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苍穹宋怜星 第905章

《秦苍穹宋怜星》第905章

作者:陈行者 字数:1662 书籍:秦苍穹宋怜星

  赵文曲送了炉子来。

  跟上次抓住她的手就走的急不可待不同,这次态度很和气,也很有礼:“我娘担心你教书冷着,让我送来的。”他神情中多了几分耐心和诚恳,大抵是知道这种日子不用过太久,“还请姑娘不要辜负她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陈宝音看了看炉子和炭,后退两步,福了福:“那我就代孩子们谢过老太太了。”东西她收下了,但不是她自己要用,而是给孩子们用。

  赵文曲笑笑,没说别的,只道:“姑娘真是心善。”不管代谁收的,她总归是收了,且是亲手收下的。这就又沾了赵家的便宜不是?

  “姑娘可还有别的地方,需要我效劳?”赵文曲又问。

  离年后的元宵节,还有一个多月,赵文曲倒没有放弃,加大攻势未必不能打动她。面带微笑,眼神诚恳:“姑娘不必客气,只管说来便是。”

  陈宝音想了想,便道:“眼下没有。”

  “那何时有?”赵文曲玩笑道。

  谁知她当真回答道:“年后有两件。”

  年后?赵文曲一怔,随即问道:“是何事?”

  陈宝音答来:“年前孩子们能学完《千字文》,年后我便打算教他们《字经》和《百家姓》了,但书还没有抄出来。”

  赵文曲手臂抖了抖。又抄?

  “赵公子若很想帮忙,便再为孩子们每人抄写一本吧。”陈宝音道。

  赵文曲很想摇头。一人一本,加起来就是六十本。他还过不过年了?但若是年后,又没有意义了,因为年后老太太就放弃了。

  他不敢说,买来的行不行?因为他没银子,老太太现在管得严,好几日才肯支一两银子给他。一两银子,只能买一套《字经》和《千字文》。

  “倘我有空,便为姑娘抄写。”没把话说死,赵文曲拱手告辞。

  陈宝音看着他离开,立即支使离家最近的孩子:“去把你家长叫来,咱们安炉子烧炭了!”

  “哇!”孩子们纷纷欢呼起来,被指到的孩子立刻飞也似的冲了出去。

  学堂里有了炉子,孩子们就没那么冷了。村正的儿媳妇还借了一个大水壶,放在炉子上烧,说道:“孩子们渴了,方便喝水。”

  有教室,有桌椅,有书籍,还有炉子和热水,多幸福啊?

  因为这个,到了年底,好些孩子们都不想放假。

  “你们不想放假,先生还要放假呢。”陈宝音笑道,轰他们,“走吧走吧,明年元宵节过了开课。”

  考试当然也是考了的,冬天笔墨纸砚不好化开,陈宝音便把孩子们叫到跟前,考他们背诵,释义,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写字。孩子们答得不错,而答得最好的名,陈宝音还有奖励。

  “一人一副对联。”陈宝音说道,“拿去吧。”

  要过年了,对联是必备的,但今年家里不用买,只需要买些红纸,自己写就是了。谁让家里有个识字的呢?

  陈宝音写了好些,自己家留了些,给大伯家一些,孩子们奖励了副,还有的被陈二郎拿去镇上,凡是脸熟的老顾客,一人一副对联赠送,祝对方过年红红火火。

  一副对联不值什么钱,但家家户户都要贴。从前村里人要去镇上买,或者去别村的有学问的人那里求。如今好了,村里有两个会写对联的,都很高兴。拿着铜钱,或者鸡蛋米面,上门求顾亭远或陈宝音写对联。

  顾亭远都拒了。倒也写了几幅,是给村里一些照顾自家的人家,早早写了送去,不要钱。其他的来求,他便推说要读书,没时间。

  于是,这些人便求到陈家,让陈宝音写。有铜钱赚,还有米面鸡蛋拿,咋会不乐意?

  “我看顾兄弟真不聪明。”孙五娘盘腿坐在床上嗑瓜子,说道:“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他偏不要,说读书。读什么书?差这一会儿吗?”

  陈宝音正在桌边写对联。来求的人家太多,她一时写不完,都叫人回去了,写好再去送。

  听到这里,她睫毛垂了垂,没接话。

  倒是钱碧荷说道:“我瞧着顾兄弟未必是笨蛋。”说着,她瞧了宝丫儿一眼。

  孙五娘一时还没想明白,待钱碧荷使了个眼色,她忽然睁大眼睛,恍然大悟道:“哎哟!”一拍大腿,“顾兄弟够意思啊!”

