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月色之下,沈蕴玉怀中抱着石清莲,立于高头大马上,含笑向下瞥着他!
石清莲坐在沈蕴玉的怀中,借着沈蕴玉的外袍盖着脸,偷偷的瞥了他一眼,然后飞快收回了视线。甚至还掩耳盗铃一般把自己的脑袋往沈蕴玉的怀里拱了两下。
而他,只穿着中衣,狼狈的被丢在地上!
秋风吹起,寒夜冷月,江逾白身上的中衣被风吹的卷起来,但江逾白已经顾不上了。
石清莲!沈蕴玉!
江逾白看着他们,一张水月观音的脸上骤然涨得泛起了青色,牙关紧咬,一双眼都要喷出火来。
竟然是这二人!他们俩竟然敢出现在他的面前!
“沈蕴、玉!”江逾白从地上站起来,顾不得拍掉身上沾染的泥土,昔日里的修竹风雅早已不见,他赤足站在秋日冰冷的地面上,在寒风中狼狈站直,从下至上的发难,怒吼道:“你竟堂而皇之的携带我的下堂妇来找我的麻烦!本官乃是朝廷命官,你以一己私欲,对本官如此无礼!北典府司当真是目无王法了吗?”
他说话时,一双眼还直勾勾的看着沈蕴玉怀里的石清莲,比起沈蕴玉,他更恨石清莲,因为他想不通为什么石清莲会背叛他。
如果今日来到此处的只是沈蕴玉一个人,那江逾白还不至于如此失态,但他一见到石清莲,他便觉得一股火从胸膛处顶上来,直搅进他的脑子里,让他站立不稳。
这对奸夫淫.妇,竟然敢以这种姿态在他面前出现!
他脖颈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一条条,如同细小的蚯蚓在皮下涌动一般。
石清莲透过沈蕴玉的玄袍看他,隐隐有些惊叹。两辈子加起来,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江逾白如此失态。
“北典府司内,从没有一己私欲,只有证据和律法。”沈蕴玉最擅长的就是踩人痛处,江逾白越是失控咆哮,他越是端正平和,只用一种宽和的目光看着江逾白,仿佛江逾白是个没长脑子的蠢货顽童般,道:"今日沈某来捕江大人,是因为郑桥在狱中吐出了些与江大人有关的案子,沈某需请大人去北典府司走一趟。"
江逾白满脸的愤怒都在此刻滞缓了一瞬,他的目光从石清莲的身上挪开,看到沈蕴玉的脸上,语气也骤然冷静下来,他道:“本官已经出了京城多日,什么案子与本官有关?”
/>沈蕴玉像是看着江逾白顽固抵抗,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模样,不由得心情颇好的抬起下颌,他最喜欢这种证据确凿下还嘴硬的官员,他可以一点一点,把江逾白浑身的傲骨都拆个遍,把所有证据都甩在他脸上,让他知道什么叫北典府司。
沈蕴玉在玄袍之下攥紧了石清莲的腰,把石清莲整个人摁在自己怀里后,才道:“还能有什么案子呢?”
他说的声音很轻,但是听在江逾白耳中却如同毒蛇嘶呜般。
“当然是近日中京中兴起的假铜币案了。”
江逾白的脸色骤然变的苍白,所有愤怒都褪去,只剩下了几分惊慌。怎么可能?
这案子他暗地里筹谋了很长时间,虽说下面的手段糙了一些,但是他将自己摘的很干净,甚至替罪羊都找好了,就等着合适的时候推出来了,分明一切都进行的很好,沈蕴玉为何能突然神兵天降一般抓住他?
郑桥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他,郑桥只能抓到一些他下面的人罢了,一个郑桥,就算是死了,也不可能拉扯到他,所以他才会放任郑桥被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沈蕴玉到底怎么找到他的?
