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第24章

  “我对沈大人可不敢有妄想之心。”

  常意扯了扯嘴角, 皮笑肉不笑地回道。

  常熙回这人想象力也太丰富,一番话让她身上仿若长了虱子一般不痛快,也是一种本事。

  之前跟在先生身边, 有人告她谗言惑主,她也无动于衷。

  但常熙回说她偷偷心悦沈厌,她连牙根子都隐隐作痒。

  常熙回不知信了没信, 听她这么一保证, 拍着胸口顺气道:“那就行,你以后可别再这么吓人了, 有的人是不能随便提的。”

  “知道了。”

  张辟在两人身后端着茶水,偷偷摸摸地瞥了一眼常意沉静如水的脸色,又瞄了眼常熙回, 大气都不敢喘。

  “哎......你可知道近日要封城了?”

  “听说了一点, 怎么了?”

  常熙回说道:“这样的好机会, 你可要好好把握。”

  “封城这样的事, 和我能有什么关系?”

  常意这下是真的心存疑虑。虽然这封城的命令经过她手,但怎么看也和她现在在常家这个庶女大小姐的身份扯不上关系, 常熙回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不懂,”常熙回神神秘秘道:“封城这样的大事, 虽然和我们扯不上关系,但是你想想啊,这一封城, 不是谁都出不去了吗?”

  “那又如何?”

  “人啊!”常熙回小声低估:“现在京城里的青年才俊, 都在京城里不能出去, 他们一无聊,肯定就要办些这样那样的宴会,喝茶赏花吟诗。你大可以趁着这时候, 在圈子里多多交际,积攒些名声。”

  她还当有什么大事。常熙回兜兜转转说了一通,还是在暗示她借此找个如意郎君。

  常熙回也意识到,自己和常意并不是亲兄妹,老是把她的婚姻大事挂在嘴边未免有些轻浮逾越,还显得好像在把她往外推似的。

  “唉,我说这个,你可别嫌我烦。”

  常熙回摸摸鼻子:“你先前一直在外边,没能在京城贵女圈子里交际,也没个手帕交什么的,那些个夫人相看肯定不会考虑你的。”

  张辟在一旁听了,都替常熙回那张嘴着急。京城的哪户人家她家她家小姐配不上,身边有沈总使那样身份的人,要真把那些所谓的青年才俊放在小姐面前,小姐怕还看不上呢。

  不过转念一想,在常熙回眼里,小姐就只是一个如同浮萍般毫无根基的庶女,他能这样为她着想,已经很不错了。

  常熙回还沉重道:“可你现在到了年龄,父亲他们肯定要把你嫁出去的。你也知道我母亲那个性子,肯定不会认真给你相看,老夫人......就不说了。与其盲婚哑嫁,不如你提前自己物色一番,我也可以替你把关。”

  他知道这一番话有些惊世骇俗,声音也越来越低,说完了还时不时看看外面有没有人。

  常意没有先回答他的话,而是突然有些领悟了他的着急了。

  前朝皇帝痴迷祭神,全国礼教甚严,女子婚嫁也很早,基本上十三四岁之前就得订婚。

  在前朝,像她这样岁数的女子已经可以被称为老姑娘了,还留在家里,是要连累家人被耻笑的。

  现在的皇帝即位后,已经明令禁止女子十四岁之前婚配,可是规矩易立,人心风俗难改。要不是闹出了常步箐这番事,大夫人和老夫人现在应该已经在想方设法把她嫁出去了。

  不过闹了这出事,她们现在应该更恨没早点把她嫁出去,常熙回的担忧不无道理。

  常熙回教她:“你容貌又不差,到时候到宴会上,随便吟几首风雅的诗,再做两个对子,到时候一鸣惊人,京城大才女就是你。”

  “你这想法不错。”常意看他想入非非,仿佛自己当上了大才女似得。

  她忍住笑:“可是我不会作诗。”

  她是真不擅长,并不是有意藏拙,诗词这样灵巧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她七岁前还偷摸看过几本诗集,后来在沈闵钰身边,学的都是纵横策论,没有半点风花雪月。

  非要让她做,她也不是做不出来,不过终究只是些对仗工整的讨巧句子罢了。

  常熙回一点没把这个当回事,挥挥手说道:“找人代写几首诗,你提前背下来不就好了,我在书院读书,多得是贵女的小厮来找侯星代写诗词呢。”

  常意气笑了,好一招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群人真是把上流权贵这一套纸醉金迷学的明明白白。

  “哎,我还是觉得侯星这人不错,要不你再考虑考虑,他虽然现在官职不高,家里也穷,但潜力无限啊!”

