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慈禧全传 第614章

《慈禧全传》第614章

作者:高阳 字数:1776 书籍:慈禧全传

  军机大臣虽改为专职,规例未改,同治初元以来,一向是亲贵掌枢,下面是两满两汉四大臣。张之洞保荐的当然是汉大臣,而且籍隶南方,恢复了两汉军机一南一北的旧例,一个是法部尚书戴鸿慈,广东人,一个是吏部尚书陆润庠。

  “陆凤石我另外有借重他之处。”摄政王说:“不如用戴少怀吧!庆亲王你看怎么样?”

  奕劻知道摄政王已选定陆润庠为皇帝启蒙的师傅,表示赞成:“我也是这个意思,而且戴少怀懂洋文,办理交涉事件也方便些。”

  接下来谈恤典。摄政王自动表示,应该格外从优,因为他亦微有所闻,张之洞的病是碰了他的两个钉子气出来的,所以借此补过。当时交代,赏陀罗经被、赐祭一坛,晋赠太保,派郡王衔贝勒载涛带领侍卫十员前往奠酒,入祀贤良寺,赏银三千两治丧,两子一孙,升补官职。这些都是即时可以决定的,只有谥法,得要交内阁议奏。

  内阁四大学士,除了张之洞,孙家鼐病得已经在拖日子了,那桐、世续对此根本不关心,所以由协办大学士荣庆跟鹿传霖两个人商量。鹿传霖很坦率地表示,张家亲族希望能谥文襄。

  “谥文忠不好吗?”荣庆讶异地问。

  李鸿章、荣禄都谥文忠,而这两个人都是张之洞不怎么佩服的,尤其是李鸿章,易名相同,更为张之洞所不愿。但在他人看来,论事功声望,“张文忠”自然不及李文忠,张之洞的门生中,懂得这个道理的,自然亦不愿老师的声名,相形逊色。要求用文襄,那就犹之乎左宗棠与李鸿章,各有千秋了。

  鹿传霖自然不便说破本意,只这样答说:“文忠虽好,文襄难得。”

  “有武功才用襄字……。”

  “戡平大乱曰襄。”鹿传霖抢着说道:“香涛在两广,不也有武功吗?而且,那是打法国人。”

  如果说这就是武功,那就无一督抚没有武功了。荣庆因为张之洞出缺,他才是坐升大学士,顾念这一点渊源,也就不再辩驳了。

  ※ ※ ※

  张之洞去世消息一到武昌,湖北的好些要员红人,诸如提学使高凌霄、官钱局总办高松如、江汉关道齐耀珊、江夏县知县黄以霖,久受张之洞的栽培荫庇,无不悲痛万分。至于第八镇统制张彪,接到北京张府来的电报,则一恸而绝,灌姜汤、掐人中方醒过来的。

  张彪之于张之洞的情分,不是知遇之恩四个字所能概括的。此人太原府人氏,出身寒微,据说是张之洞当山西巡抚时的轿班,因为生得相貌不俗,言语清楚,而且忠实可靠,所以张之洞将他在巡防营补了名字,一步一步提拔他做个哨官,替他起个号叫“虎臣”,派为贴身的马弁,出入上房,亦不避忌。

  张之洞前后三娶,第三位续弦夫人是名翰林山东福山王懿荣的胞妹,殁于光绪五年,其时张之洞已入中年,而做了祖父,便未再娶,不过妄媵甚多,也常偷丫头。其中有个使女凛然不可犯,真如俗语所说的“偷得着不如偷不着”,张之洞反倒另眼相看,命老姨太认作义女,匹配张彪,而得了个“丫姑爷”的雅号。

  张之洞在仕途中一帆风顺,张彪亦就水涨船高,与吴元凯并为“南皮爱将”。但到了两官回銮,推行新政,远派勋臣之后及大员子弟,赴日本学习陆军,光绪二十九年并派铁良、凤山、段祺瑞、冯国璋、张彪、黎元洪等人赴日参观大演习,这一来,吴元凯相形逊色,湖北的军权,便逐渐归张彪所掌握了。

  是如此亲如骨肉的关系,所以张彪“上院”向陈夔龙请假,要到京里去奔丧。陈夔龙没有准他,冲人在位而老成凋谢,人心不免摇动,万一有个风吹草动,谁来指挥新军?张彪无奈,只得另外想法子去尽孝心。

  第一件大事是替张之洞找一口好棺木。四处打听,知道熙泰昌茶栈,有口沉香木的棺木,张彪花了一万二千两银子买了下来,派管带四员护送,由陆军特别小学堂监督刘邦骥押运,乘头等车连夜运到京里。当然,棺价是由张彪孝敬。

  及至谥文襄的恩旨发布,湖北政学绅商各界在奥略楼设灵堂吊奠,张彪则在尚未落成的抱冰堂独设灵堂,一天三次拜供,都是自己照料,还请和尚来做佛事,披麻戴孝,哀哭尽礼。有些衙署公所,譬如象汉阳铁厂之类,单独设祭,张彪亦必赶去招呼吊客,而且代表家属答礼,俨然孤哀子的身分。

  八月二十七那天,抱冰堂上格外热闹,香烟缭绕,铙钹齐鸣,僧道尼姑分三处念经,是张彪为张之洞做首七。到了近午时分,来了七八乘大轿,一连串的小轿,小轿中是青衣侍儿,扶出大轿中的太太们,到灵前一齐跪倒,放声大哭。游客无不诧异,细一打听,才知道是张彪的太太,约齐了曾受“张文襄”知遇的道府内眷,前来哭奠。这在官场中,亦算新样,真正妒煞了“到死不识绮罗香”的杨士骧!

  ※ ※ ※

  由于伊藤博文在哈尔滨为韩国志士安重根被刺殒命的消息,占了报上许多篇幅,以致张府丧事的风光,就显得逊色了。

  开吊那天,自摄政王载沣以下,叫得出名字的王公大臣,无不亲临致祭,磕完头、吃完素面,不想走的吊客尽可找熟人聊天,或者欣赏挽联,令人赞赏不绝的,不知凡几,但令人瞩目的,却是荣庆的一副:“生有自来,死而后已;斯文未丧,吾道益孤。”

  “我看,最后一句要改两个字。”有人说道:“汉人益孤。”

  “何以见得?”另有人问。

  “你看,戴红顶子而掌国政的,尽是旗人。”

  果然,数一数十二个部中,汉人只得四个尚书,宗人府、内阁、军咨处、筹办海军处这些衙门,更是旗人的天下。

  “两位老兄,”有第三者插口:“不是汉人益孤,是旗人益孤!”

  (全书完)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文学库--Www.WenXueKu.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