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清朝当海盗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59节 威胁巴黎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59节 威胁巴黎

作者:自由与荣耀 字数:3815 书籍:回到清朝当海盗

  北京颐和园一个“寻找巨人”的命令促使在西线的协约**加强了对德军战线后方的侦察监控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德军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通过空军第八航空队的侦察分析甚至可以确定德军将在协约**最意想不到的阿登战线上寻求突破。这个分析报告非常及时地捏在了聂文青上将手里。

  就大中华帝国的利益来看战争的重点不在西线而在东线!西线是从军事战略上配合东线的主力总攻;西线在政治战略上是帝国与协约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是实现帝国在战后世界主导权的重要战场。

  上将很清楚西线不是以军事成败论英雄而是以政治胜利为标杆!在东线东南战场上帝国已经收获了土耳其不能不说是西线战场上吸聚了最大限度的德军所致。在俄国内地远征军东集团军群就要开始大规模的从国内开赴俄国准备秋季的大总攻。那个战线帝国国防军的战力、人数和政治影响力远远大于西线。协约**总司令现在就必须作出抉择:在西线结束战争还是在东线结束战争?

  如果选择西线可以成就聂文青上将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崇高地位在西方国家中的无上声望。可是却违背了帝国的根本利益!因为战略要求是以帝国国防军的进占柏林来结束战争。为中国、为帝国国防军争取最大化的世界声誉和战后政治利益的分配主导权。东线的胜利在世界上所有人眼中不会是俄国的胜利只能是大中华帝国的胜利!因此在大义上选择东线决胜是原则!在无条件投降和实施军事占领的对敌政治方略的基础上西线决胜势必导致英法在德国攫取大量的利益毕竟西集团军只有2o多万陆军与2oo万法军、1oo万英军8o万美军相比绝对不可能成为政治意义上的决胜力量。

  西线决胜有条件甚至这种条件在知悉了德军的攻击方向后突然成熟起来。很明显的是在阿登防线后方设立一个圈套完全可以用协约**优势的兵力一口气吃掉德军最少3o个师以上。1918年的德军在损失3o个师以后面临的结局肯定是崩溃!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次战役就是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了。可是东集团军群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区区一个第一师不可能完成装甲集群的大纵深突破在德军大投降之前直捣柏林甚至会落在协约**后面进入德国!因此不能在西线决战。不能因为西线的战役导致整体战略的混乱造成东集团军群来不及整军出兵的局面。

  这么看来聂文青上将只能知胜而求败或者是继续维持微弱优势下的平局。对一个军人而言追求胜利是生命的本质是热血的驱动力!现在上将面临的却是在有把握取得空前胜利的时候为了民族的利益把这个机会放到一边。

  这样的决定是艰难的非常艰难的!将军必须要跟自己做斗争必须时刻想到国家想到在万里之外的五万万六千万同胞的利益想到在颐和园里那位堪称“绝对楷模”的总司令的战略目标!

  一代名将的声望在上将左思右想作出决断的那一刻竟然象垃圾一样被远远的扔进了垃圾桶。

  “命令!空军、海军航空兵、陆军侦察队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从即日起所有侦察报告统统由总司令部宋梓名参谋长过目后才予各国友军通报。命令西集团军司令部从苏瓦松东移到拉昂。命令英国远征军尽快上报战役计划确定进攻起时间。”

  聂文青连续下达了三个命令决定了英国远征军第五集团军命运。

  空中侦察分析报告保密;西集团军司令部东移;再次肯定英国远征军黑格元帅的战役预案要求尽快实施。这三个命令实际上把英国远征军推进了一个大火坑。当然聂文青不可能让德军占太多的便宜在必要的时候西集团军将再次充当救世主的角色把德国人赶回阿登森林挽救濒临崩溃的英军。

  政治战西线完全就是政治战。这一场战役下来英军将完全成为中国远征军的附属尽管英军的人数比中**多得多……

  1918年3月24日德军没有经过炮火准备就以装甲部队掩护步兵突击与渗透突击战术相结合的战法动用第二、第四、第五三个集团军66个师近8o万人向法国阿登省南部地区出击。当面的英重建第五集团军在十个小时内就完全崩溃在梅济埃尔与雷代尔之间露出了一个正面48英里纵深22英里的“几乎”无人防守地带。在这里的法第2军一个师另比利时一个师的兵力眼看着德军如潮水般滚滚而来只能从埃纳河以北地区退到河南的雷代尔凭借河流天险坚守待援。这等于是1917年雷代尔战役的所有成果还给了德军。

  3月25日德军第四集团军抵达埃纳河后以第六军5个师(其中一个骑兵师)的兵力与雷代尔法、比军队对峙并尝试突破其余兵力跟随第五集团军突然右转向西在几乎没有抵抗力的第五集团军残部面前大踏步向亚眠——兰斯铁路进军。到这个时候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道格拉斯才确定德军的进攻不是在阿登方向上的“反突击绊攻”而是有计划的大规模攻击行动。而英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是为3月27日的佛兰德战役准备的主力全部在康布雷-伊普雷一线。

  仓促中第二集团军这个被英军认为最有战斗力地集团军14个师被调向东面迎击德军第五集团军。匆忙的调动似的普卢默将军放弃了之前战役的一切准备放弃了携带大量重型火力的打算带着等同于轻步兵的整个集团军跨越塞尔河保卫亚眠-兰斯。当然17个师的兵力要对付德军6o个师是不现实的。随即英第四、第六集团军向根特方向起了进攻却在德军第二集团军的顽强抵抗前步履维艰前进的度以每天几百码来计算。

