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苍穹宋怜星 第1595章

《秦苍穹宋怜星》第1595章

作者:陈行者 字数:856 书籍:秦苍穹宋怜星

  第90章

  九月下半月就是为期十五天的授衣假,秋凉渐渐起来了,府中上下也要趁此机会准备衣。

  府中丫鬟有擅于记账的、有擅于梳妆的,自然也有擅长女红的。

  三娘身边擅长裁衣的丫鬟叫云锦,取自牛郎织女故事中织女一双巧手擅织的“云锦天/衣”。

  当初云锦还是个跟在三娘身边听故事的小丫鬟,得知织女嫁给牛郎后就废了自己这门独家手艺,顿时觉得十分惋惜。为什么嫁给牛郎,就不织云锦天/衣了呢!

  小小的云锦,从此有了大大的想法:如果她掌握了一门好手艺,那肯定是不愿意因为嫁了人就放弃的!

  云锦当时就和三娘讨了“云锦”二字当名字,并和三娘说了自己的志向。

  很多东西都是能以小大的,同样的事,旁人听了没什么感触,有些人听了却生出许多感慨来,大抵说明她在这方面是当真有些天分。

  云锦被三娘安排去跟人了解了织造、裁衣等方面的事,很快发现自己的长处,她对颜色搭配和花纹设计特别有天分。从此她便负责三娘安排日常衣物,保证每天都能让三娘漂漂亮亮地出门。

  不仅三娘,自从她们跟着三娘来到蓝田县,连绕梁她们的衣着也是她安排的。

  卢氏和狄平、狄安每次过来,都感觉自己一头扎进了群芳堆里,每个人都鲜妍好得跟花儿似的。

  格外赏心悦目。

  到了授衣假期间,负责置办府中上下衣物的云锦是最忙碌的。

  因为三娘说要在蓝田县里采买布料以及找裁衣的人,所以云锦得一家家地去接触和比较。

  幸而她本来就干这些事,即便每天都挑得眼花缭乱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分外充实和快乐。

  卢氏与三娘往来多了,早已知晓云锦的天分,便和三娘商量说想叫云锦给她们家也一并安排了,她肯定不会让云锦白干,赏钱绝对不会少。

  三娘岂会拦着不让云锦赚钱,当即把云锦喊来说了此事。

  今年两家的衣裳便一并置办了。

  不过虽然两家衣裳都是云锦一手包办,却也没有撞衫烦恼。云锦挑选的样式、颜色皆是因人而异,很能展现个人特点,有时候只是颜色上的些许调整便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起初这件事也没人在意,直至入了冬后天气愈发冷了,众人都把冬衣穿了出来,才有人觉出点不同来。

  比如县衙里头就有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么一件事:天气转冷的第一天,狄县尉的身姿仿佛更挺拔了,连平时没什么表情也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脸庞,都在那身簇冬衣的映衬下显得英俊了几分!

  主簿就纳闷了,总感觉狄县尉以前不长这样啊。

  说起来狄县尉比三娘早到一年,所以去年冬天狄县尉就已经到蓝田县了,大伙还是过他穿冬衣的模样的。

  不对劲,肯定有哪里不对劲!

  主簿年纪虽然不小了,却还是有颗美之心,这一点从他打理得油光水滑的花白长胡子就能得出来。他悄然走过去问狄县尉:“你这身衣裳不错,哪儿买的?”

  狄县尉一向都是妻子给什么他就穿什么,哪里知道哪里在哪买的?

  “都是内子准备的,我也不知晓。”狄县尉回道。

  主簿有些失望。

  不过回到家后,主簿也从自家老妻那儿知晓了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主簿夫妻俩和和睦睦地过了大半辈子,喜好上自然是挺相像的。

  比如都俏。

  得知两家今冬的衣裳都是郭少府身边的丫鬟云锦选的料子、挑的款式,只能感慨郭少府不愧是年纪轻轻就能考上状元的人,连身边的丫鬟都有这般本领。

  主簿妻子道:“今年我要回趟娘家,多置办两套衣不过分吧?”

  主簿闻言也立刻道:“今年有许多需要我露面的要紧事得办,我多置办两套衣也不过分吧?”

  夫妻俩觉得双方的需求都极为合理。

  儿女都已经长大了,也都各自成家,他们夫妻俩操劳了大半辈子,只是多做几身衣裳而已,谁又能说什么?只能怪自己没在授衣假前多和郭少府那边走动走动,要不然就不用费这个事了。

  很快地,其他几家女眷也成为了郭府常客。她们虽没让孩子拜三娘为师,却也叮嘱自家儿女多和狄平、狄安往来。

  只要交情好了,一起读一起玩耍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三娘从小就喜欢人多,倒不在意其他人多塞几个孩子过来。

  人情这东西一般是有来有往的,眼下多熟悉熟悉,以后有什么事情要办也方便。

  十一月初,过了大雪节气,蓝田县才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

  入睡前还只是小雪细细碎碎地飘,夜里雪就大了起来,早上醒来后满院子的树都裹上了白雪。

  萧戡这厮还一大早跑来邀三娘一起上屋顶巡逻一圈,说是这些上头有没有被雪压塌的风险,须得防范于未然。

  没有的话也要顺手把雪给扫了。

  上房扫雪这事儿以前都是家里的仆从操心的,萧戡压根没管过。

  他昨天晚上听底下的不良人提了一句“早上放晴了说不定要扫雪”,顿时就记在了心里,天没亮就兴致勃勃跑过来三娘这边的雪是不是没扫。

  一雪还在,萧戡马上拿着把扫帚豪气干云地爬到屋顶上,仿佛自己要上阵杀敌一般。

  入了冬,只要碰上雪天,那就得“逢雪必扫”。谁都不知道短暂的放晴过后会不会继续下雪,这要是碰上懒人的话指不定连续几场雪下来,你家塌啦!

