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人学 第12章

《我的人学》第12章

作者:池田大作 字数:2868 书籍:我的人学

  如果那样的话,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二十几岁,三十几岁这种青春的时光,抱着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去战斗呢?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才是为了将这个似长而实短的人的一生,用最大的"满足"和"充实"装饰起来的"成败的关键"啊。

  青春一去不再复返,如果人生是到了四十几岁、五十几岁,才体会到凄凉的"悔恨",那就太不幸了。如果人生只是在不完全燃烧的、唠唠叨叨中度过,那就太可怜了。所以,充满健康活力、充分能做番事业的青春时代,才正是应该彻底燃烧起生命之火的时代。这样做也正是为了自己。

  青年们!在高迈伟大的理想中活下去吧,作为一团火来前进吧!——这是户田先生的教导。理想的峰巅越高,就越会得到无限的充实,就会迸发出激情,就会成长起来。始终有志于远大理想,使青春之火充分燃烧起来,使之一无余剩——这才是构筑不留悔恨的人生的最重要之点啊。

  研磨胸中的珠玉

  ——赫尔曼·海塞发出的呼吁

  德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赫尔曼·海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勇敢地发表了一篇论文《啊,朋友,停止你的论调吧》,从正面反对这次战争。这一时期,正是交战国双方的文化人,互相进行仇恨性的争论,每个国家都在举国一致支持战争的时刻。

  由于这个缘故,海塞遭到报刊的谴责,被斥为"卖国贼",作品也受到群众的排斥。

  不久德国惨败,青年们陷入绝望的深渊,失去了生活的意趣。这时,海塞又奋勇写了题为《查拉图什特拉的再生——

  对德意志青年进一言》的文章,向青年发出呼吁(《海塞全集5》,高桥健二译,新潮社版)。

  "要学会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认识自己的命运!"

  他呼吁青年们决不能为绝望、虚无、孤独所压垮,决不应企图逃避现实的苦恼。更不应该只是悲叹自己的命运,应该认清它、正面对待它、包摄一切地前进。我想这是海塞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呼喊。正是他,和掀起战争的狂热战斗过,同时也和自己宿命的风暴战斗过。

  海塞还说过这样的话:"只有深深懂得什么是苦恼,才算得上是活得有一多半的意义,不,才算得上是活得有全部的意义。"他还说:"苦恼会产生力量,会产生健康的精神。……

  苦恼会使人变得强韧,得到锻炼。想逃避一切苦恼的人,是儿童!我当然热爱儿童,但我怎么能爱那种一生中都以儿童自居的人呢?"然后他呼吁说:

  "你必须是你自己,这样,世界就会变得丰饶而美好!"

  我青年时期很喜欢这句话。所谓青春时期,从某种意义说是苦恼的时期,也许苦恼就是青春的另一种称呼。你可能对异性产生憧憬,可能为与父母的关系而烦恼。走上社会,也可能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的冷酷、不平等等矛盾而感到愤懑。越是纯洁,越是认真,就越会加深这种感觉。

  但是,重要的不是环境,一切问题均在你自身的内部。当遇上某种邪恶时,是和恶妥协、堕落下去呢?还是相反,把这种烦闷作为巨大的成长和幸福的跳跃台呢?不管怎样,一个人必须具备将一切环境当作磨练自己、锻炼自己走向人的完成之路的场所才行。只有当一个人敢于面对"苦恼"和"命运",敢于向自身搏斗、进行挑战的时候,"胸中的珠玉"才会得到研磨,自身的人生才会开辟出坚实的道路。

  平凡与非凡之间

  ——勤奋的人新井白石和北村西望

  新井白石①是江户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青年时期的刻苦自励是非常有名的。他九岁时,在冬夜里曾经用冷水浇头,驱散睡魔,进行学问的研究,这个故事脍炙人口。以后,他在《折柴记》(仁羽五郎校订,岩波文库版)中说过如下意思的一段话:

  ①新井白石(1657-1725),江户中期的儒者、政治家。

  "我之所以能如此刻苦自励,……是因为我总想着要耐得人所难耐,他人只做一次的事,我做十次,他人做十次,我做百次。"

  这该是多么超越"才能"的有无,向自身进行挑战的啊。

  真使人感到一种近似"执著的念头"的气魄。

  此外,我曾一度会见过活了一百零二岁高龄的雕刻家北村西望先生。这是他在制作长崎的"祈祷和平像"时的事。一天夜里,他在塑像的脚下看到了一只蜗牛,可是第二天早晨一看,想不到这只蜗牛竟然爬到了足有九米高的塑像的顶端。

  北村先生深为这只小动物孜孜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他想:

  一点一滴的前进该多么了不起,人也应如此,于是他作了一首俳句:

  "不屈不挠步伐真可畏这小小的蜗牛!"