江逾白当即道:"不可能,本官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本官也不可能随你进北典府司,本官要面圣!你纯粹是以一己私欲来报复本官!沈蕴玉,你查案都要带着石清莲来查,不就是要以此来辱本官吗?”
他与沈蕴玉之旧仇凡凡,他若是进了北典府司,根本都不需要判定他的罪,只需要几次过刑,沈蕴玉就能把他逼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江大人说石三姑娘吗?”说到此处时,沈蕴玉很刻意的停顿了两瞬,然后抬手,拢了拢石清莲身前的玄袍,将石清莲整个人都拔到自己的怀里,最后才看向江逾白,道:“江大人,石三姑娘乃是本案重要人证,也是第一受害人,整整十万两白银,到结案后,还得由江府判赔、补偿石三姑娘因案件而损失的银钱。”
石清莲刚才还垂着的脑袋一下子抬起来了!什么银钱!
我英明神武的大人在说什么银钱!
沈蕴玉的目光落到石清莲那双灼望着他的眼上,不由得失笑,将袍子拢的更高些,低头与她道:“案情判赔,走司法程序,若是顺利的话,江府的库存都得到你的手上。”
大奉有律法规定,受害人所被骗银子,当双倍奉还
,受害人被骗了十万两,江府就得还二十万两,但具体数字还需要审算判定,二十万两太多,也不一定会全都给,但若是有北典府司运作,最起码能保证石清莲能得到一部分赔偿。
石清莲听的两眼发晕。
果然还是当官的脑子活络知道怎么光明正大的捞钱、啊不!当官的心善啊,知道体恤她这种穷苦的老百姓!
她一时兴奋起来,立刻低头看向江逾白。
江逾白的目光游离的在石清莲的身上与沈蕴玉的身上走过,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十万两,负责分发假铜币的都是最下方的小人物,他根本接触不到那些人,而石清莲的案子,北典府司又压的很死,何采也只是知道一个前因后果而已,其余的都不清楚,江逾白根本就不知道石清莲手里有十万两的事。
他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沈蕴玉和石清莲联合下套害他,否则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不可能!”江逾白咬牙切齿,掷地有声的道:“定是你们二人联手起来陷害我!石清莲,你这
他到了喉咙口的怒骂声还没喊出来,一旁的小旗已经快步跃来单手提刀、利索的用刀鞘拍了他一个耳光,北典府司的锦衣卫都是武功高强、臂力超群的人,一刀鞘下去,江逾白直接被抽翻在地,未尽的话都变成了痛呼。
他是少年状元,是皇子伴读,是高高在上的宰相,一辈子受过阴谋教训,吃过暗亏,但就是没被人放在明面上打过,这一刀鞘像是某种象征一样,一抽下去,便要将江逾白过去的辉煌全都抽断了一般。
江谕白被坤的倒在地上
石清莲看的真言异起了睦子
让她自极抽的倒在地上,口消连看的高尚却也了脖子。别、别说,真的有点爽的!
而被打的江逾白躺在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小旗直接像是提着死狗一样把他提起来,要将他拎到马上拴好,带回北典府司。
江逾白狼狈的抬起手臂,压着胸口处的悲愤,奋力推开了小旗。他就算是走,也要自己站着走出去!
他胸口处堆积着滔天的怒火和悲愤,却一句话都不能说出来,因为旁边的小旗虎视眈眈,只要他稍有异动,就会有一刀鞘拍在他脸上,形势比人强,他只能忍下。
只是这一口火忍的他浑身发颤,他从未如此狼狈过!他忍的两眼发昏,太阳穴被顶的鼓鼓的
跳动,像是要随时昏迷过去似的。
要忍,要忍。
江逾白一句句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忍!
他还有机会,他还有后招,他不信沈蕴玉能直接将他摁死!刘子云一定会为他开口请求的!
大丈夫能屈能伸,忍!
