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虎魂 第18章

《虎魂》第18章

作者:年志勇 字数:2913 书籍:虎魂

  赵前对老婆说:“二虎不尿炕了,老天爷咋尿个没完了?”话音未落,一个闪亮的霹雳响起,闪电照得赵金氏的乳房和脸蛋一派青绿,根本来不及做出惊悸的表情。巨雷震得男人耳朵嗡嗡直响,好久他才听见儿子的哭声。赵金氏赶紧去奶孩子,说:“别瞎说,老天长眼啊!”

  房后的大杨树被雷击成两半,叫人毛骨悚然。肆虐的洪水漫过柳津河,漫进了苞米地,淹没了豆子地,庄稼地正一块一块地坍塌。闪电光里,河水显现出气吞山河的气概,载着一堆堆混黄蓬松的泡沫急速推进,水面上漂浮着土豆秧高粱秸秆以及树木,还有死猪死狗。土围子的东北方是河套的转弯处,眼看着河水漫堤,涌入东门,土墙开始出现裂缝。聚拢而来的男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村长老牟和赵前,有人手指哆嗦着想点燃旱烟,大雨似乎要制止人们所有的企图,淋湿了洋火和所有的东西。老牟慌神了,说赵东家你发话吧。赵前大喊:“都去我家拿草袋子去,二毛子你领人装土,佟麻子你带人堵城门!”汉子们拼命了,用草包抵挡洪水,加固城墙。老虎窝的爷们不都是好汉,也有想溜的主,赵前怒骂:“谁没有老婆孩子?!”李三子当即被罚跪,跪倒在路边示众,老牟发狠说:“谁再跑就打死谁!”女人们也行动起来,在赵家大院烧水做饭,一路小跑地送往东门。

  苦苦支撑两天一夜之后,雨歇了,洪水慢慢退了下去。老虎窝保住了,没倒一间房子,没死一个人。而城墙外的庄稼全都毁了,休息过来的男人们挽起裤脚,踏着淤泥,去拖上游冲下来的死猪死马死牛羊。老虎窝人心存庆幸,一边翻晒雨水淋湿的粮食衣物,一边感慨:“好险!亏了有主心骨。”老牟和赵前也忙,领着一伙筹划修复土围子,众人指着河道的转弯处说:“这是祸害哩。”

  第五章(7)

  老牟下了决心,说:“这弯弯肠子,得取直。”

  夏秋之际,老虎窝很忙碌,没了往年挂锄时的休闲。许多耕地绝收,补种的秋白菜倒多的是,可总不能当饭吃吧?水灾之后出现了瘟病,瘟鸡瘟鸭瘟鹅,不出数日,没有哪只家禽能够幸免。没有鸡鸣的早晨是空寂的,炊烟有气无力地飘散,街上也少有行人。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带着伴当来敲赵家的大门,听口音便知是南方人,这人说:(奇.书.网-整.理.提.供)“鄙人姓霍,过路此地,夜来欲借宿安身,不知可否?”来人约莫三十六七岁,身穿长袍,气度不凡,赵前热情招待,陪客人吃饭。酒喝得投缘,霍先生的情绪高涨起来,连连拍手:“赵老弟,你我虽是萍水相逢,但一见如故啊。”

  宾主投缘,不觉由稼樯农事便聊到了时政,赵前才知道国号改了,知道了《临时约法》、五色旗,孙文、袁世凯,等等。他听得愣眉愣眼的,连问霍先生何方高人?霍先生说,他原本是同盟会会员,现今是堂堂正正的中华民国公民!说到新订立的《俄蒙协约》时,霍先生激愤地猛拍桌子,震得豆油灯火花一闪,灭了。黑暗中,歌声叫人肝肠欲碎:辽东半岛风云紧强俄未撤兵呜呼东三省第二波兰错铸成哥萨克队肆蹂躏户无鸡犬宁日本三岛起雄心新仇旧恨并面对连樯进黄金山外炮声声俄败何喜日胜何欣同胞何日醒同胞何日醒?

  直至歌声毕,赵前才想起重新点燃油灯。如豆的灯火里,霍先生已泪花闪闪,主客无语良久。来人是非同小可,赵前请他为儿子起个名字。霍先生并不推辞,问清了赵公子该范“成”字时,说:“恭敬不如从命,男儿理当为国之栋梁,泱泱大国属我中华,就叫赵成华吧——成就华夏!”说得兴起,讨来纸墨,龙飞凤舞题写《民国二年初冬霍俊声书赠赵乡绅》诗一首。酒至深夜方散,赵前仍激动难抑,对老婆说你看读书人净琢磨国家大事。赵前不知道,霍俊声是新任知事⑦,去安城接替林森的。赵前不乏结交权贵的敏感,特地吩咐马二毛赶车送霍先生去县城。霍俊声拱手道:“以后安城县见,一饭之恩容当后报。”

  老牟来找赵前,说老虎窝得有虎威,打起十二分精神才是。两人核计一番,认为酒席该办,让日子沾点儿喜气。满月酒改成了百日宴,赵前宣布:“老少爷们,今年遭了灾,租子尽量交吧,实在不行就改明年。”话音一落,满场欢腾。专程赶来的戴先生击掌称快,“谁去城里抓药我打折。”有人不认得戴先生,老牟生气,眼睛睁得溜圆,就好像不知道扁鹊华佗似的,说:“安城县有名的大夫啊,要论诊病是一戴二张,一戴是德合隆的戴绍庄,二张乃是寿生堂的张作霖。戴先生内外皆长乃杏林世家,而那个张先生内科造颇深,尤以妇科拿手。”

  赵前想了想说:“俺认识他,傲了吧唧的张先生。”

  有人诧异:“咋和辽西的匪首一个名字?”