  常熙回提了几个建议,没一个靠谱的。常意还有意提拔侯星这个人,不想和他扯上其他离谱关系,赶紧把常熙回喝住了。

  “你也说他潜力无限,他这样的才子,我自知配不上。”

  常意淡淡道:“好了,不要再说了,下次若有宴会,我一定去。”

  “好,那你可得仔细看看。”常熙回嘟囔。

  在常熙回的要求下,常意也不好再整天窝在房里,不出去社交。她一个女子,对自己的婚事太过漠不关心,好像也有些奇怪。

  城门封到现在,也没什么动静,常步箐待的庄子在城外,她来回不便,只能过些日子再去。

  风雨前的宁静显得有些无趣,常笑莺来找她一起去消夏诗会的时候,常意便答应了下来。

  “消夏诗会每年都有办的,女子一席男子一席,隔着一湖而坐,聊天作诗什么的。”常笑莺跟她解释。

  “诗会啊。”常意撑着脸,兴趣缺缺。

  “诗会是那些有名气的才女出风头的地方,我们聊聊天就好了。”常笑莺显然也不是个擅长吟诗作对的性子。

  “对了,也不是我们俩去,老夫人今天早上见了我,你猜她丢给我什么麻烦了?”

  常意为了满足她的表演欲,很配合地摇摇头。

  “前些天常步箐不是被送走了吗,老夫人就说自己身边没人陪,把自己娘家那边的侄孙女叫来了。”

  老夫人也是穷苦过一段时间的,南迁路上条件也不是很好,不知是怎么养成这样养尊处优的挑剔性子的。

  常笑莺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大夫人肯定不舍得把女儿送到老夫人身边;常意的身子就不提了,平时没事的时候都走一步咳两步,动不动就晕倒,让她来伺候,最后指不定谁伺候谁。

  没想到老夫人从娘家喊了位姑娘来陪,常意思忖,老夫人乍一下没了百依百顺的常步箐,怕还有些不习惯了,又找了个赝品来。

  常笑莺皱着鼻头,嫌弃道:“你说说,这不就是上我们家打秋风吗,膈应死我了。”

  常意:“她惹你不快了?”

  “那倒没有。”常笑莺小声地在她耳边讲人的坏话:“我见她第一眼,就觉得这人讨厌的很,你见了就知道了。”

  打不打秋风不知道,但被老夫人选上,肯定是个会来事的人,在侯府里不会安分。

  常意懒散地回她:“放心,她让谁不好过,都不会招惹你的。老夫人虽然威压甚重,但掌管财政的是大夫人,她一个外女在府里讨生活,还不得看你的脸色——你不喜欢她,她也好过不到哪去。”

  常笑莺听完愣了半响,才对她缓缓开口。

  “你好坏啊。”

  “......?”

  常意咳了一声:“我说实话罢了。”

  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常笑莺来说,这女子都没什么在意的必要,她甚至都提不起兴趣打听这人的来历动向。

  到了消夏诗会那天,常意才见到了这个一眼就让常笑莺讨厌的女子。

  常意之前借口养病不出门,这位老夫人的侄孙女也没客气,一直没来看望过她。

  常意和常笑莺上了马车,三人都在一个车厢里,才彼此客套起来。

  常笑莺一把挽过常意的手,坐在了那女孩的对面,介绍道:“这是丁媛,我们表妹。”

  常笑莺把“我们”和“表妹”这两个词咬的极重,简直要把排外的情绪明晃晃地挂在她那张小脸上。

  常意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对面端坐着的丁媛,她年纪不大,和常笑莺相仿的样子,脸上也有些稚气,长相一般,梳着双环髻,头顶斜插着一支镶宝石凤蝶鎏金银簪,和她一身普通面料的成衣格格不入。

  这簪子应该是这几日在老夫人那得的赏赐。

  丁媛眼神动了动,抬手有意无意地拂过自己头上那枚簪子,喊她:“大姐姐,你身子可好点了?我来了好几日,也没见姐姐出门,以为姐姐身体不爽,没敢打扰呢。”

  常意挑眉:“好多了,不妨事,省的我把病气过给你。”

  丁媛勾了勾嘴角,见常意和常笑莺一个淡然一个警惕,都没人羡慕她的簪子,只好主动说道:“大姐姐出去玩,怎么也穿戴的这么素净,连首饰也不见几件,我下次要是再在老夫人面前得了赏赐,一定分出几件给姐姐。”

  她头上的簪子随着话叮当作响。

  这挑衅相当直白了当,而且手段低级。

  常意可算知道常笑莺一来就看不上丁媛了,常笑莺本来就是喜欢炫耀的孩子性格,遇上个和她一样讨人厌的,可不就点燃了火星子。

  丁媛居然敢第一个拿她开刀,看来这几日在老夫人那边听了不少她的事,认定了她在常家地位最低好欺负。

  常意虽然不重视自己的衣冠打扮,身份摆在那里,她平日里用的也不可能是地摊货。光她头上这一枚挽头发的玉簪子,看上去平平无奇,如果拿下来,就能看见簪尾御制的刻印。

  她平日里打扮都以轻便为主,也不涂抹脂粉,以免累赘身体、影响病情。在丁媛眼里,便是穷酸的表现了。

  常意:“那你就多给我几件吧,我确实没什么首饰。”

