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虎魂 第90章

《虎魂》第90章

作者:年志勇 字数:3000 书籍:虎魂

  “开牌”有时间限制,一般半个钟头左右,王大猫笨手笨脚,往往还没调笑够,这边大茶壶就高喊:“到点儿了!”接着就把门帘子给撩起来,怀里的妓女立马变脸,一扭身就挣脱走了,丢下怏怏不快的王大猫。真正意义的逛窑子是“拉铺”和“住局”,住局需要很多钱,盛裁缝从来不住局。他相中了小兰,小兰总是文静地笑着,给他安全感,使得他痴心,隔三差五就来双喜堂拉铺。老鸨子笑,常说要是真稀罕就说给你当媳妇算了,一群粉头跟着嗷嗷起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盛裁缝的脸孔竟会现出赧然的红晕。

  小兰卖身到双喜堂转眼四年多了。一开始她不会笑脸拉客,整天耷耸着眼皮,使许多嫖客兴味索然。即便勉强被拽上了炕,也和只差一口气要死的人一样,无动于衷地任凭蹂躏摆布。花了钱的嫖客心里委屈,常冲着老鸨子发火。老鸨子不能忍受跑客现象的存在,翻脸骂人,动手猛掴小兰的耳光:“别他妈的老拉着这副寡妇脸,再这样我就送你去喝西北风!别觉得你的狐狸脸中看点儿,没个笑模样就屁钱儿不值!”

  日子久了,小兰什么都麻木了,渐渐变得职业起来,见了嫖客会小鸟依人地靠过来,温情款款的模样。小兰的皮肤微黄,但还是蛮有卖点的,算是双喜堂的招牌,一是因她缠足,二因舌头的功夫好。时代在变,但“满洲国”仍有人择妓的第一标准看其裹脚与否,以便把玩纤足,小兰因此很吸引客人。据说缠足和性有微妙的关系,缠足的女子腿部肌肉发达,能够增加男性的快感。然而说是说,没谁能提供证据,不过是淫荡之徒的畸形性心理罢了。

  有风尘味道的女子更迷人,小兰深深地吸引盛掌柜。在仓促的快感里,在幽暗的单间里,盛裁缝极为惶恐也极为煽情,一种巨大的茫然笼罩着他,他一边爱抚身下的女人一边不由自主地颤栗着。小兰的小脚上套着锦缎鞋套,看上去极为惊艳。奶子也大得惊人,活脱脱两只膨胀的气球,而乳头却很小,如此强烈的对比给他以很不真实的感受,不止一次地问是真的吗?在强烈而污浊的气息里,他品咂小兰的舌头,翕吸着鼻孔去嗅她周身的那种铁锈的味道。伴随着笨拙的发狠用力,他疯狂地大喊大叫,倾泻之后则是深深的慵倦。这个时候,脑海总要摇晃着荡起那只风筝,命运的牵绳掌握在谁的手里呢?盛裁缝真切感到了那牵绳正在断裂,恐惧马上即将压垮他了。

  欢喜完了,窑姐儿就喊“头儿——”,大茶壶应声而来,送盆送水送毛巾和胰子,这些东西通过单间门槛的方形口送入。

  盛裁缝常对身旁的肉体半信半疑,总能在小兰的身上找到别的男子留下的蛛丝马迹,他为此而痛苦。尽管如此,盛裁缝还是误以为小兰属于自己,他不会把肉体和感情分开,这注定了他将死无葬身之地。他有了个怪癖好,快活中要仔细端详窑姐的下身,扒拉腿胯玩味良久,见洞府幽深就慨叹说真是个无底洞呀。小兰听了十分不悦,知道他在心疼钱,便不想配合他,千方百计地哄骗他不让开灯。三教九流都有不成文的规矩,逛窑子拉铺也如此。嫖客怎么对待妓女都成,就是不许掐脖子。掐窑姐脖子就等于侮辱她,结局就将是争吵斗殴。那天黑灯瞎火中,他试探着掐了掐对方的脖颈,小兰尖叫猛起将他掀翻在地,接着便是不绝于口的怒骂。电灯“啪”地拉开了,昏黄的光线覆盖了盛裁缝,他一动不动地躺着,眼睛直勾勾的,俨如陷入深潭般绝望。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他才幽幽地说:“四百一十五块,在你身上花四百一十五块钱啦!”

  第二十九章(6)

  “活该!”小兰扭头不看他。

  他好像刚发现小兰的皮肤微黄,显得追悔莫及:“这么老多的钱,能买一百四十来袋洋面呢。”

  “哎,你烦人不烦人?”小兰飞快地穿着衣服,胸前的两只肥鸽子急剧跳荡。

  盛裁缝心有不甘,念念有词:“咋?说没影就没影了?”

  小兰的口吻很轻蔑:“切,自个干啥了你不知道?”

  “那你?你该算俺的女人了吧?”盛裁缝拉住小兰的衣襟不松手。

  “算个屁!”