  陈宝音垂着头,轻哂一声,没说什么。

  那人,可会揣摩人的心意呢。

  快过年了,家里要准备过年吃的馒头,包子,丸子。孙五娘从来不干活,上手也是麻烦,就没让她做,杜金花和钱碧荷一个擀面皮,一个包包子。

  杜金花擀面皮,这会儿低着头,一声也没吭。孙五娘瞅一眼,忽然笑道:“娘,你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

  顾兄弟这么好的人,婆婆也不露个笑脸儿,真端得住啊!

  杜金花抬眼,没好气地道:“闲着没事做?喂鸡去!”

  孙五娘拍拍手,利落地下床:“好嘞!”

  不就是喂鸡嘛?多轻省的活儿。

  杜金花重新低头,擀面皮。嘴角抿着,瞧着不大快活。在她对面的钱碧荷,抬眼小心翼翼地瞧了一眼,没敢吱声。

  婆婆这会儿不高兴呢。钱碧荷往旁边看了一眼,心中暗道,不像是因为宝丫儿。那是为什么呢?

  杜金花的心神已经飞远了,但做了几十年家务的手,却精准地擀着面皮,一丝儿错误都没有。

  她现在想什么呢?她想起了琳琅。从前过年这会儿,都是琳琅领着孩子们玩,玩一会儿,她怕她累着,就叫进屋里来坐着,给她冲红糖水喝,让她嗑瓜子。为这个,到了年底,好些孩子们都不想放假。

  “你们不想放假,先生还要放假呢。”陈宝音笑道,轰他们,“走吧走吧,明年元宵节过了开课。”

  考试当然也是考了的,冬天笔墨纸砚不好化开,陈宝音便把孩子们叫到跟前,考他们背诵,释义,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写字。孩子们答得不错,而答得最好的名,陈宝音还有奖励。

  “一人一副对联。”陈宝音说道,“拿去吧。”

  要过年了,对联是必备的,但今年家里不用买,只需要买些红纸,自己写就是了。谁让家里有个识字的呢?

  陈宝音写了好些,自己家留了些,给大伯家一些,孩子们奖励了副,还有的被陈二郎拿去镇上,凡是脸熟的老顾客,一人一副对联赠送,祝对方过年红红火火。

  一副对联不值什么钱,但家家户户都要贴。从前,言语讲究,行止讲究。

  可徐琳琅知道,没人真的讲究至此,背地里都会说人是非。但那是背地里,关上房门,和自己亲近的人说。徐琳琅呢?她半路归来的,没个亲近的人。小丫鬟们不敢在她面前放肆,大丫鬟是侯夫人拨过来的,更不会和她说什么。

  徐琳琅很寂寞。

  而在除夕这晚,她心中失望的无以复加。她和两个嫂嫂坐在侯夫人身边,听两个嫂嫂说着漂亮和气话儿,偶尔带根刺,但是不等这根刺扎到人就收回去了。过年么,讲究和气团圆,谁也不想触霉头,更不想在侯夫人面前惹事。

  她只能坐得规矩,面上挂着微笑,跟侯夫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完美得挑不出一丝毛病。

  遥远的陈家村,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

  除夕夜,孩子们都不肯睡,揣着压岁钱守岁。实在扛不住了,才被大人们抱回被窝里。

  大人们扛得住,吃着瓜子,花生,唠着闲嗑,脸上充满对新的一年的期盼。

  “背错了!”陈二郎在教银来背《千字文》,他天天听金来背,也学会不少,“你的瓜子给我!”

  银来委屈的直扁嘴,但还是把剥好的一小撮瓜子仁喂到陈二郎嘴边。

  陈二郎张大嘴巴,啊呜一口,不仅吃掉了瓜子仁,还顺势咬了一口银来的手。咬得不痛,但银来心痛瓜子仁,“哇”的一声,扑到孙五娘怀里了。

  气得孙五娘踹他:“你干啥?过年呢!知不知道?你再惹孩子,小心我揍你!”

  陈二郎便嘿嘿笑,张大嘴巴:“银来,爹吐给你,来。”

  银来嫌弃地扭回头。

  孙五娘也被恶心的够呛,连连踹他:“滚蛋!”

  最终陈二郎亲自剥了好大一堆瓜子仁,喂了银来一半,剩下一半给金来和兰兰,才终于获释。

  陈宝音坐在一旁,手边堆着一小堆铜钱,在教兰兰和金来背《百家姓》。每背一页,她奖励两人一枚铜钱。

  压岁钱是早就给了的,但她想多给点。怎么给?奖励给,孩子们更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