  丁媛嗓子里的话卡了一下,没想到她一点恼怒,还不要脸地接话了。

  “大姐姐也是适婚的年纪了,还是自己多备些头面好,不然出去还丢了侯府的面子。”她悻悻然回道。

  常意笑了笑,没说话。常笑莺阴阳怪气地说道:“反正丢的是侯府的面子。”

  丁媛碰了个软钉子,有些自讨无趣。无论她说什么寻衅的话,常意都跟一团棉花似得没什么反应,好像根本没把她看在眼里似得,反而让她憋了一肚子火气。

  马车停在了这次举办宴会的园子门口,丁媛面色生硬地走在两人前面。

  常笑莺故意落后一两步,小声嘀咕道:“拽什么,她还不是要蹭着我们才能进去,走那么快,她能进去不?”

  “好了,你慎言。”

  常意被常笑莺叽叽喳喳地吵得有些头疼,都有些后悔答应常熙回来参加宴会了。

  光常笑莺和丁媛这两个人就能唱一台戏,更别提等会一群人坐在一起,其中的勾心斗角怕是不比打仗容易。

  消夏诗会每年主办的人都不是固定的,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豪门权贵。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京城有那么大的园子。

  这次的主人家是童家。童家是很有名的簪缨世家,童家老爷子曾任兵马大将军,算是沈厌的同僚。

  南北政权统一后,老爷子就交出兵权痛痛快快地卸任了,常意因此对他感官也不错。

  女子宴会这边,四周都有屏风遮挡,每个人桌子上都摆着熏香和花束,放了一盘精致到不像食物的糕点,风雅至极。

  常意坐下来,也无事可做,索性端起那盘糕点。一个巴掌大的盘子里只盛了一个糕点,形似盛开的牡丹,每一层都做的栩栩如生,色彩过渡自然,仿佛刚被摘下来一般。

  她细看了一会,发现这牡丹的花瓣原来是油炸过的酥皮,不得不佩服厨子的手艺。

  “大姐姐,你盯着这吃的干嘛。”丁媛坐在她左手,状似不经意地说道:“不过是一盘果子罢了,别人还以为我们没见过城里的糕点,把我们当乡巴佬呢。”

  丁媛哪里不知道常意的底细,像常意这样在民间摸爬打滚这么多年的,怎么可能见过贵族宴席上的精致点心,她说出来就是为了让常意觉得羞愧。

  常意:“......”

  她确实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糕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羞愧的。

  早年在外,能吃上一顿细糠米粥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后来住在京城里,她身体不好,也不能吃这些甜腻的东西,凡是留她吃饭,御厨做的都是清淡到不能再清淡的菜系,在上面做不了什么漂亮花样。

  她对丁媛的话熟视无睹,用盘子旁边的小叉切开了这块牡丹酥,内里流出了混合着饴糖和红豆的甜腻香气。

  这时旁边的侍女也开始为她们每个人倒上茶汤。

  常意不禁感叹,她们的衣食住行真是无一不精,过得实在舒适。

  丁媛眼看常意无视了她,自顾自地吃了一口糕点,咬咬唇把头瞥了过去。

  贵女圈子就这么点大,出现了个生面孔,很容易注意到。丁媛家世不够,但住在京城里,也算半只脚踏入了门槛,场中还是有人和她相识的。

  这下引人注目的只有常意一人——这是一张她们从未见过的脸。

  常意的脸继承了春娘和淮阴侯的优点,属实不能违心说是平凡,虽然脸庞苍白消瘦,唇色浅淡,却因为精致的五官别有一番气质。

  看到她的人第一眼大多都会联想比古西子,她身上确实有种沉静而羸弱的美感。

  来这里参加诗会的大多都是年纪尚小的饱读诗书的千金,第一眼对常意感觉还不错。

  已经有和常笑莺相熟的人开始小声向她打听常意的来历。

  常笑莺有些不安地看了常意一眼:“这是我大姐姐。”

  在她旁边的女子奇怪道:“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家大姐姐,你那个二姐今日怎么没来?”

  “她......她,你也看到了,她身体不好,之前都在外头养病呢。”常笑莺磕磕巴巴地说道。

  “这也太可惜了,好端端一个姑娘,生的是什么病啊?”