  小兰甩手走了,留给他一个背影和空落落的心情。“完了,我完了。”盛裁缝喃喃自语,两行眼泪扑簌簌地流了出来,打湿了油腻斑斑的枕头。他真想这样永远地躺下去,可是外面的大茶壶在连声催促。

  “妈的!”盛裁缝弓腰鼓气:“噗——”一口浓痰喷射到棚顶上。

  ①死倒:因冻饿或者抽大烟而倒毙街上的尸体。

  ②自混:也叫“住店的”,由妓院提供场地用品,衣饰头面自备。

  ③大茶壶:妓院里的男性勤杂工。

  第三十章(1)

  没有哪个秋天比今年来得更早,空气湿冷得像冰凉的泪水。

  出了安城火车站,自西向东是一条横贯全城的马路,唤做安宁路。路两侧多是衙门和官家的商号,以大十字街为中心,路北是县公署、教育局、协和会、邮政局、正隆银行和兴农合作社,路南侧则是满洲中央银行安城支店、电话局、警务局、财务局和兴业银行,火车站附近有第三鸦片零卖所和樱花旅馆和福冈料理店几家商号。主要建筑物上都粉刷了“全满建

  国促进之精神”、“日满亲善共荣”的标语,显得醒目扎眼。

  戴县长早早就来上班了,他还在怏怏不乐,他昨天被横山清羞辱了。县公署工作人员一律八点前到岗,进公署大门要先行签到。负责签到的横山清是个性情极古板的日本老头,八点钟一过就把签到簿收起来,签不上到按迟到处理,迟到三次以上扣发当月薪水。戴县长确实来得迟了些,地政课副课长伊藤也来晚了,而且和他同时迟到。轮到戴潘签到时,横山清啪地将簿子合上了,转身塞进抽屉里。那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半点商讨的余地。戴潘心上恼火,暗想连看门的日本人都拿我不当人了,这个县长当得窝囊死了。他指了指自己的怀表,意思是还差两分钟呢。横山清撩了县长一眼,抬手指了指墙上的挂钟,那上面恰好八点整。这是一场小小的较量,输家是堂堂的县长,赢的却是小小的门卫,横山清的眼神明明白白告诉他,日本人的表才是准的。戴县长没说什么,转身走了。谁想,办公楼里的公示板出现了迟到者名单,唐而皇之地写上了他戴潘的大名。机关人员每天十点钟做“建国体操”,故尔都见到了公示,人们一律用奇怪的眼光来看他。戴潘气得浑身乱颤,他认为横山清一定是毛利参事官指使的,成心耍弄他。

  戴潘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明显感到了寒意。他的手指有些风湿,一遇阴雨天关节缝隙隐隐生疼,他用力地揉搓着,捏出了嘎巴嘎巴的响声,响声里有种忧心忡忡的味道。这些年来,日本人给戴潘戴过许多高帽,他一度受宠若惊,甚至推断他获得的幸运可能要超乎想象。日本人懂得循序渐进,一开始时以怀柔为主,只是在细微处施加影响,以培养满系官员的“习惯”,比如说话办事、比如穿衣戴帽。好景不长,随着“满洲国”局势平稳,满系官员的地位急转直下,县长的位置仅仅是摆设而已。上个月因任命“视学”,戴潘和参事官发生了争执。他并未顶撞参事官,刚提出不同见解,毛利便大发雷霆。戴潘也火上心头,质问对方:“你是县长还是我是县长?”

  戴潘当然是县长,但县长事后尤为后悔,对冲突的后果心有余悸,他深知毛利素来小肚鸡肠。他有些心灰意冷,私下抱怨这鸡巴县长啥也不是,中看不中用的牌位,云云。不想隔墙有耳,毛利愈发记恨在心。从此之后,戴潘的心情就没有晴朗过。人的心情要是灰土土的,再蓝的天空也变得灰暗。立秋以后,安城县时不时地遮上了蒙蒙的白雾,整个街道像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晴朗的日子难得一见,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持续下降。现在又是阴云低垂,看样子免不了一场冷雨。

  从县公署到疙瘩山脚下只有十分钟的路程。参事官毛利左郎乘坐“黑盖牌”轿车,这次戴潘没有搭乘,而是坐马车前往。拾阶而上时,毛利有意走在戴县长前头,戴潘心里清楚这个日本人处处压制他,即便是行车走路也不例外。台阶是水泥修筑的,袒露着惨白的色泽,其硬度超出了想象,却没能给戴县长丝毫的稳健感。黄叶飘零,皮鞋踩上去,发出细微的响声。在戴潘眼中,灰白的台阶、碑体,绛紫色的基坐正随着秋天死去。“忠魂碑”是县公署出资兴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碑体呈圆锥体蜡烛形状,其意是长明不熄。“忠魂碑”坐东朝西,底座台基上围了一圈下垂的铁链。碑体高二十余米,耸立在疙瘩山上,正好对着安宁路。“忠魂碑”立起来了,城里的老百姓私下里嘀咕,说咋瞅都像个驴鸡巴。站在三里开外的火车站,“忠魂碑”三个大字隐约可见,黑乎乎脏兮兮的好比蠕动的苍蝇。

  “忠魂碑”正上方刻着碗口大的标志:一个四角星,下为盾形,四周以稻穗为衬托,碑基用石刻花枝装饰。地下专门设有两小间纳骨祠,用来寄放日寇骨灰,日军战死者的骨灰将定期运回日本。在碑的正东方,铜刻日俄战争期间日本陆军大将乃木的诗文:“有死无生何足悲,千年不朽表忠碑。皇军十万谁英杰?惊世功名正此时。”按照事先确定的计划,原宪兵队长龟田的骨灰要第一个放到这里来,以此作为“忠魂碑”落成仪式的主要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