量的土地对外承包。

  估计裴晴所说的内地可承包的土地,也不是什么好地,想要能使用,同样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对土地进行改造。

  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滩涂是比较合适的地方,我国海岸线很长,沿海滩涂的总面积并不小,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并不适合耕种。

  这样的土地承包起来困难不大,非常适合水培种植的发展,至于改造土地,然后进行土壤种植,那成本就要高得多,得不偿失。

  不管是药材种植还是食材种植,产生的利润都覆盖不了土地改造的成本,而且就算整理好了,也会再次盐碱化。

  他之所以提到承包沙地,主要还是受到前世的影响,我国在治沙方面还是取得不错的成绩,这说明沙漠不是不可以治理。

  至少一些后天形成的沙漠和沙地,具备一定的可恢复性,因为这些沙地和沙漠的形成,气候因素不是主要因素,反而人为因素占比较大。

  只要治理得法,并不是不可以恢复,例如毛乌素沙地南部靖边县北面的白子城,在公元5世纪,还是匈奴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既然能够当政治和经济中心,说明这里的水草非常丰美,环境条件也是非常好的,不然游牧民族也不会将这里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

  只是治理沙漠既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很强的技术,技术他倒是不怕,但是时间他是等不及,而且资金他现在有更大的用处。

  目前国内最需要的是提升经济实力,让百姓尽快富裕起来,资金自然是向更多收益的地方流动,资金还没有多到要投入沙漠治理上。

  国家目前也只是补贴当地居民,阻止沙漠进一步扩大,还没有想过将现有的沙漠消灭掉,因为政府的资金也要流向效益更好的地方。

  真正缩小沙漠的时期,还是十几年后,国家财政相对宽裕,加上更多政策支持,以及民众关心沙漠化的问题,才有了很大的转变。

  他现在承包沙漠,然后治理,除非真的将沙漠治理成塞上江南,不然只会惹来嘲笑和不理解,而且得到的政策支持也不会特别多。

  至于人们吃饭的问题,实际上是可以使用工业方法来解决的,我国土地主要是用来种植主粮,如果主粮直接在工厂就可以生产,就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

  剩下的土地用来种植蔬菜、养殖肉类家禽等等,完全是足够的,所以治理沙漠除了改善环境,在他看来经济效益并不大。

  他现在就可以拿出生产大米小麦的工业化技术,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只是这么做,对现在的农民有极大的损害。

  现在他正在头疼工作岗位不足的问题,不可能还让更多的农民失业,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算有技术,国家都不支持他投资建设。

  有时候追求效益不是第一位的,社会稳定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重中之重,他同样也不例外,只有在安定的环境下,才能将生意做大。

  “你说,我们如果和农民合作,他们出土地和人力,我们出技术和设备,你说可行吗?”叶子书问道。

  既然自己直接经营困难重重,还不如和农民合作,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持,提高他们的单位土地效益,让农民实现增收。

  虽然农民向城市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希望剩下来的农民,收入不比城市工作收入差,这才能够维持良心发展。

  只是目前农民太多,导致平均土地拥有量太少,就算是使用新技术和设备,农民的平均收入还是相对有限。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因为随着进城的人员越来越多,单位农民可耕种土地会持续提高。

  “这样的合作方式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们的设备成本太高,不是普通农民能够承担得起的。

  除非这些设备和技术,我们是无偿提供,或者是借给他们使用,在我们收购他们产品的时候,再折算到价格里面。

  但是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上比较难,我们要的是完全无公害的产品,对质量要求非常高。

  如果他们在种植的时候,偷偷使用违规方法,我们到时候是收购还是不收购,如果不收购的话,由于已经投入了成本,很难收回。

  甚至出现极端的情况,我们不收购,之前投入的设备很可能会遭到破坏,责任追求起来,会很麻烦。”裴晴说道。

  现在法律意识非常单薄,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且追求法律责任也会很困难。

  这也是他当初决定自己搞的原因,只是现在发现,想要自己搞,土地都很难解决,而且这样与民争利的行为,政府也不一定支持。

  “那如果和政府合作呢,由我们来提供技术和设备,由政府出面,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农民出一部分资金,建立种植基地。

  我们承诺只要产品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统一按照市场价格收购,这样我们的风险就降低很多,政府和农民出资后,就不会随便破坏合同。”叶子书说道。

  “这倒是一个办法,我们可以试试。”裴晴说道。

  “你们派遣更多的人到各个县去看看,如果县政府支持这样的合作模式,我们就合作,如果他们无意合作,就算了。

  我相信国内那么多的县政府,总有眼光长远,且想要干点实事的政府,合作的对象应该是不缺的。”叶子书说道。

  沿海地区发展工业具备天然的优势,内地短期内想要工业大发展,不太现实,至少交通问题就是很大的制约条件。

  他能想到的就是农业发展了,如果合作非常愉快,他不介意展开更大规模的合作,他也能顺势进入食品加工产业里面。

  就算是现在这样的合作,他们也能在当地开展初级产品加工业,给当地提供不少的工作岗位。

  因为新鲜货物运输成本太高,而且现在内地很多地方交通不便,进行初加工后,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例如药材可以在当地制作成需要的半成品,然后运输到太极保健公司的总生产工厂,进行最终生产。

  又例如蔬菜脱水处理,既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又可以起到无害保鲜的作用,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再进行还原恢复就可以了。

  在他给太极集团的技术资料里面,就有快速无害保鲜脱水技术,以及快速补水复原技术,目的就是解决全球运输的问题。

  聊完这个话题后,叶子书说道:“你年后在太极集团旗下成立一家太极药业公司,我们是时候进军医药行业了。”

  听到叶子书这么说,裴晴兴致就高了不少,她本身就是学医药出身的,对医药行业肯定更有感情。

  “我年后就去注册公司。”裴晴说道。

  叶子书想了想说道:“除了注册医药公司之外,还注册一家医疗设备公司,这方面我国同样落后很多。”

  “还是你提供技术吗?”裴晴问道。

  这个很关键,叶子书的神奇她是见识过的,没有他提供的配方,太极保健公司不可能发展得如此快。

  同样她也希望叶子书能在医药和医疗器械设备技术上提供帮助,这样可以加快这两个产业的发展速度。

  “你这个思想要不得,对我依赖太严重了可不好,不管我有多大的能力,终究是一个人,想要发展得好,还是要靠你们自己的研发团队。”叶子书笑着说道。

  “道理我肯定懂,只是我国的技术水平摆在这里,就算是招募研究人员,短时间内也很难拿出很好的成果出来。”裴晴无奈地说道。

  裴晴说得也没错,整体技术的提升,不是依靠砸钱就能短时间提升上来,是需要一个实践过程。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招聘大量的医药研究人员和医疗器械设备研究人员,先分析市场,自行制定研发计划。

  医药领域的研究,本身就是一项长线投资的项目,急于求成可不符合事情发展的规律,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至于我,我现在手里的事情一大堆,根本就没有时间顾及这些,等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再看看情况。”叶子书说道。

  医药研发要比保健品严格得多,从产品出来之后,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验证,一款新药5年上市就是非常顺利了,拖个10年20年也是常见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医药研发到上市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他才建议现在就建立医药企业,越早开始越早受益。

  听到叶子书这么说,裴晴也没有办法,她能做的就是将研发团队建立好,同时对医药市场和病症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研究方向。

  他们是商人,办的是企业,肯定优先研发具备更大市场前景的药物,特别是空白市场,是他们的首要研发目标。

  看到裴晴的表情,叶子书笑着说道:“行了,事情先聊到这里吧,我们叫上子画,先去逛逛商场,顺便吃个晚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