就在江逾白好不容易调整好心态,准备走向马匹的时候,客栈里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是几个锦衣卫将江逾月和江照木给带出来了,江照木腿还没好,直接被人拎着衣襟拖出来,一路上都在嚎叫:“放开我!我是江家二爷!我哥是江逾白,你们这群锦衣卫,竟然敢动我!”
拎着他的锦衣卫冷冷一笑。
江逾白的筹谋,江照木与江逾月都浑然不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大祸临头。
掺和上假铜币案,算得上是动摇国本,这种大案,诛九族都不为过,若是朝中有人求情,或者圣上开恩,基本是男子流放,女子入教坊司。
江逾月被锦衣卫推出来的时候,神色便格外混沌,双目无神,低着头,弓着腰,一副惊弓之鸟的样子,嘴里也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旁边的丫鬟急急的护在她的身边,一脸关切。
他们家姑娘自打在院中昏迷过一次,再醒过来之后便不对头了,总是神神叨叨的,之前还好,能和人正常交流,但是这几日里,他们家姑娘一直被关在客栈内,人就关的有些怪了,别人与她交流,她都不肯听,只自己低头,碎碎念念的说话,被锦衣卫推出来后,也不问为什么,只缩着脖子,见谁都躲。
丫鬟怕他们家姑娘出事,所以一直挡在江逾月的面前。
江逾月随着丫鬟走出客栈的时候还是浑浑噩噩的,仿佛连自己身处何地都不知道,别人碰她,她就瑟缩,其余的话都不会问一句。
等江逾月走到客栈外时,目光下意识地在四周环顾了一周。院中最显眼的,便是坐在马上的沈蕴玉,和沈蕴玉怀中的石清莲。
彼时已是月上三竿,清冽的月光自云端而降,将世间万物都镀上一层朦胧的月华,沈蕴玉周身的红色飞鱼服上银线粼御《,一身特质的玄袍在月色下映着冷冷绸缎般的水光,他头戴官帽,面色如玉,脸上却不再是平日里那般冷淡锋锐的模样,而是眉眼柔和,目光甚至称得上是温柔宠溺,正低头和他的怀中人说话。
而他怀里的姑娘
整个人都被玄袍裹着,只露出来一张娇媚的脸来,此时正笑盈盈的昂着头说话,从她的嘴型来看,说的好似是"玉哥哥"。
正是石清莲!是沈蕴玉和石清莲!
原本尘封混乱的记忆在这一刻昙然清明,江逾月在原地愣了三瞬息,随即尖叫起来,她仿佛抓到了证据一般,高声喊道:"哥哥!哥哥!你看啊,他们在一起,我没骗你,我没骗你啊!"
她的尖叫声传遍了整个院落里,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旁的丫鬟匆匆去抓住江逾月,却根本摁不住江逾月。
一旁走到马匹旁边,准备爬上去的江逾白一回过头,就看到这么一幕。
他那妹妹疯癫了一般喊来喊去,甚至还想跑到石清莲面前去,被一个小旗直接捞住了后脖颈,止住了她的动作。
到底是个姑娘,所以没有直接用刀鞘抽她。
而这时候,江逾月也看见了江逾白,她的眼睛看不见别人了,她只看到了她的哥哥,只看到了沈蕴玉和石清莲。
江逾月看着他,指着石清莲大喊:“哥哥!你看啊,哥哥,我没骗你,你看他们,他们这对奸夫淫————呜呜!"