  三娘以前也不需要操心上房扫雪的事,不过她小时候玩闹,没少爬上屋顶玩耍,走到上头简直如履平地。

  难得萧戡有这个“雅兴”,三娘便站屋脊上指挥他从哪里扫起、扫到哪里去以及扫帚该怎么挥才好使。

  萧戡可谓是指哪打哪,相当听从指挥。

  还听得相当兴高采烈。

  得萧家仆从都瞠目结舌。

  他们家这位混世小魔王什么时候拿过扫帚?

  借着扫雪好生活动的一番,三娘早饭吃得特别香。结果她才刚吃饱喝足,就听人来报说李俅到了。

  太子的儿子一般都封郡王,李俅如今也是个郡王了,出行可以摆出挺大的阵仗。但他这次是一个人过来的,起来是城门刚开就出城,神色很有些匆忙。

  李俅进门后见萧戡竟坐在那儿吃饼,忍不住了他一眼。

  萧戡回他一个“你瞅啥”的挑衅眼神。

  李俅懒得与他计较,屏退其他人与三娘说道:“我这次过来是有件事想让阿晗你帮忙。”

  三娘见李俅神色凝重,也坐直了身体,追问道:“什么事?”

  李俅道:“阿耶入冬后病倒了,兄长他一直衣不解带地侍疾,情况也不太好,我想你写封信帮忙劝劝他。”

  有萧戡在场,李俅没有细说其中情由,可三娘是何等聪明一个人,一听便知晓李俨可能是钻了牛角尖。

  要知道在李俨那个“梦”里,太子李瑛和武惠妃去世的时间也是紧挨着的。

  眼下武惠妃去世了,太子李瑛也病倒了,难道这意味着哪怕许多事情已经与“梦”中不同了,最后还是有可能走向同样的结局?

  那场倾覆之灾还是会发生吗?

  那老天给李俨的警示又算什么?

  她来到蓝田县以后遇到了许多人,他们都扎根于这片土地勤勤恳恳地努力生活,虽然可能没什么大志向,却也没什么大劫难。如果有朝一日梦中之事成真,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三娘抿了抿唇,思索了好一会才说道:“我也不一定能劝得动他。”

  李俅说道:“我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找你。你只管写,成不成总要试试再说。”

  三娘点头,命人取来墨给李俨写信。

  萧戡对李家兄弟的事不感兴,三两口吃完手里的饼,说了声“我先去巡逻了”就大摇大摆地走人。

  李俅道:“这家伙倒是从小到大都很自在。”

  三娘也觉得是这样,当初李俨所说的梦境只有她、李泌以及李俅知晓,萧戡是不知情的。事实上若是李俨当年年纪再大些,连他们几个恐怕都不会告知。

  只有小孩子才会认为年纪差不多的几个朋能帮上什么忙。

  不过也正因为当初她们年纪都还很小,所以才阴差阳错地结下这么多年的情谊。

  三娘自然是希望太子李瑛和李俨都能支撑住,倒不是她真觉得自己是东宫党羽,而是换太子这种大事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引起动荡。

  她很快把信写好交给李俅。

  李俅也没,径直出门上马回长安去。三娘在信里写了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信是三娘写的,那就够了。

  只要知道不是只有他们兄弟俩在支撑,他哥应该就不会这么容易丧失希望了。

  李俅紧赶慢赶,赶回了东宫。听人说李俨还在太子那边侍疾,他便直接找了过去。

  早几天太子李瑛还是半昏迷半清醒的,昨夜下了场雪后就高热不退,一直没再睁开过眼睛。李俨也没睡过几个好觉,身形消瘦了许多。

  正巧太子妃过来接替李俨了,李俅便强行把他拉走。

  到了屋外,天又簌簌地下起了雪。

  满天细碎的雪花飘飘扬扬地洒落下来。

  兄弟俩在长廊下静立良久,李俅塞给李俨一封信,什么都没说便转身走了。

  李俨捏着手中的信好一会,才低头向那什么字都没写的信封。

  他站在原地许久,才游魂似的走回自己住处,打开里面的信了起来。

  入眼就是熟悉的字迹。

  自从那日妙香楼一别,他便再也没有见过三娘了。

  不能见,也不能想。

  可这一刻所有的回忆瞬间奔涌而至,一下子冲垮了他所有自欺欺人的挣扎,将他整个人淹没其中。

  ……真无能啊。

  即使早就不是当初那个茫然无助的小孩了,他还是想寻求她的支持和安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