  “呃......这、我,大概是。”

  常笑莺哪里知道常意生了什么病,上次大夫来了拽了一通,她平时没好好读书,根本没听懂大夫说了什么,只好嘴里含含糊糊地把话题带了过去。

  常意在那头听到她不大熟练的撒谎技巧,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她知道常笑莺也许是出于好意。淮阴侯接她进府又没有瞒着别人,有心人一打听就知道,做这样的掩饰实在没必要。

  品完茶后,便是惯例的诗会了。侍女会给每桌发数张花绢笺和笔墨,供她们写诗。

  花绢笺是从江南专门运过来的纸,触手温凉如肌肤,还带有不同的花香。

  常意不大会作诗,也没听常熙回的馊主意找人代写,随意写了一首规整挑不出差错的放在了最上面。

  事实上,这个环节才是消夏诗会最重要的部分,每个女子都会或多或少做些诗词,在宴会中读诗,最后选出诗中魁首。

  男子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流程,湖的两边虽然有屏风遮挡,却挡不住读诗和喝彩的声音,既不冒犯,还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感。

  这些暧.昧的小心思和常意一点也沾不上边,她对诗不感兴趣,对这些要么吟花要么吟草的诗更不敢兴趣,她打起精神听了几句,差点闭上眼睛。

  “......那个沈将军,我听说他长了八条胳膊,有小钟楼那么高,可吓人了。”

  常意被两个人的说话声惊醒,她睁开双眼,不着痕迹瞥了眼后边,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坐了两个小姐在说悄悄话。

  她再一看,身边已经没几个人了。到了评诗的环节,就不必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互相走动,交换彼此的绢笺。

  这两人怕是觉得这人少,她还在睡着,才放心在这说悄悄话。

  其中一个人她认得,正是这园子的主人,童家的独女童阳兰,刚刚就坐在首位敬茶。

  童阳兰反驳那人的话:“可不是啊,我哥哥跟我说过,沈将军不是那样的,长得可俊了。”

  “你哥哥莫不是骗你的吧。”那人忧心忡忡,又知道自己说不过这位大小姐似得,转移话题道:“你怎么想着要嫁给沈将军这样的人......你不妨看看今日诗会的男子,都出萃拔类,你要是喜欢,哪个会拒绝你?你何必想那不该想的。”

  “这怎么是不该想的。”童阳兰气鼓鼓地说道:“我童阳兰要嫁,就要嫁这世上最大的英雄,你看这些怂包,哪个上过战场,哪个立下过这样大的功绩!”

  “不是只有上了战场才叫建功立业的......”

  他们口里的沈将军,不会是沈厌吧?

  常意扶着额头假寐,差点笑出声。童家这小小姐品味确实特殊,连沈厌本人都没见过,就一心要嫁给沈厌。

  童阳兰还在说:“我怎么配不上他啦,我看我配的很呢,我爷爷是大将军,我两个哥哥一个校尉一个中郎将,我这样的家世和他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少女的话里充满着不谙世事的理所当然,连刚刚劝她那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怕童阳兰说出更惊世骇俗的话让她听见,常意装作刚转醒的样子起身,吓了后面两人一跳。

  常意一副浑然不知的样子,好像才看到两人一般,说道:“童小姐,我太困了,实在失礼了,不知旁边有没有可以走动的地方,我去醒醒神。”

  童阳兰犹豫了一下,说道:“这季节开得花不多,院子里景观也零落,只有一处白玉兰的林子开得好,你要不介意味道浓烈,可以去走走。”

  白玉兰本来开得是很好的,可是味道太浓,不讨风雅人士喜欢,因此今日也没安排赏花的活动。

  常意不介意道:“多谢童小姐指路,我去那边看看吧。”

  正好她也不想在这待着,和童阳兰这个主人家说了,便一个人离席了。

  白玉兰的味道极好辨认,在席间就能隐隐闻到,常意顺着味道,慢悠悠地晃到了那片林子。

  童家这片白玉兰的林子很大,整个京城应该没有第二个了。

  有人不喜欢这样的香味,自然也有人极爱这清新自然的香味。

  常意摘了一朵,想起唐灵在她小时候,经常带回一朵玉兰放在她枕边,好让她能伴着香味入眠。

  她捻着这朵花立了一会。

  现在天下安宁,随时都能看到这样美的花林,不必再在野外找许久才能摘一朵。

  可是最喜欢它的人,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她忽然察觉到了什么似地抬头。

  一阵风吹来,花苞攒动,无数玉兰花的花瓣在空中飞舞,落在了常意的肩上。

  花瓣中央,一道熟悉的剑气冲她面门而来。

  常意不躲不避,直到那柄剑在离她咽喉几分处停下。

  常意随手把刚刚摘下那朵玉兰放在如同霜雪般透着寒光的剑尖上,看向来人,缓缓开口。

  “怎么,不是在躲着我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