小旗及时堵住了她的嘴。
江逾月每说一句,那耻辱便再来一遍,江逾白好不容易忍下去的愤怒又一次顶到脑海,他看着发疯的妹妹,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口血顶到喉咙口,“噗”的一声全吐出来,随即晕了过去。
江逾白晕倒之后,拎着江逾月的小旗将江逾月捏晕,一起扔到了马上。
没人不开眼,去提江逾月的那一段小插曲,其余的锦衣卫都飞快将江府所有人都叫出来,让他们排列站好,准备一并带回北镇抚司。
江府的所有马车也一并被抄了,里面的金银细软都是脏银,等待案后裁决。
这一场扑杀逮捕捉拿归案做的相当利落,江逾白没想到自己会暴露,所以根本也没跑,直接被拿下,沈蕴玉堪称大获全胜,带着人便回京城。
来的时候怕人跑了,一路快马加鞭,回去的时候,沈蕴玉又觉得这条路太短,他要把石清莲送回去之后,就要查案,这案子虽然大部分事情已经完成了,但还有一些旁枝末节要管,他还得忙好几日,这几日都很难抽出时间来见石清莲。
他这段时间与石
清莲相处的时日,竟然只有这么短暂的一条路了。沈蕴玉便放慢了马速,慢悠悠的在官道上走。
他走得慢,他身后的百余名锦衣卫也不敢越过他,都跟在他后面慢慢的走,并且都默契的退后了大概十个瞬息左右的距离。
沈蕴玉带着石清莲回去的时候,天色都有些蒙蒙亮了,田野的最东边出现了一道蒙蒙的红光,要不了多久,太阳就会渐渐升起,月亮的颜色越来越淡,随时都能消失在云间,他们两人骑在马上,秋风拂过,石清莲的发丝被吹起,蹭到沈蕴玉的脸侧,沈蕴玉低下头,用下颌蹭她的额头。
晨昏交界,日月同天,荒野小路,一骑两人,四周静谧,只有马蹄声和彼此的呼吸声,他抱着她,望着远处朝阳,竟有了几分偷来浮生半日闲的感觉。
“江逾月是怎么回事啊?”石清莲之前没好意思问,现在其余人一退开,她便窝在沈蕴玉怀里问。
她对江逾月的印象,还停留在佛堂里,她倒打一耙,给江逾月气的直哭,她休夫离江家的时候,江逾月还在江府里晕着呢,据说是被江府的丫鬟好生照顾着,怎么给照顾成这个德行了?方才那疯疯癫癫的样子,让她都有两分诧异。
“郁结于胸。”沈蕴玉道:“她之前撞见过你我私会,被我打晕了,醒来后与人言明,没人信她,便如此了。"
关于江逾月的事情,沈蕴玉还真知道一些,他那一日特意叫人去将江逾月叫醒的,只可惜,江逾月没什么脑子,颠三倒四的那么几句话,根本说不动江逾白,反而还把自己气成了那般。
“她是颇有几分自负。”石清莲道:“原是如此,她竟是这般晕的。”
她还算了解江逾月,江逾月因着她哥的才名,对旁人都看不上,自视甚高,让她丢脸比杀了她还难受,没人相信她的话,确实能把她逼疯。
她又想到了金襄,转而道:“今日你瞧见金襄了没?我在书斋遇到她了。”“瞧见了。”沈蕴玉道:“她来我北典府司堵门了,我未曾理睬她。”
沈蕴玉说这些的时候,眉眼闪过两分冷意,他对金襄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宽待了,都是看在定北侯世子的面子上,定北侯府势力不俗,且定北侯世子是个颇有些本事的人,并非是那些酒囊饭袋。
他已经和永宁侯世子在暗地里互相堤防起来了,京中现在一共就这两个侯府,若非必要,他不想与定北侯府生嫌隙
,晚间金襄堵门的事,他已派人去找了定北侯世子。
但若是定北侯世子无法管束好她,金襄还不知收敛,也就别怪他下手了。
石清莲见他的模样便知道金襄没讨到好,她抱紧沈蕴玉,心想,她也得给金襄添点麻烦,沈蕴玉可是她定好了的人,金襄这般牵扯纠缠,她咽不下这口气。
“我这些时日要忙。”石清莲思索间,沈蕴玉低声和她说:“你若挂灯,瞧不见我,便不必等。”
石清莲侧坐在他胸膛前,一只手在他身上不老实的转来转去,她道:“你想我了,便来找我呀,我的灯就挂在阁上,以后都不拿下来啦。"