  实际上黑格在匆忙中犯了战略性的大错误。按照中国古典的经典战役“围魏救赵”来说黑格的思路是似乎是正确的他企图通过打击佛兰德北部地区的德第二集团军吸引德军增援却没有对自己右翼暴露出软肋的危机做出充分的衡量。在第二集团军被派出后他就把美军三个师比利时两个暂编军投入到了佛兰德以帮助第六集团军向根特突破。只派出了六个英法混合师支持第二集团军的行动。

  3月26日德第五集团军与英第二集团军在西索恩遭遇而德第四集团军主力实际上已经截断了亚眠-兰斯铁路。

  鲁登道夫洞察了战场上地一切他看到在兰斯和巴黎之间出现了一个大空挡!于是迅在26日把11个师的预备队全部压到了第四集团军。

  鲁普雷希特皇子得到生力军后在第五集团军的掩护下向南攻击前进。对协约**来说这是可怕的进军。因为在德军修改了的战役计划下巴黎到兰斯西侧只有六个正在处于休整状态的协约**可以调用!如果德军继续直线向南突破埃纳河的话苏瓦松的协约**总司令部都必须向南撤退。

  3月28日德第五集团军击退了缺乏重武器的英第二集团军占领了重镇拉费尔。第四集团军则沿着埃纳河西北岸向西南方向的巴黎直插而去。在德军统帅部看来佛兰德战役已经在协约**无力抵抗的事实面前转化成为大进军向巴黎的进军!因此战役重点也从佛兰德北部转移到巴黎。

  法军方面立即在协约国总司令的命令下抽调了16个师的精锐部队向巴黎增援。

  事实上德军与法军成大约6o度的夹角同时向巴黎进军。

  3月28日中国远征军海军第一陆战师接到开拔命令。刘大柱少将这位西集团军的副参谋长亲自率领第一陆战师通过铁路、公路运输于3月3o日凌晨到达了马恩河北岸与埃纳河南岸之间的三角地域。

  支持他们的是第七航空队的大半兵力、兵器。同日吴佩乎中将的第九师、朝鲜军朴成焕师也从拉昂、苏瓦松出击攻击方向是刚刚落入德军之手的拉费尔。而喻忠行少将的第39师则在贡比涅一带待机。

  聂文青和周昆希望通过西集团军积极的战术动作迫使德第四集团军撤退。因为西集团军摆出了前堵(陆战一师)尾截(9师朝鲜1师)

  中击破(39师)的态势面对这个战略态势的德军第四集团军不可能不在中**队的威胁下收缩兵力以免被割裂围歼。

  4月3日德军先头部队在距离巴黎32英里的蒙迪埃迪停止了进攻的脚步。也代表着这场积极的运动战彻底颠覆了西线的堑壕战模式当然更代表着德军的攻势已经是强弩之末、无力为继了。

  不过德向巴黎的进攻目标没有达成却因为黑格的战略错误在亚眠以及亚眠以北的佛兰德-索姆河地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第五集团军在击退英第二集团军后转向西北于4月3日攻击英第四集团军的侧后方——圣康坦。这是因为处于英军向根特地区进攻作战当面的德第二集团军要求增援的缘故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手里没有一点预备队的情况下只有急令第五集团军转向西北(这也是第四集团军在巴黎附近停止进攻的原因之一)。这一次转向再次打了骄傲的黑格一个措手不及。

  德第五集团军以13个师的兵力跨过索姆河直接攻击到英第四集团军的后面供应基地佩罗内。迫使英第四集团军仓皇后撤保卫佩罗内德第二集团军则以4个师的兵力尾追与第五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

  连续的运动作战使德军很疲惫可是英国也在频繁地调动中无法依据坚固阵地设防从而使西线堑壕战彻底变革为运动战。在武器装备和训练上英军在运动战战术准备方面是乏力的要不是德军连续作战一周的时间补给线极度拉长而被迫于4月6日停止攻击的话佩罗内的失陷是早晚的事。

  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是协约**以战略预备队——中国远征军西集团军为主力逐步拉平战线的扫尾作战。

  到5月初协约**与德军的战线竟然维持在1917年2月的战线的附近。兰斯再次成为面向德军的一个突出部只是这次德军再没有力量从拉斐尔当面的中**队防线上实施突破进攻兰斯而已。

  这一战德军采用运动战理念实施了最大75英里的纵深突破再一次创造了西线战场上的奇迹赢得了战术上的伟大胜利。不过第四集团军的孤军深入实际上没有给巴黎造成危机也没有对佛兰德的英军造成致命的打击可以说在战略上完全变形、失败了。

  38天时间里德军伤亡了24万余人;英军伤亡29万、法军伤亡7万、其他协约**伤亡3万余人。24对的4o的伤亡比西北战线中段整体推进2o英里这就是鲁登道夫的胜利。

  然而英军在又一次丧失第五集团军第二、第四集团军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还是没有被德军击倒部队的伤亡缺额很快就在殖民地的新兵补充下满员。同时德军的防线再次弯曲起来这就意味着人力紧张的德军将无力起大规模的攻击作战了。

  最大的赢家还是中国。西集团军只摆出了战役态势就逼迫德第四集团军知难而退在4月下旬的零星拉平战线的战斗中西集团军取得了零碎而惊人的战果。1o天时间里击毙击伤德军8万余人收复重镇拉费尔再次成为协约国国民称赞的焦点。当然最主要的赢面是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元帅彻底放下了英国贵族的面子完全接受聂文青上将在战略、战役上的指导。这具有很大的象征性意义黑格元帅在英国下院具有很大影响力从而使得英国政府在国际联盟的事务上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听从中国的安排。

  至少在战争期间中英两强在国际联盟的事务上会保持一致。这是聂文青上将的在迫使德军丧失主动进攻力的同时取得的又一个胜利最大的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