  北村西望先生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满百岁时,就这首俳句,写过如下一段话:

  "我非常喜爱这句。我不知不觉间已满百岁,这话仿佛在象征我自己走过来的脚步。百岁,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自己的前半生,真不知是经历多少个刻苦自励的岁月啊……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只剩下令人怀念的往事了。"(《北村西望百寿谱》,新三多摩新闻社版)

  这首咏蜗牛的俳句,决不是出于一时的感动之作,而是体现了北村西望先生在回顾一生道路时,充满了自身满足感的感慨和他的人生观的啊。

  的确,他的人生道路,从某种意义说,也可以说是和蜗牛步伐相仿的。北村先生本人就说过:"年轻时,我有幸结识了朝仓文夫①、建顗大梦②两个朋友。我勉强追随二人之后,这使我不得不刻苦自励"(《我的履历书》,日本经济新闻社版)。在他这淡淡述怀中,不由得使人感到他那一步一步抗拒不断袭来的挫折和磨难的巨大而厚重的精神力量。

  ①朝仓文夫(1883-1964),有名的雕塑家。②建顗大梦(1980-1942),有名的雕塑家。

  从上,这两段故事,教导我们不断刻苦自励是多么的重要。

  任何时候,只要一点一点地前进就会达到目的地。当然,这也是尽人皆知的,如果一旦停步,那就绝对不会再有所前进。只要动就会多少有所前进。

  一个人,不管在任何领域,只要精通于某件事,而且做出了某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就都是在同一条道路上前进。

  所谓"道路"就是永远不放弃刻苦自励的"努力之路"。如果缺少这点,就不会有作为灵魂结晶的人生的成就。

  不间断的"努力"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胜利等待着肯于"努力"的人。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努力"是从不说谎的、是无比正直的。

  不管具有何等天才的人,都是比别人加倍努力的人。从某种意义说,所谓才能不过是耐得住长期努力的一种力量,最后使你获得胜利的荣冠。所谓失败,意味着屈服于困难、自己抛弃了自己。

  所谓努力,也许是很平凡的。但是,能够将平凡的事孜孜不倦地坚持下去,那无疑又是非凡的。所以不要忘记,那些能在人生中获得真正胜利的人,并不是被赋予什么特殊才能的人;而是能够脚踏实地、沿着平凡而又非凡的道路始终走下去的人。可以说,能够在既平凡又非凡的路程中决不左顾右盼、终于走到底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哩。

  严冬的考验

  ——周公的名言

  人既是自然的一员,那么自然中严厉的法则也必然会适用于人生。

  中国的思想家韩非,援用了周公如下的话:"冬日冰冻如不固,则春夏草木虽长而不茂。"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严寒的冬天,如果缺少牢牢使大地冰封的严寒,那么春夏之交草木的长势就不会茂盛。

  人生也是如此。不经过千辛万苦,就不能取得人生的胜利,不能达到人的完成。只有在年轻时饱经种种考验和苦难,才能获得胜利的荣冠,为整个人生添上光彩。青春时代是人生中"锻炼的季节",也可以说是应该由自己主动去寻找严冬的时期。

  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今野一雄译,岩波文库版)中写过如下的一段话:

  "痛苦这件事,是他首先必须学的事,因为只有懂得了它,对将来才是最必要的。"(今野一雄译,岩波文库版)

  不问古今,不问东方或西方,也不问历史上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人,所谓能做出了不起事业的人物,一无例外的都是较之他人更加严格锻炼自己的人。不管是政治家、事业家,还是艺术家,道理都是一样的。同时,即便是朴实无华也好,能够深邃体会人生的人都是各自经受过各种锻炼的。只有彻底锻炼自身的人,才会得到相应的欣快与满足。

  在现代社会,到处蔓延着放纵的"快乐"。我并不主张禁欲主义,不过,我是为一味追求快乐的年轻人太多了而深感忧虑。

  在本该树立人生最重要基础的时期,既不努力,又不学习,明明如此,却又希求什么尽快成为伟大的人物,希求富裕的生活、希求能有个华丽的人生。这种低调的生活态度,该是多么空虚,多么无聊啊。假如人生只在青春时期就告结束,也许这种想法未尝不可,或者,混在这种低调的时代风潮中,也许能勉勉强强地活下去吧。但是,人很快就要进入中年、老年。能够在青年时期历经苦难、锻炼自己成长的人,很快他的力量就会开花结实。这是根据我的经验可以断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