沈蕴玉听得心头滚热,他想低头吻石清莲,又碍于身后那群人——虽然隔了这么远,但是锦衣卫的人谁不知道谁?都是一群耳聪目明的王八蛋,沈蕴玉都能感受到他们那火热的视线。
他只好忍了忍,道:"案子结束后,我便向圣上请旨。"
这是他第二次提此事。
能让他这般惦记,想来是已经迫不及待了。
石清莲俏脸一红,没说话,只默认了。
他们俩正黏糊的时候,正巧遇了另一条官道上的官回京。
这一批官是之前去南方视察修建大坝的,户部,工部的都有,结果到了地方就一直耽搁,好不容易快回来了,又赶上了南方水患,水患耽误了很长时间,今日才走旱路回到京城。
他们有一些奏折要马上上书,请给顺德帝看,一群官一边走,还一边低声讨论最近的一些时事。
“听说了没有,京城出了不少事,咱们这次下南可真是下对了,全都逼祸了。”有一位官员低声道。
临近京城,小道消息一个一个全都飞了过来,有一些官员知道的比较多,都在私下讨论。而混在人群中的石父和石兄却是一无所知。
他们俩父子官位都不高,消息也都不大灵通,便安静听别人说。
他们离开了京城之后,据说出了不少大事,比如什么江南贪污案,东倭走私案,而且,这两个案子下掉了京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官员,可以说得上是朝堂震荡了,他们一回京城,估计原先那些同僚都要换个遍了,还有现在闹得正厉害的假铜币案,桩桩件件,牵扯都很大,京察才刚过,牛鬼蛇神就翻天了。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四周的人在谈论起这些大事的时候,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回避石父和石大兄。
石父和石大兄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眼底都是浓厚的担忧。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这群人都不肯和他们讲。
难不成是他们二弟出事了?
石清叶不大聪明,也不知道变通,只喜欢舞文弄墨,在官场上若是被人坑了一手,爬都爬不起来。
石大兄越想越担心。
他们离家这么久,按理来说该收到家书的,但是这一路上,水患横生,很多信都被淹了,到他们的手上模糊不清,他们什么都读不到。
石父尚且沉得住气,而石大兄却耐不住了,他和两个交情好的同僚一路前行,逼问他们俩:“京中到底是出了何事,你们竟要一直瞒着我,不与我说?"
彼时他们正走在一条官道上,前方就是和另一条官道会和,沈蕴玉和石清莲正在另一条官道上走,他们马上相逢,但两批人都一无所知。
石大兄还在逼问他的同僚。
那两位同僚被逼迫了几句,只好斟酌着说道:“那你可不要急啊,我们也是道听途说,不一定做得了真的。”
石大兄咬着牙,道:“说吧。”
他那傻二弟到底怎么了!
“其实…是你那妹夫,你还记得吧?你那妹夫与旁的姑娘有了牵扯,你的妹妹就休夫了。”他的一位同僚说道。
什么?竟不是他那倒霉催的废物二弟,而是他们家的小娇娇!石大兄被震在原地,随即勃然大怒。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谁?谁家的姑娘竟如此无耻,与有妇之夫牵扯,竟心甘情愿做那见不得光的外室吗?江逾白竟做出这档子事,真是————”
“慎言,石兄,慎言!”旁的同僚赶忙安抚他,然后小声道:“那姑娘身份不一般,且你妹妹也未曾吃亏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石大兄绝不相信!
“怎么未曾吃亏!”石大兄也知此事不能大肆宣扬,但就是生气,他捶胸锤手,道:“我那妹妹天真纯善,不知道委屈成什么样呢!"