  老牟说:“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海的去了。”还纠正道:“啥匪首,人家现在是二十七师师长。”

  赵前说:“对呀对呀,也叫张作霖。”

  ①洋炮:长柄火枪,填充火药,发射糜弹。

  ②砸窑:土匪黑话,指打大户吃绑票。

  ③踩盘子:土匪黑话,意为行动前的侦察、打探。

  ④吃臭:土匪黑话,绑票之意。

  ⑤哒子:土匪黑话,即哪里。

  ⑥苞米楼子:状如简易的高脚楼,有棚遮雨,四周通风,用来储存玉米穗。

  ⑦知事:民国初年的官称,等同知县、县长。

  第六章(1)

  霍俊声接任安城县知事。他曾留学东洋,毕业于京都帝大,风流倜傥,见过世面。新知事不急于结识士绅,微服出巡,体验风土民情。逛市场进胡同,得知肉铺一日能卖四口猪,查看民居民宅,得知家家宽宅大院,五天光景便搞清了县城的大概。商号店铺多为冀人所开,买卖金银首饰、布匹绸缎、日用百货;豫人熟知药理性味专营药店,城中已有大小药铺数家;山东人无所不做,摊煎饼做豆腐种菜打铁挑水出力气。新知事喜好炫耀,到处题写楹联,县城的各商号均以知事墨宝为荣。赵成运的岳丈刘大车得到了这样的句子:“孟尝夫子店

  ,千里客来投。”刘大车脸上有光,新做了个大箩圈挂在门前的幌杆上,夜来挑灯高悬,直把霍知事的题词映照得熠熠生辉。

  这天,霍知事散步至避静之处,忽见人来人往,莺声浪语。有人告之曰,此地唤做“三趟房”。三趟房乃烟花柳巷,一溜儿三趟连脊的草坯房,城里人管这里的女人叫半掩门子①。霍知事寻思良久,走进胡同深处。半掩门子们不认得啥知事不知事的,媚眼纷飞,勾引他去温柔。霍知事家眷不在身边,人空得厉害,有些按捺不住,差一点儿失身。隔了数日,霍知事吩咐翻修通往三趟房的街路,他对三趟房的简陋深为不满,对半掩门子们的低劣颇感遗憾。见身边人目瞪口呆,霍知事不屑,说:“鄙人东瀛留学,狎妓之风颇为高雅。”言外之意是你们这帮人能懂个什么,幕僚本想说淫乃万恶之首,一看县知事的脸色便缄口不言。说归说,妓院毕竟是拿不到台面上的龌龊之事,霍知事不好明挑真做,知事大人的想法就是政府的态度,这个道理手下人都懂。县议会有几个不知趣的老朽,指桑骂槐多加非议,可是他们左右不了局势。政府默许扶持,三趟房的生意愈发火爆。大兴土木,不出数月,就有了“双喜堂”、“玉春堂”等多家妓馆,一时间,夜夜笙歌、日日酒肉,海莲、昌图等地富贾名士纷纷涌来。三趟房声名大震,而丝绸铺、首饰店、饭馆客栈连成了一片。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安城县,商家字号无不吹气般地兴旺起来。

  身处老虎窝的赵东家忿忿不平,说:“这个知县净扯鸡巴蛋!”他甚至后悔,咋叫这个不正经的人给儿子起名呢?老牟神秘兮兮地问赵前,说:“去三趟房没有?”

  “以后不许和俺说这个!”赵东家怒气冲冲。老牟的职务改叫村长了,赵财主的态度实属不敬。村长好歹也是官家的人,老牟相当不快,撇嘴道:“装啥正经!县里头的窑子都登了名簿,官家按人头收取花捐。”

  各方微词并未撼动霍知事的雄心,他组织修整街巷,核发街基地号,每号七丈宽十五丈长,每号收费十五块大洋。按照奉天省的命令,取消围场驿站的文报所,成立了县邮政分局。亲自撰写《乡规》:严禁女子缠足,已经缠足的一律放足,发现再给女子缠足者责打五十皮鞭;明令各家各户打井,严禁饮用河水;骡马归圈鸡禽上架,不得散养乱放;每家必须修建厕所,禁止随处大小便……筹备开设官立小学校,等等。霍知事忙得不亦乐乎,而五百里外的奉天城的局势起伏跌宕,有幕僚提醒他:是不是去奉天走动走动?霍知事长叹:“是该卸职归田了。”

  霍俊声聪明一世,在危机面前却束手无策,无计抽身。担忧之余,仍怡情于山水,怅望寥茫的天空。霍知事特意考证过疙瘩山,推断康熙、乾隆均巡幸于此。他读过《清史稿.圣祖本纪》,记得《经叶赫废城》中有这样的句子:断垒新生草,空城尚野花,翠微今日幸,谷口动明笳。

  暮春的傍晚,霍俊声再次登上疙瘩山眺望,山下是膏腴初垦的土地,东辽河蜿蜒西去,在夕阳下泛起粼粼细波,依稀可见有渡口处的点点木筏。不觉来到了一处古井旁,投石以闻深幽。井台石阶斑驳可知年代久远矣,而四周百草生香,飞红点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