旁的同僚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小声道:“那个,我们听说的是,石大兄的妹妹前些日子与那锦衣卫的指挥使定了情
,说是都要向你们石家下聘了。”
石大兄的暴怒骤然一滞。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可能。”石大兄都有点认知错乱了,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江逾白,沈蕴玉,石清莲的脸,只觉得自己出了一趟京,一回来天都翻了。
“一定有误会,我不信。”石大兄的状态和江逾月已经有两分相似了,同样的摇头晃脑连摆手自言自语,翻来覆去就是一句"不可能",过一会儿再加一句:"绝对不可能。"
恰好,此时,前面有同行的官员走回来,一脸神秘兮兮的压低了声音和其他人讲话,石大兄隐约间听到了“江逾白”的名字。
石大兄赶忙拍马上前,但他走近的时候,四周的人便不谈论了,只目光闪烁的看着他。“你们背着我在说什么?”石大兄有些恼了。
旁的人低咳了一声,道:“就在前方,石大人可上前去看。”石大兄当即拍马上前。
他远远看见一群锦衣卫,缉拿着江府的人往京中走,因着和江家结亲的缘故,石大兄是认识江家人的,不止是江家的奴仆,甚至他还看见了江逾月,江照木,江逾白。
这三个人都被丢在北典府司的马上拴着,以“被逮的逃犯”的姿态被带着——北典府司逮捕江逾白的事京中的人大概还不知道,他们这些回京的人恰好撞上了,提前知道了。
石大兄一眼看见,两眼发黑。
坏消息:江逾白不知为何被逮了。好消息:他妹妹已经休夫了。
石大兄又顺势往前方一看,正好看见石清莲跟沈蕴玉同行,两人还在一起说话。
旁的人见了那颗小脑袋,可能认不出来,但是石大兄怎么会认不出来呢,那是他们家的小娇娇啊!
石大兄倒吸一口冷气。
好消息:他妹妹休夫之后也没有很伤心。
坏消息:他妹妹休夫之后不仅没有很伤心还很快找了个新的还跟新的一起把旧的给送进去了!
这是什么事态发展啊!她妹妹走的这是什么路子啊!他们石家的天都翻了啊!他那妹妹亲手翻的啊!
石大兄恍恍惚惚的骑着马,回到了人群最末尾,走到了自己老爹旁边。老石大人骑在马上,八方不动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
“不可能,绝
对不可能。”石家大兄呢喃道。
老石大人听了两句,以过来人的姿态哼笑教训道:“这世上,便没有不可能的事,讲讲,你我不在京中的时候,老二那蠢货干了什么事。"
这些小年轻人,没见过大风大浪,才会如此失态。
石大兄浑浑噩噩,道:"爹,三妹休夫了。"老石大人沉吟片刻,捻起了胡须,道:"问题不大。"
石大兄双目无神的又说:“然后新找了个。”老石大人嘴角一抽,皱起了眉头:"问题…不太大。"
石大兄一脸麻木的又说了一句:"找的沈蕴玉。"老石大人拔掉了一根胡子, 战牙咧嘴道:“问题…”
石大兄最后说了一句:“三妹跟沈蕴玉私定终身后还一起把江逾白给抓了。”老石大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那三女儿最乖巧,且又没有官身,上哪儿抓人去!
他就是离了个京,又不是下了个凡,这才多长时间啊?怎么搞的像是沧海桑田似的,这些字都听得懂为什么落到了耳朵里就这么难以置信呢!
石家父兄两张脸都跟着拧起来了,老石大人脸上写着"不可能",石家大兄脸上写着"绝对不可能”,他们俩纵马前行,想跟上去看,但沈蕴玉已经带着石清莲入京城了。
锦衣卫出入京城抓人、办案,到了城门口都是拿着令牌直接放行的,此乃皇权特许,其余人,就算是官员,也得在官道入口处接受盘查。
老石大人和石家大兄就没跟上。
两位石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得愁眉苦脸的等着安排,他们要先回公衙述职,然后才能回石家。
而此时的石清莲,已经被沈蕴玉偷偷送回到了听雨阁了。沈蕴玉没进去,而是站在阁外窗沿上,将石清莲放于阁内。
听雨阁上的灯还挂着,在天方微亮的白日中,亮着的灯便没那么明显了,里面的灯油也快燃尽了,石清莲扫了一眼,让沈蕴玉拿给她。
沈蕴玉便在外面拿给她,看她将灯笼拿回来,添上新的灯油,再让沈蕴玉挂回去。
“白日也要挂灯么?”沈蕴玉把灯挂在阁檐下,问道。他臂长,单手一伸过去,便将灯笼挂在檐下了。
br />“白日我也在想你呀。”石清莲看他挂灯,隔着窗户抱着他,把脸贴在他胸口,道。
沈蕴玉低头,用下颌狠蹭了一下她的脸,继而转身,纵檐离开。
他一刻都等不了,现在就回去连夜提审,整个北典府司都得点灯熬油,今晚就把所有案件捋清楚,他要连夜进宫请旨!
石清莲在沈蕴玉离开之后,起身上榻睡觉——她折腾了一个晚上,累得很,一倒头便睡过去了,一直睡到午后才起身。
秋日午后,日头不那么晒了,石清莲慢悠悠的起身,唤了一声:“墨言。”
外间守着的墨言端着一碗暖梨汤走进来,拉了椅子坐下,先喂她们姑娘用了一碗后,又扶着姑娘起身穿衣,石清莲神着懒腰起来,选了一件湖水蓝古香绫圆领裙,外搭了一件雪绸霞帔,墨言给她盘了一个简单的花苞鬓,清新淡雅。
墨言为她盘绕鬓发的时候,双喜从外间走进来,与她说一些府内的事。
她道:“今日老石大人与大老爷回来了,才入府,老石大人便出去访友了,大老爷还在府上呢,大夫人说,若是三姑娘醒了,过去看一看大老爷。”
石清莲在想金襄。
没了那些重生优势,要给别人挖坑,自己还得全身而退就比较难,她在金襄的薄弱处开始琢磨,正琢磨着呢,便听到了这句。
“好。”石清莲望着镜子里的脸,心头一酸。她已许久许久没瞧见大哥哥和爹了。
待到她发鬓束好后,便一路去了大哥哥与大嫂嫂的朝花院里。
已是秋日,朝花院中没有花了,她踩踏着整齐的石板路,经过朝花院的前厅,走到了朝花院的后宅里。
朝花院的后宅中,石大夫人与石大兄都坐在花阁里说话。
花阁中煮着茶,淡淡的茶香在花阁中蔓延,桌上放着一些糕点,石清莲一回来,便看向她大哥。
她大哥生的好,他们石家人都长得好,就算是上了年纪,也是仪表堂堂,根骨端正的,宛若一颗根系粗壮、枝丫茂密的青松般沉稳。
石清莲一瞧见自家大哥,顿时便红了眼,攥着帕子磨蹭了片刻,还是没忍住,一进门便红着鼻头、含着泪唤了一声“大哥”。
石家大兄本来是憋着一肚子担忧的,他回来之后找上石大夫人问了一遍后才知道,他这妹妹这
段时间是真在京城玩儿出花来了,休夫归家、搞回来十万两银子、才刚刚休夫,甚至都不到一个月,便与沈蕴玉被京中众人逮到,而且还掺和进了案子里,寻常闺阁女子不敢干的,她都干了一个遍,这些事,稍有差池,石清莲就都会没命!
关心则乱,且越想越来火,石家大兄这一肚子的担忧便变成了一肚子的训斥,只等着石清莲过来便喷她一脑袋,谁料石清莲一进门就要掉眼泪,黏在他身边一声声的喊“大哥”,把石家大兄一颗心都喊软了,原本的怒火都发不出来了。
“清莲啊。”石家大兄把杯盏一放下,学着他爹的样子,捻着胡须,深吸一口气,刚想以过来人的身份与石清莲说上两句教训的话,就听见了石清莲哼哼唧唧的说:“清浑女子想大兄。”
石大兄当场倒戈了。
他们家小娇娇能有什么错呢?都是别人的错!
定是那沈蕴玉蓄意勾引他妹妹!定是那十万两银子先动的手!
定是那满京城的人都不安好心偷看他妹妹私会!定是那江逾白瞎了狗眼欺负他妹妹!
他妹妹能有什么错啊!
石家大兄一念至此,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那倒霉雀的二弟傻呵呵的从花阁门外跑进来,见了他迎面就是一句:"大哥!你终于回来了,二弟好想你啊。"
石家大兄一看他这张脸,顿时勃然大怒。
“看你这个蠢样子!我离家才多久,生了这么多事,你都干了什么?还被人拿下过狱,废物一个!你想我?你想想你的官途吧!”
石清叶被骂的狗血淋头,转而去求助石大夫人,就见石大夫人顺手去捞旁边的鸡毛掸子,一副随时要递给石家大兄的样子,石清叶胆颤心惊的退到一边立好,不敢再言语,低头挨骂,然后找了个理由直接跑了。
骂了一通石清叶,石家大兄心里痛快多了,转而与石清莲道:"你归家了也好,平日里多在家待一待,外面那群人,少接触。”
石清莲一双水汪汪的眼瞧了一眼大兄,又瞧了一眼大嫂嫂,便知道是嫂嫂将她那些事儿都抖落出来了。
左右她都已经定了沈蕴玉,便不想跟他大兄推诿,她大哥哥一向疼爱她,她要嫁,她大哥哥咬着牙也会应下来的,她便红着脸道:“大哥,我是真的喜欢他。”
/>石家大兄眼前一黑。
沈蕴玉!你竟将我小妹哄骗至此!你个畜生啊!
石家大兄一咬牙,道:“他阴险狡诈!”石清莲点头:“着实聪明。”
石家大兄拍桌子:“他心狠手辣!”石清莲点头:“确实厉害。”
石家大兄恼火:“他杀人不眨眼!”石清莲震惊:“什么?”
石家大兄才刚宽慰两分,便听石清莲道:"鲜血迸眼睛上多脏啊!阿兄,你不必担心他,我下次叫他闭眼。”
石家大兄一口气没上来,险些当场晕过去——我是在担心他吗?我是在担心你啊!
石大夫人赶忙扶住他,竟有了几分同病相怜的意味。当日她也是这么晕的。
石家大兄一脸沉思的望着自家小妹,看着他家小妹这幅样子,便知道此事怕是推拒不了,干脆一咬牙,道:"阿兄有一件事必须告诉你。"
石清莲抬头,正看见她大兄神情坚毅的望着她。石清莲突然间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瞬,她就听见石家大兄痛心疾首的道:“他是给不了你幸福的,大兄听说,他被人阉过的!"
石清莲:…
听谁说的呀你们都是!报上名来!我要连夜去给他挖坑!
何苦败坏大人那为数不多的名声啊!
石清莲与她家大兄装傻卖蠢的时候,沈蕴玉已在北典府司忙完了关于假铜币案的所有事情。
江逾白一直咬死了不肯开口,但是沈蕴玉已经找到了各种证据,可以直接给他定罪了——江逾白至死都不可能猜到,沈蕴玉早在此案没发生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各种信息。
若是平时,沈蕴玉还会等江逾白开口再去上达天听,但今日,他这胸口一直烧着一团火,他等不住,便直接带着案件进展与何采一起进了宫。
他要马上和顺德帝述职,然后以此功请顺德帝赐婚。去皇宫的路上,沈蕴玉骑马,何采依旧坐在轿子里。
被关了许久的何采终于拿到了案子的进展,迫不及待的低头翻阅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